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 陳清泰
在經濟發展的追趕期,現在的產業政策有失有得,得大于失。在進入創新發展階段,現在的產業政策有得有失,可能失大于得。下一步中國到底應該如何推動產業政策的轉型?
去年開始關于產業政策的大討論非常有價值,剛才吳敬璉老師講討論走到死胡同,成了“要和不要”的問題。(吳敬璉:產業政策討論中的兩點不足)但從另外一個側面看,這個問題引起的一些大討論需要重新評估,需要反思既往產業政策做的怎樣,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這對中國來說特別重要。
過去20多年來,我一直關注產業政策,在若干年的時間,又在參與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這里從觀察的角度講點自己的看法。
中國產業政策引進的背景
吳敬璉老師剛才講,產業政策在1987年引進以后,中國政府幾乎沒有“打殼”就完全接受,而且放在了經濟政策的中心位置。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中國當時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即使到90年代,仍受國家控制的工業,按照計劃的方式占70%,國有企業在當時所占比例大約為70%,民營經濟處在邊緣地位。而到底民營經濟能不能發展,發展了是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個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那時,價稅財改革還沒有啟動。這時,產業政策作為政府管理產業和管理企業的一種形式,可以和當時的計劃經濟、計劃思維、計劃經濟的管理方式很好地對接,基本不會觸動政府主導生產要素配置的全部,也不會動搖政府主導經濟增長的地位。
因此,國家計劃管理退坡,由產業政策接手,這成為當時政府的一個可行選擇。因此,中國的產業政策有很強的中國特色。
另外一個背景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追趕期,重復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過程。大力發展基礎產業、基礎設施,這些與國土資源規劃有密切的關系。當時,政府有一定的信息優勢,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社會需求是可以預測的。
政府以產業政策為抓手推動追趕期的經濟增長,依托國有企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使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走過了經濟發展追趕期。這個階段,產業政策對中國來說,產生了正面作用。
接受產業政策的第三個背景,是當時重要領域當中的主要市場主體是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政府既是所有者,同時又承擔著管理企業和銀行的責任。在這時,政府和企業都認為和過去剛性特別強的計劃經濟相比,產業政策是一種進步。因為和原來的計劃管理相比有進步,不僅政府愿意接受產業政策,當時的企業和銀行也愿意接受。
由于這三個條件,政府按照當時自己的理解,為我所用地接受了產業政策。所以,中國的產業政策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政策有很大差別。當時引進產業政策之后,相對弱化了政府對企業的直接干預,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活力。
同時,結合20世紀90年代抓大放小、減員增效、政策性破產等措施,產業結構在90年代中后期得到一輪改善。在這個階段,我認為產業政策還是起到了正面效應。
中國產業政策的特點
中國的產業政策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有自己的特點。我簡單歸納了一下,在橫向和縱向產業政策中,在一定時期與場合,確實發揮了正面效應。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或者之后的一段時間,產業政策為產業發展創造里了 一些基礎條件,產生了好的效果,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研發,都起到正面效應。
另外,中國在一段時間實施了16個重大專項,之后又加了三個重大專項。這些重大專項也是產業政策非常重要的一次實踐。
這些重大專項,我參加了兩個。我認為,它們首先體現了國家的重大需求,都有后發追趕的性質。其次,政府有一定的信息判斷力,也并不直接進入市場。再次是從長遠看,重大專項有可能形成或裂變出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和產業。最后,這些產業想“翻身”,投資規模巨大,短期之內難以有效益,市場投資者近期沒有投資欲望。這時候,政府采取較大的力度支持發展,對產業升級有促進作用。
這是我們實施縱向產業政策當中一些比較好的案例,盡管在實施當中也有很大的爭論。
中國的產業政策很長時間繼承了計劃經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形成了中國式的強干預產業政策,較大程度上保留了政府對資源的配置。進入新世紀,追趕期逐漸過去,市場化程度逐漸提高,強干預型產業政策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強干預政策主要有三個工具:
一是政府直接差異化地配置資源。比如土地和礦產資源,給誰不給誰,完全是政府直接選擇,這是不平等條件下的選擇。
