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崛起 第六章:員工意見調查的本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4:36 新浪財經 | |||||||||
《個體的崛起》由歐洲首席管理大師萊恩哈德.斯普倫格撰寫,是當前德國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暢銷書,僅在歐洲的銷售量就已超過三十萬冊。此書一經出版便得到了英國《金融時報》、德國《鏡報周刊》、《世界日報》、英國《管理雜志》等強勢媒體的大力推薦,并憑借其極具顛覆性的管理哲學,在歐洲企業界倍受矚目,作者斯普倫格也因此被公認為“德國唯一能打動人心的管理大師”。
《個體的崛起》萊恩哈德.斯普倫格 著,當代中國出版社授權新浪網獨家連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訪問那些無話可說的人 需要體系就是減少誠實。——尼采(Nietzsche) 危機的開始 我的務實能力是在3M公司練就的。毫無疑問,3M是一家以員工意見調查聞名的世界級公司。當它開始注意“員工們到底在想什么”這個問題時,德國的公司還尚未了解問題的重要性。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3M將員工意見調查當成必備的業務知識,并發展出完整的調查問卷。如今,這種方法已經大行其道,標準問卷隨處可見。很多企業認為,通過它就能得知員工們的真實想法。動機是好的,但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這種工具化的策略忽略了很多潛藏的關系,以及往后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現在就讓我們揭開幕布,看看黑暗的一面吧。 其實,員工意見調查是早期嚴密的企業等級制度的象征。對于結構精簡的現代企業而言,我認為可以直接透過該體系進行。然而實際情況和我的看法卻背道而馳。在人事管理類雜志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出售相關資料的廣告,比如《開放是溝通》、《信任文化》、《跨越等級的對話》等等,這些新潮的名稱包裝著已過時的管理方法。誠實的水晶球卻在忠心地提醒你:“小心背后的陷阱!”似乎有人對意見調查制度不滿意,覺得有點刺眼,也許是找到問題的關鍵了…… 是不是自我認知的陰影太大了,以至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讓我們來徹底搞清楚吧。且不論一次次重復使用的形式化問卷,我認為員工意見調查幾乎就是危機的開始。這原本是一種特殊的修補機制,以備不時之需,但同時也預示了企業內缺乏時效性、溝通不良等問題。即使企業把它美化成“早期預警系統”,也掩蓋不了事實的真相。需要它的人,往往會和員工失去溝通。 蘇格拉底的訪問游戲 人們以為,通過提問可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實不然,因為人們在提問時,往往會局限于已知的信息。如果你一無所知,你就無從問起,只有在對某方面有所了解時,才能提出問題。同樣,如果你一無所知,你也不會被詢問。根據我的經驗,公司主管所提出的問題,往往自己已經知道了大概,只不過是需要具體數字的驗證。他們認為,數字、曲線、圖表這些客觀性的東西往往比直覺更具說服力。 事前知道的,事后還會再問。 所以一般很難有“出乎意料”的答案。為了逃避責任,一些負面結論經常會被忽視或粉飾。于是在董事會上,你往往只能看到正面的結果,意見調查成了粉飾太平的手段。如果在調查過程中,真的暴露出了某些沒有預料到的問題,人們會盡量美化,以便使它接近預期結果。如果調查問卷的結果出乎意料,主管們首先會問:“我們應當重視這些意見嗎?” 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先有答案,然后才有問題。因為員工訪談是在企業既定的發展框架中進行的,體系中本就有了對或錯的成見,這些都會深深地影響受訪者。更為重要的是,評判標準不同,訪談結果就不同。而且,訪談的形式和主題,已經告訴員工行為的正負導向。就像功利的科學家一樣,他們重視的不是研究和理論成果,而是諾貝爾獎金的規則。員工們重視的也不是事實,而是跟自己利益息息相關的方面,他們的意見正是主管所期待的。很讓人失望吧?除非企業一開始就沒有設定任何的預期目標,否則永遠也得不到事實的真相。 除此之外,人們還運用心理學原理,用計算機刻意排除不合己意的因素。當所有問題都被窄化時,受訪者的視野也隨之被窄化。舉個例子,企業創始人不成器的兒子,想知道董事會關于管理方面的問題時,他就可以按照預想的方式和主題,一直詢問直到得到預期答案。 這種操縱問題的手法是蘇格拉底的拿手好戲。受訪者在他巧妙的提示和引導下,很容易就說出蘇格拉底預設好的答案。這就是他的目的,但這對于個體又有什么意義呢?受訪者只不過是訪問者的工具而已。 曖昧不明的眼光 員工意見調查不是選舉,而是提問;員工們拿到的不是選票,而是問卷。不過,選舉人能夠自由表達主觀愿望,因為法律會保障其權利和人身安全;而回答問題的員工卻沒有這樣的安全感。他們心里一直在猜想:問卷結果會影響我嗎?我的問卷會不會被認出來? 員工意見調查是在既有的權力結構中進行的,他們很難自主決定是否參加這場后果嚴重的政治游戲。如果某人不愿意參加,其他人有權利指責他嗎?事實上,即便以沉默應對,也會被看成一種答案。總之,這場游戲會被上升到道德層面。 如果你保持沉默,人們就會逼問你原因,批判你,甚至讓你為此付出代價。有時候,訪問者會要求你作出正面回答,而你真正的意見卻不重要。這就是領導者的藝術:正確的問題和正確地提出問題。 由于運用了匿名和強迫手段,問卷調查的結果高度一致,這樣問卷就成了完美的借口。員工會想(如果使用匿名制):“我會爭取盡量不出頭。”而主管則想:“他們說的不是我。”有時,主管還會特別挑選一個小組或部門,支持他的決定。于是,調查問卷就成了企業中藏污納垢的陰暗角落。 虛假的連續劇 每一次員工意見調查都是一個希望破滅的過程:開始滿腔熱情,最后失望而歸。