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

2017年06月30日13:46    作者:智匯長江  (0)+1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機構專欄 智匯長江 作者 甘潔(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阿里巴巴,從淘寶、支付寶再到 to B的阿里巴巴,都是依賴于制造業的產能,有的時候是過剩的產能;BAT的T——騰訊,有一半收入來自于游戲;BAT的B——百度,是靠大量的包括制造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的廣告收入。

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從實業界到投資界,大家都在談論從中國“制造”到“智造”,確實從中國制造的現狀到智造跨越非常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怎么發展?發展的路徑、思路,到底怎么落地?我相信,沒有思路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

  先給大家看兩張圖。首先,我把BAT和制造業做一個對比。從盈利的角度看,BAT(B指代百度、A指代阿里巴巴、T指代騰訊)三家公司盈利總和占整個上市制造業企業的百分比是四分之一。同樣這樣的比例在美國是1:15(在美國,粗略地說今天和BAT對應的企業為谷歌、亞馬遜和臉書)。

  我們再來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市值,BAT是在境外上市的,平均的市盈率只有30,如果我把它拿到A股,用A股的市盈率,我沒有用平均的市盈率,我給了BAT相當于前25分位的市盈率,這樣和制造業的上市的市盈率做對比,這個比例是多少呢?是1:2。也就是3家BAT的市值是1600家上市制造業企業的1/2,在美國這個比例是多少呢?是1:10。

  顯然,BAT對中國經濟貢獻巨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制造業的現狀,光靠BAT撐不起中國經濟,BAT實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制造業。

  可以想一下阿里巴巴,從淘寶、支付寶再到 to B的阿里巴巴,都是依賴于制造業的產能,有的時候是過剩的產能;BAT的T——騰訊,有一半收入來自于游戲;BAT的B——百度,是靠大量的包括制造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的廣告收入。

  1、中國制造到“智造”的巨大挑戰

  產能過剩,成本上升

  制造業的現狀是什么呢?

  我在過去的三年每個季度定期地對2000多家制造業企業做季度調查,這個調查結果也是不容樂觀,在過去的多個季度中,我們制造業的景氣指數一直低于50的枯榮線,一直保持在40多。那么問題在哪里呢?——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使經過兩年的去產能,產能過剩仍然非常嚴重,涉及2/3的企業。也就是說,我調查2/3的企業產品供大于求,而且投資極度疲軟,每個季度只有2%到3%的企業在真正進行擴張型的固定資產投資。

  缺乏前沿核心技術

  另外,80%的企業沒有研發投入,在制造業,這是相當驚人的結果。這就預示著我們制造業面臨的第二個大的挑戰,就是技術。

  以我較為熟悉的機器人行業為例,機器人產業體系,首先要有高校、研究所,能夠進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機、減速器、傳感器、控制器等等,然后再由主機廠進行組裝。另外,在機器人行業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叫系統集成的過程,因為機器人不像智能手機充上電就能用,機器人也不是人,也不是說它到了車間以后就可以像人一樣靈活地工作,要根據你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教它怎么樣才是最優化的動作,這是系統集成的過程,這是面向行業的過程。

  我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問同學,這樣的產業體系,如果從下到上,哪一個環節技術含量或者說含金量是最高?習慣了在商業模式上創新的中國企業家,很多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系統集成商,因為這是直接面對行業的,但懂技術的同學知道,這個行業最核心的是在下方,是在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上。我們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沒有核心的技術意味著什么呢?實際上意味著我們在“與狼共舞”。

  以制造的成本為例,機器人在2009年制造成本大概是32萬,到了2012年有小批量生產的時候,制造成本是25萬。再去看一下日本安川機器人,他們只有16.8萬,也就是說,他們的成本比我們低近50%,我們怎么和它競爭?為什么比我們成本低這么多?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做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經常都是要從日本進口,日本人賣給我們的核心零部件是賣給他們本國企業的三倍的價格。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我們在工業化初級階段已經習以為常的模式已經終結。想一想當年我們老三代的時代,每個家庭都希望有冰箱、彩電、洗衣機。我們怎么辦呢?我們就是把海外進口的電視機拆開,依葫蘆畫瓢造一個,質量也很差,但是非常便宜,可以賣給當時還不富裕也要求不高的中國人民,我小時候都看過帶雪花的國產電視機。

  因為我們有巨大的腹地,有了產量,賺了錢可以反哺研發。這是我們原來的套路。現在這個套路已經走到頭了。現在把別人的機器拆開,依葫蘆畫瓢,造得不如人家好,成本還比別人貴。機器人制造的成本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明顯的下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們很快發現我們想提高質量的時候,我們非核心零部件都需要進口,從傳送帶,恨不得到每個螺絲釘,都得進口,所以我們的成本到現在一直下不來。

