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曹中銘
A股早已步入支持做多反對做空的怪圈,這并不利于市場的發展,不利于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而且會導致個股股價的虛高成為市場的特色,這種格局必須改變。因此,個股股價出現兩極分化是件好事。至少,投資者能從中看到風險,也能讓其投資變得更加理性。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復,但往往驚人地相似。曾經的“二八現象”、“一九現象”,在目前的A股市場中有重演的跡象。近期,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藍籌股,在股市低迷的背景下,不斷創出歷史高點,也成為當前市場的唯一亮點。
今年1月份,貴州茅臺股價還在350元左右時,多家券商就開始為茅臺“站臺”,如西南證券、招商證券發布研報均認為貴州茅臺股價有望攀上400元大關,中金公司的研報更為樂觀,認為茅臺股價能達到472元。如今,貴州茅臺股價已上漲至450元以上,西南證券、招商證券的“小目標”實現了,離中金公司的“小目標”亦不過5%的距離。除了貴州茅臺,像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招商銀行甚至是工商銀行等藍籌股均不斷創出年內新高,也在市場上演著以藍籌股為主體的“一九現象”。更需要指出的是,眾多藍籌股股價紛紛創出新高,還是在上證指數從3295點下跌至3016點的過程中出現的。
與貴州茅臺股價攀上400元以上的高位相比,A股亦不乏像\*ST銳電、\*ST海潤等股價低于2元的“1元股”。此外,股價低于3元的“2元股”亦大量出現。股價高有高的理由,低有低的原因。400元以上的茅臺,1元多的*ST銳電,凸顯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股價兩極分化的一面。
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化經歷過兩個階段。上世紀90年代前期,A股市場個股曾經出現齊漲共跌的“盛況”,某一交易日,要么所有個股全部出現上漲,要么全面下跌,上市公司股價具有“共性”而鮮有“個性”。但隨著掛牌上市公司的增多,以及市場上有實力的大資金、大機構的增多,這一格局被打破,個股走勢開始出現分化,齊漲共跌的現象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個股有漲有跌。在此階段,個股股價往往不太離譜,也不會出現如今的“差距”。另一個分化階段出現在近些年,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藍籌股,與以*ST銳電為代表的垃圾股股價產生的巨大差距。
其實,兩個階段股價出現的分化現象,既是市場本身的選擇,亦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誠如成熟市場,港股的騰訊控股股價在275港元,而中建置地只有0.01港元,與茅臺的454元,以及*ST銳電的1.43元如出一轍。因此,個股股價的兩極分化,是市場的進步,亦是內地投資者慢慢走向成熟的一種表現。
不過,在個股呈現兩極分化的同時,質疑藍籌股泡沫的聲音不斷響起。像貴州茅臺,雖然其股價處于450元以上的高位,但動態PE不過23倍。如果僅僅從市盈率的角度,茅臺股價不存在估值泡沫的問題,但對于茅臺等藍籌股,投資者仍質疑其股價存在泡沫。另一方面,在藍籌股股價不斷上漲的同時,大股東大手筆套現亦不斷出現,像美的、老板電器、蘇泊爾等個股,頻遭產業資本的減持,又反過來證明其股價的“虛高”。
無論目前的藍籌股是否存在泡沫,但今后個股股價的兩極分化成為常態亦將是不爭的事實。對于兩極分化的個股,藍籌股需要警惕其泡沫的產生,并在市場引發連鎖反應。而對于處于另一端的低價股,特別是眾多的垃圾股,筆者以為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必要的“整治”。比如可進一步降低上市公司退市的門檻,將股市“不死鳥”、僵尸公司、垃圾股等掃地出門,以提升整個市場上市公司的質量;比如可降低融資融券的門檻,讓廣大中小投資者也能參與兩融業務,并改變目前兩融業務中融券業務的“跛腳”現象,讓兩融業務平穩發展,以強化市場的做空行為。
A股早已步入支持做多反對做空的怪圈,這并不利于市場的發展,不利于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而且會導致個股股價的虛高成為市場的特色,這種格局必須改變。因此,個股股價出現兩極分化是件好事。至少,投資者能從中看到風險,也能讓其投資變得更加理性。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