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個體的崛起》獨家連載 > 正文
 

個體的崛起 第十三章:新領導哲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5:48 新浪財經

  《個體的崛起》由歐洲首席管理大師萊恩哈德.斯普倫格撰寫,是當前德國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暢銷書,僅在歐洲的銷售量就已超過三十萬冊。此書一經出版便得到了英國《金融時報》、德國《鏡報周刊》、《世界日報》、英國《管理雜志》等強勢媒體的大力推薦,并憑借其極具顛覆性的管理哲學,在歐洲企業界倍受矚目,作者斯普倫格也因此被公認為“德國唯一能打動人心的管理大師”。

  《個體的崛起》萊恩哈德.斯普倫格 著,當代中國出版社授權新浪網獨家連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個體化領導

  我不像我見過的其他人。我敢說,我和其他活著的人都不一樣。如果我不比他們好,但我至少和他們不同。

  ——法國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十全十美

  市場上到處都是拋棄“某某”的口號:不要銷售、不要等級、不要戰略性規劃,甚至要“終結領導”。如果你的年齡超過50歲,你對“終結領導”這個口號一定耳熟能詳。這種死亡的宣言是一種預言嗎?可信嗎?我們很難推翻預言,因為它們通常在未來才能實現。

  對于“領導”這個概念,人們已經討論了兩千年,尤其是領導人的品質,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你翻開招聘管理人員的廣告看看,就會發現,人們對領導品質的想像多么夸張,幾乎要求十項全能:領導魄力、承受能力、決斷能力、求新求變精神、團隊工作能力、社交能力、激發潛能的能力、關鍵時刻的判斷能力、高彈性、平易近人、文化包容力、情商、開放性、外語能力、整合能力、勇氣、愿景規劃能力等等,簡直就是要求他們十全十美。看完之后,你也許會搖搖頭:“我恐怕無法勝任。”別沮喪,不只你一個人會這么想。這根本就是胡鬧,比爾.蓋茨也不可能做到這些。

  沒有人能說清楚,優秀的領導人應該是什么樣子,況且也沒有人感興趣—除了企業中負責打招聘廣告的。事實上,根本沒有像電影中所謂的“管理傳奇”可供人們直接參照,更沒有什么“管理特質”,可以在一夕之間扭轉乾坤。相反,在我的管理經歷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各具特色的領導方式:有些聰明伶俐、行事隨意,有些卻頑固執拗、行事刻板;有些愛慕虛榮,有些則虛懷若谷。

  在我看來,最好的經理人是那些具有獨特管理方式的人。他們很少去翻《管理手冊》之類的書,也不去效仿某位管理大師,把自己變成不會思考的管理機器。他們會動手尋找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特點來發展,培養自己的領導風格。

  最好的領導有一個共同點: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領導的必要條件

  我們來做一個猜謎游戲。請你說出以下著名人物的共同特點: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弗蘭茨.貝肯鮑爾(Franz Beckenbauer)、亨利.福特(Henry Ford)、圣雄甘地、比爾.戈爾(Bill Gore)、馬克斯.根德(Max Grundig)、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馬丁.路得.金(Martin Luther King)、列寧(Lenin)、摩西(Moses)、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萊希.華勒沙(Lech Walesa)。一個很有趣的組合,不是嗎?如果你先不看他們的歷史背景、個人特質和所從事的行業,也拋棄個人成見,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成為偉大人物的?很簡單,原因只有一個:有人愿意跟隨他們,有人愿意聽命于他們。因為人們相信,他們可以為自己帶來美好的生活,是人們讓他們成為領袖的。

  領導都有自己的追隨者。

  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不僅適用于德國,也適用于全世界。美國人沃倫.布蘭克(Warren Blank)曾說過:“領袖之所以成為領袖的必要條件是,擁有大批自愿的追隨者。”也惟有如此,領導階級才有存在的正當性。而在事業中步步高升的人,更得依賴于他們后面的大批支持者。

