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崛起 第五章:績效評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4:31 新浪財經 | |||||||||
《個體的崛起》由歐洲首席管理大師萊恩哈德.斯普倫格撰寫,是當前德國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暢銷書,僅在歐洲的銷售量就已超過三十萬冊。此書一經出版便得到了英國《金融時報》、德國《鏡報周刊》、《世界日報》、英國《管理雜志》等強勢媒體的大力推薦,并憑借其極具顛覆性的管理哲學,在歐洲企業界倍受矚目,作者斯普倫格也因此被公認為“德國唯一能打動人心的管理大師”。
《個體的崛起》萊恩哈德.斯普倫格 著,當代中國出版社授權新浪網獨家連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為什么我們不需要 人必須首先保護自己的特質,并強迫別人接受,然后,他才能毫無顧忌地自我發展。 —法國詩人保羅.瓦萊里(Paul Valery) 在事實和個人想法之間 在萊茵河流域流傳著三個修道士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三個修道士一起品嘗一小瓶葡萄酒,喝了幾口后,其中一位修道士說:“這瓶酒喝起來有一點點金屬的味道。” “不可能。”第二個修道士斬釘截鐵地說,“我覺得味道有點怪,像是舊皮革的味道。” “我可一點也不這樣認為。”第一個說。 “我倒是覺得酒里的木頭味太濃了。”這時候第三個修道士也加入了戰局。 他們就這樣吵了起來。當他們把整瓶酒都喝光了以后,發現瓶底赫然躺著一把生銹的鑰匙,鑰匙用一條細皮革拴在木頭上。 他們三個人因為酒的味道發生了爭吵,仔細想想,我們對這個世界也都抱著不同的看法。不過每個人都向瞎子摸象一樣,只看到了部分事實,并且以此掩蓋了整個事實的真相,就像故事中的修道士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事實的真相上加上觀察者自己的東西。所以,我們不僅是對事物的看法不同,甚至還會創造事實;不只是發現,還是“發明”。 為什么我不厭其煩地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我對個體化企業的產生條件感興趣,這是未來企業的主流,并且我想檢視目前的績效評估制度。這種評估制度遲早要消亡,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它在現實生活中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因為現在還在強調其“客觀性”。 這類評估方法被冠上了科學的光環,試圖在評估過程中完全排除個體的主觀性。如今,這股客觀、公正的趨勢依然銳不可擋,企業各部門的評估與控管依舊以“客觀”、“公正”作為最高準則。我想問的是:績效評估包括哪些項目?這些互相影響的因素之間如何互為因果?簡言之,我們到底如何判斷事物? 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閉上你的眼睛,放松一段時間。然后,在腦海中浮現最令你傷腦筋的一位員工,寫下他(她)最讓你受不了的五大特點,我想這對你來說應該不是很困難。麻煩你再寫出他(她)的五個優點,我想這時候你會停下手中的筆。原因很簡單:如果你對某人不滿,你就很難看到其優點,很容易被“成見”所迷惑。一旦他(她)在你心目中留下了固定的印象,就很難再轉變。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通常我們首先接受來自熟悉模型的信息,如果違反我們的思考模式,這類信息會被不經意地過濾掉。因此,我們會盡量多地吸收符合自己評判標準的行為模式。我們隨時會發現支持我們觀點的證據,而一些反面證據,我們則視而不見。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不是來自事實,而是來自于自己的另一些想法。就像西蒙(Simon)和加芬克爾(Garfunkel)在他們的歌中唱道:“一個人會聽到他想聽的,而聽不到其他的……” 根本就不存在沒有偏見的知識。 有選擇地接受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發展出一種有選擇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特性,這是確保個體安全的能力。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理論上我們每秒可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但我們的感官具有選擇性,只會接收一小部分,其他的則視而不見。所以,感官跟個體的主觀意識有關。 我們篩選信息的標準是什么呢?不是精確的感覺器官,而是我們的接受過程。我們接受到的并非事物本身的真實性,而是我們自己的真實性。