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9中國保險科技白皮書》發布

報告:保險科技未來發展存在著八個趨勢
報告:保險科技未來發展存在著八個趨勢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4:28

主題演講:發展金融科技,服務普惠金融

邢煒:我國保險保障范圍狹窄的問題沒有得到太大改觀
邢煒:我國保險保障范圍狹窄的問題沒有得到太大改觀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4:39
楊濤:地方發展金融科技需避免重蹈互金時代的覆轍
楊濤:地方發展金融科技需避免重蹈互金時代的覆轍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5:36
王磊: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
王磊: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06
王穩: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將達100萬億美元
王穩: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將達100萬億美元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21
張孝禮:人保財險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
張孝禮:人保財險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35

對話諾獎: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Maskin:中國已某種程度上成為全球化領軍者
Maskin:中國已某種程度上成為全球化領軍者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5:40
Maskin: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
Maskin: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5:46

主題演講:資本市場與資產管理發展新趨勢

王國剛:國內對"普惠金融"存在相當的認識上的誤區
王國剛:國內對"普惠金融"存在相當的認識上的誤區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43
浦彥:市場投資者需有保持穩定長期持有的心態
浦彥:市場投資者需有保持穩定長期持有的心態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51
王敏:人均保單數量是衡量保險普惠的重要方面
王敏:人均保單數量是衡量保險普惠的重要方面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6:56
錢軍:A股市場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過高
錢軍:A股市場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過高

新浪財經|2019年10月18日  17:25

日程安排

  • 10月17日

  • 10月18日

  • 14:00-14:15

    主辦單位領導致辭
    栗志剛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之常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
    范文仲 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

    14:15-16:30

    主題演講:聚焦金融園區建設,推動銀保產業發展
    主持人:
    邢早忠 《金融時報》社長
    演講嘉賓:
    祝寶良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
    董 波 中國保險學會會長
    吳曉求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趙曉斌 北師大浸會大學聯合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傅誠剛 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
    宗 良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
    林 華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興業銀行獨立董事
    封建強 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曉林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

    16:30-17:00

    石景山區與中國銀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石景山區與中國銀保信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石景山區政府與北京金控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推介及入駐機構合作儀式
    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17:30-18:30

    “銀保之夜”音樂交流會

  • 09:00-12:00

    主題演講:金融改革開放與服務實體經濟
    主持人:
    霍學文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
    演講嘉賓:
    北京市領導
    中國銀保監會領導
    高培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樊 綱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Alfred Schipk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
    Michael Menhart 德國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主持人: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
    演講嘉賓:
    紀志宏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
    黃益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Alicia Garcia-Herrero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盛和泰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
    Tom Simpson 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
    李稻葵 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13:30-13:35

    保險科技加速器揭牌儀式

    13:35-13:45

    《2019中國保險科技白皮書》發布儀式

    13:45-14:50

    主題演講:發展金融科技,服務普惠金融
    主持人:
    裴 蕾 上海第一財經電視臺主持人
    演講嘉賓:
    邢 煒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
    楊 濤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王 磊 北京金融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
    王 穩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張孝禮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14:50-15:40

    對話諾獎: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Eric S. Maskin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賈 康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15:40-17:00

    主題演講:資本市場與資產管理發展新趨勢
    主持人:
    裴 蕾 上海第一財經電視臺主持人
    演講嘉賓:
    王國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王 敏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錢 軍 美國波士頓學院卡羅爾管理學院金融系終身教授
    浦 彥 領航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亞洲區投資管理部主管

最新新聞

51信用卡被調查 股價閃崩34%震撼港股市場
51信用卡被調查  股價閃崩34%震撼港股市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曾經知名的金融科技獨角獸51信用卡(02051,HK)10月21日盤中股價突然暴跌,并在盤中停盤,全天股價下跌34.69%。閃崩的股價震撼了港股市場。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擊,51信用卡杭州西溪谷的辦公地點樓下有大量警察。而51信用卡在盤中停牌后也發布了公告稱:“公司股份于21日下午1點50分起在港交所停牌,以待公司刊發有關消息。” 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新財報,A股上市的新湖中寶(600208,SH)持有51信用卡21.83%的股份。在51信用卡股價暴跌的背景下,新湖中寶今日股價也是盤中翻綠,全天下跌2.02%。 港股通資金最活躍 10月21日51信用卡以2.68港元開盤,在上午交易時段其股價都沒有太大異常,然而就在下午開盤之后,其股價突然暴跌,最多跌至了1.58港元,雖然此后股價出現反彈,但是截至盤中停牌前,股價為1.77港元,全天下跌34.69%。 隨著51信用卡股價的異動,其成交量也是出現大幅飆升,其10月21日成交額達到了8871萬港元。在過去20個交易日里,51信用卡的總成交金額才1.05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1信用卡是港股通標的,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港股通渠道投資該股票。而在10月21日的成交中,港股通資金成為了最大的成交者。 經濟通軟件數據顯示,10月21日港股通資金是51信用卡最大的成交券商(港股通資本被看成一個席位),總成交金額達到了1595.2萬港元,其中凈賣出了305.5萬港元。需要注意的是,在51信用卡十大成交券商中,有7家是凈賣出,但仍有3家是凈買入,凈買入的3家分別是越秀證券、恒生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 51信用卡于2018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并于今年3月份被正式納入港股通,內地投資者可以進行該股的交易。 上市后蒸發近八成市值 在51信用卡上市之前,該公司被市場認為是金融“獨角獸”企業。 在上市前,國海證券就指出:“51信用卡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工具,而是基于優質信用卡客戶構建的消費金融平臺。類似于螞蟻金服的支付寶,打通了一條從APP衍生出金融科技集團的商業路徑。51信用卡利用工具積累了大量數據,并通過流量介入交易產生高利潤,最后拓展至科技金融生態。51信用卡已有包括:個人信用管理、信用卡科技、在線信貸撮合與投資服務三個板塊。2017年累計促成信用卡還款交易總額為1085億元,管理中國30%以上的活躍信用卡賬單。” 雖然作為互聯網金融的知名企業,但是51信用卡在上市后股價卻遭遇了滑鐵盧。51信用卡發行價為8.5港元,在上市后股價最高到達了9.55港元,但是隨后股價卻開始一路下滑,在上市后很短時間就破發,直至今日最新的1.77港元。目前51信用卡的股價僅為最高股價的兩成左右,市值蒸發了約八成。 對于51信用卡,泓瑞源金融證券策略師岑智勇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51信用卡之前業績平平,雖然扭虧為盈,股價還是受到影響。 根據51信用卡2019年的中期報告,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9.8%;期內經調整凈利潤為3.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9%。[詳情]

