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聯合黑貓投訴、微博航空,開啟航空公司“金鳳獎”評選,快來選出為你提供全方位、專業、安全服務的航空公司把。【我要投票】
被指暴力催債的51信用卡,和它背后的“催收江湖”:“只要動作適度警察管不到”
10月21日晚間,杭州公安官方微博消息稱,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采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昨日(10月21日)晚間,杭州警方對外通報“51信用卡”被調查一事。經初查發現,“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采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
今日(10月22日),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涉事產品為其旗下的“51人品貸”,該產品曾屢遭投訴。一名用戶對新京報記者稱,還款前會被電話持續騷擾、辱罵,此外APP還會讀取用戶通訊錄,撥打用戶其他有關聯系人催債,“我自己的領導都接到過催債電話。”
還款前持續電話騷擾,被指暴力催收
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一名“51信用卡”用戶,他介紹,此次涉事的產品為“51信用卡”APP上嵌入式產品“51人品貸”,“你點開信用卡專用APP,就能看到這個產品。”
山西的陳先生在電話中告訴新京報記者,使用“51信用卡”APP時,需要點擊相關授權許可,“只有點擊后,才可以使用這款APP。”他說,當初自己需要周轉資金,看到“51信用卡”的廣告,覺得利率很劃算,便使用了該產品,“可是使用過程中,問題諸多,利率也并不是此前承諾的那樣,非常高。”
一名“51人品貸”的用戶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曾向平臺借款72000元 ,首月還款12616元,其中服務費6219元,“其后11個月每月還款7576元,共計12個月,需還款近9.6萬元,以此計算 ,年利率達到30%以上。”
使用該產品的另一位用戶對新京報記者稱,他曾借款1萬元,還款近1.5萬元,曾遭遇暴力催收。他說,使用這款產品時,他們會附加上一些平臺的管理費等,“年利率30%,有的34%,還有一些是35.99%,我借了1萬元,差不多應該還1.5萬元,還款期限12個月。”
上述受訪者稱,賬單到期時,他忘記還款,客服當天致電提醒,其答應當天下午3點前還款。卻沒想到,從下午1點開始,催收電話便持續打來,“你要是還不還錢,就打你通訊錄里的電話,并威脅我。”
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聯系上一名已使用“51信用卡”APP的用戶范先生,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多次“被催收”的個人經歷。
范先生在山西太原工作,2017年他看到51信用卡的宣傳介紹后,考慮利率較低,于是使用了51信用卡APP上的“51人品貸”產品。目前仍在使用,“沒有辦法,如果不使用,利息還沒還完,如果現在立馬不使用,還會打電話”,范先生無奈表示。
范先生說,自己有過逾期兩天沒還信用卡的經歷,“因為公司的資金沒到賬,所以沒還上,當時也跟催收人員講了,晚幾天,愿意承擔相應利息和手續費,但是被拒絕了。”
范先生回憶說,此前每次還款時,都會收到電話,“態度特別強硬,讓你立馬還錢”,范先生手頭正在忙事,于是跟客服人員確認好還款的時間為下午3點后,便掛斷電話。讓他沒想到的是,下午1點,電話再次響起。
范先生掛斷后,會收到電話號碼屬地為全國各自的電話,“持續騷擾你”,“他會在能聯系你的所有途徑上,進行嘗試,但不會等你接聽電話,響一聲后就開始打你認識的人,把電話打給他們。”范先生解釋說,開始使用產品前,用戶會填寫緊急聯系人。
“催債人還會從你的通訊錄里,對你的親友、朋友進行選擇,撥打電話告訴他們,我該還款了”,范先生對新京報說,開始使用前,會進行用戶認證,“你需要點擊授權、他就會讀取你的手機通訊錄,包括你的定位,如果不授權,就無法使用。”
他補充說,一般催款人會打給緊急聯系人,然后才打給通訊錄里的其他親朋,“比如你有備注的親戚、朋友、同學,甚至還知道誰是你經常、頻繁通話的人,然后就打給他。”此外,范先生說,催收人員還會冒充國家公務人員,發一些短信。
新京報記者聯系上3名51信用卡用戶,均曾或現在正在使用“51人品貸”產品,且都有被催債的遭遇。
隨后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51信用卡”曾被多人投訴。旗下的“51人品貸”在“聚投訴”上的投訴量超過4000條。投訴內容包括收取高額利息、言語辱罵、通訊錄轟炸等。
針對用戶“51信用卡APP獲取、使用個人通訊錄信息”指控,今日午間,51信用卡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股票于今天下午1點恢復交易。開盤后股價為2.19港元,股價漲幅一度超過20%。
公告還澄清稱,集團所有的個人信息收集均有合法用戶授權,并不存在未經用戶授權非法盜取信息的情況。
51信用卡承認管理不嚴,存在過激行為
針對杭州公安10月21日對51信用卡有限公司開展調查一事,51信用卡CEO孫海濤今日(10月22日)通過微博進行回應,稱該事件是因為公司管理不完善,尤其是對合作公司的培訓和監督不夠,導致與借款人聯絡溝通過程中出現過激行為,給個別借款人造成傷害,并對此表示歉意。