我們通過大腦接收信息,而大腦又受到個人興趣、經驗、期待與需求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用耳朵聽,而是用記憶聽;我們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大腦看。人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價值取向,自主選擇典范作為模仿對象。 再者,人們對于他人的注意力也是一樣。我們會依據個人的經驗、印象與價值觀,有選擇地接收值得注意的人物特征,而對方在我們面前也會有選擇地表現出某些特征。于是,我們就“創造”出了我們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同樣,其他人也是這樣“創造”其他形象的。是啊,我們的生活就是由無數想像組成的,而且我們還會天真地認為:“別人肯定也這樣想!”但事實并非如此,除非他就是你。 所以,人的感知是扭曲的,沒有對錯之分。人們所說的“客觀”感知,或在工具的幫助下離事實更近或更遠之類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個體的感知極具選擇性。想像一下,四周雜草叢生,雖然我們站在一起,卻幾乎看不到對方。此時,我們又怎會知道雙方離得有多遠呢? 企業的“評估發展中心”經常會舉辦一些訓練課程,提供一些專業知識,減小判斷誤差或避免錯誤決定,可惜都是多此一舉。因為個人的觀察或注意力不可能改善,況且也沒有任何比較的標準。人們可以改變看法或觀察方法,可以注意其他事物,但不可能“改善”看法,更不可能完全客觀。只有高傲的知識分子才會認為,他們的看法或觀察更正確。 所以沒有下屬會跟上級完全一樣,最多只是相像。因為他們不可能完全同步地接收信息。但是,很多經理人都認為自己是權威,喜歡把自己的觀點當成真理,并要求下屬照單全收。他們忘了,每個下屬都是不同的個體,當談及對某人的看法時,下屬很可能在想:“我的看法跟你完全不一樣。”(當然,他們可能什么也沒說)由此可見,對于他人的評價,只是“你”的真理,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真理。 主觀的評價 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Jerome S.Bruner)對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孩子做了個實驗:他給這些孩子們看同樣的一枚硬幣,然后讓他們估計硬幣的直徑。結果,社會較低階層的孩子估出來的數值,比較高階層的孩子估出來的數值大,因為對他們而言,這枚硬幣的價值比較高。 同樣,我們對某人的評價,也會受到我們對個別行為方式看法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對那些鼓吹“價值中立”的人說:根本就不存在沒有價值色彩的感知。“重不重要”或“喜不喜歡”, 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判斷。 不要告訴別人該如何“做自己”。 讓我們再來做個小實驗。請回答下面這個問題:“當你的同事怎么做時,你才會覺得他不錯?”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印象和偏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它能直接反映出個人的價值重點,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的下屬剛好符合你的價值評估重點,你會傾向于認為他是一個“好”員工;如果不是,你會認為他比較差。那么,對于員工而言,這純粹是運氣嗎?那倒也不是。如果這個“差”員工不是你的直接下屬,而是其他部門的,而他又恰好符合他所在部門主管的評判標準,那么他就是一個“好”員工。或者,有些你認為是“忠誠”的下屬,在你同事那里可能就 “過猶不及”;在你這邊“富有冒險精神”的員工,在你同事那邊就是“魯莽、輕率”……通常,當我們想合理地推翻以前的結論時,我們就會以“評價”作為借口,這就是全面性評價的主要功能。 如果主管和員工的價值標準和感知程度相近,這就稱為“社會相似性”。相似性越高,彼此的評價也會越高,換句話說,晉升的機會就越大,正所謂“臭味相投”。在管理層面上也是如此:管理階層越高,對于很多問題的看法就越接近。 前段時間,有位記者要我幫她從德國企業的董事長當中,挑選一些最具創意和反向思維的代表人物。但我絞盡腦汁想了好久,卻列不出十個人。結果這位記者就以此寫了一篇專訪:能力不足的企業領導群。毫無疑問,一致化的、毫無創意的管理方式,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因為市場差異越大,就越需要多樣化的管理方式。 