新浪財經綜合 | 2019年10月22日 00:43
錢軍:A股市場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過高
錢軍:A股市場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過高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美國波士頓學院卡羅爾管理學院金融系終身教授錢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錢軍表示,為什么這些企業不留在A股上市,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們A股市場對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要求得太高了。在主辦上市,每個公司需要連續三年盈利,而科創板一個最核心的改革,是有了五套上市標準,其中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仍然是說企業要盈利,而第四套,尤其是第五套,明確說了可以虧損。 以下是演講實錄: 錢軍:很高興,感謝大家待到最后,我肯定不會講長,我等會兒要坐飛機,希望我講的東西對大家有所幫助。我主要講股市,剛才諾獎的Eric S.Maskin教授和賈康教授講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中國的去杠桿,一方面讓企業和政府的負債率下降,還有一個是讓股權融資增加,即使不降杠桿,如果股權融資上升了,杠桿率也下來了,股權融資這個最重要的還是發展中國的股市,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句話,中國金融體系接下來最重要的需要把間接融資為主的轉化成直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而這個里面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發展股市,只要有了股市才能讓PE,剛才教授提過美國有很多PE,有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到最后要退出,退出之后誰來接盤?要靠股市來接。 時間關系,我跟大家匯報一下科創板,中國股市最重要的改革,現在是科創板注冊制,已經試點了,已經落地了,匯報一下上市公司表現如何。香港的作用,大家都很關心香港的局勢,香港在我看來,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作用還是比較重要的,為什么比較重要?幾個方面,第一,香港的股市,是一個國際開放型的成熟市場,香港的股市按照市值來算,將近80%的市值是來自于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從數量來講接近1000個,這1000個企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公司,比如騰訊,還有兩個公司,小米,美團,香港為什么重要?因為香港有大量的中國企業在那里上市,還有一個,如果中國和美國全面競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話,可能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還會有一些壓力,考慮到他們從美國回歸的話,現階段來講,香港是比較合適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按照我們國家的證券法來講,在國內,上海或者深圳上市的要求是在境內注冊的,全面的中國公司。而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不是在國內注冊的,也就是說這些公司要回歸的話第一步應該在香港。所以,香港現在在中國金融體系里面還是一個相對來講不可替代的重要的部分。 美國的上市公司真實業績,從2016年到今年第二季度還是可以的,美國的股市總的來講還是不錯的,最近有一些風向,但是上市公司的業績還是可以的。最近大家聽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倒掛,可能不太知道這是什么,什么叫倒掛?除了股票以外,債券很重要,美國的國債市場很大,應該說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是中國和日本的政府,中國曾經持有1.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現在慢慢下來,大概1萬億,剛剛比日本少一點,日本大概1.1萬億,我們是美國第二大的債主。美國的國債有短期的,有長期的,這里面有四條線,最短的是3個月,最長的是30年。在正常情況下,期限越短的國債,比如3個月收益是最低的,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因為投國債的時候,期限越長,一般來講,要鎖定資金的期限就越長,既然鎖定這個期限,需要的無風險的收益應該更高,在正常情況下,這四條線是非常有規律的,30年前在最上面,3個月的在最下面。什么叫倒掛?這個灰線,收益率在下降,下降到低于3個月和兩年國債的收益,今年已經發生了兩次,在3月、4月的時候,灰線可以看到跟最下面的線發生了交叉現象,在今年的8月,更令人關注的是天藍色的線和紅色的線交叉,也就是說10年的國債收益低于2年國債的收益。為什么這是很重要的現象呢?為什么10年的收益會降低?很簡單,因為全世界很多投資者在避險,如果覺得風險很大,他們會從風險高的板塊,比如股市,他們會退出來,全球不決定性高的時候,最好的避險資產還是美國的國債。如果需求大了,國債的價格就會上升,價格上升了,收益就會下降。所以,主要的問題是十年國債,最重要的避險的資產的需求太大,導致價格上升,導致收益率下降。為什么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從經驗數據講,在過去的50年當中,每當天藍色的線,十年國債的收益低于2年期的時候,總共發生了7次,每一次發生的時候,在接下來的兩年內,美國會發生經濟衰退,這是一個挺重要的,這個降下來以后導致了一系列的東西,比如美聯儲現在開始降息了。黃金價格上升也是避險。 科創板我講兩個東西,為什么我們要做科創板,并且試點注冊制。這個圖就可以說明問題,主要大的經濟體的股市,2000年1月到2017年年底,18年,也不短了,股市的收益,把每個上市公司的數據下載了以后我們自己算,黑線是中國A股市場,收益是真實收益,名義的收益出來以后,我用每年的CPI做了調整,黑線是什么?2000年的1月1號放了1塊錢,到中國的A股股市,中間不做任何交易,這件事情可能很難,就是什么都不做,就持有2017年12月底,剔除通脹后,A股市場的收益是多少?是1塊零1分,好消息是什么?這18年股市跑贏了通脹,當然剛剛跑贏,不好的消息是什么?收益不是太高。比如說我把股市的收益和中國國債的收益,國債是無風險的,為什么看這張圖?中國的老百姓不能大規模的出國炒股,留在國內,這18年當中如果不投股市,投了是3年、5年的國債,或者3年、5期定期銀行存款,到最后的收益會好于股市,這是有問題的,因為無風險的資產金融學里面,應該產生的收益是比較低的,之所以投資風險是因為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個圖里面還有主要的發達市場,美國、日本,也有主要的新興市場,巴西和印度,在這18年當中,他們的收益都是好于A股市場的,這個里面的東西就不詳細分析了。最有意思的是綠線,這是什么公司?在香港的股市里面,大概有1000家公司,雖然不一定都是在國內注冊,但是經營都是在中國,所以就是中國的公司,剛才說了有騰訊,小米,美團,還有百度,還有N個,把這些公司放在一起,在香港上市的來自于中國大陸的公司。在中國經營,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最多的時候有近500家,最少的時候有250家,有哪些代表?有的公司叫阿里巴巴,還有的公司叫京東,綠線是把這將近1400家在香港、美國為主,其他還有不到100家的上市的中國企業放在一起,發現這1400家公司是這18年當中全球表現最好的企業,收益大概是多少?2000年的1塊錢,18年以后,剔除通脹以后,1塊錢變成了4.25塊,就是跟蹤中國在海外上市的共,這就很有趣。為什么中國企業跑到海外上市以后業績這么好?我們說要提高中國股市的業績,有一個很簡單的做法,如果綠線跟黑線放在一起不就完了嗎?為什么這些企業不留在A股上市,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們A股市場對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要求得太高了。在主辦上市,每個公司需要連續三年盈利,京東這個公司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要交三年的財報,可以看到京東公司2011年和2013年是盈利的,但是在2012年的時候略有虧損,這是京東。這樣的公司在A股上市是沒有資格的,因為要連續三年盈利,而且對盈利的規模還有要求。深圳有一個創辦板,要求是兩年盈利,也有規模的要求。所以京東這樣的公司,因為有一點點虧損是不能在A股登陸的。從這一點來講,不是說一定不想在國內上市,而是說我們的規則把他們推出去了,美國的納斯達克說什么?京東作為中國第二大電商,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一、第二的消費市場,你是中國這么大一個消費市場第二大的電商,你有點虧損算什么?我們納斯達克很歡迎你,也就是說納斯達克上市制度相對于A股市場的主板來講更有包容性。為什么我們要發展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核心目的就是讓現在中國還有一大批已經有增長實力,已經足夠的市場份額,但是還沒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很多了,包括那些最近被美國政府制裁的科技企業,不是每個都上市了,這些企業都很有實力,但是還沒有穩定的現金流,這樣的企業在過去清一色的要么去香港,要么去美國,造成了綠線和黑線,同一個出發點,后面距離很大。 我們知道科創板一個最核心的改革,是有了五套上市標準,其中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仍然是說企業要盈利,而第四套,尤其是第五套,明確說了可以虧損,但是只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市值的規模,歡迎你在科創板上市。這個規則其實制訂已經很接近納斯達克了,目的是不要讓未來的阿里,騰訊和京東再跑到外面去。現在總共有39家信息披露過關了,33家上市,地區分布,上海暫時領先,我相信北京肯定會超過。從規模來講,絕大部分還是中小盤,也有一兩家比較大的,100億以上的。剛才我說的核心的核心,所謂獨角獸企業的定義,增長很快,有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有非常大的繼續增長的潛力,但是現在不一定穩定盈利,這樣的企業我們一定要歡迎鼓勵。從現在已經上市交易的33家公司來看,其實還沒有一家是真正的靠標準上市的,都還是有盈利的。別人問我科創板啥時候可以推廣到創業板?我說至少有1家虧損的企業上市,看市場怎么去接受這個企業,這是很重要的經驗。第二個很重要的,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很多企業,他們是在中國國內獲得絕大部分的盈利,他們是所謂的紅籌企業,香港上市的N多中國企業都叫紅籌企業,按照證券法他們是不能在主板登陸的,現在也是科創板歡迎對象,但是還沒有這樣的企業真正上市,我們歡迎他們上市才能看到制度的落地性,這也是我們期待的一件事情。 已經上市的,數據比較,三組數據,一組是7月22號首批上市的25家,第二組是創業板,2009年,十年以前的,首批28家,第三組是去年港交所有60家中資企業。三組的比較,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的發行市盈率,交易前的價格是相當的,打破了現在普遍公司上市是什么價格呢,是23倍市盈率,因為證監會建議不超過23倍市盈率,但是由于實際當中需求太大,23倍市盈率從建議變成了實際,創業板當時沒有23倍的上限。25家公司上市了以后,這是統計到8月22號,可以看到發行的市盈率已經比較高了,遠遠突破23倍,上市了以后,前兩個星期是繼續上,走勢很好,8月5號到了階段性的頂峰,然后開始調整,為什么是階段性頂峰?8月5號上午開盤以前我上電視潑了一點冷水,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8月5號人民幣首次破7,從那個時候開始了調整。但是首日和第一個星期,以及第一個月的漲幅還是很厲害的,都高于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香港的那些公司,香港是一個成熟市場,60家中資企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上市以后一周之后,交易價格跌破了發行價,我們制度落地了,真正要過度到成熟市場還有一些事情要做。 最后,科創板制度上面已經做了重大革新,希望進一步落地以后,吸引未來中國的獨角獸在科教板上市,再吸引中國的科創企業在中國上市。做到這個還有一個問題,中國股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散戶為主,這個數據是我們跟上交所合作,上交所總共交易的戶數有3.5億,驚人的數字!3.5億里面很多是散戶,就是10萬塊錢以下的。散戶在交易的時候有什么特點?有很多鮮明的特點,這里是把上億的散戶的交易特點加權平均以后總結出來的,并不代表每個人都是這么交易的,相信很多人的交易是非常成功的,這里說的是平均現象。平均而言,中國的散戶喜歡炒什么樣的股票?炒小盤股,虧損的股票,不虧損的話喜歡炒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這個策略有真正問題?風險太大。保險公司這樣的長期機構投資者跟QFII境外機構投資者,他們做什么樣的交易?他們在買中國A股市場的股票的時候,喜歡買大盤股,而且是買便宜的大盤股,正好相反。第二個很重要的是分散風險,中國A股平均的散戶買股票的時候,持倉股票的數量不超過1.6,這個組合是風險非常大的,而且炒的時候就盯上了一兩個風險風險大的股票,要虧的話是大概率事件,機構投資者,持倉的數量是40到60。 最后總結一下,科創板注冊制在制度上,尤其是上市制度和退出制度上,已經很接近成熟市場,希望靠這個制度吸引大批好的科創企業,真正的股市還要走向成熟,還需要投資者的結構更加的機構化,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我今后還有機會跟大家分享。 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7:25
王敏:人均保單數量是衡量保險普惠的重要方面
王敏:人均保單數量是衡量保險普惠的重要方面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敏出席并發表演講。 關于保險普惠,王敏表示,過去更多提到的是保險密度,保險深度,我覺得在中國現在新的保險業態下,隨著中國互聯網保險,或者是保險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已經在全球相對領先的情況下,還有重要的維度來衡量我們普惠發展的水平,我們內部歸納了一下,應該有一個保險廣度的邏輯,人均保單數量也是一個衡量一個國家,一個行業發展水平,甚至是保險普惠情況重要的一個方面。 以下是演講實錄: 王敏: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這個論壇活動,這個階段大家都比較強調普惠,作為互聯網保險,在普惠這個領域我們可以有一些發聲的東西。我們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接近6年的時間,當初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公司成立,在全球都作為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持牌機構,當時的愿景是非常清楚的,第一,我們當初設立的時候,監管部門對我們的期望就是希望我們做好普惠,第二,通過科技的方式進行更多的創新,讓行業看到更多轉型升級的內容,第三,眾安雖然作為互聯網公司,能不能通過保險的方式,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做出一些貢獻。回顧過去眾安的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眾安還是交出了相對令人滿意的答卷。 這個是我們眾安6年來,近期主要的一些數據的表現。2019年上半年,我們服務的用戶超過3.5億,提供的保單量達到33.3億份,眾安很多的客戶,很多都是用戶的第一賬保單,我們的云架構,能夠支撐海量高并發,甚至是小額,對成本要求比較高的保單業務,科技投入在整個公司,不管是人數還是投入規模上都有比較大的比例。 我們過去的幾年過程中,圍繞普惠把科技也跟保險做了更多的結合,從我們的流量層的合作和應用變化,到我們應用層,產品的定制,場景的開發,也包括我們用新的技術手段去優化我們的業務流程,包括我們推的通過技術演進的方式,對保險的底層數據架構進行一些優化和改造,推進整個行業的數字化中臺的建設。 剛才簡單跟大家回顧了一下眾安在保險普惠具體的數據表現,第二部分想結合眾安的探索,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對于保險普惠的看法。保險普惠就是眾安公司的使命,從整個行業來說,我們覺得互聯網保險在普惠這個角度還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從一些數據來看,2016年,我們整個行業的保單數量是95億張,互聯網保險的保單數量占到了64.59%,2017年整個行業的保單數量是175億張,互聯網保險的保單數量超過七成,2018年這個比重還在繼續上升,整個行業的保單數量大概達到了290億張,互聯網保險的保單數量的占比超過八成。 從普惠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理解,怎么樣讓更多的人去擁有保險,這是保險普惠第一個命題。從互聯網保險在普惠探索邏輯來說,我們要做的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讓更多的網民成為保民。 我們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剛才也看到了,一方面我們的保單數量是比較大的體量,另外一方面,我們的一些用戶結構相對都是年輕化,累計到現在,眾安累計銷售的保單超過220億張,雖然我們在保單規模,包括成立時間,可能沒有辦法跟他們比較,但是我們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令很多人吃驚,過去兩年我們也做海外的一些科技的輸出,把我們國內積累的底層核心系統,甚至包括我們的運營能力,都對海外進行一些合作,輸出,這是中國互聯網保險,或者保險科技發展階段性成果,在全球有一定的話語權,影響力和輸出能力。另外一方面,帶給中國的保險和中國保險科技走出去的新路。 這是眾安過去幾年做的產品,重點跟大家分享的是眾安在股東生態,螞蟻生態里面做出的保證金保險的業務。大家談到保險普惠的時候,更多局限在保險,其實信用保險,跟金融,融資需求,還有非常大的相通的地方。我們通過信用保證保險做的保證金的保險業務,累計到現在,我們的服務商家超過348萬家,我們累計釋放保證金規模超過2750億元。這個其實是我們過去看到的整個互聯網保險在保險普惠做出的努力和探索。 最后,我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于保險普惠新的看法,我們過去更多提到的是保險密度,保險深度,我覺得在中國現在新的保險業態下,隨著中國互聯網保險,或者是保險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已經在全球相對領先的情況下,還有重要的維度來衡量我們普惠發展的水平,我們內部歸納了一下,應該有一個保險廣度的邏輯,人均保單數量也是一個衡量一個國家,一個行業發展水平,甚至是保險普惠情況重要的一個方面。 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讓更多人擁有保險,普惠的邏輯,它的內涵應該是不斷深化的,對于互聯網保險,或者保險科技,在普惠領域下一個命題,就是怎么樣做到讓更多的人擁有保險,讓每個人擁有更多的保險。 這是我們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我們在普惠保險里面,2.0,我們重點關注的,第一通過新的產品供給滿足新的需求。第二,核心用新的技術支撐新的普惠的發展,不管是普惠過程中,小額的情況下,怎么壓縮成本提高效率。第三,讓原來沒有觸達的人群,通過新的觸達的方式,和他們形成很好的交互。第四,覆蓋新的人群,讓沒有保險的人擁有保險。第五,作為互聯網保險,作為保險科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對這個行業拓展新的價值,做大新的蛋糕,在空白領域拓展新的市場,解決新的需求,這是我們眾安在保險普惠新的思考和探索,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56
