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北京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進會

朱鶴新:央行將通過四項措施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朱鶴新:央行將通過四項措施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47
楊偉中:小微企業貸款呈現數量增利率降結構優的態勢
楊偉中:小微企業貸款呈現數量增利率降結構優的態勢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1:05
殷勇:北京市將抓緊建立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殷勇:北京市將抓緊建立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1:33
北京多部門發布20條舉措促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北京多部門發布20條舉措促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19
央行營管部設70億再貼現額度專項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
央行營管部設70億再貼現額度專項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23
央行發文:MPA中增專項指標引導機構投放小微貸款
央行發文:MPA中增專項指標引導機構投放小微貸款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22
央行召開北京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進會
央行召開北京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進會

人民銀行朱鶴新副行長、北京市殷勇副市長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北京地區各相關部門、30余家金融機構、60余家民營和小微企業代表約200人參會。[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11
北京證監局王建平:將加大對質押風險企業支持工作
北京證監局王建平:將加大對質押風險企業支持工作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5:17
霍學文:用組合金融解決銀行與企業貸款對接不上問題
霍學文:用組合金融解決銀行與企業貸款對接不上問題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4:23
北京工商聯鄭勇男:要正視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北京工商聯鄭勇男:要正視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4:13
李明肖:北京將盡快推出小微企業的續貸政策相關意見
李明肖:北京將盡快推出小微企業的續貸政策相關意見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4:26

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經濟學家宋宇:減稅是好事 要擔心行政成本更高等隱憂
經濟學家宋宇:減稅是好事 要擔心行政成本更高等隱憂

減稅是好事,但背后有幾方面的隱憂。第一,行政成本更高,要拿出大量的財力、時間準備各種報表。第二,任何一個政策搞得越復雜,自由裁量權就越大,自由裁量權越大對我們長期的制度性反哺都是不利的。[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4:39
光大徐高:不要強制平倉 避免第一大股東失去控制權
光大徐高:不要強制平倉  避免第一大股東失去控制權

接下來政策未來的調整方向,首先是調整政策,不能把政策變成人為制造壟斷的工具,去杠桿要調整融資結構,緩解實特經濟融資難。要求證券公司不要強制平倉,以免引發踩踏性的惡性事件,避免使大量第一大股東失去公司的控制權。[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5:03
中閱孫建波:享受泡沫 躲過崩潰 才有資格談價值成長
中閱孫建波:享受泡沫 躲過崩潰 才有資格談價值成長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5:15
中海軟銀潘世梁: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
中海軟銀潘世梁: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

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的機會有幾方面。第一方面是資產管理行業進一步回歸本源,私募行業當中,專業的機構必將受益。這次嚴監管,去杠桿就是要去泡沫,就是要把風險意識給強化。[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5:28
首創證券研究所王劍輝:金融服務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
首創證券研究所王劍輝:金融服務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

金融市場也好地資本市場也好,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普通人對金融服務和金融資產的需求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現在如果說斷掉金融服務,很多人出門打不上車,因為手機不能用了,錢包不能用了。金融成了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大剛性需求。[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6:01
萬博兄弟資管劉哲:個人消費需求受存量財富效應影響
萬博兄弟資管劉哲:個人消費需求受存量財富效應影響

個稅起征點調整后,大家手里拿到的錢多了一些,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擴大內需。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個人的消費需求除了增量和可支配收入的影響,還會受到存量的財富效應的影響。[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6:14
華創證券王君:歷史性看待資本市場 進行成長性篩選
華創證券王君:歷史性看待資本市場 進行成長性篩選

要從歷史和經驗來看待資本市場,建議以創投進行成長性篩選。為了不使倉位風險暴露過大,必須要有一個壓倉石。現在看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和保險現階段仍然是大家作為規避過度風險高的一個壓倉石。銀行這些機構都是杠桿,低資金成本、低利率的驅使下,金融行業可以做大家的壓倉石。[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6:34
格雷資管馮立輝:優質企業強調競爭力和好的企業文化
格雷資管馮立輝:優質企業強調競爭力和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為什么成長?成長看歷史是沒有用的。過去30%-50%的成長,很可能明年、今年就是下滑的。第一有周期,第二企業的競爭力變化,所以一定要選擇好的商業模式,強調競爭力,具備真正好的管理團隊及好的企業文化。[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6:47
華融證券肖波: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最容的是券商和保險
華融證券肖波: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最容的是券商和保險

券商在這幾年熊市中最慘,哀鴻遍野。但從數據分析所有券商大多數都跌到了PE之下,很多在1或者0.7、0.8,跌破了凈資產。51%的股權突破意味著外資最愿意看到的資產開始出現。[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7:33
申萬宏源李一民:要提供給企業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申萬宏源李一民:要提供給企業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我們需要更多的給企業提供資金供給的方式,不是我們傳統提的銀行信貸,不是影子銀行、票據融資,而是更豐富的融資工具。[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7:55

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

降彩石:保險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上是不可或缺的
降彩石:保險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上是不可或缺的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0:57
劉經綸:科技驅動已成為商業變革發展的關鍵核心
劉經綸:科技驅動已成為商業變革發展的關鍵核心

目前中國正步入后互聯網時代,流量紅利已經觸達邊界。而保險業未來的發展,都需要依靠新型科技技術,通過科技來賦能業務的變革發展,形成新動能、打造新引擎。首先,科技將助力保險經營模式變革;第二,助力保險關聯產業的騰飛;第三,技助力保險信息化的模式探索,聚合生態鏈、推動產業升級。[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1:47
孫健:拓展保險投資渠道 允許保險公司成立夾層基金
孫健:拓展保險投資渠道 允許保險公司成立夾層基金

保險資金的來源包括自有資金、責任準備金及其他資金,不同的資金具有不同的性性質,其中,自有資金具有穩定性、責任準備金具有安全性和流動性,不同的資金來源應該采用不同的投資形式,如自有資金可以用來投資長期的項目,而責任準備金則需要變現能力強的項目。但我國目前保險投資大多數是短期投資,存在較大的風險。[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4:20
黨均章:目前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尚在初級階段
黨均章:目前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尚在初級階段

國內目前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還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對此他對壽險主體提出幾點建議,一是要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制定實施清晰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二是要將資產負債管理提升到涵蓋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和債券管理整個管理鏈條中;第三個方面還是要加大研發的力度;第四個方面是要建立專門的地理風險管理。[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1:29
中國信保王東: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還有差距
中國信保王東: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還有差距

保險業天然就具有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金融業要服務實體經濟。財產保險本來就是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方式和深度與國家的期望相比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7:01
李曉林:保險是重要的治理工具 助推社會跨越風險陷井
李曉林:保險是重要的治理工具 助推社會跨越風險陷井

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風險成為主要矛盾,風險管理成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險是風險治理的最重要的工具,應該應用保險來助推社會跨越風險陷阱。風險管理將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到了現在的這個復雜階段的重中之重,特別又加上我們現在還有很多的矛盾,處理風險陷阱的跨越的問題就顯得更加重要。[詳情]

新浪財經|2018年11月02日  12:11

最新新聞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亮相金博會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亮相金博會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亮相金博會 2018年11月1日-4日,第十四屆北京金融國際博覽會暨北京國際金融投資理財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成功舉辦。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以下簡稱:文化擔保公司)將亮相金博會,借此契機,文化擔保公司還主辦了2018北京文創產業投融資創新發展論壇暨北京文化科技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大會。 據介紹,文化擔保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是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聯合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新奧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東方文化資產經營公司等11家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公司注冊資本15億元,國有股占比95%。 文化擔保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做投資型擔保公司”的戰略定位,堅持與優秀文化企業共擔、共享、共成長的戰略理念,立足文化、科技產業,不斷打造以擔保增信業務為核心的投融資服務體系,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保-貸-投-管”一體化、綜合性金融服務,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業務體量不斷攀升。截至2018年9月底,文擔公司在保余額108.5億元,累計扶持768戶企業,其中,支持文化科技類企業465戶,占總戶數比約60%,累計實現放款293億元。公司資產總額擴大至31.05億元,凈資產增至  19.95億元。北京市擔保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文化擔保公司已成為北京市業務增速最快、創新力最強的國有專業化擔保公司。2017年12月22日,文化擔保公司獲得2017年度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年度最具創新力擔保公司”。 ——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文化擔保公司陸續推出“文創保”、影視投資基金保、文化園區保、“798畫廊通”“創贏保”、畫家通、票房寶等20余個面向細分產業、覆蓋特色領域的個性化需求產品。業務由傳統信貸擔保擴展到信托擔保、基金擔保、租賃擔保、履約保函、投資投行等多領域,反擔保措施也在傳統的房產抵押、車輛抵押的基礎上,增加了股權質押、藝術品質押、黃金質押、版權質押等多種方式,滿足文創市場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業務模式不斷創新。文化擔保公司發揮與旗下龍德基金的業務聯動優勢,大力發展投貸聯動業務,通過“債權+股權”的方式為客戶提供長短期匹配的融資服務,支持了一批以四達時代、大業傳媒、恒業影業為代表的優質文創企業,支持了《驚天魔盜團2》《天將雄獅》《盜墓筆記》《功夫瑜伽》《大鬧天竺》《湄公河行動》等幾十個叫座又叫好的影視項目的制作發行,實現了公司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目標。 ——資金渠道不斷拓寬。獲得31家銀行323億元授信、資本市場主體長期信用評級AA等級,是北京銀行認可的可開展全國各地分行業務的兩家擔保公司之一;加入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投貸聯動共同體;獲杭州銀行投貸聯動基金;獲浦發銀行“銀保合作開展直投業務的資格”;與華夏銀行北京分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與多家主流金融機構、要素市場機構、投資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建立合作關系,為業務的廣泛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業界交流不斷深化。文化擔保公司已成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統貸平臺指定擔保機構、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作擔保機構;是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北京市融資擔保業協會理事單位、首都文化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首都影金會發起單位;擁有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會員、首都金融服務商會、中關村信用促進會會員等14家協會會員資格。 ——合作資源不斷聚集。公司先后與銀行、業內主流券商、信托、保險、基金、租賃等金融機構以及同業擔保、資產管理、小貸、典當、P2P融資平臺等金融服務機構建立聯系與合作,融入大金融市場體系;公司與北京市再擔保、中關村科技擔保、首創擔保、農業擔保等5家行業龍頭政策性擔保公司共同發起、聯合北京市26家優質擔保公司共同成立了北京市融資擔保聯盟,并牽頭組建文創專業委員會;公司與文創金服和文創板合作,積極參與政府“投貸獎”聯動體系建設。 此外,文化擔保公司將繼續牢牢依托北京城市定位,抓住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戰略機遇,借助金融改革持續深化的有利時機,深耕文創市場、發掘市場需求潛力,優化自身戰略架構、提升資產規模實力,不斷增強服務優秀文創企業的實力,幫助更多文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快速融資,以充足的資金抓住商機,獲得先發優勢,從而推動我國文創產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在本次金博會論壇上,文化擔保公司進行了產品信息發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配合高品質展臺,全方位展示文化擔保公司5年的發展歷程![詳情]