  如果領導模式遇到了阻力,那么這個觀點就更加重要。根據社會學系統理論的研究,人們的行為大部分是對于他人行為的反應,都是有意義的。所以,領導者的行為對他人的反應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領導的行為能讓他的追隨者覺得有意義,那么,他就是一位優秀的領導,對員工會有很大幫助。

  在《自主的原則》一書中,我曾經提到過董事長和管理階級的不同。董事長是組織和結構中的“在上位者”,具有等級和紀律的意義,他們的權威完全是職位上的權威,組織賦予他們凌駕于一般員工之上的合法性。而管理階級不一定是組織結構的產物,他們的權威來自于員工,而不是職位,他們必須得到員工的認同和支持;他們不一定具有等級上的合法性,但他們具有來自基層的正當性。例如圣經中的耶穌,他沒有宗教上的職位,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偉大的領袖,他和門徒之間的關系尤為如此。他不斷澄清他們的質疑,得到他們的認同,強化他們的信念,他常問他的門徒:“你們在我身邊嗎?”

  因此,員工是一個成功的管理人員的決定要素,管理者的正當性來自于被管理者;他們的權力不是來自于任命書,而是來自于下屬。管理者的地位由被管理者決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工作也來自于被管理者。一旦部屬否認其管理權限,那么他的管理任務就無法完成,管理者就會被架空。即使他還位居高位,但已經失去了權力,不再是領導者。

  誰決定價值?

  如果一個管理者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得到下屬的認同。也就是說,管理者成敗的關鍵不在于自己,而在于被管理者,在于是否被接受。我們習慣于把管理的品質和個人素質聯系在一起,我也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到底管理者應該具有哪些社交能力或情商?管理者在保持發展的基礎上維持平衡的能力,常常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而它們之間的關系,卻很少有人注意到。

  社會學家西梅爾把人的各種行為視為市場上的商品,交談、愛、游戲、溫柔的關懷,甚至是眼神、生活的每一分鐘都是商品,可以彼此交換。每個人和相關的其他人之間都有一個“個人關系賬戶”,管理者和員工也不例外。人際關系就反映在這個賬戶的持續存款和提款動作上,雙方的互動關系影響彼此的交易行為。如果一方覺得,自己在這場交易中支出大于收益,就會產生不平衡心理。長時間的不平衡可能會結束雙方的互動關系。在這場交換關系中,沒有可以流通的貨幣,這是困難所在,收支只能通過個人的主觀價值觀進行衡量。

  只有在收支平衡時,交易才能成功。

  至于什么才是有價值的商品,有時候并不只由供給的一方決定。在管理關系中,也許主管認為已經給員工提供了服務,而員工卻不覺得,因為他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但是,主管已經在期待員工的等值回報。也就是說,主管要求收支平衡,但是員工卻什么都沒有做。于是,主管開始覺得不平衡,因員工的冷漠無情而憤怒。其實,他應該認清一個事實:服務的價值取決于接受者,而不是施與者。

  權威或是獨裁

  即使你上了一百次管理課程,你也不一定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成功的領導者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管理理論,也不必具有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質。有人會問:“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如果你了解領導的本質,你應該問的是:“我應該怎么支持員工?”或者是,“我如何才能幫助部下獲得成功?”“我如何才能贏得部下的信任?”領導的成功是間接的,建立在員工的成功之上。也就是說,他們只能幫助別人取得成功,這就是“權威”和“獨裁”的不同。

  權威者提供他人所需,獨裁者提供他人所不需。

  或許你還會問:當我的員工做錯或錯過某些東西時,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或者是,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這些問題都是不明智的,很多時候,它們的答案單薄到只能由時間來處理。

  人際關系有高潮也有低谷,它們是脆弱的、棘手的。如果你真的想有所收獲,就必須悉心觀察、用心體會。你不一定要為此投入很多時間,但如果投入之后卻毫無進展,那就宣告結束這段關系。所以,領導看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同意布蘭克的觀點:“管理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戲劇性事件,就有可能是管理關系的起始或終結。在這樣一種關系中,如果你沒有說“不”的權力,也就沒有說“是”的權力。

