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精彩視頻

不支持flash

小調查1

沒有了胡舒立,您怎么看待財經雜志?
缺少靈魂,要走下坡路
影響在一定程度內
不好說

小調查2

怎么看待央視財經頻道改版?
主線清晰、進步明顯
印象不深
不好說

小調查3

你最習慣通過哪種方式獲取財經信息?
電視
紙媒
網絡
其他

精彩訪談

紙媒變局

《財經》新團隊

《財經》總編輯王波明
《財經》總編輯王波明

王波明,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副理事長。同時兼任中國國債協會理事、《財經》雜志總編、《證券市場》周刊社長、中國證券業培訓中心副理事長、亞洲證券業培訓學院理事。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副理事長。

《財經》常務副總編楊浪
《財經》常務副總編楊浪

楊浪,現為財訊傳媒(seec)集團副總裁,中國證券研究設計中心媒體管理部副總經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上世紀80年代起先后在《中國青年報》、《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青年》雜志、《財經時報》、《財經》雜志任高級職務。

《財經》副總編輯趙力
《財經》副總編輯趙力

趙力,《經濟觀察報》創始人之一,同何力、張忠一起被稱為《經濟觀察報》的“三駕馬車”。2008年退居二線,目前擔任《投資者報》總編輯職務。

《財經》主編何力
《財經》主編何力

何力,自2001年1月起先后擔任《經濟觀察報》總編輯、社長;2006年11月任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新媒體業務總裁;2007年9月加入第一財經傳媒,任《第一財經周刊》總編輯。

《財經》執行主編何剛
《財經》執行主編何剛

何剛,自1993年起,先后任人民日報國際部編輯、財經時報評論員、新聞中心主任、總編助理等職;2002年-2005年3月在上海先后任國際金融報總編輯、人民日報華東分社社長助理等職。2008年參與創辦《投資者報》,任執行總編輯。

《財經》副主編靳麗萍
《財經》副主編靳麗萍

靳麗萍,199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在《華聲月報》任記者。2000年參與《中國新聞周刊》創刊,任采訪部主任。2001年在《財經》雜志任高級記者。2002年在《商務周刊》任副主編。2003年3月 在《中國新聞周刊》任執行主編。2008年底任職《讀者文摘》中文版執行主編。

《財經》副主編法滿
《財經》副主編法滿

曾先后在新華通迅社、中國新聞社任記者。1998年起兼任《財經》雜志圖片編輯,1999年參與《中國新聞周刊》創刊,任視覺總監兼首席攝影記者,曾任《視點》雜志社副總編輯,后加入《財經》雜志,任美術總監兼首席攝影記者、《LENS。視覺》執行主編。

《財經》總編王波明致讀者

不論這些代價是些什么,惟有一點是我們絕對不會用來交換的,那就是您——讀者的利益和訴求。捫心自問,我們知道您給予這本雜志的不止于信任,遠甚于喜歡。

《財經》新團隊第一期上市零售

《財經》雜志執行主編何剛透露,最新一期雜志首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上市零售。

  • 疑問:其他媒體如何變動?
  • ·“誰將接手”《第一財經周刊》?
      ·曾追隨何力來的《經濟觀察報》員工將何處去?
      ·《第一財經周刊》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財經》?
      ·哪些財媒高管將加盟新《財經》?
      ·新加盟的各“主編”們將如何協調?
  • 旁局: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挖人”
  • 巧合的是,新華社即將創刊的《財經國家周刊》也來“火上澆油”。據公開資料,這家新雜志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凡是《財經國家周刊》認可的骨干記者加盟,固定薪酬一律坐地提高30%。據悉,《創業家》以及《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已經有部分記者加盟《財經國家周刊》。
  • 總結離去者胡舒立:中國新媒體定義者
  • 屢屢行走于邊緣,直言他人未能正視的現實,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因為胡舒立個人所擁有的特殊資源和人脈。這一因素起到的作用有多大,我們并不知道,但更關鍵的,或許是胡舒立以及她的新聞團隊的堅持與勇氣。
      這是一種很執著但聰明的堅持,一種有血性但智慧的勇氣。胡舒立和《財經》現實地關注中國問題,既不回避問題。[全文]   

