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徐學明
伴隨著財富管理規模不斷擴大,受經濟下行、“資產荒”、“剛兌”以及機構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資管行業或者說財富管理領域風險頻發:P2P公司跑路、地下錢莊、非法集資、蘿卜章,還有股市上個別激進機構靠信息不對稱和資金實力呼風喚雨等等,出現各種亂象。最近,伴隨著監管發力,情況已經開始好轉, 但潛伏的隱患和風險點依然很多。
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百姓收入的快速增長,資產管理或者稱財富管理應運而生。從銀行業金融機構來看,資產管理是應對資本金壓力,提升資本回報率以及應對利率市場化和“脫媒”挑戰的解決之道;對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機構來說,財富管理是其切分市場蛋糕、增強客戶黏性的切入 點,而技術上的創新又提供了低成本、客戶體驗好的服務手段;從客戶角度來看,隨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客戶已不再滿足于相對較低的存款利率,而是希望資產保值增值,追求更高收益,但是自身又缺乏專業投資能力,這樣一來,專業機構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很好地契合了客戶需求。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們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機遇期。那么,“小康”的標志是什么呢?我覺得,小康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就應該是百姓富足,特別是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我們在國內講中等收入群體,如果和國際標準看齊,中等收入群體約等于國外的“中產階層”。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大體上是3.4億人,按照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將達到6億人。這6億人的財富,一方面要靠自己的辛勤雙手去創造,同時也需金融機 構來幫助打理,以實現保值增值。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百姓的百萬億級財富既能助力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又能實現保值增值,無疑對中國經濟社會是一個多贏的格局。
“推進財富管理,培育中產階層”,是金融機構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的經營之道,同時也是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小康社會建設、助推實現中國夢的政治擔當。
“穩”字當頭 穩健發展
財富管理要“穩”字當頭 穩健發展
近年來,財富管理發展得很快,截至今年9月底,財富管理市場規模已超過100萬億元。這100萬億元中有重復計算的成分,通過通道重復計算的大體上在30%-40%之間。
伴隨著財富管理規模不斷擴大,受經濟下行、“資產荒”、“剛兌”以及機構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資管行業或者說財富管理領域風險頻發:P2P公司跑路、地下錢莊、非法集資、蘿卜章,還有股市上個別激進機構靠信息不對稱和資金實力呼風喚雨等等,出現各種亂象。最近,伴隨著監管發力,情況已經開始好轉, 但潛伏的隱患和風險點依然很多。
在當前流動性充裕、百姓儲蓄過剩、投資熱情高漲的背景下,市場各方主體需要冷思考。我們不能讓投資者財富縮水,更不能讓老百姓的血汗錢灰飛煙滅。所以我覺得財富管理還是要“穩”字當頭,穩健發展。
那么,如何實現穩健發展?
一是金融機構要履行信托責任,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既然是受人之托,就要講誠信,要重拾銀行的“三鐵”(鐵賬本、鐵算盤、鐵規章)精神。機構要對自身行為負責,要對本企業員工行為負責。既然在金融服務鏈條中受益了,就必須擔責。
二是要堅持“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在推介產品前,機構首先要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全面評估,比如千萬不能把高風險產品賣給到銀行領養老金的退休老人。
三是要堅守風險底線。金融的本質是風險管理,財富管理首先要守住風險底線。這就要求機構在展業過程中,要切實提升能力,加強風控,精準計量,避免風險積聚。
穩中求進 精進發展
財富管理要穩中求進 精進發展
宏觀形勢決定財富走勢,順勢財生,順治財聚。當前,財富管理面臨的形勢,從國際來看,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到全球經濟當中,同時伴隨逆全球化潮流;人民幣 國際化進程加快,同時伴隨人民幣貶值壓力。從國內來看,經濟新常態下轉型發展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財富管理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我國對外投資已躍居全球第二,且當年對外投資流量首次超過吸收外資,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可以看出,全球資源配置已不再遙 遠。
在當前環境下,實現財富管理精進發展,建議把握以下四點:
一是國內資產布放是財富管理的主戰場。綜觀世界,GDP增速超過5%的大型經濟體,中國可以說始終獨占鰲頭。體量大、韌性強、內需及轉型發展空間廣闊,這無疑會給有眼光的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企業轉型升級、并購重組等,處處是投資機會。 金融機構只要撲下身子,服務實體經濟,找準方向,完全可以在財富管理的資產配置上大有作為。
二要善于把握大類資產輪動帶來的投資機會。房地產、股市、債券、大宗商品等都是融納資金的重要市場,在當前政策環境下,特別是政府、監管在著力推進“去杠桿”,可以預見,下一步資本市場、股權類投資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三要積極穩妥配置海外資產。的確,當前人民幣匯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對此,很多投資者都開始謀劃海外投資。但是海外投資一定要三思而行,慎重行事,切不 可在國內“資產荒”和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狀況下,用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的觀點,盲目激進地配置海外資產。面對縱橫交錯的金融風險,海外資產配置不可能都 是“世外桃源”。機構投資者走出去的前提是要拓寬視野,強身健體,充分認清國別風險、政策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提高風險甄別能力,避免掉入陷阱。當 下,個人投資者面臨的最大困惑就是要不要換匯。在決定換匯前,需要對國內投資收益和人民幣匯率走勢及外匯存款收益進行綜合比較。特別需指出的是,隨著人民 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人民幣匯率不可能單邊波動。加入SDR之后,我們跟一藍子貨幣掛鉤,如果僅盯住美元,實際上也是一個誤區。
四要防范金融機構“融短配長”期限錯配帶來的流動性風險。特別是在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穩健中性的環境下,更應高度關注流動性風險。
構建健康清新的金融生態環境
正本清源 構建健康清新的金融生態環境
先講“穩”,再講“進”,這里講的是一個“清”字。財富管理涉及政府、監管、機構和客戶等各個方面,良好、清新的金融生態環境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一個層面,政府應該從法律層面厘清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權責關系,既要保護客戶的資產權益,又要規范機構投資人的行為邊界,在處理法律糾紛的判例中,體現公正、公平。同時,要充分聽取金融監管部門的意見,因為隨著金融創新,特別是混業經營步伐加快,現有法律、法規已嚴重滯后于業務發展、業務創新。
第二個層面,監管機構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架構,加強功能性監管與機構監管的有效結合,實現跨市場、跨平臺監管的協調一致性,要嚴格規范機構的跨監管套利行為,促進財富管理行業的公平有序競爭。還要在引導市場打破“剛兌”過程中,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
第三個層面,作為金融機構,應該堅持誠信原則,堅守“代人理財”定位,加強風險管理,充分向客戶披露投資收益和風險,真正扮演好客戶財富管理保值增值的專業投資人角色。
最后,從客戶層面來說,客戶作為財富管理的主體,為了自身利益,要多學習一些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在投資理財上,不能追求一夜暴富,而無視風險;同時,還要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
責任編輯:王琛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