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能忘卻的中國樓市之痛

2015年04月01日 10:53  作者:李庚南  (0)+1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庚南

  無論“拐點”已否出現,不能忘卻的是樓市之痛。唯有找到樓市的“痛點”,拿出一套診治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進行“刮骨療傷”,樓市才會迎來真正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拐點”。

不能忘卻的中國樓市之痛不能忘卻的中國樓市之痛

  樓市的“拐點”真的要來了?市場在興奮的顫抖中惴惴不安。

  3月30日,央行[微博]、住建部、銀監會聯合出臺的個人住房貸款新政,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聯合出臺的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聯袂而至,政府的“救市”政策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撩人”身姿驀然登場。“救市”的帷幕已然拉開,“拐點”還會遠嗎?

  然而,我不關心“拐點”,只關心“痛點”。

  樓市的“拐點”是否已出現或者將出現,影響的無非是某個時點、某個時期買賣雙方的決策及交易的機會成本,或者說是部分人利益;而對樓市“痛點”的認知、診斷和治療才是問題的關鍵,它關系到的是整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拐點”已否出現,不能忘卻的是樓市之痛。唯有找到樓市的“痛點”,拿出一套診治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進行“刮骨療傷”,樓市才會迎來真正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拐點”。

  那么,“樓市”的“痛點”在哪里?

  痛點之一:土地財政化,“土地”成了財政的錢袋子,地方政府飲鴆止渴式的賣地沖動,成為房價上漲的原罪。

  正如前總理朱镕基所說,“我們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就是房地產的錢,都收給地方政府,而且不納入預算,……所以把地價抬得那么高”,土地招、拍、掛機制帶來的巨大紅利為地方政府注入了興奮劑,推動土地價格水漲船高。

  地方政府何以有“賣地”的沖動?一個解釋是,財政窘迫,根源是分稅制導致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導致地方事多錢少。只要財政體制沒有根本性變革,地方政府資金沒有有效可替代的來源,政府賣地的的興致就不會減弱。但這僅是一端的說辭。

  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賣地的錢來得太容易,有錢就任性!在經營城市理念支配下,各種面子工程、政績工程鋪得太多。司空見慣的是,道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填填挖挖之間提升了GDP、提升了政績。土地財政無疑是房價上漲的原罪,但土地財政背后的庸俗政績觀更讓人擔憂。

  私家藥方:一是改進土地招、拍、掛機制。土地供給要從單一的價格拍賣、價高者得地向綜合考量建設質量、配套保障房及平均售價低者得地模式轉變。有效抑制土地成本對房價的推高作用,同時也在房價上形成了一種競爭機制,競爭的結果是房價在綜合土地成本、房屋開發成本、適當的利潤等因素下趨向更合理。二是開源、節流改變地方財政對土地的依賴。關鍵是“三公”經費管理落到實處。

  痛點之二:過度杠桿化,“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催化了資金的脫實向虛,導致房地產業產能過剩,去庫存化“亞歷山大”,資金鏈緊張。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除少量自有資金外,主要靠銀行貸款、預售資金及其他融資渠道等,表現出過高的杠桿率,資產負債率平均在75%以上。正是這種過高的杠桿率,在市場景氣時期,演繹了許多“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從而誘使許多從事實體的企業脫實向虛。導致過多的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入房地產業,導致房地產領域的產能過剩,去化壓力增大,中小房企資金鏈斷裂的現象頻繁發生。

  私家藥方:取消商品房預售辦法,從根本上改變房地產商終結房地產商“空手套白狼”的經營范式,降低開發商對房地產“暴利”的預期,增強社會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審慎性。同時,增大開發商囤積房子的風險, 促進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

  痛點之三:調控行政化,“樓市”成了調控的工具,弱化了公信力,也紊亂了公眾的預期。

  房地產市場運行自有其自身的規律,冷與熱的更替往往反應的是房地產的周期律。當市場出現失靈的時候,無疑需要政府伸出“無形之手”進行調控。但這種調控應該是基于對房地產運行規律的認識,應該采取市場的而非行政的手段。

  不幸的是,我國歷次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手段都具有明顯的行政特征,特別是以限購、限貸、限價等為手段的行政化調控色彩尤其明顯。不僅是對市場關系的扭曲,也是對社會公眾合理預期的損害,模糊市場信號,擾亂市場節奏。正是因為調控手段的行政化,使老百姓透過歷次調控的軌跡,發現了房價“越調越漲”的規律,形成錯誤的預期,很大程度上抵減了調控的效果。

  私家藥方:房地產調控去行政化。不能把房地產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而是作為調控的對象。要按照房地產市場運行規律和周期,運用稅收等經濟市場手段,通過調節供給與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供需的均衡,從而引導房價的合理回歸。關鍵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改變老百姓“老不信”的尷尬。

  痛點之四:信貸房產化,銀行成了“房東”。

  長期以來,銀行形成了一種“惡劣”的信貸文化,就是唯抵押擔保是從。客戶經理在信貸營銷中,對房地產的依賴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銀行快速擴張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員素質的滯后。許多客戶經理缺乏對企業經營能力、風險狀況等方面的研判能力,于是抵押物就成了主要依托,而且在抵押物的選擇上對房地產情有獨鐘。

銀行形成了一種“惡劣”的信貸文化銀行形成了一種“惡劣”的信貸文化

  保守估計,銀行貸款中以房地產為抵押的達四成以上。其后果,不僅增大了企業融資的難度,也把自己推向了“房東”的尷尬境地。

  私家藥方:創新信貸理念,拓寬抵押物范圍,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走出房地產情結。

  痛點之五:房產儲蓄化,“樓市”成了多數人資產配置的方式。

  房地產兼具消費和投資功能,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現實中這一點恰恰總被有意忽略,甚至被否決。幾乎所有的房地產政策都將房地產投資(投機)行為打入另冊。筆者以為,這根本就是認識上的誤區。正是這一誤區的存在,導致對房地產市場基本判斷的扭曲。

  理性分析老百姓購房的動機,除了自住外,投資需求的存在也是客觀存在的,投資需求怎么就不算需求呢?老百姓投資房地產,實際上是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狀況下的一種合理行為。社會保障、醫療體系的現狀,養老治病的后顧之憂客觀上強化了老百姓儲蓄的意愿。

  但老百姓養家防老的錢放哪才安全、才能保值增值呢?存銀行,存款利息趕不上物價上漲;進股市,又往往“九死一生”。唯有房產符合百姓資產保值增值的偏好。至少,賣不了可以租,可以有租金收入補償。無論如何,讓老百姓的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也應是政府考慮的事情。更何況,從房地產市場的完整健全角度看,一個適度的租賃市場的存在也是必須的。

  私家藥方:一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消除老百姓的養老、醫療后顧之憂,鼓勵和刺激消費;二是拓寬投資渠道。加快金融產品創新,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群體,推出不同的投資理財產品。P2P仍須發展,更須規范。

  (本文作者介紹:先后供職于工商銀行、人民銀行,現為銀行監管部門人士,長期負責小企業金融服務推進工作,潛心研究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樓市調控痛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穩定房地產市場是當前經濟穩增長重要環節 新電改后電價還會漲嗎? 房貸不是你想調就能調 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十點思考 休養生息或是我們更好的選擇 那些沉默不語的投資大師 誰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產稅仍難以實施 A股市場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