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現投資泡沫:資本涌入射頻芯片 企業毛利卻低至20%

半導體現投資泡沫:資本涌入射頻芯片 企業毛利卻低至20%
2020年11月29日 01:30 經濟觀察報

  半導體現投資泡沫:資本涌入射頻芯片 企業毛利卻低至20%

  沈怡然

  毛利率普遍低至20%,手機射頻芯片的市場行情正行至2020年以來的新低。

  作為一家中小射頻芯片企業的負責人,劉偉切身感覺到這種行業毛利滑坡的痛處。11月23日,他跟經濟觀察報記者聊了一個極端的例子——目前手機的2G的PA(一種射頻功率放大器,也是芯片的一種,分為2G、3G等不同頻段,其中2、3、4G技術較為成熟)價格已經低至0.11美元/片,很多企業僅從每塊芯片中賺取0.02美元;而在四、五年前,一塊該類電子元器件的價格還為0.4美元左右。

  劉偉察覺到,在這個領域,大量的國產創業者冒出頭,為了爭取有限的客戶,競爭者爭相報出更低的價格,幾番下來,射頻芯片行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據集邦咨詢分析師王尊民介紹,射頻芯片屬于模擬芯片的一種,本來是一種價值含量很高的電子元器件,一般而言,每一部5G手機需要10-14顆芯片,按照主要的批發價1-5美元來看,該類芯片約占整體手機成本的1/10-1/15。

  “毛利降到這么低,說明這個領域國產替代已經基本完成了,創業公司沒必要再做了。”一位半導體行業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而作為對比的是,在目前仍由國際巨頭主導的中高端射頻領域,毛利率依然維持在50%左右。

  上述投資人曾看過很多射頻項目的商業計劃書,這些公司原本起步的戰略是沖擊高端芯片,絕大多數寫著“對標Sky-works、Qorvo、Qualcomm”等國際頭部企業,或“實現5G射頻芯片的國產替代”,但實際上,過了一年后再看,很多公司改變了方向,有的公司轉而研發了2G、3G的成熟芯片,有的公司甚至改為客戶做軟件。

  這一現象不只發生在射頻芯片這類中低端產品上,在兩位半導體一級市場投資人看來,低毛利趨勢已經蔓延至電源管理芯片、藍牙芯片等領域。

  這些領域普遍技術門檻較低,產品周期較短,在資本的推動下,大量本土芯片設計創業公司扎堆這些領域,并掀起了價格戰。

  “VC一窩蜂投資PA射頻芯片的創業公司,最終PA芯片的毛利率變成20%,原本是一項高科技,做到毛利20%,這是很可悲的事。”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在一次半導體創業投資論壇上表示。

  射頻芯片毛利滑坡

  射頻芯片的價格是在近4-5年的時間中逐漸下坡,直至目前的低點,其中一些品類的產品毛利率已經低至20%。

  在劉偉看來,目前行業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困境是產品越來越賣不上價格。即便是行情好的時候,公司每月能銷售千萬套芯片,僅僅實現8萬-10萬美元利潤,也難以覆蓋經營成本。

  相比于GPU/CPU等,射頻芯片設計產業資金門檻較低,對于一家初創公司,起步資金只需要千萬級美元,而后者則至少10億美元,恰逢5G技術帶來的機遇和空間以及國產替代的刺激,射頻成為芯片里一個投入門檻相對低、產品周期相對短、下游市場又很廣闊的領域。

  劉偉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規模不到50人,是一家典型的芯片設計創業公司,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射頻芯片的設計,在他的觀察中,最近一年的時間,有大量的同業者進入這一領域。

  按照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在 1780家芯片設計公司中,超過8成的公司人數少于100人。

  上述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很多公司在做射頻的中低端品類,這些品類從設計到制造都不難,但單價低。由于手機市場足夠大,所以即便行業內已存在一些國產大廠,小企業依然能分一杯羹,只是缺少增長空間。相比之下,中高端的射頻就少有國產企業能做。

  王尊民表示,從手機廠商角度來看,國產PA制造方面仍落后于國際大廠,所生產的商品也多為中低端器件,目前中低端手機采用國產PA將略有提升,但更強調產品性能表現高端與旗艦手機依然主要從國際大廠采購。