如上所述,我們對他人的評價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響,下面的式子可以表明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X先生的行為 + Y的感知 + Y的評價 對X先生的評價 從式中我們可以看出,評價者的感知在整個評價過程中舉足輕重。誠如社會學家格奧爾格.西梅爾(Georg Simmel)所說:“看見只是動作,認知才是行為。”人類的大腦和外界是隔絕的,否則我們就會在過度的刺激中消亡。相對于外界環境來說,我們的大腦是一個獨立、自理的密封系統。它只能處理自己的內部事務,理解自己的內部語言;它也只能接受內部的刺激,很少有外界刺激能影響它。從因果關系看,外部因素不能導致內部效應,而內部因素才會引發外部效應。因此,事實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創造的。評價就是這樣一種創造形式。 從你的感知和價值尺度衡量,如果某人符合你的要求,他就是一個好員工;反之,就是一個差員工。其實,承認自己的主觀性并不可恥,反而是有益的。但還是有很多經理人采用各種評估系統,想隱藏在機械主義的“客觀性”背后,逃避自己的責任。但是:沒有什么比絕對的主觀主義更難接近的了。 反而是標榜“客觀性”的管理工具,削弱了管理階層的實力。而那些相信偽客觀性的人,更是錯上加錯。如果一個主管能夠接受員工的主觀看法,認同他們的意見、觀察能力和標準,那么他就會在員工中成為權威。也許這些主觀感知并不是事實的真實反映,但是,當自己的成果受到上司重視時(當然,這也只是主觀的認定),下屬都會很興奮。然而,當你限于“客觀”、“公平”和“透明”的壓力,企圖掩蓋個體的主觀性時;當你想用死板的評價區分下屬的工作績效時;當你想把他們的工作成效數字化時—你就陷入了分析、分析、再分析的漩渦。偽客觀帶著“簡單易行”和“透明化”的幌子,結果產生的只是差勁的員工。如果你要為你的評價方法辯護,那么就會失去自己的尊嚴。 盡管說出對下屬的評語 所有的績效評估手冊上都有這么一條:“你必須承認自己也可能會搞錯。”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評價無對錯(除非你沒得到足夠的信息而誤判)。對于你的員工,你完全有權利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沒有必要掩飾什么。員工的行為方式和你不一樣,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他的績效跟你預測的有出入,這也是合情合理的,除非他是你,而不是另一個人。員工們可以完全不顧及你的觀點,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去做。即便他們和你在語言層面上保持一致,其實心里還是原來的想法。由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掩蓋了某些真實的想法,所以,績效評估體系最終都是失敗的。它又一次隱瞞了事實的真相,變得不再透明,也無法透明。 現在還有一種趨勢,就是先讓員工們進行自我評價。這個做法看起來很有參與感,也符合企業民主、共同決策的呼聲,好像很客觀。但是,除了能讓某位主管做秀似的自我離職外,我實在看不出它還有什么作用。這種可笑的做法會讓員工陷入矛盾之中。你要他怎么說?自我貶低,把自己修理一番?還是先自夸,然后被主管打入十八層地獄? 根據認知心理學和評價理論的觀點,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評價無對錯。主管和下屬有不同的評價,這是很正常的。差異性才能帶來豐碩的成果,表面的和諧是自欺欺人。所以請你簡單明了地告訴員工,你是怎樣評估他的,不必美化、渲染你的觀點,也不必為你的觀點辯護。但是,千萬別認為你的觀點就是正確的,也別要求員工按照你的方式改變。 沒有人會讓別人說,自己是什么樣的。 可能性、事實和知識是交叉很深的三個概念。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最終的論斷。我們必須統一其使用條件。一旦管理階層獨占詮釋事實或知識的權力,那么他們的評價就會引起具體的、決定性的后果,最終導致一片混亂。 讓行為系統化、網絡化 員工們的行為并非毫無關聯、無章可循。個性、意識形態、教育背景、性格等都會影響其行為模式。但是,這些特質并非以相同比例反映在行為上,它們的重要性還受到環境的影響。我們之所以這樣或那樣行動,并不是完全取決于個人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多種刺激的作用。想像一下,在某個突然時刻,一位重要人物(比如董事長或你岳母)出現在你面前,你會如何反應?肯定有你特殊的反應方式。一位在股市呼風喚雨的投資家走進一所教堂時,他必定懂得放低音量(只有那些手機股票族,才會在火車車廂或候機室里高談闊論,惟恐錯過任何一個賺錢機會)。 除了因果關系的影響外,人類的行為還會受到信息回饋系統的影響:個體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對另一個個體行為的反應。