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近三個多月以來,香港激進示威者的暴力行為,給香港的零售業蒙上一層陰影,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國際也難逃此劫。
日前上市零售企業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隨著銷售下降,公司同時面臨股價下跌、營業利潤減少的局面。
整體而言,目前的香港零售市道已接近2003年的“非典”時期,創下近20年的最慘零售業績水平。
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
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
香港“莎莎”也快撐不住了?
9月18日,莎莎國際(以下簡稱“莎莎”)發布盈利預警,截至8月31日止5個月內,公司營收30億港元,同比下降15%,其中港澳市場營收也下跌17%。
其中,8月份銷售表現最差,同比下降約28%,而港澳市場在該月下降32%。莎莎還在公告中透露,9月份公司銷售情況仍然會非常疲弱。
按公告解釋,業績倒退的主要原源于核心市場香港地區的銷售表現疲軟,“受到香港持續不斷的社會活動、貿易摩擦升溫及人民幣貶值所影響,導致來自中國內地的訪港游客銳減。”
對于訪港游客,莎莎國際可謂是購物必經之地。2019財年年報(截至3月31日)的數據顯示,莎莎國際的銷售額中有84.67%來自香港,因此莎莎國際的業績受到香港市場的影響無疑更嚴重。
莎莎國際2020財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營業額為18.86億元,同比下滑10.8%。其中,香港及澳門市場的營業額為15.83億元,同比下滑12%。從交易宗數來看,本地客戶及內地客戶的交易宗數分別下跌1.6%及12.9%。而每宗交易平均金額為341港元,同比下滑5.2%,其中本地客戶及內地客戶分別下跌1.2%及3.8%。
作為香港零售龍頭,莎莎國際的股價也受到影響。截至9月20日收盤,今年以來莎莎國際股價已下跌39.48%,最新市值52.63億元。若從今年2月2.94港元/股的盤中高點算起,該股跌幅超過4成。8月30日,該股盤中一度跌至1.58港元/股。
單月經濟損失約120億港元
香港特區旅游發展局數據顯示,去年8月整體訪港旅客589.59萬人次,較2017年同月增加17.4%。去年整體訪港旅客達6515萬人次,總消費3282億元(港元,下同)。若按四成跌幅推算,今年8月訪港旅客“蒸發”236萬人次,僅剩余約354萬人次,推算單月經濟損失約120億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志中提到,8月份是暑假,亦是傳統的旅游旺季,但訪港旅客人次下跌卻持續擴大至四成,遠比7月的按年下跌半成嚴重。酒店方面,據業界表示,8月份部分地區酒店入住率跌逾一半,房價下跌了四至七成。
陳茂波表示,近期社會事件令訪港旅客及市民消費意欲均減弱,估計香港第三季經濟表現會更差。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為8.2%。
對此,香港零售商管理協會曾發表聲明呼吁全港商鋪業主,向租戶減租50%,為期六個月,共渡時艱。香港零售商管理協會表示,零售商在營運成本高昂及收入銳減的情況下,承受龐大現金流壓力。若情況持續惡化,預料不少零售商或會裁員甚至結業。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零售商頂不住壓力而關門。旺角金優坊藥房的老板直言目前生意是“苦不堪言”。他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原來經營著兩家藥店,之前因租金過高關閉了其中一間,目前仍在運營的藥房也已經3個月交不起租金。
展望“十一國慶黃金周”,旅游業界紛紛哭訴看不到希望。
香港旅游聯業工會聯會總干事林志挺稱,去年的黃金周每日有250個旅游團訪港,預測今年會跌剩50至60個。至于暑假酒店入住率,已由去年的九成跌至三成,8月份更錄得僅一成的單日入住率。旅游促進會主席崔定邦稱,去年黃金周受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帶動,日均吸引逾200個內地訪港團,估計今年訪港團數將非常之少,因為上周每日僅有20個內地旅行團訪港。
上市零售企業業績集體下滑
事實上,香港本土上市零售公司的日子大多不好過。
截至今年6月30日,另一家香港美妝連鎖卓悅控股的營收8.25億港元,同比下滑11.5%;報告期內虧損2950萬港元,去年同期則盈利740萬港元。
香港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的港澳業務也已經受到相關事件的影響。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周大福在香港和澳門的表現增長還十分強勁。彼時,周大福將主要原因歸結為消費升級和內地游客復蘇帶來的好處。
2019年第一季度,周大福在港澳市場零售值卻同比下跌6%。據披露,周大福在當季凈開設115個零售點,其中在香港、澳門及其他市場,新開設的周大福零售店僅為3個(均位于港澳以外的其他市場)。
受到零售企業業績集體下滑的影響,地產收租企業的營業利潤也有所下跌。
位于尖沙咀的海港城和位于銅鑼灣的時代廣場,是香港購物區的黃金地段,也是地產收租企業九龍倉置業投資地產有限公司(01997.HK)旗下的物業。
在2019年度上半年財報中,九龍倉置業表示,旗艦物業時代廣場商場強烈受到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及消費意欲疲弱的影響,導致該物業整體收入維持14.31億港元,營業利潤則下跌至12.71億港元。旗下另一商場物業荷里活廣場的中期收入則下滑2%至2.84億港元,營業利潤同樣錄得2%的跌幅至2.22億港元。而收入跟營業盈利雙增的海港城,零售總銷售額也出現1%的跌幅,為184.97億港元,去年同期是雙位數增長。
九龍倉置業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的幾個月,香港的整體零售情況不會太樂觀,我們也會受到影響。”
香港7月零售業銷貨值大跌
接近“非典”時期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8月30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44億港元,按年大跌11.4%;扣除價格變動,7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跌13%。專家認為,目前的零售市道已接近2003年的“非典”時期。
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連跌第六個月,相比6月的6.7%跌幅,7月跌勢顯著擴大。以今年首7個月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3.8%。
香港特區政府解釋,零售業銷售在7月進一步轉差,錄得雙位數按年跌幅,反映本地消費情緒疲軟,以及近期本地社會事件對訪港旅游業及與消費相關的活動構成的重大干擾。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香港零售業出現這么差的情況,要追溯到2003年出現“非典”疫情的時候,而且8月的數據可能更糟糕,因為8月上半月的訪港旅客再下挫,而旅客消費占了香港零售業的三分之一。
6到8月香港超12萬人失業
零售業作為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占香港GDP的4%左右,直接就業人數超過27萬名,與其他相關行業如住宿、膳食服務等共計創造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加之零售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零售業慘淡的生意導致香港失業率開設回升。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2019年6月至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2.9%,與5月至7月的數字相同。就業不足率在該兩段期間也保持不變,維持在1.0%。失業人數為120600人,增加約2100人,就業不足人數則有41000人。
最新失業率升至2.9%,是自2017年5至7月以來,失業率再次回升,其中又以餐飲零售相關行業的失業率增幅較為明顯。數據顯示,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失業率為4.6%,高于制造、建造等其他7個行業,位列主要行業失業率榜首,是2017年6-8月以來的高點,其次為建造業的4.5%。自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失業率平穩上升,足足上升1.2個百分點。
失業率的回升也導致了香港消費動力的疲軟。第二季度數據顯示,香港政府消費開支同比實質上升4.2%,低于一季度4.5%的水平;私人消費僅略微同比實質上升1.1%。
對此,香港政府日前公布了總額191億元的“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措施,包括豁免27類政府收費,為期12個月、為相關中小企業提供50%的租金減免,為期6個月等等。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馬婕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