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連平、陳冀
10月財政收支波動的短期技術擾動可能并非長端利率上行的最重要原因。而此時央行即時糾正市場錯誤信息和推出新期限的逆回購工具,既符合維穩中長期資金面的政策導向,又將對穩定近期市場預期產生積極作用。
一、豐富流動性調節工具品種是流動性管理機制完善的重要舉措
從國際經驗來看,通常流動性管理機制越是發達和精細化程度越高,其操作工具的的品種也越豐富、靈活性也越強。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投放和信用創造,主要通過銀行體系進行。這種機制下,市場流動性受“財政性存款”的變化、金融機構發債等因素影響,往往呈現出較強的季節性特征。如10月份是財政稅收高峰,10月、11月還會有大量國債、地方債發行,這些入庫資金要到12月份才會成規模釋放。
豐富流動性管理工具是央行結合國內經濟金融環境持續努力探索的方向。今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提出,公開市場操作會增強投放和回籠操作的靈活性和主動性,以及研究和豐富逆回購期限品種。央行10月26日詢量2個月逆回購,并于27日首次啟動2個月逆回購品種,是對逆回購工具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歷史上逆回購期限最長是28天,而2個月逆回購較此前的回購品種延長,彌補了現在回購品種和MLF之間的期限不足,使央行流動性調控時間期限更加平滑,更有利于根據市場情況對癥下藥。
二、新工具有利于減輕央行公開市場續作壓力
金融去杠桿政策推行以來,央行在運用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進行滾動操作過程中,往往由于期限相對較短,到期時點和量密集分布,市場難免不受到影響。增加2個月期限的品種,可以降低公開市場操作頻率,既有助于平抑市場波動、穩定資金面,又減輕了央行逆回購頻繁滾動操作的壓力。此時推出二個月逆回購對于資金面的影響延續至年末,一定程度上有維穩年末市場資金面的功效。10月、11月繳稅等因素對于市場流動性的短期擾動影響較大,加之地方債發行對于其他債券品種可投資金的分流,央行采取相對較長期限的逆回購資金投放,對于銀行體系和債券市場都是正面利好。
三、新工具對穩定債市預期有積極影響,但并非“政策寬松”
近期債市在無明顯利空的情況下,長端利率上移明顯,市場對于債市的擔憂氛圍較濃。加之昨日,坊間又傳言銀行同業負債占比上限要從三分之一調整至25%,進一步加重了市場的不安情緒。另一導致長端利率上行的原因可能是市場對于未來經濟增長韌性的相對樂觀,以及監管進一步加強的擔憂。通常“繳稅”之類的短期流動性擾動首先影響的是短端利率,以后逐漸傳導至長端。
因此,10月財政收支波動的短期技術擾動可能并非長端利率上行的最重要原因。而此時央行即時糾正市場錯誤信息和推出新期限的逆回購工具,既符合維穩中長期資金面的政策導向,又將對穩定近期市場預期產生積極作用。當市場對于長端利率預期重新穩定并趨于一致,長端利率也會逐漸趨穩。因此不必過于擔憂長端利率會在四季度出現大幅上行。然而,市場不宜將此舉誤讀為政策“轉向寬松”。在去杠桿和抑泡沫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不會輕易改變。
(本文作者介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