聯辦與胡舒立團隊矛盾調查 更多>>

矛盾之一:采編權之爭

  • 聯辦:堅持采編經營獨立架構
  • 聯辦稱,“聯辦出品部審稿的制度一直存在,一直擁有權力但沒有濫用權力。”10余年來,“聯辦一直對《財經》的報道權予以尊重,在關鍵問題上,每次均予以保護。”聯辦稱自己一開始就承諾不以經營理由干涉采編,采編與經營獨立也是基本架構。
  • “出走”團隊:聯辦緊縮采編權
  • 據悉,聯辦曾于今年7月17日發給《財經》一份正式文件,這份文件要求:“退回財經領域,正面報道為主”。具體包括:對聯辦有關新聞報道的指示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財經》雜志每期封面報道的題目,在發稿前報聯辦批準;對于非財經領域 (政治、社會、非財經領域的涉外報道等)的重大新聞報道,在發稿前報聯辦批準;對財經領域的重要負面報道,在發稿前報聯辦批準;有限制刊載范圍的由聯辦負責解釋;聯辦媒管部及出品部、印務部要嚴格執行管理程序。

矛盾之二:關于持股平臺

  • 聯辦:出走團隊早有安排
  • “由此可見,出走團隊實際上是一邊談判,一邊已經精心設計好了離開的步驟。甚至在離職前已經組建或者參股到競爭性媒體之中。并且在《財經》工作期間,已經與其他投資人進行了談判。”聯辦認為,所謂“談判破裂”或“聯辦拒絕談判”的消息,是不真實的。
  • “出走”團隊:未落實股權承諾
  • 2008年《財經網》創辦之后,原財經團隊想獨立注冊公司,“就是從財訊里剝離出來,和《財經》雜志放在一起。”上述人士透露,在《財經網》創辦過程中,聯辦也曾考慮一部分管理團隊的激勵,并先考慮創始員工這一塊。因此,聯辦同意給財經網管理團隊10%的股份,這需要成立公司作為持股平臺。“聯辦剛開始是同意的,但是公司成立之后,聯辦一直沒有落實10%的股權的問題。后來原《財經》團隊與聯辦談判時,聯辦也一直拖著不辦。”

《財經》人事變動大事記

9 11月26日 11月26日下午消息 原《第一財經周刊》總編輯何力今日向新浪財經證實,剛剛被任命為《財經》雜志主編,該任命將于12月1日生效。
8 11月23日 《財經》雜志11月23日準時“出街”。新的《財經》雜志已沒有原主編胡舒立執筆的社論,而代之以“聯辦”負責人兼《財經》總編輯王波明的一篇《理念支撐下的堅持——致讀者》。
7 11月16日 《財經》雜志網站周一晚間正式公布《財經》雜志新任編輯管理團隊。雜志總編輯為王波明、副總編輯楊浪、執行主編何剛、副主編法蠻(筆名法滿)。
6 11月12日 原《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靳麗萍、原《財經》雜志美術總監法滿、前《南方周末》評論員馬克已被任命為財經雜志副主編。
5 11月11日 《財經》雜志新的編輯部五人座次排定:總編輯王波明、常務副總編楊浪、副總編輯趙力、主編何力、執行主編何剛。
4 11月9日 以胡舒立為首的《財經》雜志的采編團隊正式離職。
3 10月4日 《財經》在網站發公告稱運行正常,感謝大家對于《財經》的關心,請不要進行猜測或炒作。
2 9月29日 《財經》雜志負原責經營的副總經理張翔與另外一名副總經理傅繼紅辭職。
1 9月25日 《財經》雜志原總經理吳傳暉正式辭職。
《財經》雜志簡介
《財經》雜志簡介

《財經》始終秉承“獨立 獨家 獨到”的編輯理念,以權威性、公正性、專業性的新聞原則,及時報道、評論影響中國與世界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和焦點人物。[詳細]