孫海濤稱,目前公司核心管理層全部在崗在位,旗下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等核心業務均運轉正常,其中投資業務到期提現正常。
51信用卡官網顯示,公司業務涵蓋個人信用管理服務、信用卡科技服務、在線借貸撮合及投資服務等板塊,旗下擁有“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51人品貸”等APP,覆蓋超1億用戶。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51信用卡實現營收1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3.09億元。
對于催收外包的處理情況,51信用卡方面22日下午向記者透露,“公司在今年7月底已經終止所有催收外包,未來催收工作將嚴格合規進行。”
51信用卡方面也表示,公司將嚴格合規運營,對所有投資人、借款人,均嚴格按照合同履行,反對任何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
新京報記者 陳鵬 編輯 陳莉 校對 范錦春
暴力催收難禁:招聘市場火爆 催收員“兩頭吃”月入超萬
▲51信用卡復盤后漲幅超10%:受外包公司暴力催收影響前一日停牌。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暴力催收江湖為何難禁?
新京報記者以“催收”為關鍵詞搜索招聘信息發現,目前催收人員的招聘市場依然火爆。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0月21日至10月22日兩天內,杭州地區招聘催收人員的信息就超過了30條。其中,51信用卡所在的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還于10月22日發布了催收支持的招聘崗位,月薪6000至10000元。
催收員王君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許多催收人員“兩頭吃”。“與客戶簽訂委托書后,在催收的時候,他們(債務人)可能錢不夠,這是最頭疼的。有的時候,比如說債務人欠100萬,但是拿不出錢來,就會跟債務人要十萬元,并承諾以后不再騷擾。”
催收員招聘火爆 稅前薪資多在5000-10000元
目前,催收人員的招聘市場依然火爆。
處于此次風暴中心的51信用卡,其所在的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也于10月22日發布了催收支持的招聘崗位,月薪6000至10000元,工作內容為規劃搭建催收業務制度體系,優化催收業務相關的各類管理辦法,特殊催收賬戶的處理,特殊流程的處理(如律師函)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根據招聘網站給出的薪資標準,一名催收員的稅前薪資多在5000元至10000元,對比來看,51信用卡上述招聘的薪資處于行業中游。
一名從事催收行業的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正規的催收公司在催收過程中,一般比較注意用語,沒有暴力催收的情況,但可能也會采取給欠款人的親戚朋友打電話的方式,告訴他身邊所有人,他欠款未還,通過這種方式對欠款人進行一些輿論上的壓力,讓他覺得他的欠錢行為所有人都知道,覺得自己沒有面子從還錢,但暴力性、涉黑的催收正規公司不敢做。
“催收三階段”:打電話理論、短信威脅、寄律師函
有被催收經歷的王希告訴記者,根據他個人的經歷,催收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打電話,客氣地跟你說一套他們自己的威脅理論;第二階段,短信威脅,就是呼死你;第三階段,正規公司會給你寄律師函,而不正規的公司就開始偽造律師函。”
王希透露,現在不少放貸公司會把單子給催收,然后分成特別高,所以催收方往往會不擇手段,“對于這類短信,去年起運營商已經開始封禁了,這些催收者就開始發郵件,有些運營商不讓他們打電話,他們就找其他渠道打電話。”
據了解,最近一直持續的“掃黑除惡”行動讓暴力催收狀況有所降溫,王希告訴記者,有不少福建廣州那邊的催收公司,他們在催收時每次會編輯一條上門的信息,上面會寫好催收費、加油費、住店費,還有吃的費用。“有時放貸人員給催收公司一筆5000元的催收款項,催收人員在催收時會找欠款人要賬5萬元。”
而對于催收人員的選擇,王希稱催收人員很少去農村上門催收,喜歡在城市,相對來講南方城市的上門催收更為普遍,北方城市相對較少,“例如西北的幾個省份掃黑除惡力度比較大,催收人員就比較怕。更何況不少催收者本身也不干凈,甚至是用催收來的錢去還自己的欠款,所以很怕警方查。不過總體來講,由于掃黑除惡,今年以來暴力催收的狀況已經很少了。”
有催收人員“兩頭吃”,暴力催收被定為“軟暴力”
王君(化名)的孩子今年六歲,他離開催收行業也恰好六年。“以前要賬,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威脅。”王君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噴漆、恐嚇信等都是較為常用的催收手段。“甚至,24小時追蹤也是常用的手段,他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一直跟著他。”王君說。據介紹,當客戶有需求找到催收人員時,雙方會簽訂一個委托書,寫明傭金等事項。“這個傭金大概是30%。”
此外,他還告訴新京報記者,許多催收人員“兩頭吃”。“與客戶簽訂委托書后,在催收的時候,他們(債務人)可能錢不夠,這是最頭疼的。有的時候,比如說債務人欠100萬,但是拿不出錢來,就會給債務人要十萬元,并承諾以后不再騷擾。”