新浪財經綜合 | 2018年11月07日 15:30
申萬宏源李一民:要提供給企業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申萬宏源李一民:要提供給企業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申萬宏源研究所國際經驗與配置研究主管李一民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李一民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的給企業提供資金供給的方式,不是我們傳統提的銀行信貸,不是影子銀行、票據融資,而是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以下為李一民言實錄: 謝謝秘書長也感謝主辦方再次邀請做今天的分享。 前面很多嘉賓講了很多豐富的內容,我只講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今年年末到明年全年會跟資本市場交流最集中的問題--企業盈利。前幾位嘉賓都有提到企業盈利,我們更多從宏觀層面對企業盈利進行判斷,我們認為中國的企業盈利在明年大多數時間還是下行的。 首先從去杠桿展開,去杠桿應該是我們目前大家都在關注的指標,這個指標中國到底處在什么位置?這個指標有兩個機構比較權威,一是國際機構BIS,第二是中國社科院。我們這里采用的是BIS的指標,沒有優劣,只是BIS指標年限長有助于開展研究。我們把杠桿率和經濟增長率放在一起衡量,如果有增長,有收入來源可以償債,而且可以維持經濟正常運行,因此這個杠桿率所處的位置會持續。其他經濟體我們看到會出現的問題就是經濟增長比較緩慢甚至說有比較高的增長率,這個過程就不能持續。其實我們想說的是杠桿率是動態的過程,不是絕對的。 中國的杠桿率從2011年開始出現主要的拐點。我們談一下計算方法,杠桿率和固定資產投資并不是有嚴格的關系,很多人認為中國要去杠桿必須做減法,降低固定資產的投資和投入。所以我們采取了比較嚴厲的限制固定資產投資的方法,限制地方融資,增加對企業負債率增長的控制和規范,但這張圖找到的時候我們也很意外。2011年開始,中國的杠桿率加速上行,但固定資產的投入在減速。這跟企業盈利和投資效率有關,投資增速總量下來,但里面的結構不健康,仍然會出現杠桿率上升。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2011年到2016年政策清醒地找到了矛盾點。這個矛盾點后面怎么走?就會談到今天提的問題,企業盈利。既然投資效率不高,投資效率受哪些因素影響? 這個公式看起來復雜,其實很簡單,企業做投資的時候要考慮項目是否掙錢。是否好項目也是看項目是否掙錢。項目是否掙錢跟平時老百姓的投資不一樣,分子是收益,分母是你做的投資,這個項目放大到經濟體,一個國家和企業是完全一樣的,你做的投資是否掙錢,就是這么簡單。分母是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分子是GDP里的營業利率。發現2011年-2016年中國經濟所處的位置體現了剛剛說的問題,固定資產增速相比2009年、2010年減速,從27%年平均增速降到了16%,杠桿率顯著上升。09年到2010年杠桿率沒有太多的上升,2011年到2016年杠桿率上升了14%,固定資產增速控制,但杠桿率在上升,回報率在顯著降低。說明企業家、政府、經濟部門投資了很多不掙錢的項目。 同時看到這個趨勢的時候可以做這個列式,就回到了剛剛我們回到的問題。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解決方式是讓企業掙錢,讓我們的投資項目掙錢,這是動態化解杠桿率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并不是用某一類的限制企業融資行為,就可以解決杠桿率。2011年到2016年告訴我們這條路行不通,而且有可能適得其反,良性循環是讓企業掙錢,同時讓掙錢的企業做更多的投資,更好的投資,讓他們掙更多的錢,這樣整個經濟體的效率是提升的,我們的杠桿率反而可能提高。這個情況跟我們今年看到的情況不那么樂觀。 剛剛幾個嘉賓也講到了,企業的盈利是走低的,同時我們看到企業盈利在后面還會走低。這個判斷是怎么得出的?我們看到企業盈利和PPI的增速相關,即價格走低的時候企業賣的產品的價格會走低,企業的收入自然會受到相應負面的影響,而這個狀態同時有了進一步的佐證。我們看到企業產成品周轉天數增長,庫存在囤積。意味著降價的同時還發生了銷路不暢的狀態。之前放在庫里10天可以賣出,今天產出要16.9天,對比歷史是很高的數據。庫存的數量也在保持比較高的狀態,這里顯現的是企業不掙錢,同時銷路不暢,而且這個問題會進一步傷害企業盈利。因為當銷路不暢就要降價,就要甩賣,那時候會出現進一步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狀態,我們也在這一年的經濟周期中的特征,目前的庫存水平和PPI水平在明年還有進一步的下行,在不樂觀的前景下,可能看到量價齊跌的工業狀態,這樣削弱企業的盈利狀態,甚至如果不加控制可能形成破產或者就業等等問題。這也是我今天2018年所經歷問題的一個外退的狀態。這個狀態一方面反映在經濟上,一方面也會反映到資本市場的表現上。剛剛前面嘉賓分享的時候,還在說股價是怎么形成的,是盈利和估值共同決定的。 以美股為例,美國標普500的增長到底是盈利貢獻還是估值貢獻的,我們做了一個拆分。2016年之后的狀態尤其明顯,2016年大家都在提美股比較貴,是否要謹慎。我們經歷了兩年時間,發現美股在2016年不是高點,后面經歷了最高點,這個發現不是估值的推動而是企業盈利的推動。我們看到紅線是12月,反映的是估值水平,估值水平2018年跟2016年比沒有顯著的提升,股價上升是來源于企業收獲了更多的盈利。2016年美國企業收入不錯,2017年底對企業做了減稅措施,但2016年底形成了預期,上市公司有回購的操作,各種原因最終構成的結果就是大家手里拿著好公司的股票,大多數公司出現了盈利的改善。這種情況在中國我們沒有畫類似的圖,但中國公司盈利的狀況前面已經談到了,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談到2018年存在的問題,包括給2019年出謀劃策的時候,第一融資要收緊,央行可以做流動性的回報,銀行要做更多的信貸支持,但這種狀態其實并不是很新的提法,從2017年就開始提,到2018年還在堅持。我們看到最近銀監會包括政治局會議談到更多的邀請各監管機關加強政策的落實力度。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看到政策的落實起碼顯現得并沒有那么樂觀。我們看到社融還在收縮,而且收縮的量并不小。我們看到社融相比去年同期收縮了5000多億,而且結構里出現表外三項即影子銀行收縮了6000多億,整個社融收縮5000多億,表外收縮6000多億,證明表內承接得并不好。而做政策的時候,是希望表內融資承接好表外融資,表外融資進入表內融資的過程中,不會影響企業的經營,不會讓企業融不到錢,但2018年的結果并不是很好的結果。信貸沒有很快增長,信貸不增長,表外又收縮,讓老百姓從哪里融資?這是老百姓包括企業的盈利受到壓力的同時,大家很難獲得低成本的融資。 我覺得很高興的是在昨天的會議上,是一個創新,我將之稱為廣義融資渠道供給側改革。我們要有融資需求,讓企業有錢,讓企業想借錢,降低準備金讓更多的企業滿足需求。現在發現問題不在這兒,而是資金的供給結構有問題。資金的供給結構按目前的社融結構是三大部分。表面信貸、表外三項和直接融資。 表外三項就不用提了,我們的資管限制下確實要收縮,表內信貸目前依賴于銀行可以把表外的收縮承接下來,但并沒有承接起來,意味著這條路沒有那么通暢,而直接融資也會受到資本市場表現的影響,所以其實我們需要更多的給企業提供資金供給的方式,不是我們傳統提的銀行信貸,不是影子銀行、票據融資,而是更豐富的融資工具。 所以我們不單單是昨天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到的六點舉措,我們更想找到的是六點舉措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時候,我們做了哪些舉措,而這些舉措其實不是昨天顯現的,而是大家回顧過往半個月時間銀保證包括信托業,包括國資委一起出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工具,這些工具有很多是全新的,有很多的我們還沒有接觸過,另外貼現這是央行的傳統方法,融資擔保和信用體系是央行提出的整個融資生態的方法,這也是傳統方式。但是有些工具比如民企的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這是銀監提出的方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是證監提出的,定向可轉債、轉向公司債等綠色通道也是證監提出來的。 昨天我們已經有了好的改變,已經做了廣義融資渠道供給側改革而且是整個金融業各條線在竭盡所能用自己權責范圍內的創新,給中小企業包括全部企業提供傳統信貸、影子銀行、直接融資等傳統方式之外,更為豐富、更為創新的融資工具。這是今天這個時間點可以適當樂觀的理由。但后面來看,進一步需要觀察,包括市場在哪里,整個企業盈利在哪里,我們要看一看這些工具能否幫助中小企業受惠,能否幫助企業盈利,出現建底回升的現象,那才是走出來的跡象。 時間剛剛好,祝論壇越來越好。謝謝![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7:55
華融證券肖波: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最容的是券商和保險
華融證券肖波: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最容的是券商和保險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華融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肖波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肖波認為,券商在這幾年熊市中最慘,哀鴻遍野。但從數據分析所有券商大多數都跌到了PE之下,很多在1或者0.7、0.8,跌破了凈資產。51%的股權突破意味著外資最愿意看到的資產開始出現。 肖波認為,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最容的是券商和保險,券商有足夠大的規模是最重要的領域。其次我們要看鐵建,另外科技創新是電子元器件、智能和通訊。 以下為肖波發言實錄: 再次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報告的名字“經濟持久戰下的投資策略”,大家可能一看都很忐忑,我認為持久戰的過程中可能是一個逐步轉向中國的過程。 一、美國為什么攪亂世界 二、中國經濟已現壓力 三、整體求穩政策趨松 四、投資策略:相機操作靈活操作。 2017年6月特朗普開始攪局,逐步退出巴黎協定、人權組織,這是要開戰的節奏,美國有契約的時候遵守契約,要開戰的時候就退出契約。美國失業率在下降,經濟在上升,通脹情況也非常好,經濟一直處于相對良性的范圍。 為什么對中國的出口感興趣呢?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曾經要挑戰美國,采取大幅寬松把產品打入全球,美國聯合五個國家做了協議日元升值后,阻斷了日本經濟大幅上升的軌跡。上世紀九十年代星球大戰等手段讓前蘇聯也發生挖掘,美國現在在慢慢針對中國展開攻擊。美國控制日元二、三十年,控制了日本經濟二、三十年,日本在安倍的領導下,走了全新的道路,在日本的科技創新上下了很多工夫。大家可以看到日本的短板。美國前期就是搞日本的短板,資源、市場、內需、人員,逼迫日元升值沖擊日本市場,日本市場內需又不足。從歐洲的情況看,歐洲實際上很無奈,政治和經濟的選擇上會傾向于政治。最近美國在歐洲、中東等地攪局的東西既針對俄羅斯,更針對中國,針對中國的短板。從競爭來說美國拉歐洲打擊中國。日本是前車之鑒。 這張表紅色是英國和美國,他們成功進入市值第一、二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出現在英國,有效解決了第一次國際分工,美國利用民主、平等、移民、科技和市場化機制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超越了英國。其他失敗的,不是戰爭就是體制或者暴力,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最主要的是國家機制、市場機制以及科技。中國的外貿依存度33.6%非常高,前幾年達到了五十多,但現在對美國的依賴度也有20.4%,所以美國打擊中國的短板,供給中國的創新和技術、外需。通過貿易戰把企業債務和房產債、金融債、金融債、政府債都打爆使中國陷入金融危機,喪失跟美國較勁的力量。 中國現在受到什么影響?投資、M2增速下滑,房地產平穩。美元在加息,人民幣在貶值,如果M2增速,房地產會下降,房地產在這么緊縮的狀態下,依然是非常好的狀態的上漲,說明房地產市場靠自有資金已經可以很好地運作。工業增加值從這條線就可以看出很低迷,昨天習總書記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也可以一窺端倪。內需不穩,外需壓力將增大。外需14.5%是近一段時間,貿易戰沒有正式實施,還處于搶單的過程中,我個人認為明年全年一旦實施,這個數字會掉得很慘。 看影響數據,如果三輪加起來5000億,2000億,2670億,占GDP比重1%,會使得GDP由6.5%下降到5.5%,這意味著企業要裁員,個人債、企業債爆發,按剛才的鏈傳導下去,這是很危險的,中央正在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從原來降杠桿的氛圍下,逐步趨暖。企業效益也在下降,2017年1、2月合并計算,利潤率從17.2%下降到14.7%我認為下降還會加速,下來企業不掙錢,很難發工資,就得裁員,就會引起債的爆發。美國的加息周期還沒完全結束。前兩個黃色的框表示美國前兩次加息節奏,第二次的節奏持續的時間更長,這次可以看到,美國加息比較平緩,有可能把周期拉得比較長,節奏比較慢。所以2019和2020年是我們最危險的階段,2020年加息才會真正放緩。 中國央行如何應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提出三元悖論,左邊是資本自由、流動、貨幣獨立和政策性,央行現在是在左邊這條線上。時間關系來不及給大家講完三元悖論,我們要搞資本流動,赴港通,最重要的是在金融領域51%控股權的放開,這在金融領域是很重要的爆點,后五年一定是圍繞這51%在運作。第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要把住,央行不能放棄準備金的調整權。 下一階段2019年人民幣還要承壓,對重要的是央行要放棄匯率這一塊,人民幣還要出現貶值的可能性,但這兩天在反彈。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美元的時候。央行的目的就是對沖出口壓力,改善預期。政策措施我個人認為都是悖論三角中最主要要保的兩個方面。 準備金有下跌空間,但利率調整會非常謹慎,因為加息就意味這債務鏈出現危機,央行明年是最難的。利率在2019年可能會有一次加息,但大家要清楚,跟隨加息不是央行的選擇,還是穩定,少加。 針對下滑采取了六輪措施。也在放錢,但放錢很謹慎,從1.84萬億到1.38萬億的水平。貸款增量說明是一個穩的被動的防御特征。經濟現在在冷的區間,不能加息,但又不能放松,放松意味著人民幣大幅貶值,對中國整個經濟崩潰會帶來更大的沖擊,但政策在不斷地回軟。 做報告的時候,一把手問轉動股市要想轉好哪方面最重要,我告訴他必須監管環境有大幅改善。一直到習大大出面跟全國私營企業主交談,這反映在慢慢調轉方向。投資者不用過度悲觀,在這樣一個外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內部肯定要聚集全國的力量來對抗。但是我個人認為市場還是要看流動性的。通過多年的觀察,2014年6月之后市場非常依賴融資,但最近看雖然市場在觸底反彈過程中融資還是非常謹慎。融資筑底了橫向在走,但是還沒有向上走,說明市場增加額外杠桿的信心還不足。 政策由緊向松的過程。我不單獨說明了。最主要的是金融領域,其次是結構化的投資領域和建設領域、科技雙創。這幾個領域也代表著未來大的投資方向。一帶一路講了很多年,我們非常看重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的成長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一個新的歷史。從18.8%的增長來看,未來市場培育出來我們就不懼怕美國用貿易戰的方式了。現在中國班列開了1萬列,增速驚人,原來一年不足一百列。三產和服務業占60%之上,已經接近對經濟的主導作用。增長數據都是高科技領域,受到貿易戰的影響下跌,但增長幅度一很高,就說明前面的增長是非常真實的。這張圖是美股,我認為美股正在走向頂部,大家對美國股市不要有太多的高估。原因是歐洲、俄和中國正座聯手建立新體系,抗拒美元。美國為什么要圍繞歐洲、俄羅斯、追動整體攪局?就是為了攪亂。第一為了美國的石油和美元體系。而國內的市場市場筑底反彈,我們認為2450-2950是這次重要的反彈機遇期。 這是我們的預期管理系統,基本環境和宏觀經濟還會下行,行業前景我們認為金融、鐵建、建材、信息、軍工這些領域是機會更多的領域。另外在六點五國家戰略這塊,對外開放加大,另外財政這塊我個人認為還要再加大力度。貨幣方向不會很大,結構化的配置下一階段行業配置策略,中期2450到2950的判斷,一定要相機擇優,靈活操作配置。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給出的總體投資邏輯與策略是圍繞穩的政策加“一帶一路”加結構化投資,加科技創新。重點講券商,就是圍繞51%的股權問題,券商在這幾年熊市中最慘,哀鴻遍野。但從數據分析所有券商大多數都跌到了PE之下,很多在1或者0.7、0.8,跌破了凈資產。51%的股權突破意味著外資最愿意看到的資產開始出現。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我個人認為最容易進入的是券商和保險,券商有足夠大的規模是最重要的領域。其次我們要看鐵建,另外科技創新是電子元器件、智能和通訊。[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7:33
