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經濟50人論壇 林毅夫 原載世界報業辛迪加
在未來,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FDI來源國。從FDI接收國到凈貢獻國,這幾十年的蛻變終于讓中國以完美的姿態站在了G20全球發展議題的最前沿。
今年九月,中國將首次以舉辦方的身份參加G20首腦峰會。要想真正承擔起領導角色,這個時機是再好不過了。這個目標在此次峰會上不難實現:G20在協調多邊努力方面一直比較成功,例如它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處理方式。其次,實現繁榮發展的因素眾所周知:首先科技水平要不斷提升,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就業;然后應專注于追求人力物力資本的最大化;最后是基礎建設投資,目的是削減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還有一樣東西眾所周知,那就是現今的發展鴻溝。發展中國家因其人力、金融資本水平低下,發展受限。同時,受其外匯儲備不足、外匯渠道單一的影響,它們鮮能進口所需的原材料或設備,攀登至全球價值鏈的下一環。
要想縮短各國之間人力、金融資本水平的差距,并提高外匯的可獲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外直接投資(FDI)。引入FDI并不難,因為發展中國家中資本與勞動力比起來相對稀缺,因此其潛在回報也更高。
但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盧卡斯提到過,資本的流向一直以來都是錯誤的,它由低收入國家流向高收入國家。這種趨勢將發展中國家僅有的資本都榨干,禁錮了它們的發展步伐,并將全球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
Laura Alfaro, Sebnem Kalemli-Ozcan和Vadym Volosovych在經濟與統計學評論的一項2008年研究中指出,貧窮國家之所以沒有資本流入,一方面是因為它們缺少接收投資、便利投資的組織。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國家陷入了僵局,因為它們得先把必要的組織建起來,而這也需要資本。
多邊投資協議可以易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過程,從而解決這個難題。此外,通過建立投資保護和刺激機制、制定爭端解決程序和企業社會責任基準、并針對國有企業和主權基金的投資制定管理框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基礎也能得到鞏固。
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商討這份協議的好去處。但過去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這一部分是因為商討結果太偏向于發達國家。然而,在過去的10年里,全球投資環境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因此商討也應重新上路。正如下圖所展示的,時至今日,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ODI)中所占的份額已越來越大。這就表示,某些新興市場經濟體自身正在變成資本的來源,因此,不管放在未來哪種投資框架中,它們都將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
中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正如下面這張圖所展示的,中國從FDI中獲益良多,現在它正努力提升自己的ODI。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中國在2013年已成為其他國家FDI的第三大來源國,并預計將在2016年首次成為資本凈出口國。考慮到中國的“走出去戰略”(刺激本土企業對外投資)和“一帶一路 ”理念(建立洲際貿易基礎設施)所帶來的雙重影響,這種趨勢只會愈演愈烈。
時間為證,在未來,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FDI來源國。從FDI接收國到凈貢獻國,這幾十年的蛻變終于讓中國以完美的姿態站在了G20全球發展議題的最前沿。
為了引領這些議題,中國應構建切實可行的發展框架,樹立具體目標,并在時間軸中清晰地標明每個階段性里程碑的預計實現時間。就目前來看,我們應為發展中國家建立一個不具拘束力的投資便利化框架,這將是我們的下一個里程碑。從整體來看,協議應強調包容性和誠信交易,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培養一種有益的經濟增長環境。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