二是在市場準入上實施選擇性的限制性審批,對各個地方而言是不平等的。哪一個地方政府的話語權更強,項目可能會比較順利地獲得審批。另外,企業中也存在不平等,國有企業可能更容易獲得審批。
三是政府認定新興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由政府來統籌規劃系統布局,而且還明確發展時序,在哪一個時間到什么節點同時調動財政稅收金融的力量促其發展。在實施過程中,政府繞過競爭的篩選,自己來認定依托企業,自己來確定產業聚集地。與此同時,以防止一哄而起,防止盲目投資,避免惡性競爭,提高產業集中度為名,把大量新進入者擋在門外。
在政府的強干預下,由于市場導向的作用被政府替代,投資的盲目性和被誤導的風險在上升。我認為,現在產能之所以過剩到超常規的程度,可能與此有關系。在這種干預下,由于新進入者被拒,競爭不足,削弱了企業的創新動力;由于可以吃“偏飯”,扭曲了生產成本;由于補貼過度,使企業產生了惰性和依賴;由于審批有很大的隨意性,也造成了腐敗。
中國產業政策還肩負著培育大型企業的責任,政府一直在主導經濟增長,需要有抓手,因此往往把企業作為政府行政管理的工具。企業太分散,政府不好管理,所以需要大企業。產業政策就持續保持“規模崇拜”、規模導向,比如堅持“有保有壓”、“扶優扶強”。
“有保有壓”指的是“保”國有企業和大企業,“壓”指的是非公企業和小企業。“做大做強”,誰是主體?政府是主體。為了“做大做強”,一方面通過市場準入限制,一方面設立和保持行政壟斷。
通過“拉郎配”等措施,由政府做大做強,由政府來培育實力雄厚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
大企業并非都不好,問題在于,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到底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還是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必須實現的目標?到底是由企業競爭力造就企業規模,還是以企業規模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在這些問題上,我認為都搞錯了。
由于受到體制局限,產業政策被賦予特殊功能,這也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政府既是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又是產業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
另外,國有實體企業和國有金融、國有銀行保持著關聯關系,這使得產業政策不可能公平地對待各種市場主體,政府不可能保持市場中立,產業政策顯性或隱性地都有保障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功能。
產業政策成為保持壟斷、保持企業所有制、阻礙市場準入的工具,比如2006年政府部門明確宣誓,國有企業要在七大產業保持絕對控制,九個產業保持較強控制,而國務院出臺兩個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36條,仍然沒有打破“玻璃門”和“旋轉門”。實際上,產業政策被賦予了一種特殊功能——保留舊體制。
國家有產業政策,地方也用產業政策的名義作為推進地方發展的工具。一方面通過市場壁壘,以廉價土地超規模地減稅讓利措施來支持特定企業與本地企業。另一方面實施投資換市場政策,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地方還有種種形式來阻止本地企業被外地企業并購,阻止本地企業對外地投資。類似的壁壘不僅中小城市有,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有。這些以產業政為名而實施的無規制、無邊界的干預割裂了市場,破壞了市場秩序。
在我看來,我們的產業政策并沒有嚴格的規范,它已經成為政府以行政力量干預產業和企業的各種政策措施的總和,而且是強干預型的,沒有明確的定義和邊界,目標有時甚至會超過經濟路線。
如果對產業政策做總體評估,我的基本看法是,在經濟發展的追趕期,現在的產業政策有失有得,得大于失。在進入創新發展階段,現在的產業政策有得有失,可能失大于得。當前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時,現行產業政策的負面效應已經非常明顯。
比如,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政府反反復復地以防止一哄而上、過度投資等為名保護大企業,出臺政策,限制中小企業發展。中國出不了特斯拉,因為汽車行業仍然需要市場準入。政府按照傳統大企業的條件設置門檻,不是傳統汽車行業,要想進入汽車產業難度非常大。新的進入者,比如原來互聯網企業進入電動車行業時,對電動車有新的定義,不愿意采取底特律的生產方式。但產業政策不允許,目前還在膠著之中,沒有解決。
現在,中央已經提出,要把競爭政策放在基礎地位,但有的政府部門還在研究如何制定產業政策,而不是反思產業政策,實現產業政策的轉型。
我認為,我們的討論很有價值,建議學術單位靜下心把中國將近30年的產業政策實踐認真做一次梳理,從理論上得出分析結果,為下一步中國到底應該在哪些方面發揮產業政策,哪些方面應該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方案,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轉型。
(本文作者介紹: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
責任編輯:馮夢雪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