中國信保王東: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還有差距
中國信保王東: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還有差距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國別風險研究中心王東出席11月2日“2018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并演講。 王東表示,保險業天然就具有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金融業要服務實體經濟。財產保險本來就是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方式和深度與國家的期望相比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王東:各位嘉賓上午好!很高興今天來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對保險業發展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今天跟大家主要交流一個主題就是在改革開放40年之后的今天,保險業的發展大概面臨著什么樣的趨勢和挑戰,以及未來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發揮它的職能和作用。 第一個問題是,今年是我們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可能馬上11月份、12月份中央會組織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在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保險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今天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保險市場了,我們的保險業服務國民經濟的力度和深度都比40年前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站在今天這個起點上,特別是站在今天銀保監會監管體系改革的背景下未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會面臨哪些趨勢呢?想談一下我們自己的一點看法和觀點。 第一,今年2018年保險業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我們銀保監會監管體制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從原來的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分業監管到今天有銀保監會合并之后成立了新的銀保監會對銀行業和保險業實行統一監管,這個變化帶來的沖擊就不僅僅是一個監管機構合并帶來的影響了,更多的可能就是我們對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會有一個變化。 這種挑戰可能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為什么要把原來的兩個分業監管的機構合并呢?可能未來要考慮到,特別是今天中國的金融業已經開始出現了一個綜合化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我們的保險業也出現了保險集團,很多保險公司現在已經是基本上具備了金融的全牌照,在這種情況下,對這類保險公司如何進行監管,可能是未來我們監管機構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隨著未來綜合性監管的挑戰,對保險業的影響是我們未來所關注的。 第二,專業化的監管。雖然我們現在保險公司、保險集團是綜合化經營,但對每一類業務專業化的監管,監管的深度和力度以及未來的前瞻性的監管方面,這是未來保險業面臨的一個很重的挑戰。 第三,創新化的監管。大家知道在今天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我們想從原來的很多都是通過人工方式來進行,到今天我們通過科技手段,包括我們原來看到的在移動互聯時代,一直到今天我們的云計算和大數據,以及前天政治局集體學習的時候,專門提到了人工智能,所有的這些金融科技的變化,可能對未來我們的監管服務又提出了新的挑戰。監管在這方面,在創新性監管方面的轉變,可能對保險業的發展也會有一個很大的影響。 我們認為從監管的角度來考慮,這是需要未來關注的問題。 另外隨著監管思路的變化,可能我們未來保險的發展第一個問題是更加注重激發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力。十九大之后,政治局幾次會議都提出了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要激發市場活力。這個在我們保險業來看,在未來我們在監管轉型的同時,如何來激發市場的活力,以及我們的市場經營主體如何來順應監管的變化,促進保險業未來的發展,可能這是我們未來保險業面臨的另外一個很好的挑戰。 第二,可能就是在整個今天中國都在強調一個金融去杠桿和防范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保險業如何在更好地防范風險的同時,促進行業的發展這應該也是一個行業都需要來思考的問題。 第三,我們需要更加關注社會的需求。保險業在西方國家是作為市場化手段來維護市場公平和市場均衡的一個市場手段。保險天生就應該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在未來如何更好地適應為消費者來服務,對我們來說,這既是我們監管機構改革之后所帶來的監管思路的變化,另外也是我們市場主體自身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是第一個想跟大家交流的,隨著今年銀保監會監管機構的變化,對保險業未來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第二,我想專門跟大家交流一下保險科技的發展對保險的影響。 可能在前幾年的時候我們還是強調移動互聯,我們看到出現了很多新的金融產品以及很多新的金融機構,比較突出的就是前些年對銀行業形成很大沖擊的支付寶,支付寶剛成立的時候也沒有人想到它會成為今天中國金融業創新的一個很重要的成果。 前幾天政治局集體學習的時候專門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問題。其實我們知道從去年開始,西方很多研究機構都提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對金融業的沖擊。包括了高盛現在的研究報告,我們知道高盛作為世界的重要推手很多的研究報告今天已經開始用機器寫了,很多高盛的研究報告已經不是研究員在寫了,實際上是高盛的業務系統,他們自己開發了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和機器寫作的手段,可以產出一個基本上成型的研究報告,再經過人來審核就可以的。同時,我們看到國外的機構發布了很多的研究報告,提到了未來對可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和業務崗位,在未來都面臨著人工智能的沖擊。像金融行業之外的例子,之前我們知道在醫院里拍片,看片子有什么問題的話,就要靠醫師的經驗,今天人工智能之下,完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來判斷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病。所以說未來可能醫院中影像科看片的技師這個職業可能會很快消失。標準化的崗位未來都會消失。 率先采用金融科技力度大的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未來在成本的節省上一定是很大的一筆很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業務系統,通過我們的機器和計算機來操作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重新來思考保險業的人力資本和人力成本的時候,這可能會成為未來行業里面出現一個行業分化的很重要的激化點。包括我們提到的區塊鏈,從去年以來,發展一直是很迅速的,盡管我們看到了比特幣炒作的影響,可能把區塊鏈對金融行業的改變和影響,有些地方會妖魔化,區塊鏈特別是中國的比特幣市場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從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而言,跟保險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保險未來的發展。 第三,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消費者對保險業需求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今天,我們做保險的通常有一個感受是做保險的時候發現賣產品是很困難的,我們要通過各種手段,整個行業的人工費率也是很高的。但另一個方面,很多的保險消費者要跑到香港去買保險,前些年去香港購物,這些年香港的實物產品是沒有什么競爭力了,很多的產品比內地便宜不了太多,這些年很大一個趨勢是去香港買保險,第二是去香港打疫苗,很多的藥在香港上市了,在內地沒有上市。同時去香港買保險是最近兩三年很重要的一個趨勢。我們專門發布了,年底到海外刷信用卡買保險,或者是來刷銀聯卡來買保險。其實我們的消費者對我們的市場保險業,最近在我們體現保險消費者需求的很重要的事件就是最近幾天剛剛爆出來的消費寶,它時間很短,但幾千時間大概1000萬的用戶,在中國保險業史上還沒有。當年支付寶剛出來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支付寶會到今天這個局面。對保險業來說,如何迎合我們消費者對保險需求的變化以及如何抓住保險消費者的需求,可能對我們來說這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個專門的問題。就是說既然有一些產品有一個需求,如果我們在市場上用沒有能服務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呢,可能這個問題可能需要考慮一下這個挑戰,如何來迎合保險消費者的變化。 最后,我們之前說的問題都是國內的問題的話,那么隨著中國十九大確立了“一帶一路”進入黨章,中國要搭建一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對我們來說,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保險業的發展也提出了另外一個挑戰。如果說之前跟大家交流的問題還是局限在國內的話,這個問題的挑戰也來自于國際。畢竟,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我們來說未來中國的保險業不可能只經營國內市場,因為當中國的企業在大量的走出國門的時候,當中國的消費者大量地走出國門的時候,其實我們的保險業應該是完全跟隨企業和消費者的腳步來實現我們的國際化的經營。 這個過程中,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一個是“一帶一路”,這個作為我們寫入《黨章》的國家重大戰略來說,保險業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可能是這些年來行業內一直在思考和討論的問題。但我們看到的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基本上從金融機構的角度而言,目前基本上還是我們的銀行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保險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與國家對保險業的定位,與保險業未來發展的趨勢相比目前還是有所欠缺的。這個是國內市場也要關注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作為寫入《黨章》的重大戰略來說,未來保險業如何在這個戰略實行的過程中,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這可能會關注到未來市場的時間內,保險業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在國家的重大戰略中,我們的作用發揮不出來,慢慢我們的行業會被邊緣化。而且中國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已經不可逆轉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民族和國內的保險業無法為民族企業提供支持的話,這塊空白就會被外國的保險業填補。這樣相當于我們本來擁有的一塊市場會被丟掉。 2018年另外一個影響整個中國經濟的一個問題是中美貿易戰,可能馬上美國中期選舉就要進行,昨天的時候,習近平主席應邀與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雙方表達了要解決當前貿易摩擦局面的愿望。