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欄作家 祁斌(編譯)
[譯者題注]
在世紀之交的前夕,道瓊斯指數首次突破了1萬點。人們不禁要問,“這種趨勢會不會繼續下去呢?”
第十六章:“這種趨勢會不會繼續下去呢?”
(1987—1999年)
華爾街的壞年景總是跟隨著好年景到來,這個規律卻不適用于20世紀80年代。盡管到此時,90年代還沒有過完,而華爾街也常常瞬息萬變(例如,如果20世紀20年代是截止于1929年的9月3日而不是12月31日的話,道瓊斯指數在那10年的漲幅就是225.5%,而不會因為后4個月市場狂跌而成為131.7%)。截至1999年夏天,道瓊斯指數較1990年年初已經上漲了將近400%。如果從1980年算起的話,市場已經大漲了1300%。其間,交易量也在大幅上升,199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平均日交易量已經超過了1987年股市崩盤時的日交易紀錄,而該紀錄本身已經是前一個紀錄的兩倍之巨了。如今紐交所的日平均交易量甚至比20世紀40年代任何一年的年交易量都高。
這種趨勢會不會繼續下去呢?沒有人知道,歷史學家們也不會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所有的牛市都會結束。不論是1929年的大崩盤,還是1966年的市場低迷,這些主要取決于那些超過我們控制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但另一方面,就像我們看到的1987年的情形一樣,如果監管當局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而且及時采取強有力的行動的話,股市崩盤的后果并不一定是災難性的。
這正是華爾街在新千年伊始所面臨的困惑。就像因為“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才建立了《國際冰層巡邏制度》(InternationalIcePatrol)一樣,監管的加強往往只有在一些痛苦的經歷,尤其是災難性的事件之后才會來臨。只有在飽嘗了19世紀60年代以前放任自流的市場中投機者們為所欲為的苦果后,才有了經紀人隊伍對市場投機行為的有效抑制。同樣,只有當理查德·惠特尼使整個證券業蒙羞之后,美國證監會才開始對經紀人隊伍實施監管。
正是美國證監會的有效監管給華爾街帶來了60年的穩定(雖然中間有熊市的間歇)和巨大的繁榮,而美國得以坐享全球最大的、最有效率的資本市場所帶來的巨大經濟紅利。隨后,情況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一種全新的通信工具—互聯網正迅速地將這個世界聯系在一起,其速度遠勝于19世紀中葉的電報,其力量也無疑遠強于電報。在20世紀20年代,只有大廳交易員(紐約證券交易所席位的擁有者)才能夠在一天之內買賣幾十次股票。但是,由于有了互聯網,現在只 要有幾千美元、一臺電腦和一根能上網的電話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了。這些人被稱為日間交易者(daytrader),他們往往會在一天結束時清倉。目前,大約有500萬人通過互聯網擁有在線的股票賬戶,據估計,其中有100萬人是日內交易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呈指數級增長。對于擁有在線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其買賣股票的速度通常是傳統經紀人的13倍,有時甚至每天買賣上千次。在線交易方式迅速在華爾街占據了重要地位,以至于此時華爾街上受此沖擊最大的公司—美林公司(它有1.4萬名持牌經紀人,他們依靠客戶傭金生存的方式直接受到在線交易的威脅),在1999年年中也宣布將向其客戶提供互聯網在線交易服務。這一舉措將在此后數年間給華爾街帶來巨大的變化。
更多章節: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