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曾是朱總理“內閣”的智囊成員,兩次獲得中國經濟界最高獎“孫冶方獎”。外表清秀的郭樹清性格十分豪爽,愛開小玩笑,頗受女記者歡迎,有“外秀內剛,豪爽博學”的美譽。與周小川相比,他倆的共同點是事前謹慎,不同之處是一旦得出結論,周小川即使遇到再大的阻力他也會堅持,而郭樹清的工作作風雖然也強硬,但更擅于隨機應變。他接替尚福林任證監會主席一職的消息讓其備受市場關注。 [評論]
專題摘要:2011年10月29日,中組部新聞發言人宣布,尚福林已任銀監會主席、黨委書記;原建設銀行行長郭樹清接任任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 [評論]
作為前蘇聯頂尖級貨幣銀行專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劉鴻儒于1959年獲得副博士學位后回國。當時,國家金融人才奇缺,擁有貨幣銀行學研究方向和留學背景的博士更是鳳毛麟角。
出色的專業背景、膽魄和學識,讓他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要奠基人。
在出任證監會主席之前,他兩次在關鍵時刻出手,影響了中央決策,拯救了中國股市。
世事難料。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爆發,3月30日,劉鴻儒去職。他在一個重大事件后上任,又在另一個重大事件后卸任,既是巧合,也是命運安排使然。
1995年3月31日,一位擁有30年財政生涯的老兵,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第二任主席,同時擔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和中國建設銀行監事會主席。他就是周道炯。
也許是已經有了擔任大型銀行監事會主席的經驗,也許是長期從事金融領導工作養成的習性,強化規范運行成為他始終如一的理念。
他的以規范求發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股指在他的任內,漲幅超過了100%。業內普遍認為,五任主席中,他的任期內是賺錢效應最好的時期。
1997年7月,時年64歲的周道炯卸任,交棒周正慶。離任時,他深有感觸地說,證監會的經歷是他人生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段經歷,但自己實現了“安全著陸”。
1997年7月12日,時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主任的周正慶又兼任了中國證監會主席。細心的股民不難發現,在周正慶執掌的證監會期間,政策介入股市調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親自主持的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持唱多,甚至給股市帶來持續兩年的上漲。
周正慶堅持認為,政府通過政策和輿論來間接引導資本市場,這樣的“政策市”是國際慣例。以善意的思維釋懷,股市必須得到呵護。甚至他利用出訪機會,與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探討對證券市場進行宏觀調節和干預的必要性問題。
2000年2月23日,周正慶離任。
退下來后,他為證券市場鼓與呼的風頭更勁。他是所有卸任證監會主席中對中國證券市場發表言論最為直接和觸及問題要害最頻繁的一位。
2000年2月24日,作為“中國整體改革理論”主要貢獻的經濟學家、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周小川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
作為市場派的典型代表,他將市場化改革嵌入證券市場的監管之中。上任伊始的監管定位,就是證監會應該當好裁判員,不偏向、不下場。
嚴加監管,打擊黑幕也成為周小川整肅證券市場的主要功績。
周小川上任之時,上證綜指為1634點,正值大牛市的持續,2001年6月14日創下2245點的當時新高。而他離任的2002年12月,上證綜指已下跌至1300多點。
盡管爭議重重甚至屢遭批評,但不可否認的是,周小川確實改變了中國股市。
2002年12月27日,中國證監會又迎來了一位銀行行長出身的當家人,他就是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他也成為擔任這一職位時間最長的掌門人。
上任伊始的尚福林,面對的是股市繼續在漫漫熊市中下滑。至2005年6月,股指終于跌破千點,幾乎所有指責的矛頭都對準了證監會。但也正是從這個被認為“推倒重來”的點位,中國滬深股市展開了一輪令人目瞪口呆又屢屢遭遇打壓的牛市行情,最高漲幅超過500%。
這波行情恰恰與股權分置改革密切交織在一起。
而啟動并成功完成這一重大改革的尚福林,卻是在股市持續暴跌所引發的一片譴責質疑聲中,以“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心,邁出了前無古人的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