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程蟬
對投資機構來說,眾安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被投資機構”,更是借此進入保險業、金融業和互聯網業的敲門磚。
眾安保險6月30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內地金融科技第一股。與此前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不同,眾安保險講的故事與整個中國有關。
對投資機構來說,眾安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被投資機構”,更是借此進入保險業、金融業和互聯網業的敲門磚。比眾安有更多客戶量、更多科技含量、更有想象力的標的,這個市場上已很難重現。
對于傳統的保險機構來說,通常需要關注的是:保費規模、業務增速,投資收益和盈利狀況。因為上述幾項考核標準,過去幾年,保險業出現了無數怪現狀。為拼保費規模,從上到下,公開鼓勵萬能險銷售大躍進。
萬能險本來的設計意義是提供在理財和保障賬戶之間的自由選擇。但這種需要極大學習成本的產品,和以互聯網和銀保為主的銷售模式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落差。終于在2017年轟然倒下,以萬能險人人喊打,前海恒大安邦萬能險保費懸崖式下跌作為終結。
相比之下,眾安的模式,單純得讓人奇怪。在中國,做一個保險公司是復雜的,因為保險牌照通常意味著融資工具。但互聯網公司反倒很簡單,只要激勵邏輯正確,那么一心做大做好,回報股東。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傳統的對保險公司的考核標準,此時是失效和不合時宜的。
眾安在招股書里強調的幾個數據,沒有一個和上述緊密相關。保費收入也有,但和保費狂飆突進時期的那幾家相比,有本質的區別。更亮眼的是用戶數和客單價提升速度。
眾安的用戶數是什么概念?4.92億。
再給你幾個數據。中國移動4G用戶數5.83億戶,新浪微博月活用戶數3.4億,中國平安互聯網用戶總量約3.77億——這里面包括了陸金所、好醫生、平安好房、壹錢包、金融壹賬通的所有用戶。
而且要知道,這些用戶不是注冊用戶,都是產生購買行為的用戶。2016年眾安的每客戶年保費是9.3元,保費收入34.08億元,可以算出2016年眾安服務了3.66億用戶——這是互聯網第一梯隊級的數字啊。
有人說了,別逗了,什么三億四億,不都是依靠股東阿里巴巴,吃那點退運險的殘羹么?哪天阿里一翻臉,眾安是不是沒有依仗了?
其實從招股書上看,這塊可能出現的風險,基本已經算是逐步緩釋了。
2016年,從保費收入的增長率看,眾安健康險、貨運險和意外險排名增速前三。而極為依賴阿里體系的退運險產品占比再次下跌,從2014年占比70%,到2016年,已經占比只有35%,同時這塊的保費收入也出現了輕微的下降,大概應該歸功于眾安決心強化自身發展能力的背景下,主動做出的結構調整。
另外2016年眾安推出了比較王牌的“尊享e生”,純通過社交網絡走紅,通過產品標準化設計和營銷亮點突出,給2016年的健康險市場留下了不少亮點。
最能夠看出財務數據健康度的,應該是眾安的客戶年保費的升幅。
2016年眾安的每客戶年保費是9.3元,但要知道,2014年才3.9元,客單價每年翻倍式上升的難度,但凡做過互聯網業務的人就能理解。從戰略上要調整每個險種的保費占比,要開發新的險種,從戰術上也要對每個渠道和每種營銷手段深耕細作。
當然也有不少產品起色不大,比如車險,在當前微利+車險二次費改的背景下,眾安的車險表現得挺平淡的。但相比于傳統的保險公司,眾安也有意外結出的果實,比如在去年,成立了專門做信息技術服務的子公司,向同業輸送成熟的保險科技解決方案。
無論如何,眾安和平安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平安重銷售,眾安重場景,在很多場景里甚至感受不到眾安的品牌存在。這也和眾安一貫的自詡非常接近,做一家保險科技公司。
另外一方面,在五億用戶背景下,眾安也很像一家純互聯網公司,未來有望展現出強大的網絡外部性。這表現推出新產品、進入新場景時,都很容易迅速突破用戶和數據瓶頸。對于眾多投資方來說,通過對五億用戶的進一步場景挖掘、產品創新,眾安也展現出外部改革保險業的無限可能性。
(本文作者介紹:)
責任編輯:張彥如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