  2、我們的出路與機遇

  中國工業化1.0的終結與突圍

  這樣的問題到底怎么解決呢?我們目前的現狀很嚴峻,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解決的辦法在哪里?也以機器人行業為例,傳統的機器人行業主要的用戶是汽車制造,汽車制造對于機器人有一些要求,它要求的精度可能不是很高,可以大于100微米,但是它要求的負載量很大,要求的位置控制不需要最精準,在這兒有一系列的主要供應商,從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到日本的安川和法努克。那么今后的發展方向在哪兒?整個汽車行業,年產量1600萬部,產業工人大概是3、5百萬,而現在的制造業中,產業工人最多的在3C行業,有2000多萬——計算機、手機、消費電子等行業,手機年產20億只,計算機50億只。

  在3C的行業對機器人又提出一些特別的要求,3C行業——如果到工廠你會發現,密密麻麻的工人,他們在那兒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擰螺絲,擰手機的螺絲和擰汽車的螺絲是不一樣的,要求的精度要非常高,至少30微米以下,甚至10微米以下,還需要很多柔性的部件、微小的部件,和一些輕型、聰明、靈活的機器人。另外,3C行業產品周期短,手機可能兩個星期就有一個新的機型,這就需要機器人有一定的可更新性。所有這些,都對機器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并不非常容易解決,沒有哪家供應商可以輕易搞定,這個可能是我們發展的機遇。

  通過機器人行業想和大家說明現在制造業的現狀。我相信我們做制造業的第一個階段,制造業1.0的階段已經結束了,在這個階段我們充分地利用了我們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資源。目前困境的根源,在于沒有相應地提升技術。我們現在都講創新創業,如果仔細想一下,其實在制造業從來就不缺創業的精神——華為的設備賣得好,蘋果的手機賣得好,咱們也來山寨一番,在深圳、珠三角十幾個人、幾十個人的小廠到處都是。目前困境的根源在我看來,叫做“有創業但是沒有創新”。

  將來突圍的契機在哪里呢?可能在于一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隨著機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智能產品技術的迅速發展,整個制造業的格局在重塑。另外由于這些不同領域技術的突飛猛進地發展,也在技術上提供了一個集大成的可能性。

  以大疆的無人機為例,大疆的無人機可以做得這么小,可以飛行25分鐘,理論上可以到幾千米的上空。到底怎么實現的?很簡單,而且可以做得很便宜,這是多旋翼的飛機,其實就是幾個馬達,讓它們協同作戰就能飛起來,怎么讓馬達協同作戰?這個需要算法,算法所需要的芯片在十幾年前可能需要很大一塊,所以不能做成這么小的無人機。現在最新的Spark只需要很小的一塊1cm的芯片。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這些技術上突飛猛進的發展創造了很多的可能性。在這兒我們要感謝智能手機,尤其是蘋果手機,蘋果手機需要什么,比如視覺、攝像機、GPS定位、算法、芯片,就有人敢做研發、敢投資,就會有迅速的發展。這就提供了技術上集大成的可能性——而且這種技術上的集大成很多是應用性的集大成,我們以現有的技術還是有可能做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在這個契機之下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相信我們需要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去做研究,譬如剛才說的機器人行業,到底我們的出路在哪里?現在很多人喜歡用“彎道超車”這個概念,對這個概念我很有保留,“彎道超車”談何容易?彎道,別人減速你能擠進去就不錯了,擠進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然后再發展壯大。每個行業我們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投賽道也不是好的投資方法,比如說機器人行業剛才的產業鏈,也有很多長江的同學來咨詢我,問這個可不可以投,在我看來你一定要了解這個產業鏈是什么樣的,然后你才知道這個企業到底有沒有核心的競爭力。

  中國科技創新的優勢

  在這種行業研究的前提下,我們抓住突圍的契機,另外就是要依托我們現有的優勢,我們現有的優勢是什么呢?在我看來,現在中國制造業科技創新是有三個大的優勢:一是工業化1.0時代留下的遺產,就是以供應鏈為核心,加上物流和生產而形成的一個非常完備的制造業生態體系,這個生態體系可以說是舉世無雙,在這個生態體系下我們可以大幅地降低成本。另外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一個快速原型的能力。現在我們說硅谷很難做制造業的創新,為什么呢?因為等你有了技術想出原型的時候,你最快的辦法是寄到中國深圳來做,這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可是一來一回兩個星期的時間,你在深圳請工人加加班一個晚上就可以搞定,這種快速原型的能力能夠加速迭代的速度,也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向產品轉化的過程。

  中國目前科技創新還有一個優勢,這個優勢——我想從PPT來給大家展示美國主要科技公司的一些重要財務指標。

  首先來看毛利率,在這兒我給大家看的是蘋果、英特爾、微軟和Adobe。我們來看毛利率,蘋果40%,蘋果是硬件,英特爾65%左右,它是軟硬件,微軟和adobe是純軟件,純軟件的公司毛利經常會更高一些。然后我們再來看一下研發占銷售的百分比,蘋果低一些,從英特爾到微軟到adobe,基本上是15%左右的研發。我們制造業的毛利才多少?我們有一半的企業制造業的毛利不到10%,四分之三的企業不到15%。所以他們在打軍備戰,我們在打價格戰。