浦彥:市場投資者需有保持穩定長期持有的心態
浦彥:市場投資者需有保持穩定長期持有的心態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3.660, -0.02, -0.54%)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領航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亞洲區投資管理部主管浦彥出席并發表演講。 浦彥表示,市場大漲伴隨市場大跌,2013-2017年,經歷了2015年這個市場大波動的時候,在這五年,假如一直持有的話,年收益率是達到12%,只要錯過了那10天,年收益率就是2%,假如錯過了其中的20天,這個年回報是負6%,我們覺得這種長期持有保持這種穩定的心態,不要在市場有大波動,大賣的情況下,立刻把它賣掉。 以下是演講實錄: 浦彥:謝謝主辦方邀請我們來這里進行分享,我今天的演講分三個部分,今天只有領航是作為公募基金的管理公司,我對領航進行一下介紹。第二部分對海外,以及中國公募基金的市場,看一下現狀和挑戰。最后,由于金融科技的發展,整個行業會有很大的改變,我今天分享一個我們對將來其中一個方向的看法。領航是世界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總共5.6萬億美元,大概只有400個基金,投資者有3000萬,剛才的演講嘉賓說怎么樣才可以形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其實很重要的一塊就是標準化和規模效應,我想這種規模效應其實在領航是充分體現了出來。現在全球這個資管行業,有四個挑戰,第一是資本市場預期收益下降,第二是資管行業之間的競爭在加劇,第三是管理費用降價的壓力在增加,最后一個是主動基金的業績是參差不齊的,這個PPT上面有很多數據,我想數據是最可以說明事實的。 我們現象看一下右面這個圖,在過去的50年,從1970年到現在,全球的投資年收益率是10.7%左右,這10.7%,60%在股票,40%是債券。當然,波動率也是相對比較高的,如果看過去的30年,中間的這個,從1990年開始,年收益率其實是降到了8%,當然這個市場波動率也降低了,在這個曲線上,同一條曲線,由于全球的股票,還有負利率增加,大多數的預估對下十年的回報率明顯降低,只降到了低于4%,就是3.6%左右,這是年收益率,這是非常低的,對整個普遍的金融行業都是一個挑戰。左邊的圖反映一下全球的債券里面已經有25%是負利率了,這是為什么中國國債在全球投資者那么好講話,因為中國的債券超過3%。 第二部分,海外資管已經趨向成熟,這是講中國以外的公募基金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形成了很大的規模效應,基本上看2017年這個圖,頭三家公司,前三家在美國已經占到了60%,市場份額是60%,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是什么樣的情況,中國公募基金的資管并沒有形成規模效應,我們看深藍色,前十名在中國的公募基金,在中國市場的集中度,2007年的時候,就是12年前,頭10家公司占了50%,其實2018年第三季度的時候,頭10家只占了41%,中國的公募基金公司也在不斷增加,由12年前的57家增到現在的134家,每一家所積累的市場份額在減少。右邊的圖是看中國有不斷的新的基金在發行,但是都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而且在新的基金,雖然說資本規模在增加,但70%都是貨幣基金,而且這個貨幣基金的增長是從2013年開始的,所以看右面這個圖,2013年每一個基金的平均規模,大概是25億人民幣左右,到今天假如把貨幣基金剔出去,每個基金的份額也就只有9億人民幣,所以是減少得非常大,規模效應在中國是沒有形成的。還有是管理費用下降,價格在降低,在中國也有發生,現在暫時還講還不是普遍現象,只是有個別現象。一個挑戰是主動基金的業績,真的是參差不齊,左邊這個圖說明了全球各類資產的主動基金,50%以上都打不贏大勢,很多人就會說,中國這個市場畢竟不是一個完全有效的市場,肯定有很大的α,我們來看看中國這個市場,在中國市場是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打贏大勢,但是這個幾率還是低于50%。右邊這個圖,過去的5年,能夠5年都跑贏大勢的就只有45.9%,我更想說明的是,左邊這個非常長的,已經不存在的基金,是達到了50%,雖然說中國能跑贏大勢的基金可以達到46%,但是在中國,在5年之內就消失的基金是非常大的占比,可見基金開了又關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的中國的基金基本上沒有形成規模,賣的都是在IPU的時候是最大的,不斷的縮減。 下面講一下我們對將來這個資管行業其中一個展望,有很多可能都會發生,但是我先講突出的這個,針對于所有投資者,其實都是非常有用的。我們現象看投資者面對的難題是什么,不只是針對中國,針對所有全球投資者,市場上可以選擇的基金很多,超過7萬支。我們再來看看中國這個市場,中國這個市場這種現象特別明顯,下面三張圖都是針對中國市場的。中國市場投資者普遍就是持有一個基金,像持有一個股票一樣,都是喜歡追高,都是喜歡做短期交易,去追蹤這個短期的利益。有什么不利呢?其實很多時候,這個市場大漲是伴隨市場大跌的。左下面的圖,2013-2017年,經歷了2015年這個市場大波動的時候,在這五年,假如投資者只要錯過了其中的10天,年回報率都不到2%,就是中間的這個左下圖,假如5年里一直持有的話,年收益率是達到12%,只要錯過了那10天,年收益率就是2%,假如錯過了其中的20天,這個年回報是負6,我們覺得這種長期持有保持這種穩定的心態,不要在市場有大波動,大賣的情況下,立刻把它賣掉,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是一個投資者,一直持有一個基金,這是一種回報,第二種回報,每年都把手心上的基金賣掉,買上一年年底回報最好的基金,這個差異是多少?這是右下面的圖,對于股票基金來說,5年里面的年平均回報會是8%的差異,所以長期持有和短期炒作買賣之間收益的區別。 對將來做出了一個展望,將來真正投資者需要的并不是一個投資標的,并不是說去買哪個基金,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投資方案,他們應該經歷過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對他們的整體需求進行一個宏觀的設計,這個總體的需求既包括稅收,包括對保險的需求,包括對債務的管理,債務包括他們將來買房子可能會有房貸,將來讀大學,小孩兒有可能有學生貸款,都是債務的部分。還有財務的預算,比如買房子,或者買車,還會有一定的預估,什么時候退休,收入一直是多少,把所有的數據進行一個畫像,再跟他們進行一個策略的設計,這是第一步。這種服務,現在只有高凈值人群才能享受到的,將來會是個性化的定制。我們講到金融創新,可以把很多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更有效化,個性化的為投資者進行方針策略的設計。 第二步是資產配制,我們一直都說無非是大類資產,股票應該是多少,債券應該是多少,貨幣基金應該是多少,我們現在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資產配制,資產配制是從一個β,α的設計,我們可以把大資產配制看為四個板塊,第一個就是寬基指數的投資,第二個是靜態傾斜,包括因子,包括行業的偏好,還有本地的偏好,其實這兩個模塊都是可以通過被動的基金,被動的模式來實行的,我們也知道被動其實是低費率的,更有效的一種方式。第三個板塊才是選股,真正付一個比較高的費用給一些很有才能的基金經理,讓他們去管理,去做主動投資,大家只要去看一下很多主動投資的基金經理,他們并沒有真正產生α,是從選股產生的,他們大多數的產生都是通過靜態傾斜來產生的,如果真的是靜態傾斜,是不值得付高費用去那部分高回報的。第四是市場折實,可以通過有效的ETF的交易達到。第三才是真正的投資標的的選擇,到底是選哪一家公司什么樣的基金,或者是PE。第四部分,就是在為投資者設計了方案以后,在市場大波動的時候,需要有人對它進行行為管理,保證投資者在市場經歷大動蕩的時候,還可以保持穩定的心態,冷靜的對待這個市場,不要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就把手上持有的股票或者基金賣掉了,完完全全讓長期持有達到最終的目的。這種個人定制化的投顧服務是受益于科技的發展,方案的設計是需要非常多的數據,所以就得益于科技的發展,實現了以低費用來完成這個目的。我們也看了一下投資者的需求,在全球有三分之二的投資者是對這樣的服務有興趣的,有四分之一的人群是愿意付費的,只要服務是可以低費用達到投資者想達到的目的,可以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 謝謝各位![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51
王國剛:國內對"普惠金融"存在相當的認識上的誤區
王國剛:國內對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國剛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國剛表示,“普惠金融”詞,在中國已經很熱了,但是對于“普惠金融”這個詞的提出,在中國背景下存在著相當的認識上的誤區,其中之一,認為金融是為精英階層服務的,是為富人服務的,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有的有關金融的教科書,著作,論文等等,沒有一篇在證明金融應該為富人服務,應該為精英階層服務。 以下是演講實錄: 王國剛:咱們這一節的時間已經比較多了,我準備了一個PPT,但是我想算了,簡單講幾句話。要討論的是發展金融科技,服務普惠金融,我要講的題目是“加快推進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一個“普惠金融”詞,在中國已經很熱了,但是對于“普惠金融”這個詞的提出,在中國背景下存在著相當著認識上的誤區,其中之一,認為金融是為精英階層服務的,是為富人服務的,因此是在這個背景條件下,要讓金融走進窮人的生活中,這才叫普惠金融。這種誤區的存在,應該講是一些人對情況不了解所造成的,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有的有關金融的教科書,著作,論文等等,沒有一篇在證明金融應該為富人服務,應該為精英階層服務,這種找不到,媒體中的某些報道存在,但是成科學體系的論證沒有。緊接著有人在推論,為什么金融是為精英階層服務?因為金融要追求利潤,在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下,就會往富人方面靠,這又存在著另一個誤區,中國人對利潤最大化的普遍的理解實際上是存在問題的。從微觀經濟學來講,所謂的利潤最大化,講的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曲線是正態分布的過程,利潤率的上升,轉過彎之后,有低利潤率,微利潤率,乃至無利潤的狀態,整個過程都叫作利潤最大化,而不是所謂的唯利是圖,這是從現實來看。中國現在有幾個家庭沒有存款?既然有了存款,就已經有了金融的服務是不是?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已經到了70多萬億的水平,有人講小微企業要貸款,融資難,農村的三農,尤其是農業、農民,他們呢?融資難,沒錯,很多人把這個板子打到了金融層面,金融是有它的缺陷,需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進,這毫無疑問,但是也需要認真的討論問題,金融屬于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市場經濟中講交易,那么你提供了什么交易對象?如果你小微企業沒提供出很好的金融交易對象,憑什么給你錢融資?融資不是財政的,是存款人的錢,出了問題誰還?我們過去曾經有一個概念,銀行是國家的,好像國家能夠源源不斷的創造資金似的,實際上不是,銀行的資金是存款人的,出了問題,存款的就開始有意見了。為什么小微企業融資難?里面成因很多,我想講一些基本原理性的方面,因為我要討論的是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現在的經濟是從18、19世紀工業經濟發展過來的,銀行也是為工業經濟服務的,形成了由工業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四個基本特征,第一個,標準化,銀行有一整套的審貸標準,那么作為小微企業的條件是否符合審貸標準?有人說標準可以改,毫無疑問,可以改,但是可以七改八改嗎?改了還有規矩嗎?還有制度嗎?那不是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嗎?這不是工業經濟所要求的。第二,規模化,工業經濟講成本效益,必須有一定的規模,你作為小微企業,你的規模如何?第三,簿記把所有業績必須通過財務反映出來,可我們呢?有多少小微企業有規范化的現代財務簿記?我們曾經做過一些小微企業,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資產負債表哪個是真的,叫人家信什么?第四,有穩定的業績,大起大落就無法做,一系列都告訴我們金融是要推進,但是要解決小微企業基礎性的問題,把基礎性的問題給解決了。另外一個概念是發展金融科技,首先講科技對任何一個產業部門,不光是對金融,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沒有疑義。但是發展什么金融科技?尤其跟普惠金融相對應的,能夠適應前面所講的,作為普惠金融基礎設施的那些方面的科技至關重要。而不是我們現在一些停在嘴上,沒有搞明白的所謂的“金融科技”。有人跟我講區塊鏈,我就問一句話,我說區塊鏈在這么多的產業中,哪個產業用的成熟了?連什么是區塊鏈都沒有搞清楚,一會兒去中心化,一會兒去中介化,要讓金融趕緊去用,用得上嗎?用不上。搞金融的人不懂科技,搞科技的人不懂金融,搞金融科技的人都不懂這些,就先把它給掀起來,這不利于普惠金融的推進。 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43
張孝禮:人保財險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
張孝禮:人保財險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孝禮出席并發表演講。 張孝禮表示,財險有4200億的投資資產,投資方面有很多機構都在向我們溝通,說投資收益可以達到10%以上,我們上會之后想這個需要回答,你哪兒來這么高的投資收益?所以,我們從平穩的角度講,我們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高收益就會有高風險。 以下是演講實錄: 張孝禮: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非常感謝我們高峰論壇組委會對我們的邀請,為了節省時間,PPT就不放了,有需要的可以發給你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明確指出要用新理念引領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主基調,推動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這樣完整系統的經濟思想,中國人保財險作為中國第一,亞洲最大的財產險公司,作為國有控股的金融企業,將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今天我重點從保險供給側改革這條主線的角度,來談一談中國人保財險作為中國內地最大的保險主體企業,怎么樣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們的基本思路是三個方面,第一,要把握保險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方向,就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服務大局,第二句話,關注民生。這就是我們的方向,我們認為作為中國保險業最大的保險主體,在這個方向上不能出問題,特別是中國人保財險在全球處于財產險行業第三的位置,第一是美國州立農業保險,第二是德國的安聯,第三是中國人保財險。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地位上,貫徹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在方向上不能出現失誤,所以我們確定為服務大局,關注民生,其實中國人保財險作為新中國的長子,和共和國同生共長,我們的前身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是成立于1949年的10月20號,今年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中國人保財險成立70周年的紀念日。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回顧人保財險成立的歷史,就是服務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就是服務民生的歷史,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是堅定不移。應該說新中國的保險,40年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前20年,也就是說1979年成立到1999年,這20年我們人保財險的保費從0到500億,從1999年到2019年,這20年我們的保費將突破4000億,這20年有3500億的增量,也就是說后20年是前20年增速的7倍,也印證了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的成果。所以,在這方面除了保證基本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醫各方面的保險,尤其突出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我們承擔著風險總額達到了559萬億,是我們去年GDP總額的12.4倍,其中農險承擔的風險總額達到了1.8億,我們醫保大病覆蓋了除了臺灣、香港、澳門之外的其他所有的省區,市場份額接近50%,服務的人群達到5.04億。