據另一位相關人士介紹,催收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都十分熟悉,催收行業也有一個底線,即“要錢不要命”。“出了事不光錢要不到,人還得被警察扣了。”該人士介紹說。王君亦表示“要賬要出命,得不償失”。他提及有同行就因為“背上人命”被抓。
上述兩位人士均表示,遭遇過被催收的對象報警處理。
過去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劉通(化名)遭遇催收團隊多次上門暴力催收而被迫報警。“堵鎖眼,破壞電閘等,都經歷過。甚至,其中有一次,我的門還被他們給拆掉扔到了樓下。”為此,他接受片區民警的建議,在樓道里安置了一個鐵質防盜門,“為的是拖延時間,等到警方到來。”
但是,王君說。“警察拿我們沒辦法,因為這屬于民事糾紛,歸法院管,只要動作適度警察管不到。”
一位曾經參與打擊催收團伙的警方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確認了王君的這種說法。“因催收大部分是民事糾紛,很多時候即便是報警,民警也往往只是勸阻,并不會過多介入。”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份,兩部一高在發布的《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提出,“軟暴力”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他人或者在有關場所進行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手段。催收行業告別肆意生長的草莽期。
伴隨監管層態度不斷明晰的,還有警方執法的邊界。警方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按照該意見,現在把這一類討債行為定義為軟暴力,警方會介入,曾集中打擊過一波。“在實際辦案中,對于有組織的,暫定為涉嫌有黑惡勢力的犯罪團伙。”
銀行是不少催收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
“銀行是不少催收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上述從事催收行業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
10月22日,在銀行工作的陸女士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銀行催收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對方沒有逾期很久,就是負責放貸的人員去進行催收;如果逾期很久,會統一歸由催收員進行電話催收;如果電話催收不利,再到對方具體公司,或者個人連帶的公司進行上門催收;如果這些方式都不成功,就可能會外包到第三方專業的催收公司進行催收。據我所知,許多大型金融機構都有長期合作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外包公司會拿一部分返利,銀行和催收公司都不會輕易起訴欠款人,因為欠款人如果被起訴判刑坐牢,就失去了經濟來源,銀行和催收公司是不想看到這一場面出現的。”
有過被催收經歷的王希(化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銀行自己也有催收,但現在大部分銀行都把催收業務外包出去了,“因為政策原因,銀行不敢冒險”。
“有的催收團伙還會在商業銀行購買不良資產,現在市面上價格大概為不良資產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他們(催收團伙)甚至還會找陪標,以超低價去獲取不良資產,然后通過噴子、撒字條、放炮等進行催收。”上述警方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上市公司的“催債”江湖:有的連年虧損有人鋃鐺入獄
“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會涉及催收業務。各個公司選擇的路徑不同,有些互金公司會把催收放在公司體內,有些互金公司出于風險隔離的考慮,會在互金公司體外設立催收公司,一般設立在體外的催收公司與互金公司主體表面上沒有資金和股權關系往來。”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高管告訴新京報記者。
51信用卡已于10月21日下午一點五十分短暫停牌,停牌前,51信用卡股價大跌34.69%,市值蒸發超10億港元。10月22日下午一點恢復交易,開盤股價大漲19.77%,截至發稿,收于2.12港元/股。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資本市場,“催債”江湖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職工薪酬支出巨大 “催債第一股”一諾銀華登陸新三板前持續虧損
2015年12月28日,一諾銀華掛牌新三板。
成立于2009年2月的一諾銀華被外界稱為“催債第一股”,公司主要業務是以服務外包方式從事銀行信用卡個人信貸產品和其他信貸的催告及投資咨詢服務業務。