  在一些中高端領域里國產化率僅有10%左右,在手機射頻前端領域,產能長期被 Sky-works、Qorvo、Qualcomm大廠占據,它們在供應鏈上有絕對的的主導權,毛利率長期維持在50%以上水平。

  資本熱潮

  “夸張地說,2020年已經沒有基金不投半導體。”11月25日,云岫資本管理合伙人兼首席執行官高超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高超觀察到,在一級市場長期投半導體項目的機構約有20家,但最近一年,無論產業基金、財務投資機構,還是國資背景機構,都在看半導體,數量至少有上千家。

  大量創業公司成立背后的是資本的不斷推動,在“國產替代”的背景下,近年來一級市場的資本對半導體行業的熱情不斷提高。

  在中國,半導體一級市場,最早以美元基金為主,2005-2007年中國的一批半導體企業赴美上市,但受行業、政策影響,整體回報并不理想,而人民幣基金始終處于低谷,即便是2010年“全民PE”的熱潮也未及半導體,直到2014年后,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的設立帶動第一波芯片投資的熱潮。至2019年科創板,全面引爆半導體行業的風險投資。

  至今科創板已經有數十家半導體公司上市。據統計數據,僅以首次募集資金計算,科創板向22家半導體企業共輸血超700億元。科創板的“財富效應”提醒了一級市場:原來投半導體這么賺錢。

  高超表示,剛開始,這些機構們什么領域都看,但漸漸發現手機、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領域投入門檻相對低、產品周期相對短、下游市場又很廣闊。所以今年手機射頻、電源管理、TWS耳機相關芯片異常火熱,在5G帶動的一輪新的手機浪潮下,即便已經有了頭部、成熟企業,這些領域的中小企業還是可以分到一杯羹。長期來看,機構們則會關注汽車、數據中心、家庭網絡等領域。

  這種熱情在2020年依然持續,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融資消息,全球經濟多變,半導體一級市場溫度不減。上述投資人觀察,在射頻芯片價格下降的同時,今年一級市場上,射頻創投項目的投資價格卻上漲了20%-30%左右。

  熱度蔓延產業鏈

  資本的涌入帶來的改變不僅僅于價格競爭、估值上漲,其熱度正在整個產業鏈蔓延,并帶來了整體的影響。

  上海張江、深圳南山、北京中關村,孕育著數以百計的中小芯片公司,尤其是上海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在張江不乏全球和本土的大廠,隨著擴充地段的擴充,更多小公司入駐。很多人未離張江,就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型,“從西區的打工人,變成東區的創業者”。寫字樓下的咖啡廳滿滿坐著人,戴著工牌的中年男性在談論中美關系、華為,還有科創板。

  拓馳獵頭CEO楊徽來對記者表示,流動在最近兩年變得頻繁,人才正從海外大廠、本土頭部企業流入創業公司,就射頻領域,本土的紫光展銳、海思、卓勝微人才流動很快,在這里做到部門經理級別的人,創業是很容易拿到融資的。

  楊徽來稱,人才的溢價也進入了一個歷史高點,相比四五年前,芯片設計崗位的年薪漲了30-50%,不管是哪條賽道,工程師們手上都握著8-10個offer,那些選擇小公司的人,相比薪資,更喜歡拿股權,有了科創板,上市周期縮短到甚至兩三年,讓人容易有賭一把的心態。

  很多時候,中小公司開出的薪資高過大廠,從崗位來看,越是技術、研發的人才溢價越高。從資歷來看,碩士畢業5-8年的人才是市場上最搶手的,他們有一定經驗、又比較年輕。畢業生的薪資也水漲船高。楊徽來表示,芯片設計崗位,畢業生年薪30-60萬非常普遍。甚至在同一家公司,應屆生可以和早兩年入職者的工資一樣,形成一種薪資倒掛的現象。

  為什么薪資漲得這么快?

