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7考的大學,考上了,但是沒走成。還辦了一個學習班,說我是右,在揭批四人幫斗爭中立場不堅定。所以高考政審沒過關,沒走成。這讓我人生受到很大的打擊,就是更堅定地一定要走出去,所以接著高考,1979年考上了武漢大學經濟系——陳東升
為什么“下海”?兩件事吧。到1987年底,我大概發表了幾十篇文章,在學術界開始嶄露頭角,主要是在《世界經濟》、《紅旗》、《世界經濟導報》發文。那時候主要是研究新技術革命和世界經濟的趨勢,我記得提交給國際貿易學會的一篇論文,還是我的處長鼓勵我寫的。我二十幾歲,一個小年輕,非常感謝我的這個處長,是他激勵了我。
1987年,我從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貿易研究所去了《管理世界》雜志當副總編輯。那時候,他們缺兩個副總編,一個搞經營創收,還有一個主持學術,然后要我去做主持學術的副總編。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說美國有一個《Fortune》(財富)雜志,有500強評價,《時代周刊》有封面人物,那咱們搞點什么東西呢?我們來辦雜志,是不是也搞點創新?編輯部的總編說,那你搞500家企業評選吧。就這樣,第二年,1988年我們評出了100家大企業,當時超級轟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里的摘要就說我評出100家大企業,還有《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也報道了。《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新聞稿是我寫的。
【在1989年第1期《管理世界》雜志上,有一篇題為《1987年中國100家最大工業企業及九大行業50 家評價》的文章,可以一窺當時評選的盛況,當時評出的100家最大工業企業是按照銷售額排序的,前三名分別是:大慶石油管理局、鞍山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經濟效益榜的前三名分別是:云南玉溪卷煙廠、天津卷煙廠、昆明卷煙廠。】
第二年,我們推出了500強,我把中國500強跟世界500強企業做了對比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總量當中的排序和它擁有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完全成正比。
我記得很清楚,1988年美國有160家,日本是110家,德國、法國、英國59家、56家、53家,大概是這個概念。而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正好是這五家是經濟總量排序,它們擁有的世界500強成正比,今天仍然是這樣。
今天這個世界有趣到什么程度呢?1988年到今年,正好30年,30年世界滄桑巨變,這500家只被一個國家稀釋了——中國。去年的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是120多家,中國加起來是110家,日本60多家,德國30多家。現在中國擁有第二多的世界500強,所以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
今年泰康保險集團進入世界500強(第489位),從30年前評世界500強,到今天創了一個世界500強企業,這就是中國的故事。
習總書記說中國夢,中國夢的本質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年毛澤東主席也有一句話,他說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初中的時候我印象很深,當時這句話我不太懂,但知道這是個好話,世界民族之林,太抽象了,不理解。
今天太容易接受了,就是世界優秀民族之一。當時社會一直有三種觀點,中國落后了,怎么樣才能變得強大?是科學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其實三種救國的理論,一直是中國討論的焦點。我評了世界500強,我的觀點就徹底改變了——實業救國。
我還有一個觀點,如果沒能擁有一大批世界頂級的企業,中國經濟中國強大是不存在的。教育、科技是后面的,實業救國是根本的,經濟決定一切,從此我下定決心“下海”。所以我“下海”的這個來歷,應該也是在中國企業家里少有的,是挺高尚的。
為什么我提出“92派”?
1992年有三件事情,最重要的是鄧小平南巡,這帶來了兩個變化。把中國校正到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誰不改革誰死路一條。一個老人發出的擲地有聲的、強烈震撼的聲音,中國開始回到改革開放的正軌。
南巡完后,大概5月份左右,國家體改委頒布了《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和《股份公司規范意見》。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五日,當時的國家體改委印發了《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和《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通知中說“請即依照《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體改生〔1992〕30號)及這兩個《規范意見》,認真細致,積極穩妥地進行股份制企業的組建和試點工作”。】
鄧小平南巡后,要加大改革開放的步伐,當時朱镕基來當常務副總理。一看這兩個文件準備好了,如果要上人大又太慢,所以他們很有智慧,就用國家體改委的名義發布出去。因為嚴格講立法要通過人大,所以用國家體改委來頒布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條例,我們“下海”就是以這兩個文件去創建了嘉德拍賣、泰康保險,都是這樣過來的。
我經常講92年是現代企業的元年。92派是中國現代企業的試水者,就是因為依據這兩個文件。這個時候中國辦企業都叫股份公司、有限公司了,再不是鄉鎮企業、民辦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不是按資本的屬性來辦企業了,所以開啟了中國真正現代企業的時代。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92年12月召開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和體系。之前,我們只能講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還不能提生產經濟,還有叫鳥籠經濟,計劃是籠子,市場是小鳥,只能在一個籠子里飛。所以,1992年對我們這個國家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說“下海”就是指的92年。“下海”這個詞流行,就是92年,叫“下海潮”。
