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影子銀行這一利率市場化產物,不是打擊,而是規范其發展。
克強經濟學要解決的,是體制內部去杠桿,同時幫助體制外部門加杠桿。
就中國經濟改革的歷史來看,從來都是注重循序漸進式的改革。
不出臺大規模刺激計劃”絕不是坐視不管、無所作為。
其代表的不僅是領導集體的治國理念與智慧,更是對實踐的總結和反思。
李克強總理發表“上限”與“下限”的談話之后,各方拋棄緊縮論。
臨時硬著陸,3%的經濟增速,都是中國領導人無法承受的代價。
硬著陸之說其實就是借李克強經濟學之名為唱空中國找到理論基礎。
所謂克強經濟學是一幫好事者用自己的想象杜撰出來的。
筆者猜想總理先生對“被經濟學”了,心里或許也會感到絲絲的無奈。
擔心中國卷入了一個麻木迷信痛苦改革的怪圈,中國并不需要減少支出。
最說不過去的是也不問問總理同意否就此時此地編出個克強經濟學。
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是英國著名政經雜志《經濟學人》在2010年推出的用于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源于李克強總理2007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喜歡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分析當時遼寧省經濟狀況。該指數是三種經濟指標: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新增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的結合。自推出后,受到花旗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機構認可。
決策層不再以短期刺激拉動GDP增長,而是堅持改革促經濟結構調整。
發展經濟不是為了增長而增長,是為了保障民生。
在“克強經濟學”引導下,中國經濟增長將更加可持續。
合理區間論是克強經濟學組成部分,也是對經濟學宏調理論的新貢獻。
中國每個泡沫都是地雷,政府排雷信號早已明確 。
西方人提出中國砸錘子論甚至休克療法,是對中國國情缺少深入了解。
無論市場如何反映,央行如何應對,至少起到了提醒市場不會只漲不跌。
我們低估了中國領導人不惜給經濟下行造成壓力也要作出選擇的決心。
李克強帶給中國金融體系的震撼,讓人想起了前總理朱镕基90年代手筆。
除非經濟和市場面臨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預計中國不會采取激進政策。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的經典之言:“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擺在總理面前的挑戰,是在看準問題后,能否對觸動利益提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