同時,我們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伴隨保險保障,參與了1413個項目,覆蓋了全球162個國家,保險風險總額也達到了3.1萬億,成為我們國家進行“一帶一路”建設的保險的主力軍。所以,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關注民生方面,中國人保財險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二個方面,作為保險業最大的主體,我們在供給側改革的路徑上堅持增加供給,保障為本。黨中央做出把供給側改革、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來進行高質量發展的布局,作為人保財險,我們就要增加保險的供給,在這些方面我們也做了大膽的探索,比方說農業保險,老百姓原來只是保損失,受災了,臺風也好,暴雨也好,洪水也好,我們給你補償,現在我們發展到什么?發展到保價格,保成本,保氣象指數,全方位的提高保障能力,讓廣大的農民、農村和農業能夠平穩較快的發展。所以,在這些方面發揮了我們應有的作用。同時,我們作為保險公司,也是國有控股的保險公司,我們歷來踐行干實事,不搞那些虛的。所以,我們的實事是什么?就是原始的本來的功能,就是經濟補償,保險大家知道有三大功能,第一大功能是經濟補償,第二大功能是資金融通,第三大功能是社會治理,這是隨著保險業的不斷壯大,職能在不斷的擴展,但是作為我們中國人保財險,首先要把最基礎的事干好,就是要保障我們老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在這些方面我們的頭腦一直保持高度的清醒,也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要干自己的事,干保險本原的事,支持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核心的產業,比方說制造業的首臺套的保險,是我們中國人保財險牽頭,比方說我們的巨災保險,就是地震巨災保險,我們牽頭成立了共同體,目前在6個城市進行試點,巨災可能是未來面臨的很大的威脅。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將在這些方面,在普及所有老百姓提供保險保障的方面,我們起到牽頭的作用。比方說我們服務老百姓的電梯保險,所有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我們都想方設法的給你提供保障,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把為老百姓做實事作為我們的目標。 第三個方面,守住底線,防范風險。我們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我們自己怎么樣防范風險?一方面我們防范自身內部的一些風險,如果我們自己不強大,怎么為廣大的老百姓服務?所以,我們在依法合規經營方面,我們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風險、攻堅戰的要求,一項一項抓好落實。有的說你是喊口號,不是喊口號,說老實話,我們現在要管到每一個營銷員,管到每個管理者,發揮我們國有企業的優勢,這些方面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我們作為市場最大的主體,我們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保險業就會呈現一個良好的態勢。第二是防范外部的風險,我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比如我們財險有4200億的投資資產,在投資方面有很多機構都在向我們溝通,說投資收益可以達到10%以上,我們上會之后想這個需要回答,你哪兒來這么高的投資收益?所以,我們從平穩的角度講,我們歷年的投資收益都保持在5%左右。高收益就會有高風險,這些方面我們將以自身強大的防風險的能力,使我們自己始終保持強壯,才能為我們廣大的老百姓服務。 總之,我們要做到轉型平穩,創新求進,踏上中國人保財險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35
王穩: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將達100萬億美元
王穩: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將達100萬億美元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穩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穩表示,現在各個國家的政府越來越多的期望私營部門共同為新的全球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到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會達到100萬億美元,這些年來,我們成立了18年才支持了4.5萬億,這個缺口從全球各國政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演講實錄: 王穩: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接受邀請來這兒向大家匯報一下關于金融科技,我引入一個新的概念,結構性出口信貸和普惠金融的一點思考。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今年的諾獎授予研究普惠金融相關的減貧問題的三位學者,二是當前聯合國推動可持續發展議程遇到了空前的挑戰,三是17號我們論壇開幕的時候是“貧困日”,中國的減貧工作取得了成就。我想講一點我們的實踐,根據聯合國的定義,普惠金融一般是指向國內弱勢群體,比如小微企業,低收入群體,提供有效的適當的金融服務,大家可能常常忽視的一個地方,從普惠金融的國際實踐來看,很大一部分是指發達國家,包括我們這樣的大國,向聯合國定義的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發展與援助和結構性出口信貸的支持。結構性出口信貸這個工具起源于1919年,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貸機構,英國出口信用保險局的成立,1934年隨著伯爾尼協會的成立,保險市場不斷發展,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保險的提供者有85個成員,包括中國信保,中國口行參與的伯爾尼協會,我所服務的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險機構。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這個機構,它是做什么的?從結構性出口信貸簡單的一個含義說起,一般來說,結構性金融是非常廣泛的術語,包括了許多可能的金融工具的組合,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結構性出口信貸已經成為貿易、資本市場和海外項目融資非常重要和通行的工具,也是WTO規則下允許的工具。當多個實體參與到出口貿易和海外項目融資過程中,就成為結構性出口信貸。一般是兩個方面的業務,一是基于貿易風險結構的貿易保險,從保險業來講叫純粹的保險,與之相關的是貿易保險保單的融資業務,可以提供直接的貸款,擔保和保險貸款融資服務,一般來說,這類的產品典型貿易融資的工具期限少于兩年,由政府支持的信貸機構通過搭建貿易融資的結構來支持小微企業的貨物和服務出口。中長期項目的信貸保險,長期以來,信貸融資一直是海外項目融資重要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直接為海外企業提供資金,為企業的商業風險,政治風險提供擔保,或者為商業銀行提供風險擔保。海外項目融資一般分為出口買方信貸,期限最長可以到25年,比如像核電站。第三個特點,政府間的經貿合作,比如中國遠見坦贊鐵路等項目。 出口信貸跟普惠金融是什么關系?過去的20年來,相關的結構性金融工具和技術已經顯著改變了銀行的國際業務,從國際金融市場來看,這個領域的增長在2007年已經超過了傳統銀行存款的總和,這跟我們國家的情況不太一樣,隨意盡管有這樣大的比例,很多人對這個領域知道的不是很多,而且也常常會低估與普惠金融和宏觀經濟穩定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出口信貸在國內對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一個是海外經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風險轉移,截止到今年9月份,中國累計實現稱保金額達到4.5萬億美元,為16家中國企業,其中小微企業12萬家,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136億美元,最新數據是我們支持我們國家的小微出口企業7.8萬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1%。第二是我們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增信,常常會把小微企業的商業信用和微不足道的信用,通過我們的信用保險保單上升為國家信用。再給大家報告一組數據,2013年以來支持我們國家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和投資達到8000億美元,業務覆蓋所有的沿線國家,支持的項目達到2300多個。第三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可以用我們剛才說的兩種工具,一個是短期工具,一個是長期工具,進行便利的融資,截止到2019年8月底,我們已經通過貿易保單融資,中長期項目融資,擔保融資,達到了4萬億人民幣,這是從國內來講。從國際的普惠金融實踐來看,中國對低收入國家,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通過出口信貸工具,就業增長,為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減貧目標,都貢獻了我們中國的智慧和力量。比如由中國信保和口行組合的中國電建承建的老撾電站項目,扭轉了老撾缺電的情況,對就業和移民問題也解決得非常好,聯合國扶貧機構把中國承建的這個項目作為普惠金融或者減貧項目的典范。 困難和趨勢是什么?我想談三點。結構性出口信貸和普惠金融的發展,從我們的視角來看面臨著兩個特別重大的挑戰,一個挑戰是全球風險形勢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以及由此帶來的發達國家政治風險重要性的日益增加,過去我們在這個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不發達國家政治部穩定,風險非常顯著,最近一段時間,發達國家,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政治風險也顯著上升,達到了常規的8倍之上。第二個挑戰,回到今天的主題,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對官方出口信貸機構運作及其對這類機構監管帶來的深刻影響。第二是理解結構性金融工具風險屬性,對于風險的看法,除了對風險建模之外,還要評估合同結構的相關風險,結構性金融評級雖然存在內在的局限性,依賴于第三方評級,信用風險評級技術是國家金融體系的芯片技術,我們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自主研發了國家風險評級模型,住群信用風險模型,海外買方評級模型,根據最新的評級結果,全球風險總體上較去年顯著上升的。風險改善的國家只有3個,風險水平上升的國家有8個,今年12個國家發生了主權信用違約事件,還有12個國家出現了債務不可持續的信號。第三是目前我們這個市場上明顯的趨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信貸工具往往都是官方支持的,最近一段時間,由于資金約束和主權信用壓力,關于債務陷阱等等問題,給政府資源,給我們國家的出口信貸資源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其他國家政府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現在各個國家的政府越來越多的期望私營部門共同為新的全球項目建設提供資金。再給大家報告一個數據,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到2024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會達到100萬億美元,這些年來,我們成立了18年才支持了4.5萬億,這個缺口從全球各國政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是給大家分享一點我們的經驗,當然在座的有很多專家教授,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們這個領域對于普惠金融的貢獻。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21
王磊: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
王磊: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北京金融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王磊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磊表示,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中央關心的也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從中央到監管部門出臺了很多針對性的政策,市場也推出了很多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 他指出,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因為信息難以收集,準確性難以保障,業務的成本很高,風控難度大,自然就導致了服務效率低,利潤率比較低。對于做普惠金融,做小微企業信貸的銀行來說,他們用業務的成本覆蓋風險的成本,采取的是人海戰術,通過人盯人,把業務成本提上來了,把風險成本控下去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是市場失靈的問題,單靠金融市場本身是很難解決的。 以下是演講實錄: 王磊: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在這里交流發言,剛才聽到了Eric S.Maskin教授和賈康老師非常精彩的對話,受益頗多。我先匯報一下我們粗淺的思考,第二是講一下北京金控集團的實踐,第三是提幾點簡單的建議。 關于第一個問題,有幾點不成熟的思考。第一點,沒有金融科技,就沒有真正的普惠金融,就是楊主任說的廣義上的普惠金融。我們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課題是講普惠金融,中央關心的也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從中央到監管部門出臺了很多針對性的政策,市場也推出了很多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這里有一個算式,銀行合理的利潤應該等于信貸的利率減去資金的成本,減業務的成本,減風險的成本,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的等式。對于小微企業來說,為什么難?因為信息難以收集,準確性難以保障,業務的成本很高,風控難度大,自然就導致了服務效率低,利潤率比較低。對于做普惠金融,做小微企業信貸的銀行來說,他們的利潤率還挺高,為什么?就是因為把信貸的利率調得比較高。第二個方面,他們用業務的成本覆蓋風險的成本,采取的是人海戰術,通過人盯人,把業務成本提上來了,把風險成本控下去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是市場失靈的問題,單靠金融市場本身是很難解決的。 在幾個不同的目標之間,單靠現有的市場工具是很難同時實現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一個途徑是政府的干預,第二個途徑是技術的發展。但是政府的干預可以治標,難以治本,真正治本的還是技術的發展。全球范圍內的金融變革,央行剛剛發布了金融科技發展的規劃,科技為金融賦能,金融和科技融合,呈現了加速發展的態勢,另外一方面,賦能和融合的邊界在哪兒?效率能提高多少?成本能下降多少?監管如何介入?這些問題還不太明朗,有待下一步探索進一步探索和回答。 第二個觀點,發展金融科技要打好數據和制度兩個基礎,剛才聽了Maskin教授的演講,他的機制設計理論很重要的是解決信息和激勵的問題,數據和制度剛好可以對應著信息和激勵。影響金融科技發展的因素很多,互聯網是一個技術平才,技術、模型、算力都是重要的支撐,楊老師也提了應用場景更是不可或缺。但是我特別想強調的是數據和制度,有一個初步的思考,金融科技能走多快,關鍵看數據的統和能力。金融科技能走多遠,關鍵是看制度建設能不能跟上。目前來看,技術的發展要快于數據的統和,制度的建設更是略顯滯后。單個企業的數據相對大數據來說總是小的,需要進一步打通和共享,才能支撐和加速金融科技,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創新。最近一段時間監管部門對企業和個人信息的獲取應用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管理,應該說起到了很好的規范作用,同時也希望能夠進一步確定法律的邊界,在明確什么不能做的同時,也告訴企業什么可以做。這樣的話,能夠給金融科技的創新提高空間和保障。 第三個觀點,合作,而不是競爭,是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包括普惠金融發展主要的力量,特別是在現階段來說。應該說目前階段,很多的金融頭部金融機構已經把普惠金融,把金融科技作為自己的基礎性的戰略。另外一方面,領先的一些互聯網公司也把利用科技助力普惠金融作為自己重要的業務場景,但是我們感覺總的來說,現在還是單個企業在點上的創新,沒有形成完整的開放的生態,沒有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具體來說,數據進一步統和,需要金融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對于政府部門來說,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開展類似的大數據行動計劃,態度上總體上是月來開放了,但是面對眾多金融機構差異化的需求,需要專業的技術和人力物力來滿足。第二個是平臺需要進一步集成,普惠金融群體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長尾效應,我們需要提供平臺化的金融服務,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有序競爭,現在很多的類似平臺的建設都是重復性的。第三是生態需要協同,普惠金融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服務對象的抗風險能力差,我們國家的小微企業有一個統計,生命周期一般不超過3年,小微企業的信貸是典型的高風險的業務,就需要發揮不同的金融工具,包括信貸、保險、擔保、股權投資、信用服務一起來聯動的幫扶,共同分擔和緩釋風險,市場上缺乏有效的體制機制和金融的生態體系,來串聯組合這些金融的產品服務以及相關機構。