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江濡山
在這種情形下,奉勸哪些“半生不熟”的專家及幕僚,不要以“揣度喜好、避重就輕、歌功頌德“的奴學思維對上“灌米湯“、對下亂貼膏藥。
對于當下及今后中國的經濟運行態勢及特征,到底應該做出怎樣的分析判定,各領域、各階層人士仍有較大分歧和爭議。不少財經官員及產經領域人士,似乎對未來經濟走勢感到更迷茫。在這種情形下,奉勸哪些“半生不熟”的專家及幕僚,不要以“揣度喜好、避重就輕、歌功頌德“的奴學思維對上“灌米湯“、對下亂貼膏藥。
兩大因素導致國內外經濟運行處于“病態”
表面看,目前各方面對當前經濟走勢有兩種看法:一種是悲觀論調,盲目夸大危情,認為經濟運行壓力及金融風險不斷加劇,結構性矛盾仍然頑固存在,國際大環境依然黯淡凄涼,因此對未來經濟走勢深感迷茫;另一種是謹慎樂觀的態度,政府應加大對市場的干預能力,認為宏觀經濟運行最痛苦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開始出現向好苗頭,市場供需平穩,就業彈性空間較大,GDP增長仍處于全球領先,中國經濟運行正在走出困局。
這兩種看法似乎都有充足的論據和例證,如果決策層面對諸多問題和矛盾“開方子、下單子”時“忽左忽右”,難免出現失效失靈的情形。
其實,這兩種看法不存在哪個更合理、更切合實際,因為現階段全球經濟仍處于“滯漲期”,中國經濟仍然深陷“迷局”,這種結果是兩大因素所致:一是全球各大經濟體市場供大于求、產能過剩的情況持續存在;二是全球各大經濟體持久的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貨幣泡沫泛濫。因此,現階段國內外經濟發展的不良態勢,不是一國的行政力量及經濟政策所能改變的。
對此,中國既不能恐慌,也不能掉以輕心,要認識到根本的問題在于:行政發力與市場自身的動能要形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并真正切合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演進的內在規律和必然趨勢。
應正視十八大以來改革策略的得與失,及時修正糾偏。
十八屆一中全會以來,新一屆執政集團強勢推進改革,中央政府密集出臺了很多重大改革政策及落實舉措,哪些是對的、是可行的,應繼續加力;哪些不妥或者跑偏了,則應及時矯正糾錯。在中國社會化、市場化民主監督機能尚弱的環境下,權威專家及體制內外幕僚人士的進言獻策顯得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現階段越是體制內外的中高層人士,越是“沉默是金、明哲保身”。作為階層層幕僚機構及專家,此時不應當遮遮掩掩,而要明辨是非、直抒胸懷。比如,在反腐與倡廉的策略層面、在國企改革的可行性及可操作層面、在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方面、在緩解社會各階層利益沖突方面、在改善行政作為方式層面,等等,應當直面主要矛盾,提出“刀下見菜”的有效對策。
千萬不要再對經濟運行實施強刺激。
近些十年來,中國經濟運行既沒有周期性規律,也沒有明顯的可干預效應。每當GDP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并“遭遇”資本市場波動時,很多人往往內心惶恐、不知所措,希望中央中央采取“強刺激”的策略進行干預。稍稍梳理一下溫總理主帥政府工作后四年以來的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的諸多數據,不難發現:以多種行政策略和手段對經濟運行的刺激效應呈“正弦遞減”特征,即:隨著刺激力度的加大,所產生的效果“幅度和周期”同步衰減。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經濟刺激手段是非常規舉措,若反復過度使用,就會深層弱化市場經濟循環的自身能力。中國經濟的體制特征和結構矛盾由來已久,只能在可承受范圍內采用深度靜養療法,這就好比激素和抗生素不能經常使用的道理一樣。如果在實施“強刺激”策略,會使有些矛盾被固化、有些矛盾被激化,為未來預埋更大的困難和危情要素。
要直面現階段社會及經濟層面的核心矛盾。
現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矛盾不僅日益交織于一體,而且出現明顯惡化跡象。諸多矛盾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的核心矛盾:
一是社會層面,全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沖突不斷加劇,且發展機會不平等,本應通過梳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分類化解,結果卻是依靠高壓手段強行控制,不僅直接加大了國家治理的成本,而且暫時把矛盾隱埋起來。
二是經濟層面,結構性的經濟矛盾的核心在于由來已久的經濟體制導致從中央到地方資源配置結構嚴重脫離市場趨勢和規律,本應通過市場發力主導經濟結構的優化,權力發力為市場“拾遺補缺”,而結果卻是維持和強化權力主導的經濟資源配置,導致結構性矛盾不斷加劇。
其實,針對這兩個領域的核心矛盾,一些有分量受待見的權威專家及幕僚人士,心知肚明,但可能礙于政治面子和擔心上方不悅,而故意回避。其實,開明的領導者決策者,恰恰最最需要的是把握事物發展演進的真實面目和有效對策。
總之,雖然中國經濟仍處于“迷局”之中,但要看到,與廣大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領域的生產供應及消費,仍然保持穩健循環狀態,市場抗壓彈性仍較大。對于政府而言,適當的“無為而治”和策略地將行政力量和市場力量形成”合力“,就會使經濟運行逐漸走出迷局。很多情況下,政府與其出錯牌不如不出牌。
(本文作者介紹:香港環球經濟電訊社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高級研究員,政府及財團大型投資項目顧問,產業項目風險及可行性評估專家。)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