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世界應該是影響2018年中國經濟的重大事件中,保險業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當美國制裁中國企業的時候,我們保險業號稱是作為整個市場經濟的風險管理的提供者,我們有沒有為我們這個企業提供相應的風險保障?其實這些問題,可能講在短期來看是一個個例,可是如果放在中國長期發展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國未來長期開放的大背景下的話,國際政治軍事局勢的變化對保險業的沖擊和影響,是我們未來不可回避的問題。 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和我們覺得在今天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保險業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我們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們對未來保險業發展的一些看法,或者說未來保險業發展在哪些方面可能需要加強。 第一,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來,中央一直提到要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業要服務實體經濟,保險業天然就具有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因為我們的財產保險本來就是與我們的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的,只不過與國家對保險業的定位相比,今天服務實體經濟的程度、方式和我們的深度與國家的期望相比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保險業作為一個市場經濟里面風險管理、風險保障的提供者,未來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我們行業未來獲得一個更高的定位,或者說我們在金融業里面的定位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是服務國家的規劃戰略。 我們剛才提到了,一個是“一帶一路”的建設,一個是中美貿易戰,包括我們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整個的過程中面臨著保險業在其中發揮作用。剛才幾位領導都提到了,比如說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家現在保險機構作為擁有大量資金的機構,其實在這個行業國家還是對保險業如何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很多的期望。作為保險業來說,在這個方面如何能把保險業的資金優勢和國家在建設方面的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真正地為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發揮融資支持作用,這個也是我們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第三,我們認為未來可能需要關注一下保險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對于保險科技帶來的行業裂變效應。像我們看到,幾天內我們的消費寶有1000萬,未來會不會達到1億客戶呢?這個產品好還是壞,當時支付寶出來的時候也沒有人想到支付寶會成為今天這個局面。因為保險科技的發展,給行業的組織架構、產品形式和經營所帶來的沖擊,需要高度地重視。這個過程本身隨著保險科技的發展,我們保險也是在干中學的過程。 第四,我們需要加強一下保險業的人才培養。與保險業的長期發展相比,今天保險業的人才還遠遠不夠,至少我們現在與銀行業相比,我們保險業的人才比例,我們的人才密度相比的話,可能還差得很遠。所以我們覺得,未來保險業的人才培養,無論是我們說的學校、保險專業的培養,還是保險公司的職業培養等等這些問題可能都是未來影響我們保險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因為時間關系,今天就簡單聊一下,我們對保險業未來發展的挑戰和未來發展的需求的一個簡單的判斷。這些內容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7:01
格雷資管馮立輝:優質企業強調競爭力和好的企業文化
格雷資管馮立輝:優質企業強調競爭力和好的企業文化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北京格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立輝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馮立輝表示,價值是尋找持續上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好公司,要記得一定要選好的商業模式,具備護城河。企業為什么成長?成長看歷史是沒有用的。過去30%-50%的成長,很可能明年、今年就是下滑的。第一有周期,第二企業的競爭力變化,所以一定要選擇好的商業模式,強調競爭力,具備真正好的管理團隊及好的企業文化。 以下為馮立輝發言實錄: 首先很高興在金融市場特別是A股市場持續低迷的時間可以跟各位進行交流。大家看我的標題應該能知道我要表達的觀點。實際上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剛才大家都在講周期,實際上這個周期是有規律的。往往投資特別是證券投資最壞的時候,可能就是最好的時候,而在我個人認知或者投資認知最好的時候,它反而是最壞的時候。比如2015年5月份,所有投資者熱血沸騰,所有股票都在漲,但它是風險最高的時候,反過來今年,尤其是9、10月股市不斷創出新低。從投資來說地可能是最好的時候,有人說周期股不好把握,其實有很多規律,我們看最簡單的一條估值規律,我們看股價到底有什么決定,或者說股市整體的漲跌由什么決定?我們認為決定股價有非常簡單的公式,EPS×PE,即利潤乘估值兩個因素決定股價是多少。 我先談談周期和股值。其實這張表是上證等權重,A股和全球股市權重不一樣,A股銀行、金融股占了一半的權重,等權重是把所有股票按單一權重來做。大家說逃頂和抄底真的很難嗎?兩條線,你要抄在最低的尖和逃在最頂的尖非常困難,但抄在每一次底部區間和賣在頂部區間真的沒那么難。所以投資是什么?投資比得是遠見和耐心。也就是說,抄在了底不一定是最底的尖,但要拿得住,賣在頂也不一定賣在尖上,我上面這條線畫得比較好,其實向下畫畫也可以,因為畫在2001年、2007年的尖上了。但是并不難,你需要保持理性。 現在大家對市場都很恐慌,在恐慌中要保持一份冷靜。我們剛剛說了投資周期只是一部分,真正投資是什么?證券投資難道每天僅僅關注波動嗎?我們賺的是波動的錢嗎?股價變化的錢,波動只是其中一部分,尤其是估值波動帶來的,市場永遠不變交替帶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錢是由企業的成長帶來的。為什么說在熊末牛初底部區間最好的投資策略是投資真正具備長期成長空間,短期成長確定,長期成長也定的超跌成長股或者叫卓越企業?為什么這么說?還是回到剛剛的股價共識。熊市我們說現在是底部區間,這兩天表現不錯,但是大家知道熊市真的見底了嗎?政策底差不多。真正的市場底呢?比如熊市維持到明年、后年,你如何實現盈利?基于這條公式,你在熊市區間可以盈利,很多股票估值區間是有底線的,當一支股票估不能再下降,或者企業業績成長高于估值可能下降的幅度,無論市場多么差,都會上漲。因為這是股價這條公式決定的。 回想2015年第一輪股災第二輪股災,想想熔斷那輪2638,前段時間指數已經跌破2638,有一批股票比如格力、茅臺、海天股價是前幾輪股災的兩倍或者更高。這不是本次熊市特有的,回顧2001年到2005年,2003年到2005年,這些股票同樣翻倍。因為PE不能再下跌,企業的業績成長就會帶著股價上漲,所以投資本質上是投資卓越企業的成長。當然一個周期中的成長,可能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穿越周期的成長大家看一下,大家都說A股不遵循成長規律或者說價值規律,我這是去年的表,一些股價比表上還高,看一下企業利潤上漲,現在的利潤上漲倍數已經很高了,股價上漲,無論是五百倍的騰訊還是127倍的茅臺還是200倍的伊利包括格力。這些公司真的很難選嗎?其實并不難選。你在十年前就知道它是這個行業最好的公司,可是你就是不知道,原來一個企業的股價是由企業最終的盈利來的決定,雖然經歷了幾輪牛熊,可以看到漲了五百倍的騰訊,這幾個月跌了多少?接近腰斬。474跌到251,今天看又回到三百。但大家知道騰訊歷史上有多少次在熊市中或者在業績周期不是如意區時波動20%以上嗎?14年的上市時間,八次回撤超過20%,兩次接近腰斬。茅臺同樣如此,兩次腰斬以上,多次回調30%以上,這就是股價。股價在周期中是有波動的,而且波動幅度會很大。但是用價值投資很常用的例子,股票的價格和價值就像主人跟狗的關系。主人代表價值,價格是狗。當一條狗離主人很遠,大家情緒低迷的時候,會離價值很遠,但始終這條狗會跟著價值(主人)走。無論市場怎么波動,低迷的時候可以把一家公司估值殺得很低,股價很便宜,但是在高亢的市場股價就會跟上價值向上走,這是永遠不變的規律,格雷公司的名字也是來源于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 價值投資就比較簡單了,投什么?尋找持續上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好公司。我剛剛列了A股中國包括港股里中國的公司。這里有幾百倍的股票甚至上千倍。美國資本市場時間比較長,已經有萬倍和十萬倍,就是企業盈利帶動企業上漲。巴菲特上市公司的股價是30萬美元一股,合兩百多萬人民幣。五十年前巴非特買入時只有十幾美金,四萬多倍的回報。還有可口可樂十萬倍的成長。市場是高估的,但是過去漲了多少倍,一定不是不做繼續上漲的原因。一支股票下跌,能不能再下跌,過去跌了多少也不是原因,有的股價跌了90%還可以再跌90%,因為股價是估值乘企業盈利,一個企業沒有盈利,或者接近破產的時候,一分錢不值。我們做港股十幾年,港股和美股有很多股票跌了99.99%,一分錢、幾分錢,幾毛錢的股票很多。所以選股要選擇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優勢和長期成長的企業。 我有很多選股指標,時間關系不能展開講,但大家要記得一定要選好的商業模式,具備護城河。企業為什么成長?成長看歷史是沒有用的。過去30%-50%的成長,很可能明年、今年就是下滑的。第一有周期,第二企業的競爭力變化,所以一定要選擇好的商業模式,強調競爭力,具備真正好的管理團隊及好的企業文化。 這里列舉了一些格雷選股票的原則,這里有排除的東西,大家提到股權質押的風險,大家記得投資永遠是做減法。我剛剛講了巴菲特先生的例子,4萬多倍的回報,但是大家注意年化收益率只有十九點多,這是復利的力量造成的,而且巴菲特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第一大從來不炒股,或者說不像大家這樣炒股,今天買,下星期賣。巴菲特平均持股時間,最早做合伙基金的時候是四年,現在變成十幾年。有沒有各位持一直股票四年?沒有吧?他是真正在投資。投資最大的盈利確定性是來自兩點,第一是牛熊周期,牛市上升期間賣出,熊市底部買入,一個牛市漲跌是否需要幾年?第二企業的成長是否需要好多年?具體的選股指標我不說了,不同的行業要有不同行業的選擇方法。哪個行業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下一步老百姓就會為他的企業付費,第二投資消費的成長。當然互聯網有互聯網的方法,格雷對我們研究的行業有不同的選擇標準。 最后做投資有風險控制,止損是需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事前發現有風險,我們叫風險規避。發現有風險的時候別過去。大股東質押股權的我不選,資金斷鏈風險的股票風險屏蔽在股票池之外,第二風險識別,持有任何股票和組合,一定要識別現在有沒有市場嚴重高估有沒有系統性風險,各種行業有沒有風險。要在風險發生前,不斷識別,這是風險控制。 最后想給大家講講市場。未來的市場是磨底分化的市場,大家不要再指望雞犬升天的牛市,這一輪不會一下子完成,特別像美股漲了十年,但如果各位炒美股賺錢的不會很多。我們做了十幾年美股,盈利還不錯,十年牛市就五大科技公司在漲,錯過五大科技公司錯過美股十年牛市。當然我們統計不止這五價上漲,納斯達克2500家上市公司,有20%是上漲的,這意味著80%是不漲甚至下跌。并且三千多個美股上市公司有726支這十年腰斬,跌幅50%以上。第三56支跌幅99%以上的,各位當年會買幾百美金一股的谷歌嗎?會買10萬一股的巴菲特的公司嗎?我們覺得幾百一股的茅臺都很貴,你買的股票很可能是下跌、腰斬的700多支股票。2018年到現在,A股上漲的股票從比例來看,遠遠大于美股,從個數上講是這樣,美股上漲只有20%,A股有接近90%。所以分化是成熟市場一個必然原則,港股就更不用說了。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分化,有幾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改革開放進入了今天,各行業成熟了,二八原則已經開始了。未來幾千家上市公司,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都能成長,任何行業,只有少數公司利潤可以持續增長,利潤不但下跌的公司,會帶動股價不斷向下走。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格雷的張可興張總的《買入持有富有》。對價值投資感興趣的可以買來看一看,這是我們十幾年投資經驗的積累。[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6:47
華創證券王君:歷史性看待資本市場 進行成長性篩選