  自己選擇的任務

  我曾看過一些不尋常的例子,有些和我理想中的管理階層反其道而行的人,反而格外成功,擁有輝煌的成就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有些完全相反,他們幾乎具備了全部的成功特質(教科書中所列的),也有天時地利之便,但結果卻一敗涂地。應該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顯而易見,那些成功的經理人選擇了合適的任務、下屬和上司,另外一些人則沒有。照本宣科是很容易失敗的。

  如果員工們必須自主選擇對他們有很大幫助的領導,他們就能接受這種領導關系,管理階層也就不必依靠教科書了。只要他們能讓員工和工作結合起來,他就會擁有大批自愿的追隨者。不過,有些企業卻不喜歡維持長時間的穩定領導關系,他們認為,這樣一來,企業組織就會失去彈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會降低。有些公司甚至明文規定領導的任期,讓每個員工都有機會嘗嘗當領導的滋味。

  領導都有很多跟隨者—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誰愿意做跟隨者呢?有人說,為了能夠當選,領導階層經常花言巧語。其實不然。幾年前,惠普的德國分公司曾經試驗性地實施過一個計劃:他們解除了所有管理階層的行政職務和人事責任,給他們分配了新的任務,并讓全廠大約400名職工自行進行任務編組。但是,有一個條件:產品次品率不能提高,生產力不能下降。那么員工們是怎么做的呢?他們立刻選舉產生了新的管理階層。結果如何呢?在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實施新措施后的第一年,生產力提高了18%,第二年提高了將近30%。我想,現在已經是時候相信員工了:他們能夠自行制定工作品質標準,選擇適當的領導力量和組織形式。

  石頭博士的夢想

  條條大路通羅馬,管理上也是這樣。然而,石頭博士打死都不相信這種建立在信任關系上的領導哲學。今天的企業組織中,到處都是這樣的石頭博士。他們通過法規、領導原則和其他手冊,將個人行為一致化。法規可以讓員工們表面上循規蹈矩,雖然有些員工知道,由于沒有考慮到個體性,法規在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不過為了保住飯碗,他們還是得乖乖遵守。此外,規定越多,員工們的希望就越容易破滅。

  法規使人們的行為具有可比性,盡管人們的行為具有多樣性,而規定卻只提供一種明確的可能性。在法規的聚光燈下,除了平淡無奇的庸才,我們看不到任何贏家。因此,優秀的員工對規章制度越來越不滿,因為它所反映的其實就是“我們不歡迎與眾不同的人”,或“我們不信任你”。

  難道我們不應該根據情況和個人的差異來制定不同的領導方案嗎?當然應該。很多特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的,沒有人可以設計出一套完整的評價標準,衡量他人的生活方式。人才的多樣性本就是一種資產,企業應該找到一條跟實際情況相符的路,而不是讓員工去符合自己制定的標準。所以,我們并不是生活在領導終結的時代,而是一個新領導哲學的開始:個體化領導。

  
  《個體的崛起》獨家連載
《個體的崛起》作品介紹
《個體的崛起》序言
第一篇:無所謂企業
第二章:培養企業家精神
第三章:360º評估
第四章:訓練班
第五章:績效評估
第六章:員工意見調查的本質
第七章:個人發展方案

第八章:團隊夢想 夢想團隊
第九章:目標協定的結果
第十章:心理分析課程
 
 
第十一章:認同或獨立思考
第十二章:以個人為中心的企業
第十三章:新領導哲學
第十四章:有效干擾員工
第十五章:精挑細選

第十六章:職務安排
第十七章:維系員工的要素
第十八章:企業效益
第十九章:決策管理
第二十章:教育
第二十一章:個體化領導
《個體的崛起》后記
《個體的崛起》書評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管理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雙響炮
經典四格漫畫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