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新三板府
在近60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占比近23%的做市企業也成為一個逐漸壯大的群體,受到市場的關注。當然,其中可能有不少是為了突擊創新層,加緊轉做市、增加做市商的企業。那么,這1000多家做市企業到底運行的怎么樣呢?
新三板分層機制實施最快只有53天了!
3月伊始,股轉系統就宣布,“4月組織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的全場測試”;隨后,證監會也正式回應稱,新三板分層機制預計5月正式實施。
而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三板試點放在“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之后,因此也被解讀為金融領域的頭號大事之一。根據府爺的統計,政府工作報告已經連續4年提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足見重視程度。(18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三板),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而在近60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占比近23%的做市企業也成為一個逐漸壯大的群體,受到市場的關注。要知道,在2015年初,做市企業占比近8%左右呢!當然,其中可能有不少是為了突擊創新層,加緊轉做市、增加做市商的企業。
那么,這1000多家做市企業到底運行的怎么樣呢?
6成為工業和消費技術行業
根據東財Choice數據,截至3月4日,在587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共有1354家做市企業,而這1354家做市企業的行業分布如下圖(按投資型行業分類)。
不難發現,其中工業行業中的做市企業數量最多,達到390家;緊隨其后的為消費技術行業,做市企業數量為383家。而這兩個行業的做市企業數量,占比將近60%。
2016年1月,新增做市企業數達峰值
說完行業分布,就每月新增做市企業數量上,府爺發現了個有趣的現象。眾所周知,做市商制度自2014年8月25日正式實施,至今不到兩年。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每月新增做市企業的高峰點,是在2016年的1月份。
府爺分析,這與掛牌企業突擊入圍創新層有關,尤其是“企業必須于1月29日前開始做市”的傳聞有關。
人往高處走,對于新三板企業來說,進入更高門檻,受到更多規范約束的同時,收獲更多的資本市場關注,也是人之常情,這很好理解。但府爺同時發現,除了2016年1月份,還有個高峰點是在2015年6月份,該月新增做市企業高達143家,與最高點的166家只相差了23家。
而實際上,2015年6月份的市場行情并不樂觀,3月、4月份的火熱行情剛剛過去,A股股災來襲。在這個節點,做市企業數卻迎來了2015年的高峰,這又是為什么?
在府爺看來,這或許是2015年3、4月份那波行情的“后遺癥”;換言之,就是所謂的“時間差”。2015年3、4月份的市場火熱行情,讓不少掛牌企業意識到,相較于協議轉讓企業,做市企業交易條件更為優越;于是在接下來的5、6月份,不少企業的轉讓方式紛紛變更為做市交易。
但隨著市場逐漸變冷,新增做市企業的數量也大幅下跌。
6成做市企業做市商不足6家
在此前公布的新三板分層標準中,“標準三”有著一個硬性條件:做市商不少于6家。
而根據府爺對這1354家企業的統計,擁有0~5家(包含5家)做市商的企業數量最多,達858家,占比為63.37%。
而擁有5~10家(包含10家)做市商的企業數量,達426家,占比為31.21%,位列第二。
在這1354家做市企業中,截止3月4日,聯訊證券以38家做市商,奪得做市商數量最多榜首,堪稱“做市企業之王”。
緊隨其后的是掛牌不到2個月的華強文化,以只差一家做市商的微弱劣勢(37家做市商)位居第二;位列第三的則為明利股份,做市商有30家。
在這1354家做市企業中,只有聯訊證券、華強文化、明利股份這三家企業的做市商達到30家以上。
下圖是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做市商數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存在并列,合計18家企業):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上述18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都是2014年掛牌,5家企業是做市商制度施行當天就轉做市的首批企業。
可見,最早成為做市企業的那一批企業,依然有不少企業受到做市商的青睞。
不過,這里通常都有個疑問:做市商的數量是越多越好嗎?
有業內人士表示,做市商數量選擇應與企業自身股本規模、發展階段和盈利能力匹配,因為,增加做市商往往是以犧牲股權為代價的。
不可否認的是,做市商數量多的企業,意味著更受做市商、乃至投資方的認可,交易活躍度有可能更高。
8成做市企業總股本不足1億股
在分層的標準三中,除了硬性條件做市商家數外,還有個條件:最近3個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
總市值=總股本*當日收盤股價。
根據府爺的整理發現,在1354家做市企業中,8成企業總股本不足1億股。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總股本在1億股以內的做市企業數量達1131家,占比83.53%。而總股本大于5億股的企業只有12家。
在這12家企業中,九鼎集團以55億股總股本位居首位,聯訊證券、鑫融基這兩家企業的總股本則分別位于第2、3位。
由于小于1億股總股本的企業占大多數,因而府爺就總股本小于等于1億股的1131家企業再做了張圖。
不難發現,總股本在2000萬股至4000萬股(包含4000萬股)區間的企業最多,數量達到386家,占比為28.51%。
8%做市企業2014年虧損
而且,有趣的是,在這1354家做市企業中,有104家企業2014年市盈率為負,占比為8%。(因為并非所有企業的2015年年報都已披露,故而數據以2014年年報為基準)。
2014年市盈率為負,這也意味著,這104家企業2014年凈利虧損。
6%做市企業停牌,6成籌劃資產重組
截至3月4日,1354家做市企業中,停牌企業占81家,占比6%。而這81家企業的停牌原因有三類: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50家)、刊登重要公告(26家),以及重要事項未公告(5家)。
(本文作者介紹:新三板府是百籌金融旗下集資訊、研究、投融資三位一體的新三板資本服務平臺,專注新三板資本市場,每日推送新三板行情、新三板動態、新三板投資、新三板基金等有料、有價值、有深度的原創專欄文章!)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駱珊珊 SF17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