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六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4月12日在北京舉行。
 “2011(第六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 定于2011年4月12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聚寶廳召開。年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主辦。本屆年會把“基金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作為重點討論的議題。探討轉型期中國基金業持續發展之道;探尋中國基金業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之所在;探究中國基金業如何適應新的發展環境。
基金在人們心目中曾經擁有的良好形象正在消失和淡忘,基金理財相對其他競爭對手應該具有的優勢逐步在消失,諸多新問題已經成為基金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對于基金轉型與持續發展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尋求基金持續健康發展的出路。
借用中央文件的說法,金融危機導致的國際經濟動蕩和出口下滑,給中國擴大內需形成強大的倒逼動力,我看這個基金份額停滯不前,才是我們基金行業真正會有進步的強大的一個倒逼的動力。這是我想說的建議部分的第一個方面。
美國的基金業它走過了80多年的歷史,在個人交易方面也考慮過完全禁止基金業投資人員進行個人交易,進一步完善了這方面的規定和體制。所以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什么像老鼠倉這種事情發生。
我們國家有效基金投資者的數量沒有增加,在減少。與此相反的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存款增加,貸款增加,股市不斷擴容,保險也賣的不錯,信托也迎來大發展,唯獨公募基金在不斷減少,由于存量基金不斷減少,導致基金業在金融體系中的相對地位不斷下降。這個就是中國基金業的盛世危機。
在這種理財多元化的時代,在相互競爭的階段,也不能夠固步自封,也要有危機意識,也要解放思想,改革現行的這種基金制度,特別要解決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跟基金經理的利益要一致性,解決一致性的問題,他們的風險要共擔,收益也應該共擔。
我想基金業今后要想大發展,最起碼從目前開始,銀行作為一個主渠道,必須我們要和基金公司共同攜起手來,創建一個互利、互補,互相支持的這么一種共贏的發展機制,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這個非常關鍵。
臺灣實際上整個基金行業,早就已經發生瓶頸了。我想臺灣的監管機構在06年就開放了所謂的境外基金總代理,這些大的基金公司帶著大量的品牌和知名度、穩健的報酬和知名的基金經理人,在臺灣的銷售無往不利。
對于買方來講,作為研究來講,是跟投資緊密結合的,對于買方是探討行業投資方法。要進行投資判斷,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投資業績。這個是買方工作的核心,如果不轉化投資業績的話,實際上投資部門和研究部門形成兩張皮,所以兩個部門都不會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