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積極拉動因素和消極因素中,消費和出口是積極拉動因素,投資和信貸是拖累因素。短期內改革紅利釋放恐將有限。綜合來看,我們預計2014年中國GDP增長將適度放緩至7.4%,且2014年年中經濟增長動力趨緩將迫使貨幣政策適當放寬。
在城鎮化進行的過程中,農村人口是城市人口主要來源。國家一系列土地政策使房價越來越高,農民融入城市的希望則越來越遠。如果繼續任由城市成為權貴和各類精英的樂園,排斥農民平等而有尊嚴地融入城市。那么繼續推進中國城市化,后果嚴重,難以為繼。
海鹽的就地城鎮化一個很大的優勢在于,就地轉移成本低,農民選擇余地大。比如想進城的可以進城,想種地的農民可以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想打工的農民可以進入工業園區,想亦工亦農的農民可以“兼業”,不會擔心失地失保。另外,政府所負擔的轉移成本低、效率高,還可以節約...
要走出左右為難的處境,唯有用最快速度實行農地的徹底私有化,讓農民充分實現對土地的權利,并讓市場機制發揮調節農用土地價格的主要功能,輔以政府的城市規劃和區劃,一主一輔地共同決定農地轉為非農用地的速度和規模。唯此,政府才能轉被動為主動,集中主要精力于法制...
十八大報告提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三中全會公報更進一步明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均衡配置”,應該說,這是一場偉大的歷史變革的動員令,新一輪土地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二十年來尺度最大的一攬子改革方案:市場的作用獲前所未有之肯定;國企改革策略尚不明確。全會決議涵蓋金融體系、財稅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領域的改革。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約2萬字,涵蓋15個領域,提出60個具體任務,核心則是“全面深化改革”。我對此微解讀為十大制度紅利。
決定提出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這簡直太溫柔了,現在已經是15%,2020年才30%,相信國資委對這樣的溫柔非常滿意。現在已經是2013年,這些應該在2010年就應該實現的目標到底是否實現?為什么沒有實現?如果這次三中全會能夠進行這方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于2013年11月初召開。在這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矛盾積聚的轉折時期,社會各界更加期盼此次會議能夠引領中國打破阻礙,再次走上銳意改革的道路。意見領袖專欄將就城鎮化、財稅改革、土地改革、資源價格改革、金融改革、國企改革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