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手破解住房難題 空置稅等六項房屋新政到位

香港著手破解住房難題 空置稅等六項房屋新政到位
2019年09月16日 03:16 人民日報海外版

  集思廣益 多管齊下

  香港著手破解住房難題

  香港特區政府在憲報刊登實施空置稅的條例草案,當地政團建議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各大傳媒積極評價政府在地產方面推出的舉措……連日來,香港各方正就應對房價高企、土地供應短缺等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希望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辣招”。

  香港輿論認為,修例風波發展至今,折射出的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其中最突出、最迫切、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住房問題。“有恒產者有恒心”,房屋是民生頭等大事。居者有其屋,方能形成社會的穩定力量。

  政府:六項房屋新政到位

  9月13日,《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在特區政府憲報上刊登。該條例草案旨在落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征收‘額外差餉’”(即房屋空置稅)。

  根據草案,一手私人住宅所有者每年需向差餉物業估價署申報過去12個月內的房屋使用狀況。如果12個月內房屋始終未能出租,那么房屋所有者就要繳納該住宅正常租金的兩倍金額,作為空置稅給特區政府。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朱家健說:“空置稅可令房價暫時冷卻甚至回落,為樓市降溫,減輕部分家庭購房壓力。而市民安居樂業正是社會安寧的寫照。”

  除了征收空置稅,去年6月,林鄭月娥還提出了其他5項房屋新政,包括將原本計劃用于私營房屋的土地改作興建公營房屋;修改住宅預售制度,防止地產商“擠牙膏”式賣房;成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加快推進各個項目等。目前,這5項措施正在實施之中。

  自擔任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以來,林鄭月娥就一直將滿足市民住房需求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她上任后發表的兩份施政報告已提出增加土地供應、增加公營房屋的建設、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等一系列措施。

  政團:引用“條例”回收土地

  在香港,房屋是民眾最關注的民生議題之一,也是社會的一大深層次矛盾。面對動輒每平方米20余萬港元的房價,基層市民內心充滿無奈,連不少中等收入階層也感覺難以負擔。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采取多種手段抑制房產投機、增加土地供應,其中包括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比例。

  不過,香港最大政團民建聯日前指出,按照特區政府目前掌握的土地資源,未來10年政府只能新建約24.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建設約31.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相差較大。民建聯認為,特區政府應積極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把土地收回作公共用途,增加土地供應,大量興建公營房屋,滿足市民住房需求,這才是香港短期和中期內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有效辦法。另外,民建聯還建議特區政府應通過規劃新區或公營發展項目增加房屋供應。

  對此,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過去特區政府曾引用過《收回土地條例》來收回土地用作公眾利益,未來仍會這么做。特區政府發展局也積極響應,表示將推動新項目開發,增加公屋供應。

  輿論:鼓勵各方形成共識

  對于各方積極應對房屋土地問題的言行,香港主流輿論作出正面評價,鼓勵香港各界克服困難、形成共識,共同為改善香港民生狀況做出貢獻。

  《大公報》發表社評指出,實施物業空置稅是特區政府穩定樓市的一小步,社會大眾無不期待特區政府在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方面做出更多實事。香港《文匯報》在社評中強調,特區政府應該主動作為,抑制過高的樓價。發展商也不能只顧及商業利益,更要考慮全社會的利益。

  《信報》社評表示,香港土地及房屋問題需要設法紓解,刻不容緩。這是特區政府恢復社會穩定的關鍵,各方都期待特區政府在住房政策上有更大作為。香港《經濟日報》評論指出,香港沒有選擇手段的余地,所有能增加土地供應的短中長期措施都應盡快推行,而這也是社會的主流共識。

  同時,香港多位專家對特區政府的6項政策和民建聯的建議表示支持。他們認為,這些政策和建議不僅能夠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更好地滿足市民的住房需求,也可將法律爭議風險降至最低,希望能得到妥善落實。

  “6項房屋新政可以說既考慮了基層家庭的需求,也兼顧了市場。”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說,特區政府目前的做法,就是集中精力進行類似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設,解決基層民眾的住房問題。

責任編輯:陳永樂

破解 房屋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14 渝農商行 601077 7.36
  • 10-10 米奧蘭特 300795 --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10-09 八方股份 603489 --
  • 10-08 佳禾智能 300793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