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梁建章 黃文政
特朗普的當選可能預示著美國將在吸引移民的方向上進行收縮,而對中國來說,卻可以借此機遇進行改革,從而尋找到一條廣納人才的康莊大道。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有關限制移民的言論,曾被認為只是用來爭取選票的競選口號。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正式上任沒幾天,特朗普就在移民政策上動了真格,非但簽署總統行政令凍結美國難民收容項目,并暫時禁止七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的國民入境,還直接解除了阻撓這道命令執行的代理司法部長與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代理局長的職務。
特朗普的限制令雖然有半數民意的支持,但也遭遇美國民間、立法和司法界的強烈反對,在頒布一周后就被一個聯邦法院叫停。我們在之前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美國有關特朗普移民禁令的角力。目前對此反應強烈的還包括許多學術界和科技界的精英。他們反對收緊移民政策的理由,也并不僅是所謂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更為關鍵的原因在于這批人很清楚,美國能夠長期維持強盛的基礎,正是吸收全世界人才過程中的高度開放態度。
歷史上,美國就是一個建立在移民基礎上的國家,而且移民現在更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其獲得的創新專利量占據了總量的1/3。移民創業發揮了經濟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雙重作用。在美國,移民創建了占總量1/4的高科技公司;美國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創建或共同創建的;在硅谷,36.4%的人口出生于國外。
尤其在互聯網科技浪潮中,那些具有移民家庭背景的人才為美國撐起了至少半壁江山。比如喬布斯的父親出生于敘利亞,謝爾蓋·布林是俄羅斯裔企業家,扎克伯格的祖輩來自德國、奧地利和波蘭等地,馬斯克出生于南非。如果美國當初將這些移民家庭拒之門外,或許如今也就無法擁有蘋果、谷歌、FACEBOOK、特斯拉等偉大的公司和產品。至于高科技精英目前集體抵制特朗普的原因,也就是不希望美國因為限制移民而喪失曾經擁有的核心優勢。
如果美國真的因為特朗普上臺而進入限制移民的軌道,那么對于GDP規模僅次于美國同時在科技領域最有可能挑戰美國的中國來說,又將意味著什么?中國是否有可能把握住這個歷史性的機遇,通過放寬移民政策來追近乃至超越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
如果將優秀人才視為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那么在過去這些年里,美國一直是“入超”最大的國家,即通過開放的移民政策、優厚的物質待遇和寬廣的發展空間,從全世界不斷“進口”這種資源。相比之下,中國一直處于嚴重的“出超”狀態,即很多通過國內基礎教育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最終卻“出口”到海外尤其是美國留學、工作乃至定居、入籍,其個人天賦所創造出來的巨大價值,大部分都歸屬于居住國而非中國。這種“出超”和“入超”之間形成的反差,或許是中國在追趕美國道路上遇到的一大障礙。
無論從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力競爭還是文化傳承來看,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對其擁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人民。最近幾年里,隨著“科技興國”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中國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于優秀人才的吸納力度,包括鼓勵那些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優秀人才回國參與創業或者科研。然而,現有舉措還是更多側重于降低“出口”或者實現“出口轉內銷”,如果要從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進口”人才,目前中國還是在移民政策方面存在重重阻礙。
中國也有用來吸引外國優秀人才的“綠卡”制度。早在2004年8月,公安部、外交部就曾發布《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允許針對高端管理人才、高端技術人才以及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人才頒發永久居留證。但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統計數據顯示,自實行“綠卡”制度以來,“中國綠卡”年均發放量僅有數百張。2016年,公安部發出的“中國綠卡”相比上年增加163%,被外界視為巨大的進步,但即便如此,這一年的絕對數字也不過是1576張“中國綠卡”。而在過去十幾年里,入境中國的外國人多達幾千萬;兩者完全不成比例。至于在“綠卡”基礎上進一步入籍中國,更是難上艱難。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一方面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海外優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本土也已經誕生了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一批既能給予高薪待遇也能提供發展空間的優秀企業,在以上兩者之間能否實現有效對接,將關系到中國未來的國運走勢。而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求政府必須在移民政策上具有更多的開拓性思維。