華創證券王君:歷史性看待資本市場 進行成長性篩選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華創證券首席策略王君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王君認為,要從歷史和經驗來看待資本市場,建議以創投進行成長性篩選。為了不使倉位風險暴露過大,必須要有一個壓倉石。現在看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和保險現階段仍然是大家作為規避過度風險高的一個壓倉石。銀行這些機構都是杠桿,低資金成本、低利率的驅使下,金融行業可以做大家的壓倉石。 對后周期的消費板塊,白酒等未來最大的壓力是業績。現在其判斷經濟還是在下行的周期中,明年的業績低于預期可能是比較大的,白酒不是加倉板塊而是逐漸兌現收益的板塊,另外減稅降費肯定是一個維度。 以下為王君發言實錄: 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剛才嘉賓從比較宏觀,從歷史和經驗來看待資本市場,我們是一線從業人員,接下來我務實一些,講講年內的市場機會和明年大的資產配置從哪些方面可以獲得不錯收益的板塊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是自上而下的宏觀配置視角做證券市場研究,我們的家是一個周期框架,從這個框架出發,2016年以來的市場非常明確,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配置最好的是期貨市場,大家配的是增長,配的是盈利,當時鋼鐵板塊漲幅非常好。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后周期的金融、能源、必須消費板塊增長好,有投資經驗的人會非常清楚。但2018年下半年到明年,大家的資產應該配置到一些流動性因素,國債期貨、貨幣基金,接下來從明年全年的角度大家更要關注資產流動性。當所有風險資產超跌的時候,現金有抄底的流動性溢價。 微觀波動傳導的反饋,今年2月美股的大跌已經沖擊了一波A股,包括國慶期間外市崩盤對股市的影響。其實都和我們現在比較強或者說不太弱的美元周期有關。今年市場遭受三點沖擊壓力,第一是三年的庫存周期伴隨庫存體系下行的過程。二是中周期經濟去杠桿,無論是居民層面、地方政府層面都進行了去杠桿率。三是長周期的末端,在沒有增量需求情況下,貿易戰也體現了這點。在這種情況下上證跌幅30%就不奇怪了。明年的情況要比今年好一些,甚至比大家預期得更好,就是我們判斷明年的盈利周期應該會在年中出現觸底企穩的階段,美元伴隨明年短周期的見底美元也相對走弱。今年中國經濟基本面在下面,美元在上面的情況明年會出現顛倒,相對應的人民幣匯率,人民幣所代表的資產,A股都要較海外發達國家更好。所以我對明年的市場是相對比較樂觀,只是需要時間過程。 9月存在若反彈窗口,9月中下旬美元的反彈趨勢已經起來了,只是國慶期間,反彈被終止了。政策現在不遺余力地呵護股市,貿易戰的緩解,美股恢復性反彈,我們覺得接下來是今年投資A股最好的時間段。明年機構的調倉換股以及大家對基本面的判斷,可能會出現重新的下滑。行業配置上講,現在是非常聚焦的時點。這個時候要看彈性巨大的品種,未來一個月肯定是以成長為代表的中小市值在政策影響下充分解決的方向。 我們覺得TMP方向肯定是大家關注的重點。這里還要細分一下,配龍頭還是配創300指數?我們覺得還是創50為代表,未來肯定是先提估值再提業績的機會。2012年、2013年的成長機會是業績提起來,因為2014年、2015年保證金交易擴大帶來的估值提升,只有細分領域的龍頭才可以享受。 我們建議以創投進行成長性篩選。為了不使倉位風險暴露過大,必須要有一個壓倉石。現在看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和保險現階段仍然是大家作為規避過度風險高的一個壓倉石。銀行這些機構都是杠桿,低資金成本、低利率的驅使下,金融行業可以做大家的壓倉石。對后周期的消費板塊,白酒等未來最大的壓力是業績。現在我們判斷經濟還是在下行的周期中,明年的業績低于預期可能是比較大的,白酒不是加倉板塊而是逐漸兌現收益的板塊,另外減稅降費肯定是一個維度。 長波衰退二次沖擊前的回光。長波周期按創新股劃分。我們看消費領域代表的技術紅利已經進入創新尾聲,無論是硅谷還是BAT。下一步要有新的方向,一個是以硬件為更新的物聯網,如果物聯網成為現實,很多基礎設施要重新更新,包括光纖都要重新設計,這個規模體量非常大,另外是軟件算法的更新。此外區塊鏈更多的是底層的類似HTTP協議一樣,未來零散的技術都會形成新的范式變更從而成為主導產業。目前我們處于創新下降的階段,這個階段預測持續到2025年之后進入新一輪技術創新,那時候人工智能、量子通訊領域都會形成非常好的主導產業的機會。 長波周期中的價值特征,我們經歷了長波衰退危機。2018年、2019年我們要經歷長波從衰退到簫條的二次沖擊,如果說一次沖擊發生在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根據歷史經驗二次沖擊一般是發生在以新興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今年有一些資本項目過度開放,土耳其阿根廷不同程度遭遇大的匯率波動,資產價格波動,就業波動,證實了長波二次沖擊的表現。這次危機程度如果明年上半年爆發,我們判斷比2008年弱。因為畢竟發達國家的風險主要是來于價格波動。實體經濟三大部門的杠桿已經進行了一個比較大的修復,沖擊力度對全球來講小于2008年。 中周期10年,就是固定資產形成的周期。紅線是中周期的代表。2015年四季度是這一輪美國或者全球資本支出的高峰。雖然說2016年資本開支有一個半升的上漲,但沒有沖到高位。也就是說這一輪美國的資本開支并沒有出現大幅擴張。美國企業這些盈利去哪兒了?都去標普500上市公司回購,美國每年回購規模作3萬億左右,中國只是幾百億的規模,這也是美股市場持續向好的原因。從短周期來看,從PMI衡量,現在是處于過去30年的高點。高利率、高匯率和油價已經暗含了明年轉折期向下回歸的過程。這張圖(PMI)可以大致看到,明年藍線會跟著紅線走。第三庫存周期下行階段股票表現是很差的。 波動率傳導講這張圖,這是今年創業板成長不好的原因。2016年中小創投沒有伴隨很強的業績增長,對估值非常敏感,這取決于流動性,當負周期起來,這些預期都會對估值產生向下的影響,這對波動率和創業板指數產生影響。如果創業板真正起來以后,首先要打破出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這也是我剛剛提到美元明年走弱的趨勢。 從風險偏好的角度講,單一企業債和國債的差值來看,上證指數在這個位置會出現10-15%的反彈。4季度會有一個修復,但是長期股債平衡機制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由于經濟還沒見底,至少明年上半年,債市還是比股市好。大家在權益市場可以慢慢觀察,等待明年最后一波超跌反彈機會的參與。現在暴露了一些風險,企業流動性收窄,要預防明年企業現金流出現惡化。 機構持倉情況,4季度倉位變化,前三季度低配的行業,四季度都會超配。回顧A股市場,股息率非常低,業績貢獻還是估值貢獻,2016年A股走出了價值投資為代表的行情,業績貢獻是咫尺之書走高的根本原因,但估值是持續下跌,這也是為什么A股在過去兩年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分化的原因。明年我們判斷流動性是好轉的,業績是走的,明年估值的貢獻會轉正,而業績的貢獻會轉負。相對來說過去兩年表現非常出色的上證紅利指數,上證50指數可能要留一份擔心。 低配的方法是電子和食品,電子是過去兩年盈利周期高點過度資本開支,現在行業要經過兩、三年下行出清的過程。大家的交易過度擁擠,人民幣貶值,使得外資板塊有壓力。另外上游的價格上漲,下游的消費在降低,對中游的制造業產生擠壓。 我們把28各行業拆分,波動率和收益做了對比,今年比滬深300更高的收益,一定有更高的波動性,今年沒有一個行業比滬深300收益高,波動低,這也是今年行情不好做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們對整個行業的說法。最后說一下明年的主線,大家回顧2018年A股市場有一個模糊的邏輯,主要配后周期,包括必須消費、金融,今年波動放大沒有絕對收益但相對收益還是有的。站在今年年底看明年的主線是什么?現在看一是全年的主線,伴隨美元走弱和美債國內債券市場下行帶來的成長科技的機會。成長科技是輕資產的,前端產業的機會,不像電子是資產負債表達到70%的機會。它主要受益于利率下行對估值的增長,對長期的成長企業他們的盈利和經濟波動周期的相關性很低,業績不會出現大幅低預期,明年從5G、人工智能這些前端去找,還有值已經在20倍以下的,但業績還在保持增長的。另外傳媒行業,現在可轉債放開,可以并購重組,傳媒行業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增長,估值只有十一二倍,這都是撿金子的機會。另外我談到中國短周期經濟見底一定有一些行業和板塊是先見底。明年要部署一些早周期的行業,汽車、家電、地產,這其實是階段性的配置機會。對于明年來講,主線就這兩條,我們要觀察周期性的機會,伴隨中央加杠桿。最后多說一句,我們覺得明年黃金是有大的機會,可以買現貨黃金,也可以買黃金股。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6:34
萬博兄弟資管劉哲:個人消費需求受存量財富效應影響
萬博兄弟資管劉哲:個人消費需求受存量財富效應影響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劉哲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劉哲認為,個稅起征點調整后,大家手里拿到的錢多了一些,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擴大內需。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個人的消費需求除了增量和可支配收入的影響,還會受到存量的財富效應的影響。 什么是存量的財富效應?那就是已有資產,無非是資本市場和資產市場。資產市場就是房地產。我們想一下普通人通常都會通過杠桿來購買居住性住房,如果以三成首付的人為例,房地產價格下降10%,大家覺得自己的凈資產少了多少?減少了三分之一。通過加杠桿購買房地產,如果房地產出現波動的時候,實際上對自己存量財富的預期就發生變化,那這種預期的變化也會導致人們在當期消費和未來消費當中做出一個抉擇,這就是財富效應對消費的影響。 以下為劉哲發言實錄: 各位來賓下午好! 非常高興能夠再次來參加金融年度論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關于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判斷以及對資本市場配置建議。展望2019年,首先需要看一下2018年前三個季度都發生了什么?我認為有三個新的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個新特點是房地產投資出乎意料的堅挺。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出臺之后,人們年初對于房地產投資的預期就已經開始下降,三個季度過去了,房地產投資并沒有出現下滑,并且非常穩定的保持了10%的增速,這到底意味著什么?房地產投資會繼續堅挺下去嗎?房地產投資的堅挺又會給2019年帶來什么?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新特點跟我們更加密切相關——消費出乎意料的下滑。消費在中國非常重要,承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之所以重要在于消費在中國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因素,但意外的是2018年消費創下歷史最低8.5%,2018年7月是8.8%,現在9月是9.2%,有所恢復,但依舊偏弱。為什么消費下滑?還會回到10%的平臺嗎?這是我們要問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新特點是出口,中美貿易摩擦之后,預期會對出口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從2018年4月到2018年9月,出口增速都在10%左右,9月為14.5%。 那么這三個2018年的新特點意味著什么,又會給2019年帶來什么樣的新影響呢?首先來看投資。 先看投資,我們看到房地產投資雖然還沒有出現下滑,但是房地產銷售面積的增速已經從2016年的平均20%增速,下降到2017年的平均10%增速,下降到現在9月份2.9%的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下降。目前房價處于高位盤整,樓市銷售量出現明顯下降,沒有足夠交易量支撐的投資難以持續,投資作為銷售的滯后指標,2019年可能面臨下行壓力。其實人們對于房地產投資下行已經有比較充分的預期了,只是現實比預期可能會晚一年。但是對于成本沖擊的預期,我認為還沒有充分體現。成本沖擊有兩個層次的影響: 成本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利潤的影響,這一點已經在三季度的經濟數據體現出來。2018年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長14.7%,主要利潤來源是上游行業,比如鋼鐵、建材、石油(包括開采和加工)、化工等,這四個行業對利潤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這意味著其他中下游行業的利潤增速貢獻不足30%。 其實我們對成本沖擊利潤已經相對有預期了,因為數據已經擺在那兒了,但是第二個層次的預期,因為還沒有在數據上體現出來——就是成本沖擊對投資的滯后影響。企業當期的利潤是下一期進行投資的資金基礎,當前利潤結構的扭曲可能對下期投資帶來負面影響。2018年上半年高利潤的上游行業和傳統制造業,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很低;固定資產增速較高的高端制造業,其利潤卻遠遠低于上游的傳統制造業。這就意味著,受到當期利潤的拖累,高端制造業的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難以持續。當前的成本沖擊之后,下一步的沖擊是什么?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投資。 再看消費,個稅起征點調整后,大家手里拿到的錢多了一些,個稅起征點提高確實可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個人的消費需求除了增量可支配收入的影響,還會受到存量的財富效應的影響。 財富效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產價格的財富效應,近期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波動跡象,居民加杠桿買房實際上也透支了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掉了減稅的利好。如果房地產價格能夠穩定,消費的財富效應不會發生變化,抵消并不明顯。但若房地產價格出現明顯下降,那么居民的消費能力就會成倍受到影響。以三成首付為例,房地產價格下降10%,就相當于居民的凈資產下降三分之一,進而會使得居民在當前消費和未來消費上重新進行權衡,導致可選消費品的需求下降。 另一個是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股市的財富效應也不可忽視。資本市場吸納了大量的貨幣,伴隨著股市的下跌,也導致居民持有股票的賬面市值出現縮水,進而影響到消費者信心,對總需求形成負面打擊。這也是為什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3月份達到10.1%的年內高點后,一直維持在9%左右上下波動的又一重要因素。未來中國消費會怎么走?依然是看人們增量收入和存量財富效應的疊加。 最后來看出口。我們先看一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的出口怎么變化?2008年10月美國次貸危機已經蔓延到全球性危機,但當時中國出口仍然保持了19%的增長。但是到2009年1月出口增速出現了17%的斷崖式下滑。這說明了什么?當然歷史不能預測未來,但有一點值得重視,出口的變動有可能是非線性的。不像消費一樣,坡型變動,可能是跳躍性的。所以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對于出口的影響可能是非線性的,我們要充分重視,不能低估。 盡管2018年我們面臨著很多新的特點,而這些新的變化也會給2019年提出新的挑戰,但是從結構上看,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還是非常突出,比如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這些新增長點是否能夠帶動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需要看增長的條件的。什么是增長的條件呢?我們不妨回到“黃金四十年”的實踐中,去思考這個問題。 首先是觀念上的與時俱進。