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編者按】重工業常被視為“民族的脊梁”,翻閱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相對于計劃經濟時代,重工業的發展力度明顯減弱,這個時期的重工業更多是在前期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及調整,更多體現在追求“粗放型增長到集約型增長的轉變”;到最近幾年,可持續發展問題愈發受到重視……

發展概況

重工業概念

  重工業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對稱,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制造業、電子及電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國力的重要標志。全文>>

中國六大工業區

  東北區:形成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為核心的完整工業體系。
  華北區:以燃料動力、鋼鐵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綜合性工業區。
  華東區:中國基礎雄厚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機電、輕紡、化工在全國更有重要地位。
  中南區: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紡織、制糖工業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南區:戰略后方的重要工業基地,冶金、機械、化工、燃料動力已具相當規模。
  西北區: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棉毛紡織等部門,兩地成為西北最大的兩個工業區。全文>>

重工業分布圖

石油、天然氣資源分布

煤炭資源分布

電力工業分布

冶金工業分布

重工業30年飛速增長

1978-2007年原油產量(萬噸)

1978-2007年原煤產量(萬噸)

1978-2007年發電量(億千瓦小時)

1978-2007年粗鋼產量(萬噸)

1978-2007年汽車產量(萬輛)

石化工業

我國石化工業力爭2010年初步進入循環經濟軌道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將著力改變以追求速度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全面實施循環經濟戰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促進全行業到2010年初步進入循環經濟軌道。“十一五”期間,全行業通過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全文>>

石化行業政企分開

中國能源管理經歷了一個由集中到分散,然后再次集中的過程。1982年和1983年,石油部分別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簡稱中石化),兩大企業同時具有行政職能。1988年,中國政府撤銷石油部。1998年,將化學工業部與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職能合并,組建了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三大石油公司正式掛牌,實現政企分開。全文>>

石化行業入世承諾和實際開放進程

2004年1月1日,成品油國營貿易進口取消配額管理,改為自動許可管理;2001年4月,逐步開放了由國家控制的石油進口貿易市場;2004年8月底,15家非國有貿易企業取得原油成品油進口資格;2004年12月11日,中國開放成品油零售市場,外資石油企業將可以獨資在中國進行成品油零售。全文>>

煤炭工業

發改委發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 煤炭巨頭時代到來

200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向社會公布了《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方案,以煤炭基地為依托、建設大型煤炭集團,是未來幾年中國煤炭行業的發展方向。“中國煤炭業因此將進入一個深刻的變革期”,若干神華集團一樣的煤炭巨頭將逐個涌現,小煤礦的生存空間將被大大壓縮,產業結構將升級。到2010年,大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預計將達到95%以上,中型煤礦達到80%以上。全文>>

首家國字號煤炭交易中心運營

在第二屆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召開之際,中國電力“巨頭”華能集團與中國電煤“領軍企業”山西同煤集團簽訂了煤炭供需長期協議,中國首家“國字號”煤炭交易中心--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開始擔當媒介煤炭市場交易、打造能源交易現代化服務平臺的重任。全文>>

煤炭工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2007年11月29日召開的《煤炭產業政策》發布暨宣傳貫徹會議上指出,我國煤炭工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軌道,但基本上走的是一條低層次、粗放式發展的道路,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同時提出優化開發布局、完善開辦煤礦資質管理制度、發展循環經濟等七點要求。全文>>

電力工業

國務院批準電力工業“上大壓小”

2007年1月,國務院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辦《關于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的若干意見》,“十一五”期間關停5000萬千瓦以上燃煤小機組,以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力爭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全文>>

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電力工業必然選擇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中國電力工業發展正面臨著兩大趨勢。中國電力工業要應對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經濟全球化浪潮,就要充分借鑒國外電力工業發展的經驗,落實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努力探索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世界發展潮流相協調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是必然選擇。全文>>

國家發改委:我國電力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電力工業體制不斷改革,改變了單一國家投資體制,實行多家辦電、積極合理利用外資和多渠道資金,運用多種電價和鼓勵競爭等有效政策的激勵,電力工業不斷跨上新的臺階。“十五”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加快發展,“西電東送”、城鄉電網改造等工作成效顯著。全文>>

鋼鐵工業

寶鋼跨區域重組模式引領鋼鐵行業整合潮

隨著政策的促進以及市場的不斷完善,鋼鐵行業的并購重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以寶鋼為主導的跨區域收購兼并模式或將成為其他鋼鐵集團效仿的對象,鋼鐵企業生產成本的加大突顯了中國鋼鐵業產業重組的緊迫性,鋼鐵產業整合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鋼鐵大國的世界話語權。全文>>