因果關系是一種交互關系,兩個人的親密程度在這里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網絡化的互動模式,反映了個人行為模式的重要方面。 個人特質如何表現在外在行為上,也和環境息息相關。比如企業環境包括工作種類、法規、工作時間、辦公條件、合作關系、同事等等,當然還有“你”。在上下級的行為模式中,特別容易產生交互式的心理影響。人們在觀察他人行為的同時,也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我們根本無法分析別人,因為在我們觀察他的同時,他就會因我們的觀察而改變。從這種心理學觀點分析,員工要怎樣做才對公司有好處?這只能讓員工自己來發現。同時,我們也無須考慮太多具體的方式。無論主管或下屬,只要擔任評判者,就應該捫心自問:我做了什么,才導致他如此反應? 當喜歡的份額占到多大時,人們才開始說“我喜歡這個事物”?我們很難,或者說根本不可能區分原因和效果。但毫無疑問,這兩者都存在。當然,你也可以不承認其中之一,但這毫無意義,改變不了事實的真相。如果你認為某個人有問題,其實你是想置身事外,逃避責任,把自己界定在觀察者的位置上。你若想解決問題,就必須置身事內—不是答案的一部分,就是問題的一部分。這種互動關系就像掰手腕:你越用力,對手也就越用力,兩者的關系就越緊密。 只有在你改變自身行為時,情況才會有所改變。例如,減輕員工的壓力,采取柔性管理措施。如果員工不想擾亂這個系統,他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想通過強硬手段改變他人,是行不通的。實踐證明,想改變哪里,就先從那里改變自己。以我多年的經驗來看,很少有經理人愿意這樣誠懇地檢視自己:“很多員工離開我之后,在其他公司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到底有什么問題,為什么在我的領導下他們沒有取得成功?” 觀察者和被觀察者 還有一種主流觀點:如果人們盡力去做,并且保持純凈的心態,他就能盡可能做到完全客觀。其實,就像物理學家很難在完全不影響客體的情況下,進行客觀觀察一樣,領導階層也很難在不影響員工績效的情況下,對員工進行績效評估。這不僅會造成判斷結果不精確,甚至還可能會扭曲事實。因為當主管對員工進行觀察時,他會刻意改變自己的行為。于是,你就無法看到事實的真相,只能看見虛假的表象。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會自創觀察結果,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純粹是觀察者了,而是參與到了觀察過程中。因此,我們絕對不可能單純扮演“觀察者”的角色,一個精明的經理人不應該有這種糊涂的想法。 因此,上文關于對X先生評價的那個式子應該補充如下: X的特質 + 環境(包括觀察者Y的影響) X的行為 + Y的感知 + Y的評價 對X的評價 總而言之,評價者的影響與觀點是構成評價結果的重要因素。我們一心想了解別人的真面目,結果看到的卻是自己。不是這個世界創造出了我們的經驗,而是我們的經驗創造了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很難以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來評價他人的行為模式。一直以來,我們捍衛自己的過去,使我們的價值取向合理化,以及修補我們的內心世界—為的是做到公正、客觀、無偏見,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一方面,我們采用高度復雜的評估系統,以及一大堆抽象而不切實際的管理術語;另一方面,我們卻積極討論如何激發員工潛能、增加發展機會,就像上演一場肥皂劇。現階段的績效評估能代表未來的發展潛力嗎?員工的潛力真的可以被評估出來嗎?如果你尚未給員工表現的機會,你如何判斷他的能力?主觀的觀察,主觀的評價,還有不斷受外界影響的行為模式,你如何預測員工的未來?難道僅僅以觀察和評估來預測嗎?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長期考驗 那么在評估中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鑒的東西呢?評估之后,人們會得到一個公開的評估結果,員工們會知道自己處于什么位置。但就我所知,經理們往往都匆忙、草率地填寫表格,回饋意見也經常一拖再拖,員工們在個把月后才能得到反饋,而且對此現象見怪不怪,因為他們有時也會弄丟去年的表格。 那么,這些時間損失又值多少錢呢?我越來越懷疑,我們是否真能通過這些評估儀式,讓員工達到我們的要求:自信、自我負責和成熟?當我看到那些積極自主、準備適應和承受工作崗位的壓力的人們時;當我注意到各個階層上疲憊、毫無斗志、哈欠連天的人們時,我知道,這絕不是永不停息的評估“機器”的最終目的。其實,企業也沒有興趣用這種近似恥辱的辦法,把這些成年人長期放在“被告席”上。或許他們原來就是這么想的,也或許他們根本就不需要評估,只需要控制。 