《財經》原主編胡舒立
《財經》原主編胡舒立

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人民大學新聞系。1982年畢業進入《工人日報》國內部當記者。1992年到《中華工商時報》任國際部主任。1998年《財經》創刊,任主編。[詳細]

吳傳暉簡介
《財經》原總經理吳傳暉

早年曾在香港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后投身投資銀行業,英文流利。加盟《財經》雜志后,在開拓《 財經》的新業務領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胡舒立稱為“我的最重要搭檔”。[詳細]

《財經》雜志高層動蕩

緣起:《財經》總經理吳傳暉等高管辭職

《財經》雜志負責經營的副總經理張翔昨天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總經理吳傳暉已于9月25日正式辭職,而張翔與另外一名副總經理傅繼紅是在9月29日辭職的。 張翔稱,經營部門共有60多人已于國慶節前遞交了辭職信。[全文]

傳聞:《財經》雜志主編胡舒立擬辭職創業

據聯辦高層人士透露,《財經》雜志總經理吳傳暉、副總經理張翔、總經理助理傅繼紅以及八個部門總監已經遞交辭呈。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財經》雜志主編胡舒立將與浙報集團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體,部份資金將來源于中金創始人之一方風雷旗下的基金,小超人李澤楷也可能參股進入。[全文]

證實:財經雜志稱確有人事變動 會適時作出公告

針對目前媒體報道的《財經》在人事上的變動,財經網周三發表公告稱,人事上確有變動,但《財經》運行正常。目前財訊傳媒執行董事、聯辦媒體管理部總經理戴小京已經接替吳傳暉出任《財經》總經理一職,而《財經》雜志主編胡舒立的去留仍然是個未知數。[全文]

《財經》大事記

時間 大事記
1998 4月18日,以關注改革、記錄改革、促進改革為使命的《財經》月刊第1期面世(時用名《Money》)。
1999 《財經》陸續刊發多組報道和評論,關注中國證券市場、電信業重組、中國加入WTO等重大話題。同年,《財經》雜志獎學金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設立,旨在培養通曉現代經濟學理論的青年新聞工作者。
2000 10月號刊出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在資本市場引發強烈反響。同月,正式以《財經》刊名出版發行。
2001 以“股市憂思錄”、“莊家呂梁”、“誰在操縱億安科技”、“銀廣夏陷阱”等重點報道,繼續秉持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理性觀察與分析。
2002 1月,《財經》正式改為半月刊。隨著“誰來接管銀行”、“開平之劫”、“貸款黑洞”、“接管深發展”、“東亞:銀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問世,《財經》開始在中國金融領域的新探索。年底,《財經》年刊創辦,邀請海內外一流政商學界人士撰寫文章,對未來一年中國與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作出專業預測和戰略分析。
2003 《財經》憑借SARS系列調查報道,獲“2003年度杰出國際調查新聞獎”榮譽提名獎。這一年,“周正毅興衰”、“盧萬里案真相”、“馬招德賣官鏈”等封面文章,標志著《財經》將敏銳的觸角伸向了反腐敗領域。
2004 以“礦難探源”為起點,《財經》雜志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推出“年度特別話題”,揭示一樁持續性公共事件的廣泛影響和反思主題。同年,《財經》年會召開,并成為中國金融和經濟界深具權威性和前瞻性的盛會。
2005 1月,《財經》正式改為雙周刊。這一年,從對“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等深度報道開始,《財經》全面關注中國的環境與科技問題。子刊《金融實務》和《視覺Lens》開始隨《財經》定向發行。
2006 8月,封面文章“上海社保:危險的投資”刊出,在國內媒體中率先全面揭開了上海社保大規模投資背后交織的權力尋租“灰幕”。
2007 誰的魯能”、“內部人關國亮”等封面文章,表達了《財經》對“灰色地帶”的關注,并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調查處理。自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年起,聯合《體育畫報》打造《奧運特刊》。《財經》系列論壇全面展開,在國內外財經界形成廣泛影響。年底,《財經》年刊英文版首次推出。
2008 4月18日,時值《財經》雜志創刊十周年,《財經網》全新推出,旨在打造權威的原創財經資訊及互動平臺。年初,《財經》首度攜手歐美一流智囊機構舉辦國際論壇,并成為在“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舉辦中國經濟研討會的第一家中國媒體。
2009 11月9日,《財經》雜志創立人胡舒立辭職,同時任命楊浪為副總編輯。此前,財經雜志的采編團隊60多人已離開。

