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王鴻嬪
我們擔心的是,歐盟運行至今面臨最大的挑戰,不再僅僅是經濟增長衰退,或哪個國家退歐,而是歐盟究竟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今年以來,“黑天鵝”事件不斷,人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一一地發生了!造成的影響和威力,這幾天投資者們也紛紛看到了。
接下來呢?想提醒你的是,接下來歐洲可能會變成一個“黑天鵝湖”,不斷上漲的民粹主義正對歐盟的凝聚力帶來莫大的挑戰,歐陸黑天鵝群聚。
第一個理由:英國脫歐并不偶然
英國離開歐盟的想法有其歷史背景。由于“日不落帝國”時期的輝煌和二戰的勝利,老一輩的英國人心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主權意識,而這種民族情感與歐盟一體化的理念相沖突,催生了英國的獨立思潮,脫歐的聲音一直存在。
二戰后奉行三環外交政策的英國,對歐洲的態度消極,第一次的脫歐公投可追溯至1975年,當時67.2%的投票者選擇留下;1999年歐洲使用統一貨幣歐元,但英國選擇保留英鎊;2016年,脫歐派以51.9%超越留歐派(48.1%),總投票率72.2%,人民做出了選擇。
奉行實用主義的英國,加入歐盟的初衷是看好自由貿易和潛在市場,歐盟疲弱的經濟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卻不斷拖累英國的經濟,涌入英國的移民占用大量社會福利、難民危機帶來社會的隱憂與負擔,向歐盟繳納的巨額會費更加深英國民心的不滿,選擇退出歐盟或許必須面臨短痛,卻能讓英國停止為其他國家買單,擁有更多貿易和立法的主導權。
值得警惕與關注的是:英國只是第一只飛起的黑天鵝。英國不是唯一一個有脫歐傾向的國家。今年6月民調顯示,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及德國有超過四成受訪者認為應舉行公投決定去留,成員國們思忖一個沒有英國的歐盟是否仍值得參與,疑歐情緒高漲,讓歐盟局勢增添許多潛在風險。
第二個理由:意大利的“不靠譜”
意大利是歐盟第三大國,2015年GDP占歐元區15.7%,僅次于德法,但是債臺高筑是意大利最大掣肘:2015年政府債務占GDP比重達132.7%,在歐豬五國(PIIGS)中僅次于希臘。由于歐盟要求成員國將赤字率控制在3%內,意大利被迫實施財政緊縮,然而財政赤字率的改善趕不上經濟的衰退,依舊推升杠桿率,進而壓縮財政政策的空間。
現在意大利的經濟狀況仍然不好:9月失業率11.7%高于市場預期,環比增長0.2%,青年(15-24歲)失業率更高達37.1%,意大利始終沒有擺脫經濟低迷和貧富差距嚴重的窘境。
但是,加入歐元區讓意大利無法通過里拉貶值來改善外貿形勢,近10年來意大利的外貿競爭優勢不再,貿易的差額也不斷惡化。匯率和財政自主權的喪失讓意大利政府動輒得咎。
12月意大利即將舉行的修憲公投,若修憲公投失敗,倫齊將辭職卸任,執政的民主黨政府將解體,大選將提前至2017年年初舉行,屆時五星運動黨將可能執政意大利,進而兌現他們對選民的核心承諾——發起退歐公投,如此一來,疑歐情緒濃厚的意大利可能成為下一個公投退歐的大型經濟體,讓意大利和歐洲的經濟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
第三個理由:德法大選中的兩個女人
德法是歐洲的支柱,但是法國在野極右翼“國民陣線”支持率逆勢崛起、令人擔憂。
歐債危機后,法國經濟和失業率未獲得顯著改善,各地種族沖突和難民危機使得社會支離破碎,民眾對執政的社會黨籍總統奧朗德感到失望,16%的民調支持率創歷屆總統最低。
德法大選中第一位需要關注的女人是瑪麗娜·勒龐(MarineLe Pen),她所領導的極右翼保守黨國民陣線則逆勢成長,根據11月底Ipsos民調,勒龐以29%的支持率超越法國前總統薩科齊 (21%)和左翼黨的主席讓-呂克·梅朗松 (14%)。勒龐的主張是恢復法國法郎,并且曾表示當選后將舉行退歐公投,若當選總統勢必引發市場動蕩。
第二位女人是大名鼎鼎的默克爾。在德國,德國聯邦議院將于明年秋季進行改選,進而推舉出下一任總理?,F任總理默克爾正式表態將在明年大選尋求連任。默克爾代表著穩定政經局勢的力量,從05年上任以來地位從未動搖,曾帶領德國走過全球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德國經濟始終保持穩定增長,無論是聯盟黨黨內或社會黨都沒有比她更合適的領導人人選,目前民調顯示有55%受訪者支持其連任、39%反對。
然而,默克爾倡導開放的難民政策引發境內沖突和社會暴力問題,抵制和批評聯盟黨的聲浪此起彼落,也讓右翼排外的德國選擇黨(AfD)趁勢而起,默克爾飽受壓力,為選情帶來不確定性??紤]到德國在歐盟強大的影響力,以及內外政經局勢的不穩定,此次大選的結果對于歐盟的未來至關重要,若默克爾連任將有助于歐盟的穩定。
做個總結
歐盟不穩定的根本原因:
歐盟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始終存在許多問題,各國經濟成長程度不一,經濟發展方向也不同,卻都得共同依循歐盟統一的匯率及利率政策,導致個別經濟成長衰退的國家,不但無法獲得加入歐盟時所期待的利益和貿易優勢,也無法通過自由市場機制、調整匯率和利率來解決個別國家的經濟危機。
歐洲民粹主義為什么會崛起:
面對經濟增長乏力、通脹低迷和銀行業壞賬,除了歐洲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還須仰賴各國財政政策的配合與改革的決心,因此穩定的政局是歐盟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然而,在艱辛的經濟環境中,選民要對歐盟長期的政策目標懷抱信心實屬不易,對執政黨的失望與日俱增,低迷的經濟和嚴重的貧富差距成為右翼民粹主義茁壯的溫床。
我們觀察到,在面臨債務問題或經濟危機的國家當中,多數國家生產動能乏力,國民消費和工作習慣皆相對不積極,使得歐盟中居于主導地位的德國和法國為了維持穩定,不斷透過金援或各項財務手段提供協助,長期下來便引發德法民眾的反彈,民粹主義持續發酵,政治的不確定性升溫。
(本文作者介紹:現任上海富匯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逾25年金融從業經驗,歷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摩根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臺灣摩根富林明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畢業于臺灣清華大學經濟系。)
責任編輯:熊泉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