“十一五”期間中國調整鋼鐵工業

中國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將淘汰約1億噸落后煉鐵生產能力,鋼鐵工業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2007年前,淘汰5500萬噸落后煉鋼能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國,鋼鐵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粗放型特征非常明顯,產能過剩的后果開始顯現。全文>>

新中國鋼鐵工業55周年回眸

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的第二天,寶鋼打下了第一根樁,這是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不失時機地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鋼鐵企業--寶鋼,給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引進了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樹起了鋼鐵工業現代化的樣板。這是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鋼鐵工業今后能否順利發展除取決于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外。全文>>

機械制造業

見證中國機械工業30年

30年中,改革開放的偉力反映在機械制造產業上,制度變遷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1980年到1990年代的體制改革,為制造業的發展清除了制度性障礙,而國家對管理體制的放權,使得企業外部環境逐步寬松。30年中,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在該行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貫徹。全文>>

入世對我國機械工業的影響及對策

機械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裝備部門,對加速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實現高加工度化具有關鍵意義。“十五”期間是加入世貿組織后的關鍵過渡期,機械工業應當以治散、治弱為重點,加緊進行體制改革和戰略性重組,盡快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我國整個工業體系中,機械工業由于物質基礎較為雄厚,并在一些行業形成了綜合比較優勢,因此“入世”后所受沖擊比汽車工業要小一些。全文>>

飛機船舶制造業

新中航呼之欲出 大飛機插上翅膀

中國最尖端的航空制造力量有望在近期凝聚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據悉,該集團最快將于2008年8月28日掛牌,旗下整合了中國一航和中國二航的所有業務項目。中航集團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不但是“大飛機”載體——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更是我國“大飛機”的主供應商。全文>>

民企將實際運營200億元天津船舶產業基金

獲國務院批復同意納入第三批產業投資基金試點的天津船舶產業投資基金的籌備工作已全面展開,規模達200億元人民幣,首期規模達10億美元,這是繼首只試點產業基金之后的獲國家批準設立的天津第二只產業投資基金。作為民營企業,中通遠洋物流集團躋身其主要發起人行列。設立船舶產業投資基金是用直接融資方式購買大型船舶和特種船舶,建立以基金為一方主體的船舶運營模式。全文>>

重工業發展脈絡和聲音

民營重工企業的崛起

民營重工企業異軍突起 中國重工行業競爭升級

在中國重型工程機械市場活躍著三股勢力:以卡特比勒、沃爾沃、寶馬等為代表的國際重工巨頭、以徐工科技等為代表的國有重工企業和以三一重工為代表的民營重工企業,后者以體制優勢、追求品質和服務競爭力的強烈意識,迅速打破了“洋品牌”的壟斷,已經顯示出強大的后發優勢。全文>>

2003年:民企重型化運動

大小不一的民營企業正踴躍地介入到中國這一輪以重化工業打頭陣的“新型工業化運動”中來。成本低是民營企業家們認定自己做重工一定能賺錢的最大原因。民營企業對資本、設備、技術、人員的協調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將是對一個重工業巨頭最根本的挑戰。全文>>

李劍閣: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東北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張國寶:發展存在六大問題

張國寶表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牛文文:重型化之坎

我們有理由提醒民營企業家:過去在輕工業領域積累的管理經驗,還不足以應付重型化。

王林祥:應事前調控

政府應該在事前采取宏觀調控的方式,避免政府和企業雙方都遭受巨額損失。

發展之路的深層思考

吳敬璉:中國應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要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走出一條節約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魏杰:重化工業新生代民企未來生路

發展集約型增長模式下的現代新型重化工業是今后中國重化工業方向。

劉世錦:走出重工業發展的新路子

擴大內需、資源節約、穩定增長三戰略是實現增長模式轉型必需的。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國情

沒有比較優勢的重化工業得到銀行支持,許多有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卻無法取得貸款。

競爭與外資進入

外資大規模并購不利機械業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在2006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警告說,目前外資并購我國優勢機械企業的勢頭很猛,與此同時,我國機械工業自主創新卻困難重重。對此,如果應對失當,我國機械工業振興主體將失去依靠,機械工業也將長期固化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全文>>

環境及可持續發展

負起綠色責任是科學發展的要求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第八屆綠色中國論壇的講演中“呼喚企業綠色責任”,并表示走“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基本戰略,進行綠色轉變是我國企業的必然選擇。來自首鋼、中國電力集團、三峽總公司等一百多家高耗能產業領域內特大企業的老總聯合承諾,積極承擔社會綠色責任,節約資源。全文>>