當時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意義,不僅在于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更在于打破思想上的桎梏和觀念上的局限,這是改革開放的思想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改革很難走向深化,即使推行了,也很可能因為被意識形態所累,而或被扭曲、或被擴大化、或被利益集團利用,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第二個條件,是市場的激活。還記得當年小崗村分田到戶的改革嗎?之后很多農村和城市紛紛進行承包制改革,在人口、土地資源和生產技術短期都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迅速提高了糧食產量,人們在短時間內,從吃不飽飯里變成吃飽飯了,為什么?這就是市場激活的力量。 第三個條件是價格體系的作用。市場中形成獨立的經濟主體之后,如何進行主體之間產品交換和要素配置,是接下來面臨的迫切問題。1984年莫干山會議,正是在市場車輪撲面而來的大背景下召開的,隨著價格的逐步放開,市場化的改革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真正得以發揮。 第四個條件是市場的拓展。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四大經濟特區的設立,標志了中國對外開放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而2001年加入WTO更是將中國本土的市場與全球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緊密的對接,則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市場的深化和拓展,這是經濟發揮乘數效應,增長的重要條件。 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背景下,看今天新的經濟增長點能不能繼續增長,我覺得還可以回到第四個條件上。我們都知道傳統的制造業和傳統的房地產業是如何增長的,他們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中國人民日常的一些工業品的需求和日常居住的需求。但反觀現在的新經濟行業,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娛樂產業等等,這些行業創造的價值似乎跟之前有了很大的差別,他們滿足的不再是簡單的物質需求而是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那這種滿足精神生活需求的新鮮行業,他們的融資模式、盈利模式、發展模式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促進這些新經濟增長,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所轉變,與時俱進把握新經濟發展的特點。 其次,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可以從回到市場激活的角度,是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是衡量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改革的重要的標準。 第三,如何看待2016年、2017年原材料價格發生的變化?需要放松行政管制,讓價格在市場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最后是堅持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市場,這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條件。 最后,簡單談一下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目前有一個共識,A股在底部振蕩,既不是基本面約束,也不是估值約束,關鍵是信心的約束。信心是隱性指標,看不到、摸不著,如何觀測?每出來一個數據或者公告,都喜歡問這是利好還是利空?是漲還是跌?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消息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來預測漲跌的,更重要的功能是用來測試市場信心強弱的:如果一再出利好的消息,結果市場還是下跌,那么說明這個市場或者這個行業或者這個公司是弱的,如果一再出利空消息,市場還是很堅挺,說明市場的信心在增強。 如何恢復信心呢?區分中長期預期和短期恐慌之間的關系,短期恐慌需要啟動應急機制,防止流動性枯竭。但是如果中長期預期沒有變化,每一次拉升都成為了出貨的機會,如果中長期預期改變了,每一次拉升都是情緒的一次恢復。信心一步一步的積累,市場就會慢慢回暖。只有把上市公司或民營企業的根本問題解決了,悲觀預期才能扭轉,股價才有恢復的基礎,人們的信心才能恢復。所以,首先要克服市場失靈,其次,要有政策的“組合拳”人們擔心的因素多方面的,所以也不能指望一顆藥就包治百病。輪胎扎了三個洞,拼命把一個洞堵的密不透風,其余兩個洞視而不見,車子還是會跑氣。內外雙重沖擊下的A股市場,需要政策的“組合拳”。信心有自我強化和羊群效應的特點,恢復信心,要建立預期和信心的三個正反饋機制。 一是溝通與信心的正反饋機制。很多人忽略了,其實信息的溝通本身就是提升信心的一種方式。往往導致事情向最壞情況發展的,不是最壞的結果,而是更壞的預期。二是,信心與增量資金的正反饋。股票市場與實物買賣不同,實物買賣的供給方和需求方是基本確定的,我是這個桌子的需求方,廠商是供給方,一般較長時間內不會改變。但是股票卻不一樣,供求關系是測不準的,昨天認為一只股票好,今天可能就出利空,供需關系瞬間切換。股市供求關系是隨著風險收益以及信心波動而隨時變化的。在關鍵時刻,引入增量資金,補充市場流動性,有效改變投資者的悲觀預期,引導市場向理性方向發展。資金可以帶來信心,信心可以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第三個,是盈利與信心的正反饋機制。現金分紅制度也有利于提升居民信心,因為可以為股民提供實際的收益,實現股票的投資價值,所以分紅制度很重要。再比如,推行超預期的減稅制度,本質上是提升企業利潤,降低估值水平,提升公司價值。 最后,我認為股市的春天比經濟的復蘇會來的更早,因為預期的改變會提前。 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投資有所收獲。謝謝![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6:14
首創證券研究所王劍輝:金融服務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
首創證券研究所王劍輝:金融服務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出席11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峰會”。 王建輝表示,金融市場也好地資本市場也好,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普通人對金融服務和金融資產的需求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六十年代大家談金融的概念,可能這個詞都不太了解什么意思。當時大家對金融的概念就是去銀行存取個十幾二十塊錢。現在如果說斷掉金融服務,在座有一半的人出門打不上車,因為手機不能用了,錢包不能用了。金融成了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大剛性需求。 以下為王劍輝發言實錄: 各位下午好!來之前朋友來電話向我咨詢怎么進行盡職調查。我問你想去哪兒調研?他說我想去相親,就是想拿研究員的方法判斷未來的進展是否有發展前景,我說真是不把我們研究員當研究員看。 現在大家講了很多對市場的判斷,對行情的展望,其實都是基于基本面,技術層面評判。今天的討論換一個角度,從務虛的角度,或者從市場供給側缺失的層面來研究一下未來市場會出現很低迷的狀態,或者說在低迷的狀態下,投資者如何判斷下一輪景氣何時到來? 說到市場供給,金融市場也好地資本市場也好,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普通人對金融服務和金融資產的需求已經上升為剛性需求。六十年代大家談金融的概念,可能這個詞都不太了解什么意思。當時大家對金融的概念就是去銀行存取個十幾二十塊錢,但是現在大家已經不能想象,你生活中沒有金融。現在如果說斷掉金融服務,在座有一半的人出門打不上車,因為手機不能用了,錢包不能用了。金融成了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大剛性需求,如何滿足這個需求?或者說是否滿足這個需求?在今天的經濟社會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決定了金融經濟增長是否可持續。同時由于金融行業和其他行業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其管制相對嚴格,這種嚴格管制的情況下跟其他行業巨大的不同是不是先有需求或者很明顯先有需求后有供給。通常是出現供給的情況下需求才會被釋放。就像剛剛提到的例子,七十年代只知道銀行存款,不知道股市,更別提保險、信托,因為沒人給我們提供,也沒有其他的渠道,當然我們就沒有這個需求或者說需求沒辦法釋放。在當今市場,金融領域是供給先行。三年前我們認為政府黨和中央提出了供給側改革,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經濟理念的轉變,供給側改變的原則,我認為同樣適用于資本市場。 簡單回顧一下供需狀況的發展歷程,在1976年改革開放之前,我們是計劃經濟主導,計劃經濟沒有非計劃領域。1957年居民消費占GDP消費62%,這個數字表明當時的經濟相當于現在剛剛工作年輕人,是月光族,吃飽喝足兜里一分錢沒有。不可能有儲蓄,不客觀有富余的資產調配,經濟也是一樣,增長波動性非常大。當時要打破西方經濟傳統思維,所以我們講既無外債也無內債,那是作為新中國的名片,向所有的國家宣稱既無內債也無外債。我當時在外交部工作,外交使節非常佩服我們,問中國怎么做到的。但是沒有內債、沒有外債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沒辦法為后續增長積蓄力量。 改革開放之后,財富積累有所增加,可以看到1977年的時候,居民消費占比已經開始有所下降,在下降的同時國內總儲蓄(這是經濟學概念)有所提升。但只提升了1.7個百分點。為什么總儲蓄增長這么慢呢?那二十年其實是農業發展的二十年和民營企業發展的二十年。城市銀行只有一家中國人民銀行,改革開放后突然出現工商銀行。金融行業在那些年發展不是特別充分,雙方的關系沒有得到充分的匹配,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盡管有速度,但是波動比較大。可以看出1977年到1997年的二十年,增長中值比較高,百分之九點幾,但最低只有百分之三點幾。如果沒有金融市場支撐,就沒辦法有效的調控,因為手里沒有底牌。 90年代以后情況大大不同,1998年到2017年,中值八點八,最低六點七,好像還是非典時期的數據。經濟的韌性出來了,跟金融市場的關系改善造成,總儲蓄2017年超過了46%,這是長足進步。 影響的具體顯示,A股市場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畢竟是從八支股票,按現在的估值是200億元的市值成長到3600家公司,50萬億市值,還是非常巨大的歷史成就。而且市場盡管有很多問題,但逐步被外界認同,在德國現在也開設了D股,說明中國市場逐步在國際得到認同。新三板是潛在的增長領域,這都是發展的成果。債券市場從13支發展到現在近4萬支,余額83萬億元,都是非常顯著的凈值。使得大量的居民財富有相應的渠道配置,給居民、家庭增加了財產性的收入。由于債券、股市的發展,使得各種衍生市場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基金就是通過債券、股票的配置形成。基金現在規模達到了27萬億,有將近8萬支基金產品,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從人數來說,大致推算股民的數量在5400萬到6700萬。大概每十人就跟資本投資市場相關。 從潛力看,我們有需求,需求的潛力在哪兒?社科院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家庭金融資產140萬億,我理解這里是指凈資產,一半銀行存款和現金,理財占52%。不到28%的證券資產,養老資產只有百分之十點五。整體規模金融資產相當于GDP的1.7到2.2倍。聽起來很高,但因為前期有很多評論,說中國在什么時候要趕上美國,但這個差距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美國家庭金融資產85.3萬億,現金資產只占14.2%,政權機權益類資產50.8%,權益類很多是非公司股權,可能是投資了一個機構或者工作室。保險類資產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50%的資產提供的是高成長,當然也有高風險的收益。同時有30%的保守投資是放在未來生活保障上的。所以相對來講,這個結構還是比較強的。凈資產將近70萬億,是GDP的3.6倍。所以我們要趕上這個差距還需要較多的時間。 我們最主要的差距是結構,證券資產少,更少的是養老資產。為什么這么少?有統計在居民存款利,有相當一部分是養老儲備,可是把養老放在存款這兒,收益率還是非常低的,不能滿足要求。為什么會造成這種錯配或者供需失衡?有客觀原因。A股90年代到現在三分之二是下跌,再看看標普,一半的時間在上漲,即使印度市場都45%的時間,收益率受置疑,差異化供給很少,同質化供給很多,多到投資者都不想看。養老產品的推出沒有,大家自然就沒有配置。 高發的金融詐騙可以看出居民對于投資理財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2004年的時候,萬畝造林詐騙20億用了兩年時間,是全國最大的詐騙案。而最近錢寶詐騙只用了三百多天就達到了500億。犯罪很猖狂,也說明需求也很旺盛。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首先市場定位特別是A股市場承擔了太多歷史責任。不是說市場部應該承擔責任,而是在太年輕的時候承擔太多的責任,不利于發展。第二投資者的認識要進一步提升。第三行業過早集中,前十家券商占營業收入70%,造成市場認同度非常高。只要這十家公司串通,別家不可能跟它們競爭,所以市場層面的博弈不充分,反倒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另外投資文化也需要長時間建立。 提振市場所需要的供給側改革應該做些什么呢?應該做好投資者群體的關愛、關注,競爭層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形成一個多樣化的生態。監管要提升市場效率。我們發現美國并沒有因為監管處罰引起市場的大波動,處罰的過程中并不影響市場運行,這點我們要借鑒。減負減稅,放水養魚。 供給側改革到底應該提供一些什么新的需求呢?我覺得有三大類比較重要,第一類房產投資的替代品或衍生品。不是鼓勵大家買房,而是房產投資還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很多的產品可以涉及。二是養老收入多元化。三是教育方面,有個人教育和子女未來教育。教育個稅抵扣,教育儲備和教育基金將成為未來教育產品開發的熱點,也需要更多的專業服務來支撐。 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6:01
央行營管部完善MPA 增設臨時性專項指標引導支持小微
央行營管部完善MPA 增設臨時性專項指標引導支持小微

