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經觀社論 讓企業家有信心為未來全力一戰
12月13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意外。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的信息已經讓市場對政策基調有了基本的判斷和理解。盡管各項預期經濟指標要等到明年全國兩會才明確,但“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這樣的提法,或許足以給此前有關是否 “保6”的爭論劃上句號。
在宏觀敘事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0,明確宏觀政策基調和調控組合,提出將要重點推進的各項改革議題,給定的是一個政策大邏輯。回到微觀層面,企業又將面對怎樣的命題呢?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此時現金為王,熬過冬天是頭等大事;另一方面,5G發力,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正在創造更多的場景和可能,如果錯失這樣的機會,企業很可能就此失去未來。進退之間如何把握,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說,“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如果轉換到市場的語言,或許可以認為,很多企業仍然在為之前的雄心萬丈和野心勃勃還賬。現實讓我們不得不冷靜下來,重新回到基本的商業邏輯,不再想象被大風托舉就能站在商業的巔峰。即使還有些不情愿,我們還是承認,如果一個企業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進而產生持續的現金流,獲取利潤靠自身的力量站立,也許用不了一場風暴,它就會轟然倒下。
只是我們未曾想到這場告別如此之漫長。如果我們去看這幾年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那些靠規模膨脹一躍而上的企業,有的已經黯然失色,有的還在苦苦掙扎。反倒是那些聚焦主業,不事張揚地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創新創造,致力于產品更新迭代和品質升級的企業,看起來小心謹慎,卻堅定如一顆樹,牢牢扎根于大地。
這樣的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從樂觀的角度看,這種告別也是新的開始。我們終歸要學會尊重常識,尊重市場規律。中國企業要贏得基業長青,終歸要有足夠的耐心,打破產品和技術的瓶頸。當我們說,中國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那些銳意創新的企業家的身影。我們知道,企業才是讓這種優勢和潛力變為現實的行動者,也只有企業家能夠將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效地組織起來,創造新的商業可能。當我們期望中國經濟實現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的時候,我們能夠寄予全部期望的仍然是企業家群體。
就此理解宏觀政策選項,中國經濟需要保持速度的相對穩定,但是快一點或者慢一點恐怕并非核心關注。與其糾結于0.1%的增長波動并為此耗費更多的資源,不如將注意力集中于打破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打造更友好的營商環境,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匯聚萬千企業的創造力,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提供持久的新動能,讓它能夠抵御更強的風浪。
新的一年,我們期望各級政策制定和執行部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經濟規律,在政策調整前多聽聽市場的聲音,多一些監管溝通和協同,企業不用擔心“一刀切”,也不會無所適從,如此方能穩定市場預期,讓企業家們愿意在面對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之時,仍然有信心為未來全力一戰。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