員工失望的是:調查僅僅是調查而已,不能帶來任何具體的改變,更不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很快,員工們學會了認清現實,厭煩了這種表里不一的做法:“什么?又來?”于是,堆積如山的問卷調查徒勞無功,沒有任何實質效果。 沒有結果的意見調查就像乏味的連續劇。 虎頭蛇尾的這場鬧劇,從一開始就缺乏溝通,在此我不想多加討論。但極為諷刺的是,在組織嚴密、等級森嚴的企業中,員工們經常被問及,是否感覺自己已充分參與了企業的決策過程。事實上,這種調查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結果卻是“沒有結果”。此外,微觀的經歷和宏觀的反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每個員工對其主管都有所期許,而這無法從問卷調查中得知。因為,員工們的要求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異,是點狀的,而公司的反應卻是面狀的,對員工通常一視同仁。問卷調查就像散彈槍,針對的是所有的管理層面,也許他們在討論會上自認有錯,但過后依然我行我素。所以,這種做法根本無濟于事,解決不了員工提出的任何問題。 推卸責任的手段 這也是系統產生的詬病。到底誰能從調查中得到好處?答案是發問者,否則他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提問呢?而對于受訪者來說,如果涉及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們是沒有興趣參與的。那么,問卷調查可以帶來什么好處呢?很簡單,他們可以借此逃避責任。管理階層向來以此作為騙人的小把戲,通過它來涉及、掌握、誤導員工。他們不能指責員工們對此缺乏興趣,而應該捫心自問:我真的重視員工們的意見嗎?還是為了更好地洞悉員工的想法、以利控制呢?其實,問卷調查保護的只是提問的人。 有些主管會說:“我真的對員工們的意見很感興趣。”對,沒錯,你重視別人的意見,因為你想保持現狀。管理者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讓一切維持原狀。所以他們才提出問題,防止他人輕舉妄動。由于我對此已見怪不怪,所以我想強調:在一個管理變革的時代,員工意見調查根本就是一種“反變革”的管理工具,是維持現狀的借口,他們想制造的是“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假象,利用員工的意見來壓制員工,就像戲弄小孩一般。 發問者借著發問成為主人,受訪者卻因此成為奴隸。 通向權力的路途被主管用一種巧妙的平衡儀式縮短了。但是,問卷不是選票,想借此讓不喜歡的人下臺是不可能的。它穿著自由的外衣,帶著民主的面具,把等級制度的權威當作言論自由販賣。民意測驗披著民主的外衣,實質上卻是:問到你時,你才可以說話。 那么,管理階層究竟能從中得到什么呢?當員工們打開厚厚的問卷之后,他們會想:“我要批評什么?對了,其他人!還有上司!而且要說得夸張一點,否則別人看不懂!”所以,在回饋中總有一些說教的話。因為員工們不用為后果負責,所以他們恣意妄為。他們不必解釋、不必證明,也不用曝光。“如果你能這樣做的話,我的日子會好過一些!”人們會在心里喃喃自語。問卷調查居然也成為了員工推卸責任的手段,而匿名制則讓他們越來越幼稚。 自編自導的發問者 這是個發問者當道的時代。這不只是因為好奇,他們必定期望我們能給出問題的答案。不過,他們要的不是建議,而是答案的價值。這兩者是有明顯差別的,后者的性質比較接近審訊。我常想起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看完那部影片之后,我覺得“問卷調查”和“審訊”的本質完全一樣。中世紀的宗教法庭常常有最嚴厲的宗教審判,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招供。人們還記得,1983年時的人口普查曾引起了德國全國性的大討論,遭到最強烈反對的是過度監控。他們反對的還有暴露式的提問方式:你好嗎?為什么?你在想什么?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想?為什么你喜歡做這個,而不喜歡做那個?…… 問卷調查把公司分成了發問者和受訪者兩大陣營:上級提問,下屬回答。而絕不可能發生的是:下屬提問,上級回答—想都別想。 這真是可恥行徑!員工調查問卷把員工變成了“參觀標本”,就像動物園里的動物、觀光景點或是馬戲團的小丑。主管擁有提問的權力,就好像擁有了參觀的權力一樣,打量、測量和鑒定著員工。而如果有人問:“董事長先生,您認為您的敬業精神有多高?”不可能!這肯定是記錄員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 于是乎,員工意見調查加強了員工的特定思想—對一切都無所謂,對監視習以為常。發問者的目的不是變革,而是茍且:“我們要改變的很多,但一切都要維持原狀。” 當然,有人會問:“難道不該進行員工意見調查嗎?”這只是同一個問題的另一種說法而已。所有的售貨員都知道,最好的問題就是讓顧客無法說“不”的問題。如果你說:“我不想買東西,就想隨便看看。”這就是問題所在。他們從來不說自己想說的,不說自己想要的,不說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他們真想有所改變的話,就應該大聲說出愿望,只有直接明了的宣告,才具備改變的力量,也才有決策效力。問卷調查的迂回手法,是無法推進改革的。 人們感興趣的只是別人沒有說出來的話。 盲人和瘸子 “你好嗎?”這是員工調查問卷的本質。這就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候一樣,說這句話只是慣性,其實并不真的在乎別人過得怎么樣。而對于對方的回答,我們通常也沒興趣,他們也不會給你負面答復。同樣,問卷調查也得不到真心的回答。格奧爾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在200年前就指出了問題的所在: “你好嗎?”瞎子對聾子說。 “就像你看到的那樣。”聾子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