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
當人民幣匯率趨于穩定,貶值風險下降,在投資便利度上碾壓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RQFII,將再度大放異彩。
7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香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從五年前定下的2700億擴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在債券通奪去了大多數投資者的視線焦點之時,許多人并未意識到的是,對于香港市場上掌握著雄厚資金的專業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來說,RQFII以及QFII的擴容的重要性,絕不低于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啟動。
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漸趨穩定,貶值風險下降,在通往內地市場的各條“橋”之中,RQFII曾經是,也即將再度成為了最好走的一條。
金融海嘯催生香港RQFII
談起RQFII,不能不先說QFII(合資格境外投資者)政策。中國證券市場從1992年有限度對外開放起,境外投資者被允許進行B股投資,這是當時境內與A股并行的一個股票市場,以港元和美元計價。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曾承諾未來5年內分步對外開放金融機構業務,2002年宣布了引進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辦法,讓境外機構可以對A股市場等進行投資。不過,QFII的要求相當嚴格,以基金公司而言要求要有五年開展業務經驗,管理資產超過50億美元,如果是券商更要求管理100億美元以上資產。
這些“高門檻”,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開始發生變化,百年歷史的老牌投行倒閉,全球前八大投行集體震跨,眾多金融機構暴發財政危機,能否生存遭到重大質疑。當時,香港市場上部分最大,交易也最活躍的ETF,是通過衍生工具與內地市場掛鉤的合成ETF,被稱為“中國A股連接產品”(CAAP),大多由國際大型投行,也是QFII持有人發行。危機爆發后,香港和內地的監管機構都開始擔憂CAAP發行商的信用風險,會對兩地市場帶來意外的沖擊。
因此,香港證監會向內地建議,讓香港證監會持牌的資產管理機構,尤其是對內地市場更熟悉的中資機構,取得QFII額度,讓投資者可以買賣真正的實物A股ETF。此時,內地也正在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境外人民幣資產投資渠道狹窄,需要尋找途徑回流內地投資。香港證監會和業界,尤其是剛剛來港尋求機遇的眾中資機構一致認為,與其爭取港幣QFII,不如爭取人民幣的QFII。
從2009年起,RQFII的方案由諸多中資機構主動提議,到了2011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終于在香港宣布允許RQFII登陸A股,初期額度將為200億元人民幣。
中資機構來港“第一桶金”
近期香港慶祝回歸20周年,中外眾多媒體紛紛大書特書過去十年香港中資機構迅速“上位”,將占據香港市場多年的國際投行紛紛擠下寶座的故事。其實中資機構的“上位”并不是循序漸進的。
RQFII的啟動,就是眾多當時剛剛來港開業取得牌照,仍在虧損的中資機構抓住的最重要契機。
與QFII由大型外資行占據不同,RQFII首批額度全部給予了中資機構,包括10家券商與10家基金。RQFII細則在2011年底12月宣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批中資機構就發出了首個RQFII產品——RQFII零售基金。宣布政策后兩個月內,兩地證監會就飛速批出了19只零售基金,這種審批速度甚至令香港媒體質疑證監會“到底有沒有看完文件?”
一開始在政策限制下,這些基金必須80%以上資產投資內地債券,最多20%投資其他產品。當時中國債市談不上景氣,初期并未引起太多投資者注意。然而正是這種股、債混合投資的性質,令RQFII在多年之后,依然難以被滬港通、深港通取代。
2012年4月,也就是RQFII細則出臺后僅五個月,監管機構再增加了500億人民幣RQFII額度,給予香港上市的A股ETF——這一批產品與內地股市關聯最為緊密,正如上文所述,也是內地愿意為香港機構開放RQFII的最重要考慮因素。半年內,RQFII ETF管理資產總額已高達440億元人民幣。隨著2012年底A股牛市來臨,跟蹤滬深指數的ETF更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其中南方A50 ETF上市半年后價格飆漲超過50%,成為香港整個市場上第二大最活躍的ETF。
到了2012年11月,RQFII細則宣布上不到一年,香港RQFII總額度就達到2700億元,而且可以100%投資于A股。這讓原本實力弱小的香港中資機構作為一個整體迅速壯大了起來,在此后的兩三年中,RQFII相關業務,貢獻了絕大多數中資機構盈利的一半甚至更多
香港證監會副總裁張灼華后來提起這一場RQFII大潮時回憶,“在RQFII之前,這些公司缺乏或僅有少數渠道接觸國際基金,在境外也欠缺知名度。一位RQFII ETF經理告訴我,他們的RQFII產品推出以來,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和機構投資者紛紛前來和他們會面,并希望他們管理一部分資金。RQFII讓這些內地公司有機會證明他們的實力。”
RQFII便利度“碾壓”互聯互通
滬港通、深港通推出之后,與QFII渠道包括RQFII共同成為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主要渠道。然而在互聯互通還存在多種限制的今天,對于持有人民幣資金,希望投資內地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而言,RQFII的便利性秒殺各種“通”。
在投資標的上,滬港通、深港通的投資范圍為兩地股票市場特定指數的成分股。與此相比,QFII可以投資的包括股票、優先股、債券、基金、股指期貨、資產支持證券等等,范圍遠遠大于滬港通、深港通。更重要的是,QFII和RQFII可以自由參與新股發行、債券發行、股票增發與配股申購——這是滬港通、深港通目前仍在急切翹首期待的,然而由于股市互聯互通資金實施閉合管理,短期內仍不易落實。
在投資額度上,目前滬港通和深港通不設置總投資額度的限制,不過仍有每日額度上限。QFII和RQFII在總限額之下,每個機構投資者的額度需要單獨申報審批,但只要通過審批,此后額度如何使用,則并沒有其他限制。
除了這些在文件規定上一眼就可看出的優越性外,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當然還會利用這些規則玩出更多“花”來。
在零售基金、ETF等大眾較為熟悉的產品之外,金融機構的RQFII額度其實更多地用于專業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專戶投資中。滬、深港通和債券通渠道彼此獨立,但RQFII在內地的投資中,股、債之間可以在同一個賬戶內自由調動資金,更適合混合型基金投資,而且內地交易所上市的債券,最低投資金額一般低于“債券通”交易金額,這些細節上RQFII的投資靈活度極高,堪比真正內地投資者。
距離普通投資者更遠,但卻可帶來超高收益的非上市結構性產品,更是RQFII額度發揮的廣闊天地。常見的如掛鉤票據,可以根據專業投資者或是其他大客戶的需要度身定做的衍生產品,票據表現與一種或多種“標的資產”相聯系,而標的資產可以是市場上任何一種金融產品。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的一波瘋狂牛市中,通過為境外投資者提供A股市場類似“打新股”的股票掛鉤票據,以及部分優先股的掛鉤產品,不少香港金融機構都創造了驚人的業績。
過去兩年來由于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利用人民幣資金投資的RQFII渠道一度遇冷。這一時期股市互聯互通適時開通,債券通、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 DIRECT)等等“橋粱”先后通車,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通過人民幣和外幣投資中國的不同渠道,任君選擇。
人民幣國際化推動多年,目標在全球成為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是眾所周知的三項任務,而其中后兩項難度最大。近期隨著人民幣匯率逐漸穩定,加上人民幣進入SDR籃子,明晟MSCI又宣布A股即將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可以預見的是,人民幣投資的國際化即將升級。在投資便利度上遙遙領先的RQFII,又可期待再次大放異彩。
(本文作者介紹:北大畢業后赴港留學,任職多年,貼身體驗國際金融中心枯榮動蕩。)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