改革開放期崛起的民族重工業

中國石油:邁向世界石油舞臺的強者

油價的起伏跌宕,還在悄然改變著世界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各國國家石油公司借此迅速崛起,正在成為世界油氣能源市場的主導力量。中國石油作為中國能源安全的守護者,必將在世界油氣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全文>>

三一重工的后視鏡

踏入資本和技能雙重密集的工程機械行業20多年來,純粹出身于草根階層的三一重工一直保持著驚人的成長速度。盡管競爭對手是卡特彼勒、小松機械等世界巨頭,三一重工在不落下風纏斗數年后,已在國內市場份額上迅速甩開他們。全文>>

中國神華333億擴張路線圖

中國神華333億元戰略性資產的收購包括收購集團礦業資產和國內外煤炭資源并購。在中國神華制訂的公司經營發展戰略中,選擇性收購高質量的儲量被排在第一位。從中國神華的角度而言,收購海外資產肯定是長期戰略。全文>>

中聯重科跨越式成長背后:與資本的互相發現

16年來,中聯重科完成資產由50萬到100億的跨越;這是一個幾何級數的跨越,其背后是一個中國行業領先企業以國際標準精心打造現代資本運行體制與自我約束體制的努力。資本與中聯重科的相互發現就是中聯重科的快速成長之路。全文>>

“徐樂江時代”:寶鋼“三步走”

2007年歲末,寶鋼開始真正進入徐樂江時代。寶鋼的國際化戰略已經很明確,實現產品和貿易的國際化;積極尋求國外的收購機會,在海外新建鋼廠以及建設寶鋼的生產基地;第三步才是到海外上市。全文>>

振華港機集團的帝國夢

依靠廉價勞動力以及技術模仿和創新,管彤賢帶領振華港機迅速成為集裝箱機械制造業的全球霸主。迅速崛起的港機帝國處處帶著管彤賢的印記,令人吃驚的是,這位耄耋之齡的老人正是振華港機加速擴張的原動力。全文>>

重工業發展前景探索

重工業現狀表征

重工業減速拉動工業增速整體回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增速與前5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表示重工業增長的下降是國家主動調整的結果。國家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對鋼坯等高耗能產品加征關稅政策,都使得重工業生產增速有所下降。全文>>

重工業未來趨勢

升級重化工業

汽車、裝備工業、大型成套設備等領域,特別是節能技術在重工業上的應用;中高端制造業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因為它對應的是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的機會。未來10年,中國的主要任務是打造重化工業的國際競爭力,關鍵是形成節能型的重化工業體系,并最終形成重化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全文>>

中國制造業的出路

中鋁2月1日宣布,已通過新加坡全資子公司,聯合美鋁獲得礦業巨頭力拓12%現有股份。

重工業巨頭提價

全球重工業企業紛紛提高產品價格,急于轉移高成本和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有關。

中國產業動力之源

中國必須選擇低能耗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中國給自己的發展制造的難題。

那些人,那些事

中國鋼鐵女皇謝企華

近10年來,謝企華無疑是鋼鐵國度里最強勢的“女皇”。“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從1978年進入籌建中的寶鋼至今,謝企華伴隨寶鋼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和世界500強。全文>>

向文波:三一戰略第一人

2008年1月2日,梁穩根辭去三一重工總裁職務,由原執行總裁向文波接任。向文波曾因“炮轟”凱雷并購徐工案而聞名天下,業內稱他為“一個極具個性的理想主義者”。在梁穩根看來,向文波是“三一戰略第一人”。全文>>

劉永行突圍重化工

由于宏觀調控實施“有保有壓”的新策略,加上中鋁在河南三門峽氧化鋁項目中退出,劉永行原來被迫減緩的民企重型化腳步現在重新展開。由飼料大王變為一位舉足輕重的鋁業大亨,劉永行僅僅花了兩年的時間。全文>>

王林祥:鄂爾多斯羊背上的重工業化轉型

從全球最大的羊絨制品公司到全球最大的硅鐵生產企業,鄂爾多斯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下了重注。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董事局主席王林祥表示,幾年來,集團羊絨的利稅一直在5億元徘徊,不能不思考企業戰略轉型的問題。全文>>

吳敬璉:質疑重化工業化階段中國經濟之必然

針對學者提出了所謂重化工業化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的理論,從而把重化工業熱的質疑,說成是企圖繞過這一必經階段的無望努力。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都無法得出中國經濟必須經過“重化工業化”階段這一結論。全文>>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國情

2004年12月,針對重工業化的討論,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目前這一輪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勞動力過剩,應當更關注勞動密集型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