  央行營管部完善MPA 增設臨時性專項指標引導支持小微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張奇 北京報道 11月2日,央行營業管理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從貨幣政策、政策協同、激勵機制、考核評估和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20條支持措施,加強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方面,《意見》將未經央行內部(企業)評級的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常備借貸便利(SLF)的合格抵押品范圍。完善宏觀審慎評估(MPA),在“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中增設臨時性專項指標,引導定向降準范圍內的金融機構將凈釋放資金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并要求該類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不高于2018年第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意見》還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小微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將小微企業貸款基礎資產由單戶授信100萬元及以下放寬至500萬元及以下。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放寬發行條件。將不低于AA級的小微金融債券納入再貸款合格擔保品范圍。 目前北京市首批3家民營企業已經與主承銷商、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中債信用增進公司達成意向協議。11月2日,東方園林、北京大北農、北京碧水源,與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債信用增信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共同簽訂意向書。同時,《意見》提出將設立市融資擔保基金,構建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推動建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 附:進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銀發〔2018〕162號)和北京市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要求,增強轄區內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引導更多資金用于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 (一)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創造良好貨幣信貸環境。 貫徹落實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用好3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額度,為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放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提供流動性支持。將未經央行內部(企業)評級的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常備借貸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圍。完善宏觀審慎評估(MPA),在“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中增設臨時性專項指標,引導定向降準范圍內的金融機構將凈釋放資金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并要求該類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不高于2018年第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二)強化再貼現政策導向作用。 將不少于70億元的再貼現額度專項用于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力爭每年累計辦理小微和民營企業票據再貼現不少于120億元。簡化再貼現審批流程,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小額再貼現審批時間縮減至2個工作日以內。增設人民銀行中關村中心支行再貼現窗口,重點支持注冊在中關村示范區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 (三)發揮再貸款政策工具效應。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降低支小再貸款利率和申請門檻的要求,引導符合條件的轄區內銀行用好再貸款政策。用足支小再貸款額度,為銀行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 (四)鼓勵金融機構利用金融市場工具增強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小微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將小微企業貸款基礎資產由單戶授信100萬元及以下放寬至500萬元及以下。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放寬發行條件。將不低于AA級的小微金融債券納入再貸款合格擔保品范圍。加強后督管理,確保籌集資金用于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鼓勵轄區內銀行支持北京市企業發行“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指導銀行加強對小微企業應對匯率波動和管理匯率風險的服務。 二、強化政策協同效應 (五)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融資環境。 積極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相關政策,集合金融管理部門、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債券市場專業機構等多方合力,發揮央行再貸款初始資金的撬動效應,利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多種方式,重點支持暫時遇到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積極協調北京市擬參與“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各市場主體,加大政策宣傳引導力度,推動債券融資工具加快落地。積極搭建政金企交流互動平臺,支持民營企業通過銀行信貸、資本市場多渠道融資。 (六)推動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擴面增量。 組織面向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融資政策宣傳推廣活動,提高核心企業參與積極性。引導供應鏈核心企業、金融機構與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北京市政府采購網確認合同真實性,開展基于政府采購合同形成的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推動政府采購單位對金額、賬期、回款賬號等要素進行確認。支持市場化機構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構建服務平臺,參與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鼓勵金融機構通過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場景,通過多方合作、線上運作的方式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 (七)利用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服務“首貸”企業。 鼓勵轄區內銀行充分利用北京市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向滿足一定條件且未獲得過貸款的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提供“首貸”服務。對在本市注冊經營符合條件的個人借款人,最高可貸款30萬元;個人合伙創業的,最高可貸款100萬元;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借款人,根據實際招用符合條件人員的人數確定貸款額度,最高可貸款200萬元。按規定享受政策性擔保和貸款貼息政策。 (八)提升小微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支持中關村示范區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利用外債便利化政策,提高試點企業外債便利化程度,簡化外債注銷登記程序。在中關村示范區試點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在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及其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的境內支付時,無需事前向銀行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結算業務為小微企業提供本外幣跨境貿易結算服務。 (九)拓寬民營和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 聯合開展培訓、推介活動,幫助小微企業了解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引導企業增強融資能力。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將自身發展和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相結合,為小微企業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充分發揮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等基金的社會帶動和放大效應,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直接融資支持。 三、健全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激勵機制、突出業務重點 (十)疏通小微企業貸款定價內部傳導機制。 轄區內各銀行應積極推行小微企業貸款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措施,建立健全內部差異化考核和激勵機制。降低小微金融從業人員利潤指標考核權重,增加貸款戶數考核權重,并從資源配置、費用保障、考核傾斜等方面調動相關部門和基層從業人員積極性。建立小微貸款成本、利率、收益分配跟蹤監測機制,確保相關激勵措施向分支機構有效傳導。各銀行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應較實施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措施前有所下降。 (十一)突出小微企業信貸業務重點。 2018年第四季度起,轄區內各銀行應確保季末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季末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在全部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不低于上季末水平;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貸款余額在全部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不低于上季末水平;季度新增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貸款在各項貸款(剔除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新增額中的占比不低于15%。重點支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普惠型小微企業發展。 (十二)持續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及產品創新。 支持轄區內銀行利用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政策,開展特許經營權、收費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抵質押貸款業務。充分發揮保險增信分險功能,穩步推動北京地區小微企業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發展,不斷完善“政府+銀行+保險”合作機制。鼓勵銀行積極改進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科學設定授信審批條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進一步壓縮小微企業信貸審批時間。 四、完善考核評估制度 (十三)全面衡量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情況。 在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宏觀審慎評估(MPA)、貨幣政策工具操作、金融市場管理等工作中,將小微企業票據貼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等實際用于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信貸業務均視同小微企業貸款。各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統計制度規定,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合規。 (十四)加強政策評估和激勵約束。 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貸工作“季度通報、半年預評估、年度評估”制度。自2018年度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開始,將小微信貸評估權重提升至30%。重點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以及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對未達監管要求的銀行積極采取約談、提示、通報等監管措施。 五、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十五)推動減少小微企業稅費。 督促金融機構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和“兩禁兩限”要求,對金融服務收費減免政策落實情況,在商業銀行自查的基礎上,通過“雙隨機”的方式開展隨機抽查。支持銀行在授信審批過程中合理簡化抵質押物評估、公證等程序性要求,盡量減少評估費、公證費等附加手續收費。鼓勵銀行免收在京融資擔保機構保證金。鼓勵在京融資擔保機構免收小微企業客戶保證金;確需收取的,應于還貸解保后5個工作日內退還。強化考核督察,確保國家各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十六)加快完善融資擔保體系。 設立市融資擔保基金,構建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推動建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進一步推動落實各項財政資金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小微融資相關業務給予業務獎勵、風險分擔。 (十七)推進企業網上金融服務。 將企業開戶申請在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端審批時間縮減至1個工作日。加快推進與市政府“e窗通”系統對接,2018年底前實現轄區內銀行“企業開戶在線預約”功能。積極擴大中關村示范區外匯業務網上預審批系統服務范圍,2018年11月1日起在中關村“一區十六園”推行外匯業務網上預審批系統。 (十八)支持小微企業票據業務發展。 在涉及小微企業的貿易結算中,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簽發、承兌商業匯票,便利小微企業票據融資。支持金融機構設立小微企業票據貼現中心,配置專項資金額度,專門為小微企業辦理票據貼現業務,并對小微企業票據貼現實行優惠利率。根據小微企業票據融資特點和需求,探索建立規范化的票據經紀、增信、評級等多元化票據服務機構體系,創造良好的票據市場環境。 (十九)完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推進北京市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小微企業信用示范區創建工作。充分發揮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征信機構作用,加強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務。整合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探索搭建北京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 (二十)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宣傳力度。 通過網站、報紙、雜志等媒體,借助博覽會、對接會等多種形式宣傳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加強各相關主體之間的溝通交流。組織轄區內銀行積極開展針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培育有效融資需求,強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正規渠道融資。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銀保監局籌備組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營業管理部           (北京銀監局代章)            北京監管局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2018年11月1日[詳情]

