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經濟50人論壇 賈康
中等收入階層是個相對的定性概念,而且中國的統計數據一定要得到研究者進一步的分析而校正它的一些假象。
第一是關于培育中等收入階層的哲理取向和制度環境建設。我們這個討論單元列出了“全球化”這個大方向,然后跟著討論中等收入階層的培育問題。
我覺得在全球化大方向下,其內涵對接現在中國領導人在明確表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理念,這一理念引導之下的和平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共享發展,是全球化的客觀的大潮流。
其實追溯下來,這和中國人在歷史上所說的追求“天下大同”的愿景、所信仰的“天下為公”,以及2016年中國的官方媒體反復提到的“初心”和“信仰”,我認為它們都是內洽的。如要說初心和信仰,就從馬克思主義來說,我十幾歲就在讀《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的理想我認為首先初步實現在以北歐為代表的這些經濟體里面。
看一下實證可觀察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高額累進稅的調節,中產階級為主體、共同富裕的生活場景以及陽光化的民主法治制度環境、公共財政的相對健全,等等,這些東西當然是代表了人類文明提升的主潮流和我們追求的全球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意愿,它們在哲理層面上是要貫通的。
當然在中國推進現代化過程中,也已有很好對接的基本概念,比如中國自貿區建設對應著全球化,它所提出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對于企業是實行負面清單,而政府作為公權主體是正面清單、責任清單,有權必有責,要把權力關到法治的籠子里。這是我想談的第一點,即中國討論中等收入階層培育的問題,要進一步明確哲理取向和制度環境建設,而和全球各方更好地交流、互動。
第二層我想談的看法,是針對著中國的問題作一勾畫。關于中等收入階層的培育,我更愿意強調中等收入階層首先是個相對的定性概念,而且中國的相關統計數據,應該說有嚴重的問題。所謂相對概念,就是說不要太計較與別的經濟體在絕對數值上的對比。
所謂要定性,就是首先要理解中等收入階層應該是這樣的一些社會成員:他們有恒產——中國人特別看重的有房有車,還要有一定量的儲蓄,特別是你有房的時候不應是以痛苦的當房奴的狀態去占有它,而且有相匹配的教育、醫療等等這樣的一些生活服務,與社保體系是要融為一體的,而且還應具備享受旅游等生活閑暇的能力,等等。
對這樣一些中等收入階層,首先從定性上來認識它,我覺得就要進一步探究現在我們能拿到的官方統計數據方面,要怎么樣消除一些假象。官方統計數據表明的中國人現在的“收入五等分”,我認為你直觀看上去,它無法揭示中國居民收入分配這個視角上的我們實質的財產占有倒金字塔型和人口結構正金字塔型這方面應有的認同——在五等分上來看,收入最高層級的和次高層級的這兩組,合在一起在城市占到了61.8%,接近2/3,而在鄉村占到了67.1%,2/3以上,是這樣一個顯然的大多數。在社會成員收入結構來看,按統計局的數據報出來的直觀表現,容易使人誤解為中國現在倒是成了個倒金字塔型,收入高的層面占了2/3甚至更高。
但是中國社會真實圖景是什么呢?我們總體來說,在2010年確切無疑進入世界上可對比的中等收入階段,現在又提高到人均GDP8000美元左右,但同時基尼系數還相當高,應該講在將近14億人中,至少2/3以上的社會成員是屬于低中收入階層的。進而把這些人去掉以后,剩下的20%-30%的社會成員里,真正為富豪的人口比重,仍然是相當低的——雖然中國已培育出來的億萬富豪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但因為人口基數很大,放到人口中總的100%里,以及放在剩下的約1/3人口里,也是占比很低的,而他們的財富比重卻是極高的。
所以,直觀的高收入組帶來的分布,人口結構上的倒金字塔型到了考慮財富分布來看,應是一個這樣的真實圖景:人口結構由富到窮要承認其實是正金字塔型,頂端很小,即富豪占比很小,而財富正好反過來是一個倒金字塔型的對比。
形成這個假象的后面,有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知道中國的五等分等等數據,主要來自家計調查,而家計調查是由人們自愿填報的。現實生活中間真正的富豪沒有人愿意填報。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像王小魯教授做過深入研究的中國那些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人們,一般也是不填報的,即使他填報的時候,也不會真正如實填報自己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這些家計調查數據放在一起,我們不能說它沒有意義,但它跟中國的真相有相當大的距離。
總之,我們在研究中間,是不是要特別注意這樣一個我愿意強調的在整個接近14億人中,中等收入階層是個相對的定性概念,而且中國的統計數據一定要得到研究者進一步的分析而校正它的一些假象。
(本文作者介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