簡單來說,還沒有形成精準扶持普惠群體的組合拳和生態圈。需要加強政府和市場之間,包括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的合作,只有合作才有可能突破金融科技發展的瓶頸,在有可能解決普惠金融這個世界性難題。 第二部分,簡單匯報一下北京金控集團,我們是去年11月19號成立,到今天剛好滿一年,過去一年中,一方面我們是承擔著央行關于金融控股公司試點任務,從成立之初也明確提出要打造首都未來金融的基礎設施,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市里把北京金控集團作為統和政策性的金融資源的重要平臺,過去一年中我們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一方面打造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我們成立了國內首家普惠型的金融大數據公司,快速建成國內首個金融大數據專區和全市首個金融大數據的資源管理系統。承擔起了全市政務數據向金融領域輸出的功能,北京市去年開始正在做大數據行動計劃,市里把政務類的數據在金融領域的落地統一接口放在了金控集團,放在了北京金融大數據公司。我們的任務是實現金融大數據的統管用,統進統出,智慧化管理,創新應用,也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制度性保障。金控集團加強與社會機構的合作,到目前為止已與50多家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此外我們正在嘗試探索全市的統一支付的平臺,征信體系的建設,數字資產交易這些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構建首都普惠金融的服務體系。首先是服務企業,建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北京小微企業綜合服務的綜合平臺。之所以建設這個綜合性平臺,希望能夠發揮金控集團聚合全市資源的優勢,金融大數據統管用的優勢,把小微平臺建設成一個智慧、協同、開放的平臺。首先是智慧,通過對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對長尾的小微企業進行封面畫像,識別有融資需求和有還款能力,但是還沒有被傳統的金融服務覆蓋的灰度企業,進一步擴大普惠金融覆蓋的范圍,提高普惠金融服務效率。第二個是協同,貫徹組合金融的領域,利用金控集團的內外部資源,現在已經有一家控股的銀行,還成立了全市的融資擔保集團,馬上要設立全市的AMC,就是資產管理公司,還有金融大數據,以及小微平臺,陸續希望在其他牌照方面能夠有所涉及,聚合銀行、基金、保險、擔保、保理、資產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各方面的資源,構建一個全方位、全環節、全周期的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的生態。第三是開放,在入駐機構層面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都可以入駐,通過多元合作和良性競爭,提高服務效率。金融科技公司都可以參與平臺功能的開發和模型的研發,拓展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目前已經有近40家機構入駐了小微平臺。 第二是服務家庭,全方位、多維度的,進行財富管理產品的集中展示,降低非法集資的風險,對財富管理成本來說,對家庭進行家庭財富的工具,開展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在這個平臺上政府能取實現這三個目標。 第三方面是服務個人,發揮金控集團專業化的優勢,正在為提升居民的生活、出行、教育、醫療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還沒有正式的形成方案,就簡單說一下。 最后匯報三點建議,這個觀點是集團的董事長范文仲先生提出的,金融科技應該是始于數據,興于技術。 第一個建議,推動具有公信力、公益性的機構,牽頭管理底層數據,建立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平臺,構建服務體系,特別是建立和完善大數據的交互、交易和交換的平臺。在不侵犯數據所有權和隱私的情況下,推動企業合規、有效、低成本的獲取數據。 第二個建議,推進金融科技標準化的工作。希望金融監管機構聯合相關的市場機構共同制訂針對基礎性關鍵技術的金融科技的國家的行業標準,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金融科技認證機制,夯實金融科技的技術的基礎支撐。 第三個建議,加快建設數據治理的基礎制度,明確數據的四權,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和收益權,平衡好便捷性、安全性和隱私性、私密性的關系,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消除后顧之憂。金融科技的發展平衡好監管和創新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既需要對科技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的預判,也需要對風險有深刻的洞察,是技術問題,更是藝術問題,所有涉及到監管和創新的都會落到藝術的層面。我們建議能夠在銀保產業園引入監管沙盒制度,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實現監管和市場之間的良性互動,共同探索。 最后,祝愿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發展得越來越好,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6:06
Maskin: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
Maskin: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對話諾獎: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環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Eric S. Maskin、華夏新供給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參與對話。 Eric S. Maskin表示,相對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國家貨幣也承載著同樣的功能,為什么需要私人貨幣呢?中央銀行也可以提供數字貨幣,他們可以提供數字貨幣,如果想要做的話,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所以,我覺得比特幣這樣的私人的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 他建議,對私人的數字貨幣,不管它是什么類型自,我個人覺得中央銀行可以提供一些數字化的替代方案,這一點將會把數字貨幣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我們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私人公司上。 以下是對話實錄: 賈康:大家好,Eric S.Maskin教授非常忙,能來參加這個高峰論壇,能有這么值得重視的討論單元,我們先進行一些討論。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劃界金融風險,這個現實意義是非常明顯的。現實問題的解決,我們作為學者非常看重理論怎么樣分析和認識現實,有句老話叫理論密切聯系實際。我們首先要觀察經驗的一些東西,像Maskin這樣的理論大家,一定非常關注在金融業發展中間相關的國際經驗,我想向教授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根據您的了解,在我們今天討論的金融業要注意脫實向虛這個風險的問題,本來應該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但是出現了脫實向虛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國際經驗下您認為可以指出相關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果在總結國際經驗的視角上,您是不是可以談一些您自己認為值得提到的必須注重的形成原因。 Eric S.Maskin:非常高興有機會來討論這個話題,首先我想強調一下這個金融的虛擬化,是否能更加具體一些虛擬化主要指的是什么? 賈康:在我們了解的世界范圍內有影響的一些類似的案例,最近的可以舉出的金融脫離了正常的軌道而發生泡沫的虛擬化,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再早一些當然還有舉出很多例子,比如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更早的還可以舉出一些案例。這些年中國學者討論這個問題的語境里面,特別強調金融本來應該把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落在服務于整個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上面,但是好像在這個危機里面,人們感受到金融有一種自我循環,自我擴張的特點,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比如以無抵押方式取得住房貸款,比較普遍的證券化,然后又衍生工具化,最后變成鏈條的斷裂,就是脫實向虛,自我循環,自我擴張,自我膨脹,這樣的案例我相信教授一定非常重視,大概指的這樣的一些事情。 Eric S.Maskin:我來解釋一下,從經濟學家的角度,為什么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了,大家應該記得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數百年之前是最近的一次主要的金融危機,所有這些金融危機有一點共同之處,就在于往往是這個杠桿率太高了,為什么叫杠桿率特別高呢?我在這里所講的杠桿率是指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他們在提供貸款方面往往是把錢貸給創業者或者企業家,并不僅僅是把銀行自己的錢投到貸款過程當中,是借來的錢被貸了出去,通過這種杠桿的方式來進行放貸,這是很短的一個版本。我再解釋一下更多的細節,首先我想強調的是在現代世界,金融毫無疑問發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現代世界很大程度上的進展是由企業家、創業者推動的,他們有新的想法,他們想幫助我們不斷推進社會的進步,通過他們所投放到市場當中的產品和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整體社會的經濟進步,企業家們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金融行業非常的關鍵,我自己想說“銀行”這個詞,用“銀行”暫代所有的金融機構,就是對創業者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他們給企業家提供資金支持到這一點,也會對企業家的觀點進行一定的評估,看看哪個企業家的觀點是好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想法,會給好想法的企業家進行投資,這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對銀行來說,他們并不總是有足夠的自有資金來去投資,把資金提供給企業家,所以對銀行來說,需要去從其他銀行那里去拆借,從其他投資者那里募資,通過放貸的方式給企業家提供資金支持。這就是為什么我提到“杠桿”這個詞,其實是可以發揮良好作用的,促進經濟增長,因為可以使銀行通過杠桿的方式去放大它的能力,支持更多的企業家。同時,杠桿對銀行來說也有好處,銀行能夠放大自己的放貸能力,盡可能的追求更多的投資回報,相比于在沒有杠桿的情況下。但是杠桿也有負面的影響,我們看到銀行放貸的時候有一定的風險,在于最后這個放貸會有回報,但是有些情況下連本都收不回來,銀行應該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如果一個銀行在放貸的時候使用的是杠桿,用借來的錢去放貸,借來的錢最后又沒有辦法收回來,不光是放貸的銀行會陷入麻煩,因為無法去償還其他銀行的這些拆借的資金,其他銀行可能也會陷入資金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會產生一個所謂的鎖鏈效應,就是最初的借款方出面了問題,借錢給這個借款方的也會出現問題。由于這個杠桿的原因,整個金融體系可能會處于危險當中,甚至對很小的實體經濟的行業,甚至給很小的實體經濟的行業來提供服務,都會出現這種風險。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主要是房地產市場出了問題,由于杠桿率,我們看到房地產市場影響到了整個企業市場,最后影響到了美國經濟,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一個銀行通過杠桿方式放貸的時候,不會去考慮是否會出現體系性的風險,不僅僅是家銀行本身會處于麻煩當中,其他銀行也可能進入非常危險的境地,從一定角度來說,銀行不可能為這個影響負責任,如果想預防這種金融危機的發生,必須要有適宜的監管。 什么是監管呢?是政府所采取的行動,把它稱之為監管,或者政府機構的規章制度,確保在這些監管措施下杠桿率不會失控,在金融危機發生以后,我們看到在美國,在歐洲,都有很多的影響,于是政府開始采取措施,嘗試去進行去杠桿。比如在美國,通過了一項富蘭克法案,為了堅持對于大體量的銀行,尤其是同其他銀行有密切業務往來的銀行,必須要能夠去證明即使貸款無法得到償還,他們仍然能維持正常的運營,這就是我認為需要在未來繼續做的,來預防未來金融危機的發生。但不幸的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好了傷疤忘了疼,總會徹底忘了監管的重要性,所以我現在也很擔憂,隨著時間不斷的演進,我們會忘掉以前非常慘痛的教訓,希望這個不會發生。當然,這是一個更長的版本回答您的問題。 賈康:教授非常清晰的給我們勾畫了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視角,金融系統在給可選擇的企業家提供融資支持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概念就是杠桿率,這個杠桿率必須合理,在運行可持續的這樣一個狀態上來發揮它的功能,如果這個杠桿率由于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原因過高,那么去杠桿的任務自然就要成為現實的需要,這就聯系到了監管部門的責任。教授在這樣一個核心概念展開討論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人類認識這個問題上是反復吃教訓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歷史經驗,就是人類總是不能很好的吸收歷史經驗。我們希望未來在原來發生的不良事件的現實面前,能夠更好的吸收一些歷史經驗。對于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吸收這種經驗從全球視野之內,也從我們自己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過程中吸收的經驗,這個意義顯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得到教授給出這樣一些解說之后,我想接著再問一下,大家都知道Maskin教授以卓越的學術貢獻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您特別強調的做出學術貢獻的機制設計理論,當然今天沒有時間展開說,我了解到的您強調在這個理論的框架之內,要注重信息的問題,你的研究成果和我們今天討論的金融風險的防范,之間的聯系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場合給我們勾畫一下?讓我們觀眾加深一下對理論要點的認識? Eric S.Maskin:是的,我做的學術研究專注于機制的設計,機制設計其實是反向的工程設計,也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其實是先是看結果,我們想要什么樣的結果,再以這個結果出發,反向的去設計相關的機制,什么樣的機制是我們所必須要的,什么樣的市場是我們必須要的,什么樣的流程,制度安排是我們要先去落實的。根據我的理解,也是我們今天這個大會要討論的問題,因為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卓有成效,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們希望繼續保持強勁的勢頭。問題就是什么樣的機制,什么樣的機制設計,是應該在金融行業被推出的,來確保這樣的一個強勁勢頭可以繼續下去,所以簡短的回答您的問題,是的,我的理論研究,我的機制設計方面的研究,確實和今天的話題密切相關,能夠為金融行業的機制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賈康:教授的這個認識,我想做一點點評。我和一些同道者這些年特別注重研究所謂新供給經濟學,在經濟生活中,需要和供給,雙方互動,形成經濟生活的運行中間,我們認為要特別重視在已經有的經濟學成果之上,在總量調控為主的需求管理的旁邊,還要注意優化結構的供給管理,當然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政府怎么樣和市場形成合理的合作分工關系的問題,就像您前面提到的,首先要有一個健全的市場,讓企業家在里面發揮作用,企業家需要融資,融資需要得到政府和管理機構的監管。在這個視角上,我們認為中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個總體制度安排過程中,要特別突出一個制度供給有效性的問題,這種制度供給的有效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漢語里特別愿意和機制的健全完善結合在一起,比如中國的金融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一個現代經濟特征的,經過這40年的發展,中國的金融系統有一系列的改革,可能教授也有所了解。到了現在,中國的金融改革取得很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緊緊抓住制度和機制的建設,這種制度和機制的建設在現實生活中是有難度的。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明確的形成了一個框架性認識,中國要把原來的中國人民銀行提升為管理機構定位的中央銀行,這樣的一個改革后面跟著的是人民銀行剝離所有的金融服務的業務,變成管理者這樣一個化身,當時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成為專業銀行,讓他們行使商業銀行的職能,這就是整個中國間接金融系統最開始起步的情況。