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董崢
經過近半年的觀察,信用卡新政似乎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成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尷尬現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2016年4月,央行發布了《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信用卡新政”已經實施了半年,盡管它是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三十多年來進行的首次重大改革,其中多項政策的調整,既是為發卡銀行松綁,同時也是為銀行進行個性化經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在“新政”中,除了一些政策性的調整外,如果“滯納金”更名為“違約金”外,最重要的諸如信用卡透支利息的計息規則,免息還款期、最低還款額、預借現金等項目期限和額度的規則也都做了調整,這為發卡銀行提供了非常大的個性化發展的空間。
然而,經過近半年的觀察,這一新政似乎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成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尷尬現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中國信用卡發展三十多年,一直以來它的規則都是由央行制訂,發卡銀行不論規模大小、業務如何,都要按照統一的標準、格式進行操作,大中銀行是這樣,就連城市商業銀行、農商銀行也同樣“一刀切”,遵照統一的規則執行。
中國信用卡產業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即便從2002年算起也有十五年了,盡管隨著卡量的增長,逾期半年未償總額也在不斷攀升,潛在的風險還是存在的,但是尚在可控范圍中,也沒有爆發過類似臺灣和韓國在2003年前后出現的“信用卡危機”,信用卡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
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也非常清楚地看到在這樣一個發展的背后,還是隱藏著一些問題,其中信用卡發展的不平衡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2016年《卡研究資訊》對全部上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跟蹤的情況來看,信用卡發展的不平衡性已經日益突出。
以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以及招商、廣發為代表的發卡銀行,其總量(含在用卡量)已經占了全部上市銀行發卡總量的72%,如果算上超過1000萬張的發卡銀行數量的話,這部分占到了97%,留給之后銀行的空間已經相當狹窄了。
目前,發行信用卡的銀行已經超過了百家,那么面對如此艱難的信用卡市場,未能擠入1000萬張規模的銀行又該如何面對激烈的競爭呢?
在2017年過去的半年時間中,我與一些中小銀行進行過溝通,有的是正在發卡的,有的是準備發卡的。但是都反映了對信用卡市場壓力的擔憂。而我在提出應該充分利用剛實施的《信用卡新政》,為信用卡業務打造出與大行不同的差異化市場競爭,他們表示對此并不非常了解,暫時不會對業務進行相應的調整。
如果說大中型發卡銀行由于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對利用新政調整市場策略并不非常倚重的話,對于中小型發卡銀行來說,“新政”多少還是應該值得利用的。
實際上,很多發卡銀行早已經調整了最低還款額,從10%下調到了5%,而中小銀行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與大中發卡銀行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優勢的,那就應該充分利用“新政”,調整免息期時間,以及透支利率、最低還款額等政策,制訂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市場策略,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得一小塊份額。
期待很快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
(本文作者介紹:我愛卡網主編,信用卡市場資深研究人士。專注于信用卡行業發展、服務營銷領域研究多年,從事信用卡產品及服務營銷的策劃及市場工作。)
責任編輯:寧書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