21世紀經濟報道 | 2018年11月02日 15:55
中海軟銀潘世梁: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
中海軟銀潘世梁: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

  新浪財經訊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舉行。中海軟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潘世梁出席11月2日“2018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并演講。 潘世梁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的機會有幾方面。第一方面是資產管理行業進一步回歸本源,私募行業當中,專業的機構必將受益。這次嚴監管,去杠桿就是要去泡沫,就是要把風險意識給強化。過去金融機構改革,讓金融的門檻越來越低,大大小小的創投公司和資本公司出現了很多。但金融行業的投資專業性和風險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我認為未來基本還是要回歸到本源。 這里所謂的本源,我覺得只有真正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這次的監管實質上相當于金融行業供給側出清,去表外泡沫,去機構數量。真正的私募股權基金未來一是向規模企業發展,一是向更細分的行業發展。 以下為潘世梁發言實錄: 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參加今天的論壇,今天來做演講的基本是以宏觀經濟和經濟學家為主,我所在的公司是做私募基金,所以來聚焦一下,講一下私募基金的現狀以及面臨這種現狀的挑戰和未來的機會。在此之前中海軟銀投資有限公司,跟中海沒關系,跟軟銀更沒關系,這家公司跟風水大師有關,這是風水師給我們起的名字。我們公司2012年開始做地產基金,干到現在是純粹的本土的一家PE機構,現在管理的存款基金規模30億,聚焦的行業是醫療、教育和影視文化,跟在座的相關的行業。 我們公司規模以發展六、七年的維度,代表了當下相當一部分私募股權機構,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民營本土投資機構,公司經營六、七年的時間,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碰到的問題這么多。今年貿易戰開端,國內去杠桿、政策調控,讓私募股權機構產生了非常大的波動。宏觀貿易調整背景下有幾點,剛剛幾位專家也講了國內外的貿易、經濟形勢和民營企業的困境。通過種種的信息以及今年時間軸所看到的發生的變革,我覺得可以有幾點體會。第一大的世界經濟格局在復蘇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了兩極分化。去年美國和歐洲共振,經濟有些復蘇。今年以來美國經濟上漲速度明顯加快很多。根據今年整體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整個中國的經濟仍然處于一個底部,我不敢講它會繼續下行,但我覺得它仍然處于底部,但這個底部會持續多久,或者哪些行業會率先走出來,跟國家的宏觀調控出臺的政策以及每個行業面臨的狀況不同。第三我想講講私募股權背景和運行。 徐總有講到中國民營企業的困境,圖表中統計到的是上市公司,其實目前整個中國民營企業的困境,遠超我們坐在這兒感受到的。我經常出差到南方,南方的現狀更慘一些。很多企業面臨倒閉、失業,今年以來資金鏈收縮,經濟下滑,利潤降低,稅收政策的變化,讓企業大大壓縮了利潤空間,現在民營企業越來越艱難。民營企業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這兩天出臺的政策以及主席的一些講話,大的方向和輿論引導是有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怎么實際傳遞、傳導到實體企業里去,并且讓實體企業有變化需要觀察和比較漫長的過程。因為企業現在已經到了比較危險的境地,這個我們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但在這個過程中,VC和PE的力量非常強大。雖然我們講去杠桿,擠泡沫,但企業是離不開金融的。在過去接近10年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有非常迅速的發展,而其發展遠遠超過國際的水平。現在的市場相當于美國80年代中期。過去十年,私募股權的發展,其實速度非常快。遠超美國發展速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幾方面的數據。 一方面信息化時代,各種生命周期和維度在縮短,我們的接受程度、傳播速度會更快。另外過去十年,投資機會、投資意識的提升,大大小小的金融改革,帶來投資公司的出現,也加快了投資者效應。對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有一定的觸動。2004年整個VC行業只有十多家運營公司,管理規模不超過10億美金。市場創投機構有兩千多家,每年投資金額在五百多億。發展迅猛的狀態下,除了500多億的創投規模,正是迅猛的發展帶來了很多風險。從去年十九大提出去杠桿到今年一系列的政策落地,所有的通道被掐斷,很多抗壓能力比較小的公司紛紛出現問題。也是這些年迅猛發展導致的現狀。 今年針對私募股權出現了幾方面的困難,我們從一線的市場,無論是同行交流還是面對一線的投資人、投資標的、企業等等,我們最大的感受有兩點。第一是募資難,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但是今天提出來意義是不一樣的。因為之前的募資難更多的體現在單一品牌,單一標的,單一項目的知名度或者說基金管理公司的規模。今年整個市場普遍難。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數據,之前私募基金,主要是銀行、國有引導資金,企業還有很多的高凈值人事,資管新規的出臺對私募股權行業最核心的影響是原本銀行通過理財資金錯配和結構化的配置流入到私募股權市場的潛虧現金切斷。再加上民營企業家有關股票流動性的問題,這些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主力或多或少都遭遇了流動危機。我本身也是券商出身,和很多的上市公司都有打交道,今年以來很多上市公司老總反饋企業的資金鏈條崩得非常緊,這表明企業的資金鏈條出現了危機。市場上的私募股權基金募集渠道和來源,以及很多資金構成的已經被政策影響,信心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叫持幣觀望也好,叫喪失信心也好。400多支基金的募集規模同比下降了接近75%,只募集到300億美金。這對實體企業和股權投資標的而言,其實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是數字上可以看到的,因為社會上的流動性被切斷。今年私募股權基金募集尤為困難。 第二個困難,退出難。大家都知道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最主要的還是退出難,退出是展現專業的時候。中國政策變化情況非常快,去年還有一些綠色通道,今年出臺高科技,還有獨角獸,所有的政策都像短期刺激,沒有太遵循市場規律,短期內提振幾天,帶來的負面的消息,遠比當下短期的效應更強一些。雖然我覺得市場整體的退出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之前基本是希望由二級市場退出,二級市場的發行量對私募股權基金退出來說越來越難。并購市場未來會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或者說給私募股權退出提供通道,但無論如何通過私募股權基金退出的狀況來看,當前私募股權機構都過得很尷尬。一些大大小小的基金公司、私募公司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我在想基于今年的這種現狀,基于在座各位所從事的中間服務機構,今年的窘境每個人都有深刻的體會。對我們細分和聚焦的私募股權基金來講,尤為明顯。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做投資貪婪和恐懼的對比。任何市場環境下,做投資的都可以抓住機會。在困難的情況下,在政策面、資金面都收得比較緊的情況下,私募股權基金還有哪些機會? 對我們從業十幾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講,我們能看到更多的機會,只不過這個機會分化,跟以前任何一個階段所呈現出的機會都不太一樣。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的機會有幾方面,第一方面是資產管理行業進一步回歸本源,私募行業當中,專業的機構必將受益。我們可以知道這次嚴監管,去杠桿就是要去泡沫,就是要把風險意識給強化。過去金融機構改革,讓金融的門檻越來越低,大大小小的創投公司和資本公司出現了很多。但金融行業的投資專業性和風險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我認為未來基本還是要回歸到本源。 這里所謂的本源,我覺得只有真正專業的股權投資者才能在寒冬中生存。這次的監管實質上相當于金融行業供給側出清,去表外泡沫,去機構數量。真正的私募股權基金未來一是向規模企業發展,一是向更細分的行業發展。前幾天跟東方邦信(音)交流,他們有七個行業創投公司,這次開會也是壓縮到三個。未來私募股權基金可能向更加細分的領域靠攏。二是并購退出方式上,最后的退出帶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占據主流的方式,而不是以前IPO退出。三是雖然我們不愿意提國進民退,但金融行業是有必要把央企、國企和政府主導的投資公司推起來或者設立起來。而很多民營機構我們認為未來的基金或者我剛剛講到非常細分的領域,可能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你可以選擇跟政府基金做一些創投,做一些產業的引導基金,也可以選擇和央企、國企的投資公司設一些GP專門做。獨立操作空間會越來越窄,因為尋找資金的能力,以及未來退出的方向上,都沒有以前投資性機會。未來幾年機會性投資機會會被壓縮得越來越少,要向國有資本靠攏。 有幾個行業的投資機會,我們公司投醫療、教育和影視文化。未來仍然在這個行業取得投資。我們看消費升級,健康、服務和快樂是我們最大的需求。前幾天央視李詠去世,只有五十歲,他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第二是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在國家經濟轉型和經濟改革當中充當了主要的力量。第三是科技驅動,人工智能投資回報周期太長,短期內我們還沒有太好的機會,包括新能源汽車、機器人,但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定是非常迅猛發展的過程。 基于以上這下,當下最需要的是信心和機會,底部才是抓住機遇最好的時機,而私募股權基金會對市場和中小企業都帶來非常大的活力。當下最重要的是信心和專業性的保持,也許拉長到三、五年的周期,給我們帶來的回報遠不是恐懼可以替代的。[詳情]

新浪財經 | 2018年11月02日 15:28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組委會

支持單位: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西城區人民政府

2017年回顧

2016回顧

微博推薦

更多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