  再來看一下銷售和管理的費用,英特爾15%,微軟Adobe甚至到了25%至40%多。為什么做這個比較呢?我把我接觸的中國的創新企業和美國優秀的科技企業做比較,我們目前在毛利上基本在蘋果到英特爾之間也就是40%到60%-70%,我們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創新企業,他們的毛利可以做到這么多。再看一下研發,他們做了很多研發,但是沒有花這么多錢,研發通常沒有達到15%的水平。銷售和管理的費用更是single digit——單位數的百分比。

  工業化2.0的中國科技創新

  為什么我們研發、銷售會比國外便宜,是因為研發人員、銷售人員的工資相對低,中高端勞動力的成本還相對低。特別是研發,研發人員、科技人員可能個人戰斗力不高,但是相對硅谷還是非常便宜,在硅谷,一個有五年經驗的工程師,包括所有的福利可能有二、三十萬美金,在深圳可能二、三十萬人民幣,這還是很大的差異。所以,這種中高端勞動力成本是工業化2.0階段第二個重要的優勢。

  那么第三個優勢是什么呢?就是我們巨大的腹地。一個國家大,這個對科技創新,對產品的市場化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你把這一點去跟日本、以色列等其他的創新國家相比就知道了。另外加上時代的機遇,我剛才說科技創新的新優勢,第二、第三點同樣對于其他的互聯網、共享經濟也是同樣適用的。

  在智能智造的時代,我們三大科技創新的新優勢,再加上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大量技術上集大成的可能性,也就意味著我們在智能裝備、制造和智能產品上有很多新的可能性。隨著芯片、視覺、定位、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突破,我們需要在制造業重新定義我們的競爭優勢。不再是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資源,而是技術加上我們制造的生態,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比海外甚至能低50%到60%。這個制造生態提供的快速原型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技術從實驗室向產品轉化的過程。基于這些我們能夠實現從中國制造到智造的突破。

  3、中國制造到“智造”的突圍與落地

  創新企業的共同困難

  下面我還想再拓延一步,依托優勢、抓住機會都沒問題,但到底怎么落地?我分享一下我觀察到的,從在早期支持大疆、李群以及一系列高科技企業中的觀察,這些創新的企業都遇到一些共同的困難。首先科技水平不足、人才極度缺乏,找到人、留住人才也難。

  另外就是管理問題。團隊的合作、企業的管理,財務問題,尤其是融資,當企業沒辦法短期盈利的時候,融了資以后的財務管理,再加上公司的治理、激勵機制,團隊的股權分配,如何通過激勵來留住人才等等,這些都是創業企業面對的共同的問題和困難。

  教育的責任

  這些困難也讓我反思我們教育的責任。科技水平不足、人才缺乏,這是工程教育的問題。我們的工程教育也被詬病多年,學生動手能力不足,教學內容陳舊,人文教育嚴重不足,所以這才有了社會上“理工難”的說法。

  另外,管理和公司治理問題呢,這可能和技術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反思商學院的教育,我自己觀察這么多年,有時候也非常感嘆,我們商學院確實不培養創新創業第一線需要的管理人才,我們的畢業生最多的是想去金融,是想去做咨詢。

  如果從我們教學的內容來說,我們商學院的理論大多數都是對成熟市場、成熟企業經驗的總結,可能適合職業經理人,適合已經成熟的企業家,但是對創新企業似乎沒有那么多適用性。

  我們這個時代非常迫切需要可以領導重大技術突破的企業家和創業者,而且這樣的企業家、創業者在我過去的觀察中,應該是科技人才創業,讓這些科技人才能夠迅速成長為具有商業素養和智慧的企業家,這就對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我們該怎么把前沿的技術和最佳的商業實踐結合起來,把工程學教育和商學院教育結合起來,怎么把在教室里的教育和在產業中、實驗室中創業的過程結合起來。長江在這方面實際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與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達成戰略合作、與伯克利成為全球合作伙伴、近期推出了科技創新和創業的碩士課程,都希望能觸及制造業升級的真正痛點和需求,實現商學教育和工程學的結合、創業和教育的結合。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教育和產業共同努力,一起實現中國制造到智造的飛躍。謝謝大家。

  (本文作者介紹:長江商學院EMBA以學術研究和知識創造為核心,搭建最前瞻創新的課程體系。擁有全球7000多名長江校友,匯集了中國商業的精英。)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馬云 阿里 騰訊 百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績效主義讓中國企業陷入困境 華人溫哥華拆房為何引發抗議 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十點思考 預售制是房地產去庫存攔路虎 中投為啥從加拿大撤走千億投資? 統一金融監管體系不會一蹴而就 新三板動真格了:國資投券商被祭旗 劉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換美元小心踏錯節奏 A股市場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