《財經》雜志原管理及經營團隊(點小圖見大圖)

《財經》雜志新管理及經營團隊(點小圖見大圖)

財訊公司結構 更多>>

主席:王波明
董事會成員:
王波明(主席兼執行董事)
章知方(執行董事)
戴小京(執行董事)
李世杰(執行董事)
吳傳暉(執行董事)
傅豐祥(獨立非執行董事)
王翔飛(獨立非執行董事)
張克(獨立非執行董事)
丁宇澄(獨立非執行董事)
董秘:蔣尚信

聯辦旗下媒體

相關方 更多>>

仲偉志簡介
仲偉志簡介

《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長期致力于經濟變革與社會變遷方面的報道與評論。曾任《齊魯周刊》副總編輯、《財富時報》執行總編輯,《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

經濟觀察報高層變動

  10月12日上午消息 《經濟觀察報》前執行總編輯仲偉志周一宣布成立由媒體人、投資家、企業高管、藝術家組成的商業文化傳媒機構“遠見傳播”,并將創辦一本全新跨界商業類雜志。[全文]

  這將是一個新型文化傳播平臺,它擺脫了傳統營利模式的單一化與局限性。在期刊圖書出版、商幫價值開發、網絡傳媒運營、區域經濟策劃、商業旅行服務等領域,我們將有明顯的差異化表現。
  此次加盟該雜志的業內人士包括:《觀察家》主編孟雷、《中國新聞周刊》執行副主編陳海等等。 [全文]

高韻斐簡介 更多>>

1966年1月生,工商管理碩士、主任編輯。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青聯委員,上海市青聯常委,上海新聞學會副會長,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詳細]

第一財經人事變動

  10月14日下午消息 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高韻斐正式調離第一財經,到文新集團任副總。高韻斐2003年起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財經頻道、頻率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主持整合集團內部財經內容產業資源,統一上視財經頻道、東廣財經頻率的呼號為“第一財經”,并籌組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 [全文]

電視媒體變局

改版內容

一、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正式更名為財經頻道。

二、新推欄目:
《環球財經連線》每天中午12:00-12:30播出
改版后的《第一時間》每天早上7:00-8:00播出
改版后的《經濟信息聯播》每天晚上8:30-9:00播出
《市場分析室》周一至周五 每晚22:23—22:58播出
《交易時間》每天9:00-11:50 13:00-15:30播出

三、新添海外信息渠道:從9月28日開始,英國路透社將為財經頻道在澳大利亞悉尼和印度的新德里免費開設兩個演播室,進行幾次試播,并請路透社在澳大利亞和印度的資深財經評論員為觀眾帶來最新的資訊和獨家的點評。這是繼紐約和倫敦連線開通之后,財經頻道和路透社又一次新的嘗試。

新logo及其意義

箭頭向上向下,體現了信息的互動,信息的流動,體現了動態的傳遞,傳遞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或者進步,同時也是一個字母“2頻道”的意思,2的變體。它最重要一點是經濟是流動的,永遠不是在某一個點上是不動的。[詳細]

央視財經改版

  8月2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正式更名為財經頻道,金黃色的“財富金”確定為頻道主色調,充分體現財經特色,頻道面貌煥然一新。據悉,8月24日當天首推的節目包括全新的《環球財經連線》(午間版),改版后的《第一時間》、《經濟信息聯播》三個欄目。接下來,財經頻道所有新欄目將陸續展現在觀眾眼前,10月1日前全部節目推出完畢,以全新的頻道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 [全文]