針對銀行或金融機構委托的“催債”,一諾銀華稱,公司主要通過電話催債及外訪兩個團隊。同時配合催收信函,公檢法協調,以及各類信息查詢渠道,并依托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系統對委托案件進行全過程、實時、動態管理。公司在催告過程全部錄音,并將電話、上門及信函等多種催收方式完整記錄,形成完整的記錄留底。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6月,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6萬、1307萬和1516萬元。雖然增長迅速,但2015年上半年公司的人均營收僅為3萬元。同時,報告期內虧損幅度擴大更快,分別虧損131萬、833萬和649萬。2015年6月,公司獲得股東3500萬注資,在此之前,公司凈資產為負。
一諾銀華表示,公司因業務承攬需要大力拓展經營規模,在各行政區域布設經營網點并招聘配套的業務團隊,前期投入較大,從而導致公司持續虧損。
在管理費用中,職工薪酬是一諾銀華最大的支出項,2015年上半年,一諾銀華的管理費用合計為649.18萬元,其中職工薪酬支出為451.40萬元,占管理費用的近7成。
10月22日,就目前公司催收業務的發展情況新京報記者數次致電一諾銀華工商資料顯示的電話,均顯示正在通話中。
*ST中科實際控制人張偉非法持槍暴力催收被捕
同樣作為一家服務金融機構的催收公司,成立于2004年的深圳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經歷了高光時刻。截至2019年4月,公開信息顯示,中科創集團至今已為超過100家上市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累計管理資產逾500億元。此前,中科創金融曾多次參加博鰲亞洲論壇,還是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金牌級合作伙伴之一。
中科創資產對外也投資了數十家企業,其中包括上市公司中科新材。2016年10月,中科新材公告稱,深圳市中科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創資產”)持有本公司27.42%的股權,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持有中科創資產100%股權的張偉先生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好景不長,2019年年初開始,“暴利催收”給上市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打擊。
今年1月3日,中科新材發布公告,中科創資產實際控制人張偉協助調查。公司控股股東中科創資產辦公場地被相關部門查封,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偉、董事長兼總經理艾萍、董事張曉璇、董事任杰及中科創商業保理法定代表人(中科創保理)黃彬應相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暫時無法履行其職責;公司控股股東中科創資產所持7766.79萬股中科新材股份全部被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凍結。
4月10日,該事件浮出水面,深圳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近日,打掉了以深圳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人張偉為首的涉黑犯罪集團。
經查明,該涉黑犯罪集團通過架設“88財富網”網絡融資平臺,虛構投資項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得巨額資金后再用于高息放貸牟利,并采取擺場收數、非法拘禁、尋釁滋事等暴力手段逼迫催收,還通過制作虛假銀行流水、空白債務確認書、以貸平貸等方式,利用虛假訴訟強迫債務人償還債務。
經檢察機關批準,張偉、韓作紀、王棟等44名犯罪嫌疑人分別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虛假訴訟罪、詐騙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等被執行逮捕。
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中科新材2018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科新材子公司深圳市中科創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應收保理款本息余額合計為13.64億元,截至審計報告日,上述應收保理款本息余額已逾期且未收回金額為4.04億元。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其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合理估計上述應收款項在資產負債表日的減值情況及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因此,深交所將于5月6日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公司簡稱由“中科新材”變更為“*ST中科”。
3月底至今,中科新材股價持續下跌,截至10月22日發稿,中科新材股價為4.86元/股。較三月底,股價跌幅近6成。
新京報記者 張妍頔 李一凡 吳榮奎 編輯 陳莉 白馗 校對 范錦春 柳寶慶
消費之前需要注意哪些“陷阱”?誘導消費者的話術和騙局都有哪些?黑貓投訴平臺幫您避開這些消費障礙,保障您合理的投訴需求。【點擊投訴】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