間接金融機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發展了中國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取得城市的同時也有困擾我們的問題,就是機制安排是不完善的,特別突出的一個問題,回到您前面的杠桿的概念上,因為這些年我們一方面感覺現實生活中很多市場主體想得到的融資支持,苦苦不能得到,比較典型的有很多的中小微企業,有很多的科技創新企業,他們感覺應該得到的融資支持苦苦的不能他們的意愿去得到。另外一方面,中國的杠桿率的概念非常高了,這些年人們討論中國金融中間的所謂脫實向虛問題,核心的指標落在您剛才提到的杠桿率的問題上,中國宏觀的杠桿率,光是把M2和GDP相比,已經在250:100,2.5倍GDP水平上。現在已經引起了中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中國一些重要會議上都特別強調了要去杠桿,和您前面說到的機制性健康化的問題,顯然理論聯系到實際了。 按照這樣一個理解,請教授再討論一下,就您所觀察的中國現在的高杠桿率和去杠桿的問題,在這方面您有什么點評和提出的建議? Eric S.Maskin:我非常認同您的觀點,中國的杠桿率非常高,高到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其中有一個方式能夠緩解當前的情況,或者說一個解決方案,去除高杠桿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資本化,資本化程度要更高。這樣的話不用做其他的一些變動,只是對目前的債務做一個資本化,還是同樣數量的資金,如果把這個量降下來,可能會降低企業的活力,我們不能那么做,只能對現有的債務進行資本化,這是一套好的方案。另外,我們要擴大資本的來源,現在大部分借款來自于銀行,我們有股票市場,但是還并不是非常的成熟,并沒有在融資方面發揮出和銀行同樣大的一個作用。另外還有一個方式可以拿到資本,那就是私有領域的一些融資,比如說私募基金,如果中國能在私有市場這部分取得更長足的發展,擴大這塊發展,那么也不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能夠給我們的融資帶來更多的資金來源。中國目前為止是非常富有的一個國家,我們的資本非常充足,問題就是我們怎么樣去利用好這個資本,讓它能夠產生最高的生產效率,生產力。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會在私有市場這塊取得更多的進展。 賈康:非常感謝教授在這方面非常睿智的建議,我作為學者,我是非常贊成您的思路,愿意借這個機會再展開談一下。如果說中國在金融有所發展的情況下,相關的一些人們討論多年的資本化,比如說債轉股,現在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不少的爭議和困難,這些年雖然有私募基金的發展,但是要看到在整個進行系統里面,它所形成的比重還是相當低的,中國的股市、債市、私募基金等等合在一起,按照我所了解的信息,直接融資的部分也就是20%上下,其他的80%左右是間接融資,是銀行系統以貸款來實行融資支持經濟生活。我們看到的像比較典型的發達經濟體,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美國是直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主和間接融資為主相比之下,在杠桿率的表現上,間接融資形成重復杠桿率的計算因素累計在那兒了,如果更好的發揮直接融資作用,讓它的比重提升上來,我們特別擔心的宏觀杠桿率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就削減了。直接融資更大的比重提升起來,更有利于激發企業家精神,讓私募基金,資本化過程中,可以讓要素能夠流動,我的觀點和您的邏輯是不是一致的? Eric S.Maskin:完全一樣的,基本上您說的就是我的邏輯,我并不是說銀行的貸款要降低,不是這個意思,他們應該保持現有的水平。您說的直接融資的部分,或者用我的話來說,私有市場的這一塊應該要得到更大的鼓勵,應該大大的增加在未來的幾年當中,這樣才能確保中國的經濟向前發展。 賈康:中國現實問題里面,也是引起大家關注的一個風險問題,去杠桿這當然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必須控制中國金融風險的原則,但是在去杠桿操作過程中中國碰到這樣的困惑,按照去杠桿的取向,最嚴格的去控制所有的融資活動,中國的融資活動就像我剛才提到的,80%左右都是貸款的發放,大量的去杠桿就是落在了對于貸款可得性,一壓再壓。指標上看起來,體現了去杠桿的一些進展和成績,但是不是跟您說到的另外一個問題產生沖突,您剛才專門強調了,您的這個邏輯并不能引出現在整個貸款規模要壓下去,而是要讓這個規模發揮作用的時候,更多讓直接融資的這些經濟活動相關的機制成長起來,在中國現實生活中恰恰缺乏這方面的呼應,我們整個系統里面最得心應手的就是響應中央的號召,去杠桿,控制金融風險,按照任何風險就死死的按住不許動了,當然這代表我的觀點,也有很多學者和我是類似的想法,這樣以一個看起來貫徹中央精神的去杠桿的控制風險,可能帶來新的風險。新的風險就是經濟生活中的創新要有彈性空間,這個彈性空間需要有直接融資等等承擔一定風險的試錯和成長,另外也要有原來的貸款,在發放過程中自己必須完成的一些機制的轉變,現在都死死按住,似乎這就是在防范風險,卻把創新活動的可能性一起壓低了,帶來新的風險是什么?是中國經濟現在在階段轉化過程中,必要的一些速度并不能得到保持,會更多的體現出下行的壓力。我們想追求的活力卻不能在這個中間,在所有的去杠桿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替代,我覺得這個問題您也可以一些看法。 Eric S.Maskin:我覺得其實在這個觀點上,我們也有很多所見略同之處,尤其是提到在這個未來經濟的成功,中國必須要求我們找到更多資本去支持,通過傳統的銀行系統可以做到,但是政府需要允許其他形式的融資行為的存在,包括外資也應該被允許進入到市場,現在有很多外國投資者很期盼能夠投資中國。為什么不允許他們呢?我覺得對中國的發展是好事,不管是從經濟和政府的角度來說也都是有益的。 賈康:中國的官方管理部門,從領導人到具體的這些操作環節的官員,已經有多次的表態,而且有一系列實際的措施,最新的消息是進一步的提升了外資在中國興辦銀行和金融機構持股的比重,擴大了業務范圍,您一定也注意到了。跟您說的這個似乎形成了一個對應性,當然我們也希望聽到您再給我們提出這方面的點評和建議。 Eric S.Maskin:您剛才提供的信息比我了解的情況更為符合現實,從外界看中國,中國從傳統上一直還是比較去抵制外資進入中國的,尤其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通常情況下要面臨較高的監管審批的成本,我也很好的高興聽到,中國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很多過去針對外國投資,外資企業的障礙會被逐漸的放松,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說,情況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去發展,尤其我想提到的,因為多種原因,目前處在一個反全球化的浪潮當中,在美國可以看到,在歐洲也是如此,基本上每個角落,包括拉美都是這樣,我覺得中國毫無疑問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力量,來去抵制反全球化的情緒和浪潮,如果中國能發揮一個領導的作用,能夠去鼓勵全球化進一步的發生,能夠去鼓勵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這將會向世界傳遞正確的信號,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賈康:對現在版權的情況作出的評論,體現了一個有深厚學養的學者,基于學理來給我們強調的人類文明提升發展中間全球化體現的是主潮流,全球化是順應著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理論上所說的生產力的發展而帶來的生產要素在整個世界范圍內更流暢的,更便捷的來做流動和調動發展的潛力和活力的客觀需要,而教授肯定了中國這方面的態度,我們作為研究者也是感覺,中國理所當然應該在認清這種反全球化只是逆流的情況下,繼續義無反顧的推進全面開放,就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擁抱全球化。當然,中國在這方面同時還有我們認為不是說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認識,中國仍然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您看到的北京、上海,直觀的面貌跟紐約、曼哈頓差不多了,但是實際上硬件迅速提升的同時,我們的軟件,科技創新水平,治理方面的內在機制,仍然是欠發達的,還是有明顯差距的。所以,在中國推進全球化過程中,我們的力量相對有限,但是可能別無選擇,中國要更多跟世界其他經濟體更多的交流,尋求一個共識,更多的在推進全球化所帶來的共贏,共榮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教授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意見。 中國繼續發揮作用,有待于中國自己能夠在和平發展道路上成長起來,中國的領導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邏輯也是如此,在這個視角來講,我也注意到您作為有影響的學者,在若干場合曾經對中國相關的經濟研究,談到過您的一些看法,您提到的中國的經濟研究和中國研究相關的政策優化研究等等,還是存在著一些形式的問題,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可以給我們談談這方面的看法和認識? Eric S.Maskin:我想強調一下,首先,中國目前已經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全球化的一個領軍者,在過去的40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國家如何能夠去通過全球化實現致富,中國出口的能力,也向我們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引擎,但是這個全球化的過程主要是關注于進出口,也是真實的產品,在中國一些真實的產品,實體產品的進出口是很大的借助到了全球化的便利,但是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說,中國沒有完全去把自己整合到全球的金融市場當中,以及中國的貨幣,并不是全球貿易體系真正的一個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想要去讓這個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未來應該有什么發展策略,如果中國選擇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可以給其他國家,比如給美國樹立更好的榜樣,尤其是現在在美國這種反全球化的趨勢非常強。 賈康:中國吸引外資進入方面仍然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外資的進入還是有不便利的障礙因素,我認同您的判斷,在總的發展趨勢上講,還是體現著逐漸提高便利程度,因為我們作為過來人,印象很深刻,改革開放之前總體的說法叫閉關鎖國,改革開放之后在推進改革市場取向的進展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改革是現代化的關鍵,改革需要開放對它的促進,用開放去倒逼改革,實際生活中,我們總書記說一句話的“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由于這種阻礙的因素,外資進入中國往往被這樣那樣的理由形成了一些比較高的摩擦系數和實際的困難,而且中國內部要構建統一市場,生產要素順暢流動也碰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很多領域里面民營企業在準入這方面是碰到障礙的,所以這幾年改革過程中反復強調,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對于民營企業等等的發展,也要將準入,讓他們充分的來實現要素流動,發揮他們的潛力和活力的作用。所以,我們自己的改革放在全球化過程中,跟您強調的對外開放要連成一體,而且改革和開放應該互動,某些情況下要特別借助于開放來倒逼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說有了一個進一步的投資便利化的方向,我認為還是應該有一定的信心,中國在推進的過程中這個開放的大門應該還會是越開越大,而不會變成一個收緊。當然,也值得憂慮,在實際生活中,說得多,做得少,只說不做的情況確實存在,我們作為研究者也感覺很不愉快,焦慮。但是現在總體的趨勢,體現中央意圖的事情還是強烈的信號第一,在不久前最高決策層明確的說中國的海南島要建成全球最大體量的自由貿易港區,這是讓外資在自由貿易港里面盡可能的發揮作用,在中國的珠三角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廣東、深圳和香港、澳門開成一體化的區域,這個打造大灣區我認為內在的目標就是爭取把這個區域打造成類似于美國的紐約、舊金山和日本的東京,在全球排名最前的灣區區域,規則上顯然廣東、深圳在規則上不可能讓香港、澳門往他們已有規則上靠,而是必須把廣東和深圳的規則向香港、澳門作為國際慣例的規則去對接,對標,形成一個更有一體化特征的大灣區增長集,都是中央非常明確的可以成為戰略部署的舉措。另外,上海自貿區也是以改革為重點,可復制,經過幾輪復制,全國有十幾個自貿區,投資的便利程度在這些區域明顯的提高起來。雖然有種種的矛盾,不同的認識和實際生活中的阻礙,但是您期盼的也是我高度贊成的,中國很多實際工作者和學者都贊成的,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歡迎外資進入中國更好的共同發展,我覺得這是大趨勢,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面,我們可以給予希望,已經有的部署可以促成更多的積極的成果。 Eric S.Maskin:這一點我也非常認同,我覺得其實中國的政府非常的明智,包括在改革開放這樣的策略上采取了逐步推進的策略,我相信大家都認同改革開放的方向是對的,出現爭議的地方可能是速度這一塊,可能有人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應該要更快,但我個人覺得,我們要時刻去調控這個速度,讓這個速度保持適中、穩定,或者是穩中有快的速度。這個策略當中我看到了很多中國政府的智慧,包括您剛才說的自貿區,中國已經有超過10個自貿區了,也是逐步的去開放,先有上海,然后是其他的地方再去復制,而不是說所有城市都一起來做這個自貿區,如果說太著急來做這些事情,可能會形成反效果,可能都做不好,所以這種逐步推進的方式是更容易把控的。 賈康:教授說得非常的中肯,中國人有句老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您這樣有深厚學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專家的定位,衷心感謝您在百忙當中參加今天的高峰論壇,發表了非常有價值的看法和意見,請您再說一兩句最想說的話。 Eric S.Maskin:每一年我都會來中國,過去的25年中我每年都來中國,每次來我都會印象深刻,中國發生的變化,我覺得和中國的關聯非常的密切,因為有我的一些學生,他們在中國任職了,他們也成為中國的經濟學家,我感覺我也是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期待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我時刻關注著,我也會做出我的貢獻。 賈康:非常感謝,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從教授今天的談話中受益良多,謝謝Maskin教授。 主持人:在座的觀眾也想參與到對話當中來,我們的觀眾還有問題想要提給兩位。 提問:非常感謝,我是來自于復旦大學的老師。您剛剛提到金融危機的時候,您有說金融機構放款的時候也和外部機構有非常多的聯系,我非常認同,我覺得如果說金融機構都這么做,而且沒有監管方式加以制約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我要問的問題和這個不太一樣,我要問的是數字貨幣,我們都知道Libra發布了一個聲明,大家都很感興趣,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和數字貨幣相關的活動在中國是沒有的所以Libra的聲明引發了非常多的討論,像臉書這樣的公司有全球的用戶,幾十億人,如果說有相關的監管框架,比如說全球的監管框架來管理這個全球數字貨幣的傳播和流通,您覺得我們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Eric S.Maskin:我個人其實是對私人數字貨幣持懷疑態度的人,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臉書如果要做這方面的業務,我個人覺得很失望,它不是有利于我們金融系統的。如果你不介意,我花點時間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我會這樣認為。數字貨幣,像比特幣,加密貨幣,這一類型的貨幣確實有一些潛在的價值,包括貨幣的流通,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支付,我們可以繞過銀行直接來完成,也可以是在安全的方式下,匿名的方式下來完成。但是我覺得國家貨幣也承載著同樣的功能,為什么需要私人貨幣呢?中央銀行也可以提供數字貨幣,他們可以提供數字貨幣,如果想要做的話,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所以,我覺得比特幣這樣的私人的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首先,他們用的是私人的貨幣,而不是國家法定認可的貨幣,不是美元,不是人民幣。所以,政府的威懾力,或者說政府的監管能力就會相對較弱,中國的中國人民銀行,還有美國、歐洲的央行,有非常有價值的政策恐懼可以調整貨幣的流通,大簫條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中央銀行可以刺激經濟,可以印更多的鈔票,如果過熱的話,我們的央行也可以進行調整來限制印發貨幣的數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國家的貨幣了,都不用人民幣,都不用美元,只用比特幣了,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就失去了,這是沒有監管的一項私人貨幣了。所以,這些私人的數字貨幣沒有大規模的流通,我們確實可以用比特幣,從一個點把錢轉到另一個點,但是不能買大部分的商品或者服務,這些私人的貨幣價值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波動,他們被看作是一項投資,而不是流通的貨幣。所以,我個人是強烈的持懷疑態度,對私人的數字貨幣,不管它是什么類型自,我個人覺得中央銀行可以提供一些數字化的替代方案,這一點將會把數字貨幣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我們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私人公司上。[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5:46
Maskin:中國已某種程度上成為全球化領軍者
Maskin:中國已某種程度上成為全球化領軍者

