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經濟發展表明大國的經濟外交時代到來,表明溫和的制度改良漸行漸近,表明新興戰略產業搶奪話語權。
200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近十年來最好時期。
中國經濟已三度過熱,只有這一次,其軌跡是一條向下的優美曲線。因此,駕駛這輛全球最快的經濟“戰車”,是一種民族智慧。
我們從三個視角表述中國經濟:
一是溫和的制度改良。對國家部委的“審計風暴”,其制度性意義遠高于查出了多少錢,因為審計長李金華畢竟是要老的;本報全力報道推動的“郎顧公案”,真正目的在于探索國企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向;股市跌破1300點和“王小石案”,對證監會來說,是發審制度“陽光化”的推動力。
二是中國需要在新興戰略產業上搶奪制高點。3G手機是中國領跑全球信息業的千古良機;要控制全球IT業大腦,須先控制半導體,這對于我們在海峽兩岸和全亞洲的競爭力都是關鍵;還有汽車,一個工業大國的夢想總是從這里開始,對中國來說,它在2004年才真正開始。
三是“經濟外交”時代的到來。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戰略成局時,亞洲在全球升高,中國在亞洲升高。這種新亞洲主義的思想同樣能解釋中國石油戰略的全球走向,在西方政治語境中,尋找石油與海權強盛是同一詞。當然還有“熱錢”,其背后的故事是在經濟大國較量中,中國人如何打出最優美的“金融太極拳”。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討論與爭論,新浪財經頻道總結2004年經濟爭論熱點問題,推出十大口水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