  楊徽來認為,企業要快速招人,給出更高待遇,尋求能承擔更高強度工作的人才。這無形中縮短了產品的研發周期,也給工程師帶來更好的回報。

  從一級市場來的錢一部分流向了人才市場,一大部分則流入了上游芯片代工廠。

  對此,一位國內芯片代工企業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兩年的確多了很多中小企業來下單,而對上游來講,公司更期待這里能跑出一家頭部企業,給上游提供更穩定的、規模化的訂單。

  該人士稱,無論客戶大小,代工廠都要先期付出一定人力、產線,中小公司往往訂單規模很小,對代工廠的收入來說是“杯水車薪”,而缺少大廠的合作,也不利于代工廠自身發展。該人士稱,目前,代工廠也會對這些潛在客戶進行考察,看他們的產品是否能被他們的客戶接受,如果對方只能服務一些中低端的手機廠商,進不了大廠的供應鏈,代工廠也會謹慎合作。

  王林認為,發展半導體,光靠資金是不夠的,中國半導體人才供給是有限的,但另一方面,公司數量又非常多,過多的中小公司正在削弱頭部企業的人才力量,而頭部企業面臨著國際大廠的競爭。

  泡沫之后?

  11月19日,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在半導體創業與投資論壇上表示,一級市場資本的不理性、不合理的投資正在分散半導體行業的資源,隨著諸多百人規模以下的中小公司涌入該領域,很多VC機構跟進,這導致VC資金和半導體人才被分散化。

  根據半導體協會2019年數據,2019年中國芯片設計公司有1780家,88.54%少于100人,僅有1%大于1000人。其中前十大企業銷售總額155.8億元,占全行業50.5%,第一名海思842.7億元,占全行業27.3%。

  芯片的產業鏈分為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設計是資產最輕、下游最廣闊的一個環節,通常是由工程師按照客戶需求,作出集成電路設計圖,交由代工廠,最終將成套的芯片交付客戶。根據IC?Insights數據,中國大陸設計業的全球比重,從 2010年的 5%到 2019年的15%。

  機構的偏好,無形中給企業樹立了導向,從而形成了同質化的競爭。新進入的資本,更偏好快速獲得收入、有銷售的設計企業,抑或是選擇容易被卡脖子的設備、材料企業。而選擇中低端的設備或芯片,國產化相對容易。反觀GPU/CPU這些意義重大、但研發門檻高的領域,則少有人問津。

  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李學來認為,當前一些中小公司面臨的是一個不太大的成長空間。全球半導體產業已經步入成熟期,市場從競爭到寡頭壟斷,廠商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形成了行業高門檻,讓后來者難以逾越。但在中國,由于和國外技術差距大,中國的芯片產業還在快速增長期,整個市場相對分散,可以說中國半導體產業還存在10-20年黃金發展期。但是隨著國內產業規模壯大,頭部公司陸續上市,頭部效應正在顯現,同時IPO門檻降低,稀缺性下降,一級市場好的投資機會也正在減少。

  2019年,許多射頻公司剛剛成立,而本土的頭部企業唯捷創芯(Vacnchip)已經稱被聯發科收購,頭部企業正在和大客戶結合。

  王林認為,目前中國半導體版圖逐漸形成,很多領域已經跑出了一些高價值的頭部企業,例如手機基帶芯片、無線連接、射頻前端、圖像傳感器、電源/模擬等。VC應該尋找正處于相對空白領域的創業者,例如光電/通信芯片、CPU/GPU。

  但問題在于,這些領域都像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較高的技術、投資門檻。對此,王林認為,應該聚集多家資本的力量支持一家公司。他舉例稱,例如一家國產企業要做成GPU,可能需要從10億美金起步,機構只有集中資源扶持一家公司,抱團取暖,只要團隊足夠優秀,長期堅持一定能獲得回報,并實現國產化的目標。

  李學來認為,產業發展的長線邏輯之一是,在科創板和注冊制的助力下,國內半導體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從以前一些公司需要政府扶持才能發展,到可以依靠市場力量發展。產業發展、利潤增長、資金投入、薪酬提升、人才回流。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偉為化名)

掃二維碼 領開戶福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02 彩虹集團 003023 --
  • 12-02 思進智能 003025 --
  • 12-01 歐科億 688308 --
  • 12-01 科興制藥 688136 --
  • 11-30 杭華股份 688571 5.3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