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美國經濟與美元前景 > 正文
 

喬納森·安德森:亞洲不會拋售美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9日 12:00 和訊網-《財經》雜志

  不論今年的外匯市場將發生何種情形,亞洲還是會繼續積累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

  □喬納森·安德森/文

  美國財政部1月中旬發布了海外投資者購買和出售美國資產的月度報告。市場再一次關心,隨著美國經常賬戶赤字節節攀高,海外投資者會繼續為美國消費者提供資金嗎?或者說
,美元以及美國債券市場,是否會隨著海外投資者終于決定拋售美元而遭受重創?

  如果有人賣出美元——或者只是停止買入,亞洲將是最明顯的候選人:截至2004年12月底,亞洲國家持有1.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包括近1萬億美元的長期債券和票據)以及至少1萬億美元的其他證券,如企業和機構債券、股票和存單。這些資產占到海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國金融資產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這還不夠,若再從美國財政部的流量數據來看,過去三年中,亞洲占到美國長期資金流入的40%;到2004年,則達到凈融資的一半。

  問題是,亞洲確實會這么做嗎?盡管美元將大幅貶值,如果美元貨幣和債券市場受到打壓,領頭的不會是亞洲;換言之,如果市場確有動作,要關注的是私人投資者和私人資本的流動,而不是亞洲各中央銀行的舉動。

  為什么?亞洲以外的外國投資者大多是私人機構,而亞洲的美元資產主要為各中央銀行持有。亞洲央行向來都不愿輕易拋出美元,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追求資產組合的價值最大化,而是保持本幣對美元的穩定性。

  我們先來看看亞洲外匯儲備的增加。經過2003年底的大量買入后,到2004年中,亞洲央行似乎放棄了“干預行為”,新購金額急劇減少,外匯儲備幾乎沒有增加;但是到了2004下半年,亞洲央行再度入場,到四季度時,每月的買入量上升至400億美元。

  為什么出現這種轉變?12個月前的強力干預可能有違常規,但夏季的“平靜”也并不正常。這兩個時期都受到外資流動大幅變化的影響:先是2003年大量股票投資的涌入,而后是2004年中的股票投資的大幅“退潮”。

  更重要的是,經常賬戶余額目前占到本地區GDP的5%,即每年4500億美元左右。簡單地講,這意味著亞洲央行在未來較長時間內還是會繼續買入外匯儲備。按照目前趨勢,即使沒有私人資本流入或流出亞洲,該地區的中央銀行也將被迫在外匯市場上每月買入約400億美元。這正是我們預測的2005年官方外匯儲備增加速度。

  我們很難相信亞洲今年會退出“美元區”。亞洲貨幣在長期上看會持續、溫和升值,但不會一次性地升值10%-20%。

  首先對亞洲大多數國家而言,內部經濟尚未強大到足以承受這種變動,而且在出口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大幅調整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即使亞洲決定做出大幅匯率調整,經常賬戶也不會馬上隨之調整。實際上,貿易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才會完全適應真實匯率的調整。因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你可以在理論上預測日元、韓元、人民幣和臺幣都升值(比如20%),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各中央銀行仍然不得不干預,并按原來的數量每月買入400億美元。

  我們的結論是:不論今年的外匯市場將發生何種情形,亞洲還是會繼續積累大量的外匯儲備。但另外一個問題是,亞洲為什么不得不持美元外匯?中央銀行為什么不能賣出美元頭寸而買入歐元、日元或是黃金

  從理論上講他們可以這么做,但在實踐中很難;而且事實上,將來采取這種做法的可能性也很小。

  從2002年1月到2003年6月,歐元對美元大幅升值,從1歐元/0.9美元上升到1歐元/1.2美元。2003年夏季美國國債泡沫隨著投資者賣出美元頭寸而破裂。亞洲央行做出了何種反應呢?他們繼續持有美元頭寸,而且每月都在增加。據我們估計,這一次他們雖然沒有將全部新增儲備定為美元,但在2003年下半年美元資產依然占到50%左右。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認為亞洲政策制定者的行為不合理, 只是他們與私人投資者的目標不盡相同。

  ——他們不需獲取資產的最高回報。相反,他們的責任是維持儲備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其選擇在相當程度上被局限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政府債券,而美國市場顯然是三者中最大且最具流動性的市場。

  ——同樣重要的是,亞洲不會將其貨幣與歐元或一籃子貨幣掛鉤;相反,幾乎本地區的所有中央銀行都比照美元管理其外匯。這意味著,對亞洲而言,“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如果不讓其本幣對美元升值,亞洲便不能集體拋售美元。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本幣與另外一種貨幣掛鉤,即使所有其他人都在拋售這種貨幣,實際上最后你還得買入。

  作者Jonathan Anderson為UBS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專題:

  《財經》雜志封面秀2005

《財經》雜志2005年3月7日刊目錄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法治·現場
中國股市:告別救世主 法治·動態
定量研究:重解中國股市 資本與金融
“平準基金”評價:一擲千億的“救命稻草” 修補詢價制
焦點爭鳴:拆開股權分置死結 商界·動態
標本兼治方是解決之道 滬深股市
國有股放棄流通權了嗎? 股市的教訓應當記取
先增量,后存量 香港股市
股權分置的真相 微觀因素開始主導H股
財經觀察 財經調查
金融證券業反腐敗兩原則 《亞洲華爾街日報》/《財經》200強(AW...
經濟學家 公司與產業
錢穎一:宏觀調控不是市場監管 “盛大新浪夢”紀實
喬納森·安德森:亞洲不會拋售美元 浪政治
文萃 紡織品輸歐將遇新門檻
時事報道 美國百貨業合并逼上梁山
朝核危機:朝美各撥什么算盤 財經速覽
觀點評述 焦點
楊之剛:稅制改革正當其時 事件
評之評:為何收稅?稅收何為? 中國周邊
經濟全局 科技風尚
李毅中履新 人物志
150億元解困縣鄉財政 讀者來信
辨析“首次農產品貿易逆差” 財經專欄
拍賣“狗不理” 隨筆
中國勞務輸出窘境 從范蠡到陶朱公
市場與法治 貴族的興衰
王益民夢斷“徐國健案” 何妨東施效顰
南海華光案真相難現 讀書
2005中國民航第一訴 本刊3月薦書
法眼 經濟主體的激勵
季衛東:城市本該飄溢平等自由的空氣 逝者
背景:“遷徙自由”vs“人口準入” 孫大光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美元貶值新聞 全部弱勢美元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