評估并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下屬去揣摩上意,朝著上級想要的方向尋找答案。如果下屬只沖著評估本身而不是結果的話,那么這個結果就不能反映實際情況,而是“你觀察到我在做什么”。因此,這個體系的實質是:“別人說你對,那你就是對的,你自己的評判不算什么。沒有人會注意你本身的需求、價值和興趣。你被置于長期考驗的‘戰場’上,必須隨時取悅他人、博取他人歡欣。”最后,企業就制造出一群巧言令色、奴顏婢膝的膽小鬼:如果領導要教育我,我必須先自我教育一番。同時,我們也在制造犧牲品—評估的方向變了,他們就是犧牲品。難道,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自信、杰出、創新、能推動企業發展的人才嗎?這里,我引用奧布里.丹尼爾斯(Aubrey C.Daniels)的部分觀點:我們所認為的、每年一度的“能給人們帶來最好東西” 的績效評估體系,其實只是一個讓人“受虐的、魔鬼似的儀式”,這個過程是在“完全浪費時間”。 如果我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當中,那么,我所做的并非“愿意”而是“應該”的事,我會覺得周圍的評估體系給我一種壓力,讓我“必須”這樣或那樣做。但是,如果想要一種自由的生活,不受“應該”和“必須”的壓制,那么,就必須先自己做主,真正釋放個體特性。因此,個體性質只對一句話負責:“我愿意!” 前后不一 有些支持年度評估的人會辯解:“通過年度績效評估,我們至少可以每年讓大家交流一次!”真的能大家一起交流嗎?下屬應該學會“沉默是金”吧!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一年一次就夠了嗎?眾所周知,速度就是一切,時間就是市場,反應遲鈍就會被淘汰。而績效評估制度卻是在延緩時間,它的潛臺詞就是:你有時間,我有時間,所以事情可以緩一緩再處理。此外,每年一次績效評估時的面談,也變成了例行公事。沒有人會吐露心聲,而是早已準備好了發言稿,以便迎合上級口味。約翰內斯.格羅斯(Johannes Gross)就說過:“誰為發言作了準備,誰就妨礙了發言。” 類似的還有小組績效討論會:邀請所有的評估人,對問題進行清算、分類,并在一些問題后打勾,然后強迫所有人發言。 “強迫”能產生什么樣的正面效應呢?它只能制造出機械式的反抗,沒有其他意義。如果沒有強迫,績效評估大會是開不起來的。當我們在工作中彼此合作、互相支持時,我們就能夠通過批評、討論,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但是,如果組織中沒有互助的機會,或者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相互批評、進步的重要性,我們才會借助績效評估體系。否則,人和人之間的合作只要開誠布公地交流就可以了,何必借助機械式的評估體系呢?其實,績效評估制度就是“肯定自己”或“否定自己”。而且,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業務中做出績效評估,那么還需要填寫特定的表格、清單嗎?所以,績效評估—我們根本就不需要。 就像愛人在做完愛以后會問:“我棒嗎?”這種問題也需要問嗎?難道在整個過程中,你沒有眼睛、耳朵和感覺嗎?有互動自然就會有回饋,除非你心不在焉,感受不到對方的反應。同樣,如果企業真心想留住某個員工,那么就必須尊重他,和他保持良性的互動循環,而不是用績效評估制度去評價他。 認知取代評價 長期的權力直屬關系、僵化的組織機構和遲緩的市場反應能力已成過眼云煙,績效評估這種管理工具自然也成了遺物。未來的勞動力市場,在企業內外有明顯的界限。在這種社會經濟條件下,如果繼續采用舊的評估體系,你會發現它的成本過高。而且,在未來開放的體系與密切的網絡條件下,每個人都能直接得到工作績效的信息回饋,所以我們不再需要這個體系。況且,良好的工作績效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就可能錯過下一個訂單,這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而這些,是績效評估體系無法完成的。 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放棄一切評估工具呢?很多已被制度化的好好先生可能無法認同我的觀點。我想,只有等到舊的制度完全崩潰那天,他們才會回心轉意。不過,你們也不必矯枉過正,我并沒有完全否認回饋的重要性。管理階層應該認真面對下屬的表現,無論優劣,都要配合具體的業務情況、工作條件和時效,及時地做出評估,而不是等到業務結束很久之后(例如年底),才以形式化的數字作為評估結果。 如果你真的想在實際工作中采用這些工具,就必須考慮清楚:所有的管理工具都要嗎?答案很簡單,你應該從中挑選最合適的。我建議,評估工具應該盡量簡單、彈性,不要形式化,也不需要復雜的表格和分數。因為這些看起來很客觀,但卻阻礙了個體之間重要的關系:彼此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