我經常講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經歷了四個浪潮。什么叫浪潮呢?年輕人趨之若鶩,都往一個方向奔。一個是1977年恢復高考,所有的社會青年都去嘗試去報名參加高考。所以我們那時候上學,一百個人考,只有三個人錄取,競爭是很厲害的。
再就是80年代開始的出國留學潮。一個是有社會地位身份、有關系的,還有一個是學習成績更優秀的、英文好的。這一波我沒趕上,我也曾經想出國留學,其實我有機會,但后來放棄了。
再就是下海潮,我趕上了。
再就是小青年的公務員潮。
所以,中國經濟的四個浪潮,我趕上兩個浪潮,放棄了兩個浪潮。
今天美國火的,明天中國會火,這是20年前我的判斷。因為中國剛改革開放嘛,而美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創新都在它那里,學術科技創新的前沿也基本都在美國。所以,這句話判斷起來,我覺得是很正常的。
美國火的,明天中國一定火,那創新就是率先模仿。“率先模仿”這個詞,后來我也寫一篇文章,中國作為一個后發國家而崛起的企業后發理論。什么叫企業后發理論呢?我講率先,找最好的,率先你是第一個,找最好的葫蘆畫瓢,找最好的商業模式模仿。這樣的話成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不走彎路。還有成功一定是成熟優秀的商業模式,就包括我做嘉德拍賣,我的口號就是“做中國的索斯比(蘇富比)”。我和我弟弟創建宅急送,我們的口號就是“做中國的FedEx聯邦快遞”。做保險呢太多標桿了,那時候國內也崛起了,我說左眼看友邦,右眼看平安,兩只眼睛看世界,其實你看我這三個企業都是有一個模仿的標桿,所以創新是率先模仿,就是率先找最好的第一個模仿,你就會走在這個國家的最前頭。
第二句話就是用計劃經濟的余溫搶占市場經濟的灘頭。這句話拗口了一點,這就是說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而且我們在政府里,所以我們用政府的關系,比方說尋找一個空白,然后迅速地奔向市場經濟,所以“搶占市場經濟灘頭”。所以這句話當時對我們這些92派,這句話是很重要的。“用計劃經濟的余溫搶占市場經濟的灘頭”。
第三句就是“創新是率先模仿”。
第四句就是行動了,大事要敢想,小事要一點點地做。
第五句話“理想和現實隔著一道萬里長城”,你要用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去穿越萬里長城,達到成功和勝利的彼岸。
但今天變了,今天這話不能用了。
【從跟隨到引領,從模仿到創新,中國企業和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一起,實現了一次跨越。而未來的道路更有挑戰性。】
泰康22年,我們從一個傳統的保險公司,走向一個多元的保險集團,到今天走向一個大健康的一個生態體系。我們把虛擬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和現實的醫院和養老社區的建設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
其實中國開始從模仿創新進入一個自主創新的時代開始了,這個開始也不是說想要就有的,其實中國經濟40年高增長,跑馬圈地的時代過去了,現在開始進入一個整合的時代,整合的時代就是效率的時代、創新的時代。整合創新就是真正進入一個企業家的時代。
因為你沒有創新精神,你沒有行業的洞察力,就無法去整合,整合說透就是收購兼并。要么你被別人整合,要么你是整合者。
其實中國你看互聯網企業里,基本上遵循著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傳統的市場里面,總是有老大、老二,形成一個競爭的均衡。今天都是獨角獸了。所以,現在中國真的是進入一個自主創新的時代了,你不創新就不能往前走。專業分工就會越來越強,經濟效率高的企業就會去兼并掉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企業做大,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經濟更有競爭能力。
美國是這樣走過來的,日本是這樣走過來的,今天中國其實也是遵循了經濟發展的這條規律。所以,我認為現在是整合和創新的時代,或者是叫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的時代。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四十年波瀾壯闊改革開放新時代,1992年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真正地出現現代企業家群體。到中國加入WTO,到今天提出來的中華民族中國夢的這樣一個階段,40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世界成就。
特別是我在嘉德、泰康保險這兩個公司的實踐過程中,我經常喜歡用一句話“現實比理想來得更偉大”,今天中國的事實也是如此。向40年改革開放致敬,向這個偉大的時代致敬,向中國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致敬。
【第五集】李揚:經濟大國不等于金融大國 人民幣國際化步調應放緩
【第八集】對話汪同三:我國第一個經濟預測模型是如何向總理“要錢”的
【第九集】易方達基金總裁劉曉艷:公募基金行業剛剛迎來發展的起點
【第十一集】周遠志:我國經濟體量已是巨無霸 還能有6%以上的年增長是奇跡了
【第十五集】段國圣:保險資金應在股權和項目投資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十七集】王志全回憶建中國高鐵:白加黑5+2地干 拼掉了幾層皮
【第十八集】夏斌收拾央行的爛攤子:央行曾管典當、彩票和基金會
欄目介紹
“親歷改革——中國經濟50人論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與新浪財經的合作項目,旨在記錄改革開放40年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采訪對象包括吳敬璉、楊偉民、樊綱、吳曉靈等著名經濟學家與企業家。中國經濟50人論壇是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于1998年6月在北京共同發起組成的非官方、公益性學術組織,由劉鶴、吳敬璉、楊偉民、周小川、易綱、樓繼偉等50位財經界官員、著名經濟學家組成。
出品方
制作團隊
制片人:徐劍 鄧慶旭
監制:李兀
組織策劃:朱莉 楊春 李江洪
統籌:梁斌
視頻編導:鄭偉
攝像團隊:鄭偉 仇澤程 汪海涵 張成 王雨昕
后期編輯:鄭偉 仇澤程 汪海涵 張成
采訪編輯:劉麗麗
運營編輯:謝長杉
頁面設計: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