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梁紅 中金宏觀易峘
近期工業生產增速走勢平穩而許多其他周期性指標呈V型回升——這樣的背離再次凸顯了改善宏觀數據統計質量的必要性。數據統計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及時合理制定宏觀政策的難度。
2015年以來,中國公布的工業生產增速呈大體平穩的走勢,但發電量等其他周期性指標則明顯呈現出更高的波動性。例如,統計局公布的工業生產(即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維持在6%上下的水平,但發電量同比增速從2015年12月的-3.7%大幅回升至2017年1~2月的6.3%,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速亦從2015年12月的-18.8%回升至2017年1月的23.4%(圖表1~2)。
過去,周期性指標之間的這種明顯差異經常被作為證據,來說明一些統計數據(尤其是GDP和工業生產)未能準確及時反映出經濟增長勢頭的邊際變化。當然,中國經濟的結構正發生的快速變化也可以部分解釋一些數據上的背離。
然而,過去幾個月來,我們注意到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產量和增加值增速之間出現了明顯背離。在煤炭、鋼鐵和有色等面臨去產能和/或環保督查壓力的行業,這一背離最為顯著。圖表3~5顯示,盡管2016年下半年來這些行業的產量增速快速回升,但相應的增加值增速卻仍然十分疲弱,有些甚至出現下滑。
這種背離無法由統計口徑的差異或行業利潤率的變化來解釋。工業增加值和產量數據的統計口徑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并且兩者均為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值,而非名義值。考慮到增加值衡量的是扣除成本后產出品的新增價值,當產量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時,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利潤率出現下滑。
然而,2016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再通脹和供給側改革推動重工業利潤率明顯改善。圖表6~7顯示,煤炭、鋼鐵和有色冶煉行業的利潤率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明顯擴大。
因此,過去幾個月、在各項其他指標均顯示工業產量和景氣度明顯上升的過程中,統計局發布的工業生產增速(即增加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如圖表8所示,采礦業增速下行是拖累整體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與此同時,發電量和鐵路貨運量等高頻周期性指標的走勢也表明大宗商品的產量在回升。
及時可靠的數據發布是合理穩妥制定宏觀政策的先決條件。中國一些主要宏觀數據的可靠性一直以來受到投資者的質疑,如GDP和勞動力市場相關數據,可能存在過度平滑或統計覆蓋范圍不全等問題。
近期工業生產增速走勢平穩而許多其他周期性指標呈V型回升——這樣的背離再次凸顯了改善宏觀數據統計質量的必要性。數據統計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及時合理制定宏觀政策的難度。
但另一方面,所幸的是,中國也有較多的高頻數據可以幫助分析師和投資者對實際經濟走勢做出更及時準確的判斷。本周央行年內第二次上調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基點,表明央行也可能注意到了各種高頻數據的走強,從而對近期經濟景氣度上升的趨勢做出了應對[2]。
[1] 這兩個統計指標目前均涵蓋了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007~2010年的范圍包括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全部工業企業,而2007年以前包括全部國有及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
[2] 請見我們2017年3月16日發布的中國央行觀察《經濟數據開門紅,央行年內第二次上調操作利率》。
(本文作者介紹: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馮夢雪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