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石詩語
“我最近在查詢征信記錄時發現,今年年初莫名其妙多了一筆福州某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審批,我對這筆貸款業務一點印象都沒有。”來自廣西南寧的消費者白女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反映。日前有網友吐槽“買根蔥被分期”“買份早餐被分36期”等話題也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調侃稱“互聯網的盡頭是借貸”。
目前小額貸款、分期服務營銷幾乎無孔不入,充斥在多類手機應用軟件中,消費者點擊彈窗廣告、領取紅包、選擇優惠支付等操作均會被導流到貸款或分期平臺,甚至有的App在沒有特殊提示的情況下,便可“一鍵開通”分期支付。消費者若不提高警惕,很容易誤點進入貸款界面,在無意中辦理貸款或分期業務。
推廣形式五花八門
根據多名消費者提供的線索,記者下載了數十款常用非金融類App進行實測,類型涵蓋社交、出行、修圖、購物等。記者發現,大多數App都包含借貸等金融服務,且充斥著誘導借貸和分期的廣告及福利活動。借貸導流幾乎無孔不入,推廣形式也五花八門,常見的有廣告推送、福利紅包、推薦支付、默認開通等。
記者還發現,在某些具有支付功能的App中,借錢、分期等金融服務已成為此類App的“標配”,貸款服務的進入端口往往被放在顯眼的位置。此外,消費者在進行支付時,分期支付被不少App標注為官方推薦,有可能享受減免等優惠福利,甚至還有部分App把分期付款設置為默認支付選項,若消費者不主動更換支付方式,分期功能便會無意中被開通。
消費者面臨多重風險
面對目前App“扎堆”提供借貸服務的現象,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在數字金融時代,場景化服務是數字金融的特點之一,金融功能被嵌入各類應用場景中;另一方面,多數App平臺沒有金融業務牌照,只是收取小額貸款公司支付的通道費用,為其提供營銷和導流服務。在利益驅使下,App平臺往往會出現過度、虛假推介,違規誘導消費者過度負債等問題。違規導流存在消費者隱私被泄露,以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被侵犯等風險。
在實測過程中,記者進入部分小額貸款頁面后,并未進行借款操作,但在退出后卻接到相應貸款平臺打來的營銷電話。值得注意的是,此后,記者一天之內陸續接到三個同類小額貸款公司的營銷電話,均為機器人客服,回撥電話則無法正常接通。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不正規的App可能存在過度收集、濫用、非法出售用戶數據的行為。
記者發現,部分平臺在提供分期支付服務時,重要的合同條款被壓縮隱藏,沒有強制瀏覽條款的環節,用戶只需一鍵勾選或一鍵點擊“同意協議”,便可直接開通相關貸款功能。同時,記者點開被簡化的相關協議鏈接,發現其中包含征信授權、貸款合同、個人信息對外提供授權、敏感個人信息授權、個人信息使用授權等多項重要協議,每項協議合同中又包含了多項條款,消費者在“一鍵同意”時,很難逐一查看這些條款。
警惕信貸支付誘導
針對網貸市場的種種亂象,監管部門于2022年發布《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營銷過程中混淆概念,誘導消費者使用信用貸款等行為。比如,以“優惠”等說辭包裝小額信貸、信用卡分期服務;在支付過程中故意誘導消費者選擇信貸支付方式等。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提示,金融消費者應將自己的債務水平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內,有貸款需求時,應找正規的金融機構辦理,并仔細閱讀、知曉相關條款,切勿盲目借貸。相關平臺和小額貸款機構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做好數據安全保護和消費者保護工作,避免誤導性或過度營銷,尊重用戶選擇。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