 雖然經濟改成財經兩個字的變化,實際上建立在三個背景下面,一一個是全球經濟化發展到今天的狀況,我們中國真的需要在國際發出自己聲音的財經媒體。第二個動力中國的經濟改革走到今天也是熱點、難點不斷,我們需要一個自己經濟宣傳的主戰場。[全文]

  此次央視二套的改版,可以說是順應了中國經濟崛起的歷史趨勢,我相信,全新改版后的央視財經頻道,必將推進中國經濟崛起的歷史進程,成為這一偉大歷程的最佳見證者。[全文]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中國最權威的財經頻道!”面對本報記者,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聲音響亮、語氣堅定。
  郭振璽向記者透露,此次全新改版我們提出了“全球視野、全球市場、全球資源、全球智慧”的全新運作理念,對此,郭振璽幽默地形容為“站在月球看地球”。 [全文]

網絡媒體變局

相關者簡介

楊斌簡歷
楊斌簡歷

1996年底加入《南方都市報》,2003年11月,任《新京報》常務副總編輯。2005年擔任南方日報駐北京記者站負責人。2007年1月8日加盟和訊,2009年3月加盟網易。[詳細]

陳峰簡介
陳峰簡介

陳峰曾就職于《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搜狐以及和訊網。在《南方都市報》就職期間,陳峰成為國內第一個采訪報道孫志剛案的記者。今年初和訊網宣布陳峰、陳志華為和訊網聯席總編輯,陳志華于今年6月離職。[詳細]

財經垂直網站和訊網變局

  3月20日上午消息,和訊網原總編輯楊斌今日正式加入網易出任副總裁,分管網站部市場工作,本月初他曾到網易廣州總部拜訪并熟悉工作。楊斌于上月末離開垂直財經網站和訊。
  觀察人士稱,楊斌的加盟被視為網易進一步加強網站建設,網易網站部今后在市場推廣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全文]

  6月26日下午消息,和訊網聯席總編輯陳志華今日發出內部郵件,稱其因個人原因離職。據知情人士透露,陳志華將于近日加盟激動網并擔任副總裁職務。 [全文]

  10月9日下午消息,據酷6網CEO李善友確認,和訊網前聯席總編輯陳峰已經正式加盟酷6網擔任總編輯職務。據李善友透露,陳峰今日已經開始在酷6網工作,未來將負責酷6網視頻內容方面的工作。 [全文]

國外媒體變局

相關方介紹

彭博社簡介

彭博新聞社在全球擁有約130家新聞分社和約2,000名新聞專業人員。
  成立于1981年的美國彭博資訊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現在,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了集新聞、數據和數據分析為一體的全球性多媒體集團。彭博僅用了22年的時間,就將它的金融數據市場的銷售收入超越了具有150年歷史的、世界上最大的資訊公司——路透集團。

《商業周刊》簡介

創刊于1929年的《商業周刊》在140個國家里擁有480萬讀者。《商業周刊》是全球最大的商業雜志。每周發行量達120萬本,讀者人數超過560萬人。美國《商業周刊》提供深入獨到的見解和細致詳盡的信息,幫助專業人士在商業、財務及事業發展方面作出更明智的決定。通過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讀者能掌握財經大事、金融趨勢和預測、科技應用等的最新動向。因此它是許多商業巨子的必讀之物.《商業周刊》的讀者群包括高層政府官員,以及制造業、通訊業、銀行業、金融業的精英。

《商業周刊》被售 80年歷史終結

  美國《商業周刊》13日宣布,美國財經信息巨頭彭博社已經在競購中獲勝,將收購《商業周刊》。
  據消息人士說,彭博社的收購價格將在200萬-500萬美元之間,并且還將承擔《商業周刊》的債務,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員工離職費用。[全文]

  彭博社總裁Dan Doctoroff表示收購后,《商業周刊》很可能更名為《彭博商業周刊》。他還表示,彭博社旗下《Bloomberg Markets》雜志與《商業周刊》服務的市場不同,二者都將被保留。另外,二者的網站BusinessWeek.com和Bloom-berg.com也將保留。 [全文]

