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姜伯靜
雷軍的空調戰略,是基于目前國內空調版圖基礎上的一次嘗試性沖擊。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那雷軍在空調方面的突破應該會好于董明珠的格力手機,但短時間內想在空調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則很有難度。
一直以來,兩軍相爭,基本遵循“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道理。
但是,從董明珠與雷軍這里開始,那個“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被顛覆了,反而成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這“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的第一戰,就是董明珠進軍手機行業之戰。雖然我們還無法對格力手機下最后的結論,可是照目前的狀況看,董明珠的格力手機離成功目標尚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而董明珠的格力手機還未消停,雷軍的小米空調又來了。這二位,倒是嚴格的遵循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原理。
其實,從時間上看,盛夏即將過去,雷軍的小米空調有些姍姍來遲。你想,要是空調“蘿卜快了不洗泥”的時候,小米空調能面世,那豈不是個好機會?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不過,盡管雷軍的目標是整個空調行業,可按照董明珠的性格,她也會認為雷軍是沖自己來的。而旁觀者,也樂意把他們二者聯系在一起。自認的這場戰役、樂意看到的戰役,不可避免,就像假想中的戰役。那么,未來的這場假想空調戰,雷軍會是董明珠的對手嗎?
我想,如果真的把雷軍的小米空調當作對手的話,那董明珠就有些杞人憂天了。
并非輕視雷軍,下面我們看這幾個因素。
第一,雷軍為什么會找長虹這個盟友。
其實,在空調行業找一個代工者也是不容易的。它不同于手機,想一想,誰的空調一兩年換一次呢?
小米并非沒有做過空調,當初與美的的合作,只能算是毫無聲息。
如今再回憶這個堪稱無疾而終的合作,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家在空調行業甚至整個家電行業都炙手可熱的巨頭型企業,怎么會對與小米的空調合作項目給予太大的期望呢?不管此時還是彼時,美的都是與格力旗鼓相當的對手,認真合作的話,對小米的好處遠大于對自己的好處,它犯不上和小米去合作。另外,小米的“四處開花”,也肯定會影響到美的的利益。
美的不行,就得找別人。
在空調行業堪稱三巨頭的格力、美的、海爾,格力不會和小米合作,美的與小米合作的淺嘗輒止足以說明美的并沒有重視這個合作項目,而海爾也應該沒有這個意愿。
而長虹,在新生代高管崛起之后,屬于急需證明自己的“過氣明星”。尤其是在空調領域,長虹應該是很期待重回第一陣營的,作為家電巨頭,總不能在空調這個重要戰場做旁觀者吧!有數據顯示,今年6月,長虹空調在國內的市場排名是第十位。這個第十位,已經屬于微不足道的“其他”了。
小米的“輕資產”模式,不可能自己去建一家工廠,而其在空調領域的專利匱乏,不可能會在短期內補齊,所以長虹這個有基礎、有技術、有想法的合作對象在此時顯得是那么合適。此外,與長虹有過合作成功的經驗,也是重要推動因素。
二者各有所求,各取所需。我不能說,長虹只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項。
第二,長虹空調業務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呢?
雖然是代工者,可我們也要認真分析。
長虹過去的成績,絕對值得上“輝煌”二字;而長虹之前的經歷,又堪稱“坎坷”。
這個曾經將洋品牌打的落花流水的“民族英雄”,在最近若干年,腳步顯得異常沉重。原因,太多太多。
那么,在與小米合作的空調業務上,長虹空調業務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呢?
