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規劃院院長:建千年大計城市不能一蹴而就

北京市規劃院院長:建千年大計城市不能一蹴而就
2019年01月05日 01:15 新京報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北京市規劃院院長:建千年大計城市不能一蹴而就

  新京報

  新京報對話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市規劃院院長,解讀城市副中心控規亮點和難點

  施衛良:建千年大計城市不能一蹴而就

  城市副中心控規,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的首個控規,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后,北京交上的又一份答卷。城市副中心控規有哪些創新和亮點?編制過程中有何難點?新京報記者對話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兼市規劃院院長施衛良。

  施衛良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兼市規劃院院長。 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12個國際知名團隊參與設計

  新京報:控規如何體現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施衛良:編制過程中我們一直按照高質量發展、高標準規劃來進行,在規劃工作組織上,凝聚國際頂尖的智慧和力量。在開展編制之初,組織了12個國際知名團隊共同參與副中心整體城市設計工作,同時也組織相關的專家,包括工程院院士等領銜一些專題研究、專項規劃、設計導則的編制。

  在規劃理念上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運用到規劃之中,特別是在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建設方面,積極把新技術探索應用到編制中,在城市治理體系、運行上加以創新,把新技術體現在設計導則之中。

  在規劃思路上緊密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著眼從更廣闊空間謀劃城市副中心的未來。特別是處理好和中心城、東部各區、廊坊北三縣地區、通州全區的這些關系,實現以副輔主、主輔共興;實現區域共進、區域協同發展。

  另外在處理好“一核兩翼”,特別是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關系上,也要實現副中心與雄安新區的差異化,避免同構發展,實現“一核兩翼”的協同共進。

  要保持歷史耐心 精心打磨

  新京報:編制過程中有何難點?最終如何克服的?

  施衛良:首先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的關系上,我們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以總書記視察北京、特別是對副中心規劃作出的各項指示為根本遵循,來確定規劃的總體方針、原則和具體要求。同時副中心控規以及街區層面控規編制的方法,從縱向落實到12個組團、36個家園,層層遞進的控制方式來落實規劃的具體控制要求和導則,這樣實現規劃從上到下的全覆蓋。橫向上,統籌各項專項規劃、專題研究的內容,實現控規層面的多規合一。

  其次,在處理好時不我待和穩扎穩打的工作關系上,一方面面臨城市病的問題非常緊迫,像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空氣污染等問題,都希望通過副中心的建設,與中心城共同協調來解決。同時2018年我們面臨行政辦公機關第一批搬遷,綠心建設和相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亟待規劃給出相應條件。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建設一座千年大計的城市不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保持歷史耐心,精心打磨、精心謀劃、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規劃期限內,對一些沒有看清楚的用地采取戰略留白的方式,等將來思考清楚了,再安排建設,這種方式實際在其他區的整體規劃中也獲得好評。

  另外,就是要處理好未來藍圖與現實情況之間的關系。通州有悠久歷史,不完全像雄安一樣是白地建新城,特別是六環路以西有大量現狀建成區,基本上一半用地是建成區范圍,所以對副中心來說,新區建設和老城提升更新改造并重。我們在規劃當中特別強調老城的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通過老城的更新提升,使現有城市居民有更強的獲得感,也彌補了城市發展當中的短板。

  避免“城市病”落實在控規各方面

  新京報:副中心作為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承載地,如何避免城市病?

  施衛良: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我們要認識到“城市病”的長期性和復雜性,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將這項工作持久做下去。為了避免“城市病”,我們在交通、住房、公共設施、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都進行了系統謀劃和考慮。結合各個專項規劃的內容,落實到控規方方面面。例如,在交通上,我們堅持公交優先、綠色出行,推進小街區、密路網的道路體系,建立一個未來不依賴小汽車就能夠便捷出行的交通環境體系。

  例如,在公共服務設施上,進一步強調民生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升公共設施配置均衡性和高品質,在教育、醫療、養老、體育、文化等方面,結合家園中心進行了統籌安排,構建了一刻鐘家園中心為主的社區服務圈。

  在污染防治方面,堅持源頭治理和區域協同聯動、共進的方式,進一步改善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保證綠水藍天,能夠為副中心提供一個更加清新的環境。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我們相信副中心通過規劃引領、建管并重、綜合施策,終將能夠克服目前存在的這些城市病問題,實現人口功能的合理匹配,實現城市環境的持續改善,實現城市運營的合理秩序,成為建設沒有“城市病”的新城區的典范。

  職住平衡是規劃的關鍵問題

  新京報:副中心如何實現職住平衡?如何建立住房供應體系?

  施衛良:職住平衡是副中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副中心要吸納中心城40萬-50萬人的新增居住人口,同時還要保障現有的80萬人的居住和生活,處理好職住關系是副中心規劃中的關鍵問題。

  我們將在產業方面緊緊圍繞著副中心對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疏解,進一步提升副中心的產業發展層級,在運河商務區、副中心站樞紐等問題上,集聚一些高端服務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在居住方面要以居住平衡為導向,全區進一步加大居住建筑供應。規劃提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來滿足新增的住房需求。

  同時,規劃提出進一步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的供給和保障,結合重點功能區的周邊,適度配置一些混合功能的公寓,結合鄉鎮建設也考慮適當配置必要的居住用地和租賃性住房,通過動態調節來保證整個住房市場跟職住的平衡關系。同時規劃提出,不搞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保持整個副中心房價的平穩、合理、可控。

  在整個用地結構上,我們進一步強調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的合理比重,從各類用地配比上為整個城市職住平衡的發展打好基礎。

  強化同北三縣協同發展的具體要求

  新京報:副中心如何統籌與北三縣的關系,做好統一規劃?

  施衛良:這次副中心規劃特別強調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的協同發展,因為副中心規劃本身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副中心的規劃帶動北三縣地區的發展也是副中心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副中心和北三縣地域相接、互動性強,目前實際上就有很多中心人口在發生互動的關系,我們在規劃當中要進一步考慮這種協同關系,按照統一管控、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的要求來形成整體的協同規劃,嚴格控制無序的貼邊發展、嚴格控制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來保證整個地區的有序和良性發展。副中心質量,也是整個地區內生發展的重要動力,規劃進一步強化了同北三縣在功能分工、資源配置、生態管控、產業協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交通系統、風貌設計等方面共同協同發展這些具體要求。

  在生態方面要著力擴大區域的生態環境容量,要跟北三縣一起共建以潮白河為核心的大尺度生態綠軸,建設好城市的生態廊道,打造好副中心與北三縣的生態本底。

  在交通方面,就是要在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的交通體系,逐步完善區域路網系統,推進交通的互聯互通。

  我們相信副中心通過規劃引領、建管并重、綜合施策,終將能夠克服目前存在的這些‘城市病’問題,實現人口功能的合理匹配,實現城市環境的持續改善,實現城市運營的合理秩序,成為建設沒有‘城市病’的新城區的典范。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兼市規劃院院長施衛良

  新京報記者 鄧琦

 

責任編輯:陳靖

副中心 施衛良 規劃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7 華致酒行 300755 16.79
  • 01-11 明陽智能 601615 --
  • 01-10 寧波水表 603700 --
  • 01-09 青島港 601298 --
  • 01-08 華林證券 002945 3.62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