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克強經濟學的三大支柱是拒絕刺激、去杠桿化和結構性改革。很多人喜歡克強經濟學,特別是它的第三支柱。但我對其還有一些疑問。特別是我擔心,中國卷入了一個麻木迷信痛苦改革的怪圈。
經濟學人:
對刺激的厭惡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中國可能已經幾乎沒有進一步以增加大規模公共投資的形式增加刺激性支出的空間了。但如果經濟情況進一步惡化,中國仍可能通過其它形式的刺激獲益。減稅是一個例子。提高社會性支出是另一個。值得高興的是,李克強已經對這兩個政策選項表示支持。但現在中國很多的經濟學家認為,刺激計劃是與改革南轅北轍的,就像宏觀經濟改革必將經歷宏觀經濟的痛苦期一樣。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中國政府可以改變其支出結構,甚至可以保持支出水平的健康增長。就算中國政府支出規模繼續擴大,中國經濟仍可能出現改變。中國最近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點。中國經濟的批評者指責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但在過去5年,中國已經成功降低了出口在GDP中的比例,從38%下降到不到26%,但經濟年均增長仍然維持9%以上。
那金融杠桿呢?支持克強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擔憂中國信貸比率增長太快是正確的。當信貸與GDP的比率大幅向上偏離于歷史趨勢,麻煩一般即將到來,國際清算銀行的經濟學家已經證明了這點。他們把信貸“缺口”定義為信貸占GDP的比例與歷史長期趨勢的差值。從這個定義上說,依據國際清算銀行提供的數據計算,中國的信貸缺口約為GDP規模的14%。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學家對39個國家的研究,從歷史數據看,信貸缺口高于10%一直被視為未來三年可能出現危機的可靠的前期警告指標,而只有15%的幾率這個警告是誤報的。李克強關注這個警告是正確的。
但每個比例都有分子和分母。如果信貸增長的速度比名義GDP增長快太多了,那么就是新增的信貸不能給經濟增長作出貢獻。因此,理論上說,應該可以在不嚴重沖擊經濟的前提下減少這些信貸。南安普頓大學經濟學家Richard Werner指出,支持消費或資本支出的貸款將全額增加名義GDP的規模,盡管可能只是通過推高物價水平。但第三類信貸——也就是提供給購買現在資產的貸款,比如說土地或房地產,是不會直接增加GDP規模的,因為GDP只計算新增的生產性產出。如果李克強足夠聰明,他將嘗試減少第三類信貸,而不影響前兩類信貸的增長。
在最近談論中國經濟各種過剩的“主旋律”中,有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中國并不是一個入不敷出的國家。中國仍然存在較大規模的經常賬戶盈余,這顯示了中國花費的比賺的少——也就是說,中國國內的供應要大于需求。同時,中國的消費者物價通脹水平仍然比較低,這顯示了國內外的需求加在一起,并沒有給中國的生產性資源造成壓力。中國并不需要減少支出。中國只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支出。
提出克強經濟學三大支柱的巴克萊銀行經濟學家認為,克強經濟學長遠來說是對中國有利的,將能幫助中國在未來十年里保持6-8%的經濟增長。但他們認為,克強經濟學也存在一些短期的風險。經濟再平衡和去杠桿化加在一起,可能會在未來三年的某個時刻,短時間地把季度經濟增長拉低至3%甚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