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沈建光 [微博]
談及增長率、就業不滑出下限,表明了決策層對當前形勢十分擔憂,在通脹大大低于目標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失速即硬著陸風險是主要防范對象。而這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關鍵信號,意味這未來防止經濟硬著陸將是主要政策任務。
近日李克強總理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首次提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只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在筆者看來,李克強總理此次表態與以往有明顯不同,談及增長率、就業不滑出下限,表明了決策層對當前形勢十分擔憂,在通脹大大低于目標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失速即硬著陸風險是主要防范對象。而這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關鍵信號,意味這未來防止經濟硬著陸將是主要政策任務。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以來,中國經濟不僅并未延續去年年底出現的向好趨勢,反而不斷下滑。特別是,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減速依舊,且硬著陸風險加大。在去年底筆者提出今年兩大風險是海外經濟低迷對出口的影響及影子銀行爆發式擴張。現在看來,這兩大風險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的兩大主要因素。
前期的“錢荒”實質是央行[微博]出手警示影子銀行風險。出口方面,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異常嚴峻,6月出口同比增速在5月1%的微弱增長后,繼續下滑至-3.1%,出現了自2012年1月以來的首次同比下滑;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回落,特別是受到產能過剩影響,制造業增速仍在下滑;而工業生產方面,工業增速與發電量雙雙回落,共同反映了工業企業的運行困境。
但是,應對經濟下滑風險加大,當前宏觀經濟政策難言積極,特別是財政政策方面,今年至今的財政政策仍然過于保守,1-5月公共財政支出增速僅為13.2%,遠低于過去5年平均25%的增速,而放到更長的時段來看,這一增速也是自1998年以來同期增速的最低水平。另外,結構性減稅、轉移支付等利好政策也并未得到全方位體現,這樣的財政政策顯然并未做到去年經濟工作會議上財政政策“積極”的定調。
筆者認為,在經濟減速風險不斷加大之下,適時調整政策措施確有必要。當然,有人質疑政策更加積極是否意味著新一輪大規模刺激的推行,而這與“克強經濟學”相悖?
“克強經濟學”這一熱門名詞近期屢見報端,很多觀點認為,李克強經濟學就是“不做刺激,用短期經濟下滑而換取長期經濟增長”。但是,對于這一理解,筆者認為,其并未涵蓋“克強經濟學”之本質,筆者早前曾撰文論述“克強經濟學”,并將其三大支柱定義為:理順要素價格、打破準入限制以及涉足改革深水區。
而實際上,上述問題的討論其實似乎又是老生常談,即如何看待與協調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顯然,早前應對金融危機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由于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在如今看來廣受質疑,這一刺激政策往往被認為與其后兩年高房價、高通[微博]脹、地方政府投資平臺風險等諸多問題密不可分。
忽略經濟結構調整的刺激政策誠然并不可取,但在筆者看來,沒有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結構調整也會步履維艱。畢竟硬著陸風險加大、企業生產停滯,失業狀況惡化等將危及更多民眾,造成社會問題。而居民收入的降低,也將削弱消費,使得結構轉型更加艱巨。而一旦出現大批工人失業以及相應的社會問題,這樣結構轉型之痛,顯然也是中國國情無法承受的。
因此,筆者始終強調調結構與穩增長協調并進。當然,穩增長與調結構不應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例如,消費信貸、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門檻的刺激政策既是結構轉型的重要體現,亦能促進增長。
另外,也應總結早前經濟刺激計劃的教訓,穩增長政策不應該再讓銀行承擔準財政功能,如果能夠通過結構性減稅和發行調結構特別國債,專門用于保障房、基礎設施、水利及新技術和新能源等項目建設,便可有效拉動投資,也能作為杠桿帶動地方融資與保障房建設,對穩增長與調結構均有裨益。
筆者建議,當前貨幣政策方面,考慮降息與推進利率市場化。而財政政策方面,加快減稅、增加轉移支付給低收入人群和財政撥款加大基建投入等政策的推出,來抵制經濟持續下滑。
另外,城鎮化戰略的推進也將釋放更多潛力,伴隨著戶口制度、農村土地流轉以及財政改革等城鎮化核心內容的持續推進,才有希望支持未來五年經濟增長達到7%。
(本文作者介紹: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成員。)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新浪金麒麟論壇”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本屆論壇主題:變革與決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國經濟的轉型與挑戰。 報名入口》》》 2015,決策下一步,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