   新浪財經訊 10月18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轉型與創新——踏上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對話諾獎: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環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Eric S. Maskin、華夏新供給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參與對話。 Eric S. Maskin表示,中國目前已經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全球化的一個領軍者,在過去的40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國家如何能夠去通過全球化實現致富,中國出口的能力,也向我們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引擎,但是這個全球化的過程主要是關注于進出口,也是真實的產品,在中國一些真實的產品,實體產品的進出口是很大的借助到了全球化的便利,但是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說,中國沒有完全去把自己整合到全球的金融市場當中,以及中國的貨幣,并不是全球貿易體系真正的一個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想要去讓這個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未來應該有什么發展策略,如果中國選擇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可以給其他國家,比如給美國樹立更好的榜樣,尤其是現在在美國這種反全球化的趨勢非常強。 以下是對話實錄: 賈康:大家好,Eric S.Maskin教授非常忙,能來參加這個高峰論壇,能有這么值得重視的討論單元,我們先進行一些討論。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遏制金融脫實向虛,防范劃界金融風險,這個現實意義是非常明顯的。現實問題的解決,我們作為學者非常看重理論怎么樣分析和認識現實,有句老話叫理論密切聯系實際。我們首先要觀察經驗的一些東西,像Maskin這樣的理論大家,一定非常關注在金融業發展中間相關的國際經驗,我想向教授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根據您的了解,在我們今天討論的金融業要注意脫實向虛這個風險的問題,本來應該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但是出現了脫實向虛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國際經驗下您認為可以指出相關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果在總結國際經驗的視角上,您是不是可以談一些您自己認為值得提到的必須注重的形成原因。 Eric S.Maskin:非常高興有機會來討論這個話題,首先我想強調一下這個金融的虛擬化,是否能更加具體一些虛擬化主要指的是什么? 賈康:在我們了解的世界范圍內有影響的一些類似的案例,最近的可以舉出的金融脫離了正常的軌道而發生泡沫的虛擬化,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再早一些當然還有舉出很多例子,比如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更早的還可以舉出一些案例。這些年中國學者討論這個問題的語境里面,特別強調金融本來應該把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落在服務于整個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上面,但是好像在這個危機里面,人們感受到金融有一種自我循環,自我擴張的特點,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比如以無抵押方式取得住房貸款,比較普遍的證券化,然后又衍生工具化,最后變成鏈條的斷裂,就是脫實向虛,自我循環,自我擴張,自我膨脹,這樣的案例我相信教授一定非常重視,大概指的這樣的一些事情。 Eric S.Maskin:我來解釋一下,從經濟學家的角度,為什么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了,大家應該記得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數百年之前是最近的一次主要的金融危機,所有這些金融危機有一點共同之處,就在于往往是這個杠桿率太高了,為什么叫杠桿率特別高呢?我在這里所講的杠桿率是指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他們在提供貸款方面往往是把錢貸給創業者或者企業家,并不僅僅是把銀行自己的錢投到貸款過程當中,是借來的錢被貸了出去,通過這種杠桿的方式來進行放貸,這是很短的一個版本。我再解釋一下更多的細節,首先我想強調的是在現代世界,金融毫無疑問發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現代世界很大程度上的進展是由企業家、創業者推動的,他們有新的想法,他們想幫助我們不斷推進社會的進步,通過他們所投放到市場當中的產品和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整體社會的經濟進步,企業家們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金融行業非常的關鍵,我自己想說“銀行”這個詞,用“銀行”暫代所有的金融機構,就是對創業者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他們給企業家提供資金支持到這一點,也會對企業家的觀點進行一定的評估,看看哪個企業家的觀點是好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想法,會給好想法的企業家進行投資,這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對銀行來說,他們并不總是有足夠的自有資金來去投資,把資金提供給企業家,所以對銀行來說,需要去從其他銀行那里去拆借,從其他投資者那里募資,通過放貸的方式給企業家提供資金支持。這就是為什么我提到“杠桿”這個詞,其實是可以發揮良好作用的,促進經濟增長,因為可以使銀行通過杠桿的方式去放大它的能力,支持更多的企業家。同時,杠桿對銀行來說也有好處,銀行能夠放大自己的放貸能力,盡可能的追求更多的投資回報,相比于在沒有杠桿的情況下。但是杠桿也有負面的影響,我們看到銀行放貸的時候有一定的風險,在于最后這個放貸會有回報,但是有些情況下連本都收不回來,銀行應該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如果一個銀行在放貸的時候使用的是杠桿,用借來的錢去放貸,借來的錢最后又沒有辦法收回來,不光是放貸的銀行會陷入麻煩,因為無法去償還其他銀行的這些拆借的資金,其他銀行可能也會陷入資金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會產生一個所謂的鎖鏈效應,就是最初的借款方出面了問題,借錢給這個借款方的也會出現問題。由于這個杠桿的原因,整個金融體系可能會處于危險當中,甚至對很小的實體經濟的行業,甚至給很小的實體經濟的行業來提供服務,都會出現這種風險。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主要是房地產市場出了問題,由于杠桿率,我們看到房地產市場影響到了整個企業市場,最后影響到了美國經濟,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一個銀行通過杠桿方式放貸的時候,不會去考慮是否會出現體系性的風險,不僅僅是家銀行本身會處于麻煩當中,其他銀行也可能進入非常危險的境地,從一定角度來說,銀行不可能為這個影響負責任,如果想預防這種金融危機的發生,必須要有適宜的監管。 什么是監管呢?是政府所采取的行動,把它稱之為監管,或者政府機構的規章制度,確保在這些監管措施下杠桿率不會失控,在金融危機發生以后,我們看到在美國,在歐洲,都有很多的影響,于是政府開始采取措施,嘗試去進行去杠桿。比如在美國,通過了一項富蘭克法案,為了堅持對于大體量的銀行,尤其是同其他銀行有密切業務往來的銀行,必須要能夠去證明即使貸款無法得到償還,他們仍然能維持正常的運營,這就是我認為需要在未來繼續做的,來預防未來金融危機的發生。但不幸的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好了傷疤忘了疼,總會徹底忘了監管的重要性,所以我現在也很擔憂,隨著時間不斷的演進,我們會忘掉以前非常慘痛的教訓,希望這個不會發生。當然,這是一個更長的版本回答您的問題。 賈康:教授非常清晰的給我們勾畫了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視角,金融系統在給可選擇的企業家提供融資支持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概念就是杠桿率,這個杠桿率必須合理,在運行可持續的這樣一個狀態上來發揮它的功能,如果這個杠桿率由于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原因過高,那么去杠桿的任務自然就要成為現實的需要,這就聯系到了監管部門的責任。教授在這樣一個核心概念展開討論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人類認識這個問題上是反復吃教訓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歷史經驗,就是人類總是不能很好的吸收歷史經驗。我們希望未來在原來發生的不良事件的現實面前,能夠更好的吸收一些歷史經驗。對于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吸收這種經驗從全球視野之內,也從我們自己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過程中吸收的經驗,這個意義顯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得到教授給出這樣一些解說之后,我想接著再問一下,大家都知道Maskin教授以卓越的學術貢獻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您特別強調的做出學術貢獻的機制設計理論,當然今天沒有時間展開說,我了解到的您強調在這個理論的框架之內,要注重信息的問題,你的研究成果和我們今天討論的金融風險的防范,之間的聯系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場合給我們勾畫一下?讓我們觀眾加深一下對理論要點的認識? Eric S.Maskin:是的,我做的學術研究專注于機制的設計,機制設計其實是反向的工程設計,也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其實是先是看結果,我們想要什么樣的結果,再以這個結果出發,反向的去設計相關的機制,什么樣的機制是我們所必須要的,什么樣的市場是我們必須要的,什么樣的流程,制度安排是我們要先去落實的。根據我的理解,也是我們今天這個大會要討論的問題,因為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卓有成效,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們希望繼續保持強勁的勢頭。問題就是什么樣的機制,什么樣的機制設計,是應該在金融行業被推出的,來確保這樣的一個強勁勢頭可以繼續下去,所以簡短的回答您的問題,是的,我的理論研究,我的機制設計方面的研究,確實和今天的話題密切相關,能夠為金融行業的機制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賈康:教授的這個認識,我想做一點點評。我和一些同道者這些年特別注重研究所謂新供給經濟學,在經濟生活中,需要和供給,雙方互動,形成經濟生活的運行中間,我們認為要特別重視在已經有的經濟學成果之上,在總量調控為主的需求管理的旁邊,還要注意優化結構的供給管理,當然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政府怎么樣和市場形成合理的合作分工關系的問題,就像您前面提到的,首先要有一個健全的市場,讓企業家在里面發揮作用,企業家需要融資,融資需要得到政府和管理機構的監管。在這個視角上,我們認為中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個總體制度安排過程中,要特別突出一個制度供給有效性的問題,這種制度供給的有效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漢語里特別愿意和機制的健全完善結合在一起,比如中國的金融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一個現代經濟特征的,經過這40年的發展,中國的金融系統有一系列的改革,可能教授也有所了解。到了現在,中國的金融改革取得很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緊緊抓住制度和機制的建設,這種制度和機制的建設在現實生活中是有難度的。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明確的形成了一個框架性認識,中國要把原來的中國人民銀行提升為管理機構定位的中央銀行,這樣的一個改革后面跟著的是人民銀行剝離所有的金融服務的業務,變成管理者這樣一個化身,當時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成為專業銀行,讓他們行使商業銀行的職能,這就是整個中國間接金融系統最開始起步的情況。間接金融機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發展了中國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取得城市的同時也有困擾我們的問題,就是機制安排是不完善的,特別突出的一個問題,回到您前面的杠桿的概念上,因為這些年我們一方面感覺現實生活中很多市場主體想得到的融資支持,苦苦不能得到,比較典型的有很多的中小微企業,有很多的科技創新企業,他們感覺應該得到的融資支持苦苦的不能他們的意愿去得到。另外一方面,中國的杠桿率的概念非常高了,這些年人們討論中國金融中間的所謂脫實向虛問題,核心的指標落在您剛才提到的杠桿率的問題上,中國宏觀的杠桿率,光是把M2和GDP相比,已經在250:100,2.5倍GDP水平上。現在已經引起了中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中國一些重要會議上都特別強調了要去杠桿,和您前面說到的機制性健康化的問題,顯然理論聯系到實際了。 按照這樣一個理解,請教授再討論一下,就您所觀察的中國現在的高杠桿率和去杠桿的問題,在這方面您有什么點評和提出的建議? Eric S.Maskin:我非常認同您的觀點,中國的杠桿率非常高,高到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其中有一個方式能夠緩解當前的情況,或者說一個解決方案,去除高杠桿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資本化,資本化程度要更高。這樣的話不用做其他的一些變動,只是對目前的債務做一個資本化,還是同樣數量的資金,如果把這個量降下來,可能會降低企業的活力,我們不能那么做,只能對現有的債務進行資本化,這是一套好的方案。另外,我們要擴大資本的來源,現在大部分借款來自于銀行,我們有股票市場,但是還并不是非常的成熟,并沒有在融資方面發揮出和銀行同樣大的一個作用。另外還有一個方式可以拿到資本,那就是私有領域的一些融資,比如說私募基金,如果中國能在私有市場這部分取得更長足的發展,擴大這塊發展,那么也不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能夠給我們的融資帶來更多的資金來源。中國目前為止是非常富有的一個國家,我們的資本非常充足,問題就是我們怎么樣去利用好這個資本,讓它能夠產生最高的生產效率,生產力。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會在私有市場這塊取得更多的進展。 賈康:非常感謝教授在這方面非常睿智的建議,我作為學者,我是非常贊成您的思路,愿意借這個機會再展開談一下。如果說中國在金融有所發展的情況下,相關的一些人們討論多年的資本化,比如說債轉股,現在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不少的爭議和困難,這些年雖然有私募基金的發展,但是要看到在整個進行系統里面,它所形成的比重還是相當低的,中國的股市、債市、私募基金等等合在一起,按照我所了解的信息,直接融資的部分也就是20%上下,其他的80%左右是間接融資,是銀行系統以貸款來實行融資支持經濟生活。