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江濡山
“亞投行”不僅沖出了亞洲,而且從功能和預期效應看,遠超出了“金融”范疇。眼睜睜地看著一根大蔥變成一根白玉,美國和日本甘心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嗎?我看未必。在整個中國高層及精英為此愉悅的時候,我要說的是:淡定、淡定再淡定。
有人說,當初習近平力推“亞投行”出籠時,很多國家和國際財團并沒有真正當回事,美國政府也忽視了這個問題。我同意這種看法。奧巴馬可能也沒有預料到“亞投行”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國際效應,如今已經顯現出來的態勢特征是:“亞投行”不僅沖出了亞洲,而且從功能和預期效應看,遠超出了“金融”范疇。
眼睜睜地看著一根大蔥變成一根白玉,美國和日本甘心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嗎?我看未必。在整個中國高層及精英為此愉悅的時候,我要說的是:淡定、淡定再淡定。
美日到底會運籌怎樣的應對策略呢?
在截止日期的最后時刻,美日兩國還是沒有申請加入亞投行,日本首相安倍似乎依然很鎮定,讓華盛頓看看他的立場很堅定、對美很忠誠。毫無疑義,美國智庫及政治精英在這個問題上,給奧巴馬出了餿主意,不建議美國加入亞投行而陷入如今的尷尬境地。
這不是對中國局勢的誤判,而是對全球化趨勢特征的誤判。然而,面對目前局勢,并不是美日沒有應對策略。在我看來,美國和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有高度的“默契”,至少有兩種辦法應對:
一種可能是:美日死扛到底不加入“亞投行”,設法重新激活并盤整世界銀行[微博]集團和日本主導的亞洲發展銀行,以此與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較勁競爭。如果選擇這個應對策略,美日“勝算”的把握性更大一些。
這是因為:從資本運籌方面,日本主導的亞洲發展銀行的財力明顯勝過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而且融資渠道和空間非常大;從運作機制和經驗來看,更不是亞投行所能比擬的,戰后數十年的國際投行運作經驗及其運行機制,不是亞投行短時間內能夠融會貫通的;亞洲發展銀行唯一不足是體制老化、決策效率低下,而這些可以通過改革創新實現。
因此,美日若選用這樣的策略,從經濟屬性上來看,若力推亞洲發展銀行改革創新,并與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產生疊加效應,將使亞洲各國大大受益,而且其投資偏頗可以更大程度上傾向中國之外的其他亞洲國家;但從政治層面看,則可以大大抑制中國借助亞投行平臺擴大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和干預能力。
要深刻認識到,在這場國際較量中,美國的戰略目的很明確:不跟亞洲各國過意不去,旨在抑制中國的國際擴張空間及其在亞洲的影響力。要達到這個目的,現成的工具就是改革創新日本主導的亞發行。
另一種可能是:美日經過審慎考量最終選擇加入亞投行。雖然“意向成員國申請截止日期”已過,但美日再度申請加入,中國會依然歡迎。如果美日最終做出加入亞投行的抉擇,則會積極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并“指導和團結”多數成員國站在中立的角度,維持亞投行公正透明地運作。
如果美日最終加入亞投行,則意味著亞投行成為一個真正的“準國際性多邊金融投資機構”,也意味著中國開始起步有限度地“主導”國際多邊事務。但并不意味著美國在向中國低頭,而是美日不會放棄直接參與亞投行事務并發揮美國應有作用的機會。同時,此舉并不會影響美日聯合推動世界銀行集團及亞洲發展銀行的改革。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力推的“亞投行”好似給全球多邊金融機構的資金大池里放了一條兇猛的鯰魚,將做活整個資金池。這無疑是習李對全球化進程中的推動亞洲事務開速發展,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
目前尚未有明顯跡象顯示,到底美國會選擇哪種辦法。但值得說明的是,無論美日最終做出怎樣的選擇,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這件事情,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獲得實惠,而真正承擔較大風險的只能是中國。
(本文作者介紹:香港環球經濟電訊社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高級研究員,政府及財團大型投資項目顧問,產業項目風險及可行性評估專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