首先,中國現有《國籍法》規定,一旦取得外國國籍則自動喪失中國國籍。這一規定相當于把中國對國民身份的認定置于外國國籍判定之下,有損于中國的主權尊嚴,更弱化民族凝聚力,也不利于國家安全和吸引海外人才。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幾乎都沒有這類排他性條款。實際上,很多人取得外籍是出于現實生活的考慮,并非希望放棄對中國的認同。
如果在取得外籍后能保持中國國籍,海外華人更能維持與中國的情感紐帶和對中國的認同,并能將其延續到后代。大部分國家并不要求入籍移民放棄原國籍,保留中國國籍也讓海外華人能名正言順地為中國爭取利益。為此建議全國人大修改《國籍法》,刪除這一排他性條款,并規定:除非本人正式宣布放棄,中國國籍永遠有效。
其次,對于“中國綠卡”的頒發,未來也應當采取更為寬松和開放的措施。2014年9月30日,李克強總理在會見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外國專家及其親屬時,就曾表示“讓外國人在中國拿‘綠卡’更容易”。授予更多的“中國綠卡”,就意味著在更多領域讓更多外國優秀人才享受到“國民待遇”,掃除他們由于國籍限制而在購房、福利以及子女求學等方面的顧慮。
曾經令人趨之若鶩的“美國綠卡”,看來會在特朗普任期之內減少發放數量,那么由此形成的空缺,何不由“中國綠卡”來填補?未來的“中國綠卡”,既有利于召喚海外華人,也能對東亞近鄰和其他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形成吸引力。至于獲得綠卡的條件,除了學歷等因素之外,還可以將中文讀寫能力列入計分的指標之一,有利于保障移民的文化認同感,也要比現有的限制移民政策更加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
還有,隨著美國在移民政策上的逐步收緊,一些目前居住在美國的海外人才或許會重新調整職業規劃,甚至某些高科技產業也希望在美國之外尋求更具有性價比的投資地點,對于這種趨勢性的變化,中國需要提前布局,加大對于海外人才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的引進力度,同時為外籍高收入人群在華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優惠。在引進的這些人才和家庭中,或許就會出現未來的喬布斯或者扎克伯格。而且在吸引全球人才的過程中,大城市的教育、環境、公共設施等方面都會有所提高,同時也會有助于留住本國的中產階級。
最后,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關心中國護照能在哪些國家享受免簽或者落地簽等待遇,那么反過來看,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的到來,中國是否也可以改革現有的簽證政策,進一步放寬發達國家國民到中國的旅游簽證,包括考慮免簽、落地或者網上簽(印度就是網上簽證的)。此舉不僅有利于促進入境游以及讓更多外國人有機會了解中國,同時,如果能夠形成雙向免簽的制度,還將進一步增加中國護照的含金量,降低國內優秀人才對外移民的動力。
綜合以上思路,建議中國短期加強回流出國人才、引進外國人才,同時開放戶籍、加強地區交流,長期則需要全面放開生育,維持人口優勢,從而始終確保國家具有持久活力。當然,比吸引移民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放開生育,否則,一邊限制本國人生育,一邊引進外國移民,這種做法顯然缺乏合理性。另外,還要放開戶籍限制,如果連本國人都要限制進入大城市,又怎么歡迎外國人進入大城市呢?
目前,由于國內推出限制大都市發展的政策,導致大城市規劃和供地不足,因此產生高房價、高成本等后果,結果是潛在人才包括國際人才面臨流失風險。比如很多有志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從事研究的優秀學者,最終被高房價、重稅負、入學難、空氣質量等困難嚇退了。此外,嚴厲的網絡安全措施也是很多人無法適應在國內工作和生活的直接原因。所以開放綠卡和簽證只是第一步,中國要想成為人才聚集地,依然任重道遠。
總之,特朗普的當選可能預示著美國將在吸引移民的方向上進行收縮,而對中國來說,卻可以借此機遇進行改革,從而尋找到一條廣納人才的康莊大道。面對這個機遇,無論中國政府還是中國學者們,都有必要從戰略高度加以研究和評估。比如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就曾專門編撰《中國國際移民報告》,探討推動中國簽證政策便利化、建設中國技術移民制度、中國海外投資移民的現狀、新形勢下出入境管理等熱點問題。未來需要更多中國人以開放性思維來看待引進移民問題,全力幫助中華民族贏得這場優秀人才的爭奪戰。
(本文作者介紹: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