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盛
首先談對此前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以及利率持續大幅走高的五點看法:原因、影響、央行態度分析、未來走勢、貨幣政策展望。
一是原因方面,從宏觀看,包括外匯占款急劇增量減少,有行業經營行為,也有季度末的因素影響,也有相關監管政策影響等。總之銀行間同業市場像是一個池子,這個池子中間近期流進去的水少,但是被抽出去的水非常大,供求關系就不平衡。
在這個情況下,央行沒有順應某些機構希望看到迅速向市場注水的愿望。因為銀行應該在這些因素逐步影響市場前就有預判,做出審慎安排,但部分銀行沒有這樣做,這就是央行沒有向市場注水最重要原因。
二是影響已經感受到。金融市場已經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說股市暴跌、債市發行不順暢、基金的贖回壓力非常大。為存貸比達標,部分銀行的分支機構在市場上花大錢拉存款。
如果緊張的狀態持續,會從兩方面影響實體經濟,這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關注。第一,當銀行間市場獲得資金的成本這么高,銀行在放貸時必然有沖動把成本添加到貸款利率。第二,由于資金偏緊,可能影響部分銀行貸款投放步伐。對銀行來說,一些大中型公司的貸款通常要保證,但眾多小企業、個人貸款可以拖一拖。
三是銀行體系會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比如有的銀行流動性枯竭或者遭遇擠兌風險。我們從三方面看中國金融體系,首先整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總量還是比較大,今年M2每個月增速都在15%以上,但國務院確定的M2增速指標是13%,現在是屬于相對偏高的增速。
第二點,銀行業有幾個重要指標,觀察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就是存貸比,銀監部門的要求是不超過75%,現在整個銀行體系的存貸比不到65%,比去年略低。但有結構性問題,大型國有銀行存貸比62%,中型銀行比較高,基本接近75%水平。
第三點,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比較高,大銀行達到20%,有將近20萬億資金鎖在中央銀行,一旦流動性有問題,只要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到2%,整個市場狀況完全不同,所以不需要擔心出現系統性風險。
三是央行為什么沒有及時釋放流動性。第一,部分商業銀行沒有審慎做好流動性管理,從銀行體系的備付金率來看,去年底是3%,今年二季度是2%以上,現在只有1.5%,已經非常低。其中大銀行高于1.5%,但是部分銀行低于1.5%。連續幾天的風波對流動性管理方面非常不審慎的銀行,付出了許多學費,獲得教訓。
第二點,6月份以來銀行的信貸投放步伐很快。部分銀行判斷未來貨幣寬松,不會嚴格要求銀行信貸投放,所以趁先開閘,甚至部分銀行票據投放相當猛,一個月投放信貸中間80%以上是票據。對銀行業來講,信貸中間空轉現象最典型就是票據,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這是央行所不能容忍的。
四是對于未來市場流動性狀況怎么看?第一進入7月份以后逐步會有所緩和,因為有些階段性因素到7月以后影響就慢慢淡化。第二最值得關注的是外匯占款,下半年境外流入資金的動力,無論是從國際影響,還是國內的因素看,總體都使得外匯占款增加急劇減少,對市場流動性的供應也會相應減少。
第三由于去年和前年央票已經降到1萬多億,最高的時候是4萬億,所以最終看央行運用流動性調節工具如何調整市場資金的狀況。
總的感覺下半年資金供應會比上半年偏緊一些,今年1到4月份比較寬松的狀況下半年不容易看到,但是也不可能6月份相當緊的狀況持續下去,這是不可承受的。
最后再說下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最重要的目標還是穩增長,最近關于貨幣政策,從中央最近幾個表態,包括最新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季度報告分析,都不應該解讀為政策會趨緊。
國務院常務會議也說得很清楚,增量要把它用好,存量要盤活,今年確定的增量肯定不會減少。對于存量要盤活的意義更大,比如資產證券化,如果商業銀行一部分信貸資產打包出售,這個錢就收回來了。還有一點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所占比重偏高,達到55%以上。按理來說,長期的國家建設資金,應由國家專門的開發金融機構來做。商業銀行信貸資產期限總體是以短期為主,就是一年期以及一年期以下。如果把中長期信貸比略微下降,這部分信貸資產就活了,收回再貸,而且有助于改善結構。
對于未來存貸款基準利率的看法,我們認為降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存款準備金率確實需要根據未來的發展進一步做分析。存款準備金率從趨勢來看比較明朗,去年開始已經在下降,但目前總水平還比較高。相信在未來流動性變化的情況下,央行會增加靈活性、針對性,比如說對市場流動性的管理,除了總量工具以外,還可以運用差別準備金、定向央票對流動性管理不夠審慎,沒有按照市場規則來運行的銀行,定向用這些工具進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