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經濟“國進民退”之爭可休矣
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夏賓)中國國企改革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消長時常引發業界和學界有關“國進民退”的爭論,但這樣的爭論是否具有現實意義呢?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王生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進”和“退”是一個全局性的相對變化關系,需要綜合考慮資產額、主營業務收入、盈利率、投資增速、行業分布、就業人數等多種指標的長期變化趨勢,絕不能截取某一段特定時段的片面數據,更不能僅僅選取某些孤立案例,就得出“國進民退”的結論。
“有人用國有企業并購民營企業的某個例子就說它是‘國進民退’,這是非常不嚴謹、不科學的。”王生升反問道,“中國聯通混改引入民間資本,這是不是可以看成‘國退民進’呢?顯然,以片面數據或孤立案例作為“國進民退”的論據,這樣的分析存在根本缺陷,所謂‘國進民退’的結論是不成立的。”
王生升指出,觀察近十年的數據可明顯發現,就總資產和凈資產而言,民營企業一直保持著快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增長態勢,與國有經濟規模擴大相伴的是民營經濟的穩定增長,并未出現民營經濟萎縮的現象。
近年來,民間投資較為活躍,2013至2016年累計完成投資1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部投資的平均比重超過60%;年均增速為16%,比全部投資高1.2個百分點,比國有控股投資高約4個百分點。
那是否近兩年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代表了“國進民退”呢?在王生升看來,民間投資增速的下滑受多種因素影響,與國有經濟的發展無因果關系。“投資增速的相對變化,反映的不過是在特定的經濟條件下,兩種不同的所有制經濟呈現出的不同表現。”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相對較大。以利潤為驅動的民間資本往往會謹慎出手,而國有控股企業則更多地服從經濟戰略的目標,會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在重大領域和部門加大投資。這些投資有利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這對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認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兩者是共同發展、“國民共進”,并無直接的對立關系,不能把一方的好歸結為另一方不好的原因,且隨著國企改革中混改的推進,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兩者在共進的過程中只會出現相對速度的快與慢,但絕不存在進與退。
當前,中國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已超六成,民間投資的結構正在優化,邁進了石油、教育、通信等行業,民營企業提供了約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容納約90%的新增就業,發展勢頭可謂強勁。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提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許保利稱,中國經濟發展至今天,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的結果,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仍要堅持這“兩條腿”一起走路。(完)
責任編輯:牛鵬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