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德林
A股的造假可謂千奇百怪,《葉問3》的票房造假只是升級版。上市公司看上去成了無辜的受害者,可真正的操盤者都是同一個控制人,造假換了招術。他們放大了人們善良的信用杠桿,沒想到最終好戲演砸了,一個漲停換來的是兩個跌停。
曾經,我們追逐一只股票,百轉千回、肝腸寸斷。
我們一生中,總有那么一只股票,以為它能讓我們的夢飛翔,最終卻讓我們淚流滿面。
股海如戲,淚水的背后總有令我們無法穿越的迷霧。正如現在很熱鬧的《葉問3》,熙熙攘攘的背后是一張令人眼花繚亂的網,除了舞臺上斑斕的油彩,空氣中彌漫的全是錢的味道。我跟《葉問1》和《葉問2》的一位投資人聊天,問他們為啥不投《葉問3》,對方說,我一看快鹿集團的老板施建祥搞20-30億的融資計劃就覺得不靠譜,他弄那么多錢干嘛去?弄不好要出事的,我可不跟他們胡鬧。
胡鬧嗎?NO!《德林社》一直認為,動人的故事背后常常都是事故。很多人想買一張票去看《葉問3》,發現場場爆滿,結果去現場一看,沒人啊。《葉問3》的票房是2016年以來鬧出的最大笑話,幽靈票砸也要砸出10億的票房保證。花那么多錢包場了,怎么也要送出去幾張啊,整個電影院空落落的,是不是太假了?更夸張的是幽靈票房背后,《葉問3》的票房奇跡不斷。快鹿集團的施老板在電影的道路上跑的太快,都忘記腳下的路了。
當人們迷幻在奇跡的數字之中時,數字的操控者正在欺騙我們的善良。《葉問3》背后是一堆的上市公司跟P2P什么的,一個恨不得把自己照片都印到電影海報上的人他是做電影的嗎?很顯然,炒股票玩金融衍生品才是他們想干的。再說了,拍個電影募集那么多錢干啥?現在廣電總局都看不下去了,金融監管部門難道還真相信一個賣電線的能用金融衍生品去賣電影嗎?
A股的造假可謂千奇百怪,《葉問3》的票房造假只是升級版。上市公司看上去成了無辜的受害者,可真正的操盤者都是同一個控制人,造假換了招術。他們放大了人們善良的信用杠桿,他們試圖用金融撬動一個美麗的財富故事,沒想到最終好戲演砸了,一個漲停換來的是兩個跌停。幽靈夜場闖入了一個陌生的小男孩,那都是皇帝的新衣。
金蟬脫殼總會留下痕跡,演員的油彩豈能撫平靈魂的傷痕?A股的傷痕就從來沒有斷過,因為造假總是層出不窮。我當記者那會兒,湖南有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一個賣大米的,上市前邀請投行的人到公司謀劃。投行的一幫人到公司轉悠了一圈,大嘴一撇,說,你這個大米沒有想象空間。老板是個土豪,不懂啊,像個小學生一樣問:“怎么搞好呢?”
投行的人大手一揮,指著工廠前面一片空地,說,你這個公司要包裝,對,就在那里整幾個大罐子就OK了。老板當時懵了,說這是什么概念?投行的人說:“生物工程循環經濟啊。”好家伙,廉價的包裝讓發行價一下子就飆到每股25元,最高炒到38元。說白了就一賣大米的,沒天理啊。當然,老板最后進去了。賣大米的、種花的、養王八扇貝的,農業水產各種稅費優惠補貼,給了不少人造假的機會。
巴菲特曾經說自己不投資搞不懂的高科技。高科技推動社會進步是功不可沒,可老百姓對絕大多數高科技都是搞不懂,這就猶如一個奇幻的黑箱。在高科技的黑箱里,有很多公司自己都把故事講不清楚,聽上去很懸,所以他們最容易造假坑爹。現在很多人盲目地去炒高科技,巴菲特都不輕易下手,你是錢多還是學問大?盲目下手不擔心被人坑爹嗎?
總有一只股票讓我們淚流滿面,寄予希望最終卻讓我們死亡。問題的關鍵是,造假的股票怎么才能識別呢?《德林社》有一個小竅門,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如果他們的報告中工程老是掛賬修不好,一條下水道都要修好幾年;王八總是莫名其妙的跑路;應收賬款總是收不回來;利潤表中總是吹牛逼比同行能賺更多;市場環境沒有巨變,公司業績蹦極,而二級市場的股價坐火箭。碰到這些情況都要小心。
回眸已是淚眼迷離,為啥我們總是被傷的傷痕累累?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烏雞為啥總能穿上皇帝的新衣?因為烏雞寄托了太多人的夢想。面對各種造假,也許,股民會說,他們都是跑馬使絆子,成心害人啊。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爆語》主持人。三分鐘財經脫口秀,每天一個資本真相,微信公眾號:delinshe)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郝美津 SF173
德林社,最麻辣的財經脫口秀,官方微信公眾號: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