我們看到的像比較典型的發達經濟體,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美國是直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主和間接融資為主相比之下,在杠桿率的表現上,間接融資形成重復杠桿率的計算因素累計在那兒了,如果更好的發揮直接融資作用,讓它的比重提升上來,我們特別擔心的宏觀杠桿率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就削減了。直接融資更大的比重提升起來,更有利于激發企業家精神,讓私募基金,資本化過程中,可以讓要素能夠流動,我的觀點和您的邏輯是不是一致的? Eric S.Maskin:完全一樣的,基本上您說的就是我的邏輯,我并不是說銀行的貸款要降低,不是這個意思,他們應該保持現有的水平。您說的直接融資的部分,或者用我的話來說,私有市場的這一塊應該要得到更大的鼓勵,應該大大的增加在未來的幾年當中,這樣才能確保中國的經濟向前發展。 賈康:中國現實問題里面,也是引起大家關注的一個風險問題,去杠桿這當然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必須控制中國金融風險的原則,但是在去杠桿操作過程中中國碰到這樣的困惑,按照去杠桿的取向,最嚴格的去控制所有的融資活動,中國的融資活動就像我剛才提到的,80%左右都是貸款的發放,大量的去杠桿就是落在了對于貸款可得性,一壓再壓。指標上看起來,體現了去杠桿的一些進展和成績,但是不是跟您說到的另外一個問題產生沖突,您剛才專門強調了,您的這個邏輯并不能引出現在整個貸款規模要壓下去,而是要讓這個規模發揮作用的時候,更多讓直接融資的這些經濟活動相關的機制成長起來,在中國現實生活中恰恰缺乏這方面的呼應,我們整個系統里面最得心應手的就是響應中央的號召,去杠桿,控制金融風險,按照任何風險就死死的按住不許動了,當然這代表我的觀點,也有很多學者和我是類似的想法,這樣以一個看起來貫徹中央精神的去杠桿的控制風險,可能帶來新的風險。新的風險就是經濟生活中的創新要有彈性空間,這個彈性空間需要有直接融資等等承擔一定風險的試錯和成長,另外也要有原來的貸款,在發放過程中自己必須完成的一些機制的轉變,現在都死死按住,似乎這就是在防范風險,卻把創新活動的可能性一起壓低了,帶來新的風險是什么?是中國經濟現在在階段轉化過程中,必要的一些速度并不能得到保持,會更多的體現出下行的壓力。我們想追求的活力卻不能在這個中間,在所有的去杠桿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替代,我覺得這個問題您也可以一些看法。 Eric S.Maskin:我覺得其實在這個觀點上,我們也有很多所見略同之處,尤其是提到在這個未來經濟的成功,中國必須要求我們找到更多資本去支持,通過傳統的銀行系統可以做到,但是政府需要允許其他形式的融資行為的存在,包括外資也應該被允許進入到市場,現在有很多外國投資者很期盼能夠投資中國。為什么不允許他們呢?我覺得對中國的發展是好事,不管是從經濟和政府的角度來說也都是有益的。 賈康:中國的官方管理部門,從領導人到具體的這些操作環節的官員,已經有多次的表態,而且有一系列實際的措施,最新的消息是進一步的提升了外資在中國興辦銀行和金融機構持股的比重,擴大了業務范圍,您一定也注意到了。跟您說的這個似乎形成了一個對應性,當然我們也希望聽到您再給我們提出這方面的點評和建議。 Eric S.Maskin:您剛才提供的信息比我了解的情況更為符合現實,從外界看中國,中國從傳統上一直還是比較去抵制外資進入中國的,尤其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通常情況下要面臨較高的監管審批的成本,我也很好的高興聽到,中國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很多過去針對外國投資,外資企業的障礙會被逐漸的放松,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說,情況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去發展,尤其我想提到的,因為多種原因,目前處在一個反全球化的浪潮當中,在美國可以看到,在歐洲也是如此,基本上每個角落,包括拉美都是這樣,我覺得中國毫無疑問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力量,來去抵制反全球化的情緒和浪潮,如果中國能發揮一個領導的作用,能夠去鼓勵全球化進一步的發生,能夠去鼓勵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這將會向世界傳遞正確的信號,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賈康:對現在版權的情況作出的評論,體現了一個有深厚學養的學者,基于學理來給我們強調的人類文明提升發展中間全球化體現的是主潮流,全球化是順應著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理論上所說的生產力的發展而帶來的生產要素在整個世界范圍內更流暢的,更便捷的來做流動和調動發展的潛力和活力的客觀需要,而教授肯定了中國這方面的態度,我們作為研究者也是感覺,中國理所當然應該在認清這種反全球化只是逆流的情況下,繼續義無反顧的推進全面開放,就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擁抱全球化。當然,中國在這方面同時還有我們認為不是說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認識,中國仍然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您看到的北京、上海,直觀的面貌跟紐約、曼哈頓差不多了,但是實際上硬件迅速提升的同時,我們的軟件,科技創新水平,治理方面的內在機制,仍然是欠發達的,還是有明顯差距的。所以,在中國推進全球化過程中,我們的力量相對有限,但是可能別無選擇,中國要更多跟世界其他經濟體更多的交流,尋求一個共識,更多的在推進全球化所帶來的共贏,共榮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教授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意見。 中國繼續發揮作用,有待于中國自己能夠在和平發展道路上成長起來,中國的領導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邏輯也是如此,在這個視角來講,我也注意到您作為有影響的學者,在若干場合曾經對中國相關的經濟研究,談到過您的一些看法,您提到的中國的經濟研究和中國研究相關的政策優化研究等等,還是存在著一些形式的問題,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可以給我們談談這方面的看法和認識? Eric S.Maskin:我想強調一下,首先,中國目前已經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全球化的一個領軍者,在過去的40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國家如何能夠去通過全球化實現致富,中國出口的能力,也向我們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引擎,但是這個全球化的過程主要是關注于進出口,也是真實的產品,在中國一些真實的產品,實體產品的進出口是很大的借助到了全球化的便利,但是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說,中國沒有完全去把自己整合到全球的金融市場當中,以及中國的貨幣,并不是全球貿易體系真正的一個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想要去讓這個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未來應該有什么發展策略,如果中國選擇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可以給其他國家,比如給美國樹立更好的榜樣,尤其是現在在美國這種反全球化的趨勢非常強。 賈康:中國吸引外資進入方面仍然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外資的進入還是有不便利的障礙因素,我認同您的判斷,在總的發展趨勢上講,還是體現著逐漸提高便利程度,因為我們作為過來人,印象很深刻,改革開放之前總體的說法叫閉關鎖國,改革開放之后在推進改革市場取向的進展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改革是現代化的關鍵,改革需要開放對它的促進,用開放去倒逼改革,實際生活中,我們總書記說一句話的“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由于這種阻礙的因素,外資進入中國往往被這樣那樣的理由形成了一些比較高的摩擦系數和實際的困難,而且中國內部要構建統一市場,生產要素順暢流動也碰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很多領域里面民營企業在準入這方面是碰到障礙的,所以這幾年改革過程中反復強調,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對于民營企業等等的發展,也要將準入,讓他們充分的來實現要素流動,發揮他們的潛力和活力的作用。所以,我們自己的改革放在全球化過程中,跟您強調的對外開放要連成一體,而且改革和開放應該互動,某些情況下要特別借助于開放來倒逼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說有了一個進一步的投資便利化的方向,我認為還是應該有一定的信心,中國在推進的過程中這個開放的大門應該還會是越開越大,而不會變成一個收緊。當然,也值得憂慮,在實際生活中,說得多,做得少,只說不做的情況確實存在,我們作為研究者也感覺很不愉快,焦慮。但是現在總體的趨勢,體現中央意圖的事情還是強烈的信號第一,在不久前最高決策層明確的說中國的海南島要建成全球最大體量的自由貿易港區,這是讓外資在自由貿易港里面盡可能的發揮作用,在中國的珠三角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廣東、深圳和香港、澳門開成一體化的區域,這個打造大灣區我認為內在的目標就是爭取把這個區域打造成類似于美國的紐約、舊金山和日本的東京,在全球排名最前的灣區區域,規則上顯然廣東、深圳在規則上不可能讓香港、澳門往他們已有規則上靠,而是必須把廣東和深圳的規則向香港、澳門作為國際慣例的規則去對接,對標,形成一個更有一體化特征的大灣區增長集,都是中央非常明確的可以成為戰略部署的舉措。另外,上海自貿區也是以改革為重點,可復制,經過幾輪復制,全國有十幾個自貿區,投資的便利程度在這些區域明顯的提高起來。雖然有種種的矛盾,不同的認識和實際生活中的阻礙,但是您期盼的也是我高度贊成的,中國很多實際工作者和學者都贊成的,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歡迎外資進入中國更好的共同發展,我覺得這是大趨勢,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面,我們可以給予希望,已經有的部署可以促成更多的積極的成果。 Eric S.Maskin:這一點我也非常認同,我覺得其實中國的政府非常的明智,包括在改革開放這樣的策略上采取了逐步推進的策略,我相信大家都認同改革開放的方向是對的,出現爭議的地方可能是速度這一塊,可能有人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應該要更快,但我個人覺得,我們要時刻去調控這個速度,讓這個速度保持適中、穩定,或者是穩中有快的速度。這個策略當中我看到了很多中國政府的智慧,包括您剛才說的自貿區,中國已經有超過10個自貿區了,也是逐步的去開放,先有上海,然后是其他的地方再去復制,而不是說所有城市都一起來做這個自貿區,如果說太著急來做這些事情,可能會形成反效果,可能都做不好,所以這種逐步推進的方式是更容易把控的。 賈康:教授說得非常的中肯,中國人有句老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您這樣有深厚學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專家的定位,衷心感謝您在百忙當中參加今天的高峰論壇,發表了非常有價值的看法和意見,請您再說一兩句最想說的話。 Eric S.Maskin:每一年我都會來中國,過去的25年中我每年都來中國,每次來我都會印象深刻,中國發生的變化,我覺得和中國的關聯非常的密切,因為有我的一些學生,他們在中國任職了,他們也成為中國的經濟學家,我感覺我也是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期待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我時刻關注著,我也會做出我的貢獻。 賈康:非常感謝,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從教授今天的談話中受益良多,謝謝Maskin教授。 主持人:在座的觀眾也想參與到對話當中來,我們的觀眾還有問題想要提給兩位。 提問:非常感謝,我是來自于復旦大學的老師。您剛剛提到金融危機的時候,您有說金融機構放款的時候也和外部機構有非常多的聯系,我非常認同,我覺得如果說金融機構都這么做,而且沒有監管方式加以制約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我要問的問題和這個不太一樣,我要問的是數字貨幣,我們都知道Libra發布了一個聲明,大家都很感興趣,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和數字貨幣相關的活動在中國是沒有的所以Libra的聲明引發了非常多的討論,像臉書這樣的公司有全球的用戶,幾十億人,如果說有相關的監管框架,比如說全球的監管框架來管理這個全球數字貨幣的傳播和流通,您覺得我們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Eric S.Maskin:我個人其實是對私人數字貨幣持懷疑態度的人,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臉書如果要做這方面的業務,我個人覺得很失望,它不是有利于我們金融系統的。如果你不介意,我花點時間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我會這樣認為。數字貨幣,像比特幣,加密貨幣,這一類型的貨幣確實有一些潛在的價值,包括貨幣的流通,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支付,我們可以繞過銀行直接來完成,也可以是在安全的方式下,匿名的方式下來完成。但是我覺得國家貨幣也承載著同樣的功能,為什么需要私人貨幣呢?中央銀行也可以提供數字貨幣,他們可以提供數字貨幣,如果想要做的話,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所以,我覺得比特幣這樣的私人的數字貨幣是值得懷疑的。首先,他們用的是私人的貨幣,而不是國家法定認可的貨幣,不是美元,不是人民幣。所以,政府的威懾力,或者說政府的監管能力就會相對較弱,中國的中國人民銀行,還有美國、歐洲的央行,有非常有價值的政策恐懼可以調整貨幣的流通,大簫條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中央銀行可以刺激經濟,可以印更多的鈔票,如果過熱的話,我們的央行也可以進行調整來限制印發貨幣的數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國家的貨幣了,都不用人民幣,都不用美元,只用比特幣了,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就失去了,這是沒有監管的一項私人貨幣了。所以,這些私人的數字貨幣沒有大規模的流通,我們確實可以用比特幣,從一個點把錢轉到另一個點,但是不能買大部分的商品或者服務,這些私人的貨幣價值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波動,他們被看作是一項投資,而不是流通的貨幣。所以,我個人是強烈的持懷疑態度,對私人的數字貨幣,不管它是什么類型自,我個人覺得中央銀行可以提供一些數字化的替代方案,這一點將會把數字貨幣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我們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私人公司上。[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0月18日 15:40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
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主辦單位:
中國銀行業協會
中國保險業協會
中國保險學會

學術支持單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承辦單位:
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往屆回顧

微博推薦

更多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