  財經資訊巨頭彭博社已經在競購中獲勝,成為該雜志的新掌門。分析人士指出,這為傳統商業雜志格局的大洗牌發出首個預警信號。
  《商業周刊》、《財富》與《福布斯》一直被認為是美國的三大財經新聞雜志。有業內專家曾指出,這三家至少有一家將被踢出局。而如今,《商業周刊》首先應驗了這句話。 [全文]

2009年國內外媒體大事記

  時間 事件簡介
國內 10月16日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說,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改變出版發行領域的原有布局,整合資源、調整結構,在三到五年內,培育出六七家資產超百億、銷售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
10月14日 有消息透露,中國首個國家網絡電視臺開始大規模建設,不僅集納央視及各省市臺節目,還吸引社會視頻制作機構加盟,甚至支持網民原創作品上線發布,實現全球化、多語種、多終端播送。
10月12日 《經濟觀察報》前執行總編輯仲偉志與《觀察家》主編孟雷、《中國新聞周刊》執行副主編陳海等成立由媒體人、投資家、企業高管、藝術家組成的商業文化傳媒機構“遠見傳播”,并將創辦一本全新跨界商業類雜志。
10月9日 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大會并講話。
9月25日 《財經》雜志總經理吳傳暉正式辭職。包括副總經理及8位部門總監在內的經營部門60多位員工,也于9月29日遞交辭呈。有關人士稱,《財經》雜志創辦人兼主編胡舒立也可能被迫離職。
9月 由新華社主管,定位財經報道高端的《財經國家周刊》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批準,目前進入了全面籌備階段。其目標是打造"中國首席財經周刊”。
8月28日 《中國新聞出版報》發布了《中華新聞報》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該報曾多次試圖引進戰略資本,但都未能如愿。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級新聞報紙倒閉。
8月24日-9月29日 8月2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正式更名為財經頻道,陸續推出一系列新欄目。
6月26日 和訊網聯席總編輯陳志華稱其因個人原因離職,將加盟激動網并擔任副總裁職務。
2008年10月 北京市零售量最大的早間都市報之一《京華時報》總編輯朱德付已經正式離職,《京華時報》社長吳海民兼任總編輯一職。
2008年9月 《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輯牛文文辭職,創辦一本面向新一代創業家及投資人的《創業家》雜志。
國外 10月15日 紐約時報集團表示,由于工會作出讓步,《波士頓環球報》未來的財政將有所改善,決定放棄出售《波士頓環球報》的計劃。
10月14日 彭博社的收購價格將在200萬-500萬美元之間,并且還將承擔《商業周刊》的債務,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員工離職費用。
10月14日 《華爾街日報》稱,截至9月底的六個月,該報紙的印刷和網上訂閱量總計為202萬份。《華爾街日報》由此可能成為美國工作日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9月23日 美國道瓊斯公司表示,由于廣告收益和讀者人數持續流失,該公司擬于今年12月停止出版《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這意味這本63年來報道和分析亞洲政經情勢的刊物,將正式走入歷史。
8月17日 美國《讀者文摘》雜志社宣布,為進行結構重組和減輕債務負擔,該雜志社申請破產保護。兩個月后經過債務重組,債務危機得以緩和,同時加大對網絡業務的投入。
7月28日 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首次與四家全國性報紙網站達成合作協議,與它們分享自己的部分視頻新聞內容。這四家報紙分別是《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衛報》和《獨立報》。
7月23日 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擁有174年歷史的《安阿伯新聞報》出版發行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成為美國又一家放棄印刷版、只以網絡版形式存在的老報。
7月 全球最大的財經網站之一福布斯網站(Fobes.com)CEO吉姆·斯潘菲勒(Jim Spanfeller)于今年夏末離開福布斯創辦媒體管理公司。

專題內搜索

往期回顧

專題制作:新浪財經 橘梗
電話:01062676490 點擊發送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