四川長虹的2016年財報這樣介紹自己,“四川長虹是一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信息家電內容與服務提供商,公司主要業務覆蓋電視、冰 箱、空調、IT、冰箱壓縮機等產品線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
在這個介紹中,空調業務是主要業務之一。
但是,它的空調業務卻不盡如人意。2016年報告期間,“公司冰箱壓縮機業務銷售規模繼續穩居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雙第一;電視、冰箱、 IT分銷業務繼續位居行業第一陣列;堿錳電池、LED 照明代工、IOT(物聯網模塊)等業務在細 分市場繼續保持行業領先。2016 年,公司品牌價值達1208.96億,排名中國品牌500強第76位, 排名全球品牌500強第288位。”
這里面,并沒有提到空調業務。也就是說,空調業務的成績是無法和那些行業內領先業務相提并論的。
不過,長虹也在刻意的提高自己空調業務在業界的地位。長虹財報關于“綜合家電”的方面說,“空調行業國內市場主要品牌包括長虹、格力、美的、海爾、海信、志高等。”看來,長虹還是想把自己列入空調行業第一陣營的。
但是,長虹財報也提到了空調業務的經營狀況:“美菱,內外銷均實現逆市增長,各產品線均跑贏大盤,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冰箱(柜)、空調出口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5%和40%;美菱變頻冰箱零售量份額達到17.2%,排名行業第二;變頻空調出貨占比突破 50%;美菱冰箱、長虹空調電商業務全年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增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但是,這個增長,只能是自己同自己比。
而在“收入和成本分析”中,空調與冰箱是合在一起報表的,這讓我們無法直觀的得出空調業務的營收狀況。
第三,空調業務在長虹2016年復興過程中的作用值得商榷。
2015年,長虹巨虧將近20億。
而到了2016年,長虹轉虧為盈:“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1.75億元,同比增長3.59%;實現利潤總額14.42億元,實現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5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44.32%。”
那么,長虹轉虧為盈的逆轉中,空調業務在哪里呢?
下面,我們看四川長虹年報。“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包括: 1、公司聚力做強核心主業,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與結構升級,產品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持續增 強。彩電55及以上尺寸、4K電視銷量同比增長87.5%和113.4%,Q3T單品利潤和智能運營業務收 益均超1億元;變頻冰箱銷量同比增加73%,變頻市場份額躍居行業第二;IT分銷經營業績再創歷史新高。2、公司深入推進管理、經營和資源分配三方面改革工作,綜合運營效率穩健提升,公司非經營性平臺綜合費用同比減少。3、公司以控股子公司北京長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作價出資與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綿陽嘉創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評估值較賬面凈資產大幅增值,增加公司當期利潤約2.44 億元。”
從上段內容看,簡而言之,彩電、空調、IT分銷、公司運營以及資本的運作,使長虹逆轉盈利。而空調業務,則看不到影響。
由以上這三點看,小米與長虹的合作,不出意外屬于長虹代工,長虹空調本身尚且難以在與列強相爭中占得優勢,那么為一個空調的門外漢小米代工就能扭轉戰局嗎?應該不易。
當然,雷軍也并非沒有機會 ,那得看小米能給長虹帶來什么。同時,也要看到長虹給小米帶來了什么。
先看小米能給長虹代工的空調帶來的。
第一,小米的品牌效應。
其實,小米的品牌效應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名氣足夠大;另一方面,品質上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當然,按照目前小米手機的品控,小米未來的機會還是很大。
第二,互聯網的營銷思維。
按照2017年夏天的熱度,搶空調并非一個笑話。長虹多年來的坎坷,內部體制、經營思維有一定影響。那么,小米的互聯網經營思維會不會在長虹代工的空調上起到作用,則很難說。
第三,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
當下,人工智能是最火熱的概念,誰都不會放棄這個熱點。當然,長虹在空調方面也有人工智能方面的嘗試,不過,小米在這方面的作為也值得期待。
再看長虹給小米帶來什么。
第一,前面也提到過,專利技術;第二,安裝、售后維修,這一點是人們對小米空調的擔憂,但這在長虹那里應該不成問題,但前提是長虹是否愿意給小米幫忙;第三,長虹代工在品質方面的保障。
從上面看,如果長虹與小米能夠很好的融合,那雷軍的空調也并非毫無勝算。
總之,雷軍的空調戰略,是基于目前國內空調版圖基礎上的一次嘗試性沖擊。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那雷軍在空調方面的突破應該會好于董明珠的格力手機,但短時間內想在空調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則很有難度。更何況,小米本身不是空調的制造者,長虹才是;或許與小米的合作只是長虹空調戰略的一個分支,而小米并沒有足夠的主動權,一旦長虹有了新的想法呢?
未來的空調戰,雷軍會是董明珠的對手嗎?我認為不是。說得直白些,他們在這個行業領域本來就沒有理由互為對手。不信,我們明年夏天看!
(本文作者介紹:專欄作者,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iDoNews 簽約專欄作者。)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