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江南憤青
香港一定不適合屌絲逆襲,但是很適合有錢人養老,無形中給了大陸有錢人很好的選擇,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有點錢的人都期望來到香港,說白了,年輕人求生求變,老年人求穩求好,僅此而已。
我在香港養病半年,我個人感覺導致香港日益衰退兩個原因,第一是地緣優勢的喪失,大陸日益崛起,替代了香港之前扮演的橋頭堡作用。大陸現在直接對話國際,香港的中介優勢喪失,這個不用多說。
第二個就是高房價,這個是非常致命的問題。香港的高房價使得香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為少數房產所有者打工,無論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的絕大部分支出都在房價上,無法形成有效的財富積累,陷入惡循環的境地就是一輩子擺脫不了打工的命,例如餐飲,服裝,好不容易收入高了,結果租金又提高了,使得他們一輩子在辛苦都是微薄利潤獲得者,沒有任何希望,僅夠勉強維持生活。
這種情況使得,香港基本是一個打工主導的社會,整個社會年輕人沒有逆襲可能,資本都追求短期交易,不追求長期投資,越來越惡性。
同時,香港本土少量的卻占有將近90%左右的房屋所有者為了維持這種穩固利潤,把持了話語權,采取了很多限制性政策,竭力維持高房價,進一步擠壓了底層空間。房價高企香港這個地方,反過來又是別無選擇的路徑,因為體量太小,騰挪空間有限,深度廣度都不夠,不可能在彈丸之地營造出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個也是無奈之舉。
而香港的問題,經濟問題是根本,絕大多數老百姓其實都拿政治問題來說事,前提是日子過不好了,所以核心其實是香港民眾的生活水平出現很大程度下滑。
香港自己卻因為房價問題,使得整個地區無法創新,無法突破,屌絲逆襲成本極高,香港不得不簡單依賴地產和金融這兩個行業。這兩個行業很好,但是再好,也就只是兩個行業而已,香港地區的經濟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導致的結果就是系統風險極大,稍微來點風吹雨打,就扛不住,不是一個經濟體的概念。
香港后來推自由行,希望零售業能成為第三個產業。但是說實話,中國人,其實也不是中國人,只要是人骨子里是喜新厭舊的,原先來趟香港感覺很牛逼,高大上,每天朋友圈里曬自拍。拍個兩三次也就這樣了,變得很二逼了,開始也就不來香港了,跑到更可以去裝逼的地方去了,零售業能增長,但是很有限,因為變得太快。
回到香港自己的問題來,香港其實是個基尼系數非常高的地區,這個地方,基本無中產階級,就兩種人,一種有錢人,占據不到1%,但是擁有99%的財富,還有一種人就是屌絲,占據99%,卻只擁有1%的財富,雖然有點極端,其實本質就是如此的,分化太厲害了。
在香港接受大學教育的人口其實并不多,我可以斷定這個地區1%和99%的人是無法對話的,高層講教養,底層講生活。雞同鴨講,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香港有過一個輝煌期,就是誰都能賺錢的年代,有錢人賺大錢,沒錢人賺小錢的年代。都能賺錢,就會和諧,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之后,趨向飽和之后的結果,就是沒有增量,只有存量。
這種情況下,我多賺一分錢,你就會虧一分錢。在過去,大家其樂融融,老百姓并不介意誰掌握權利,本地人自己管本地人,不要太出格就行了,所以當地有錢人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權利,負責維系地方。
但是隨著這幾年沒有增量只有存量的情況下,富豪跟百姓之間處于明顯的經濟對立的情況就非常的明顯了:房價不斷上升,底層生活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大陸人不斷來香港,在他們看來落差一下非常的大,同時,互聯網催生出了更多民意渠道的時候,原先的富豪政治顯得越來越脆弱。
民眾是不會思考為什么的,他們只會感受到怎么了。他們是意識不到深層次的原因的,他們直觀的感受就是看到曾經窮得還需要他們救助的隔壁鄉下人變的闊綽起來,可以來香港炫富了,還能來香港包養二奶了,這種落差是最直接和無法接受的。激蕩起的反應也最激烈。
錢和女人應該是世界上最容易引發男人爭斗的東西了。有一次一個香港人跟我就這么抱怨,說你們有錢也別那么高調好不好,很沒素質的。我則很鄙視的說,拜托,三十年前你們香港在大陸比我們只會更高調,包養的二奶只會更多,一個個出租車司機都在大陸充當有錢人的時候,你怎么不去勸勸他們別那么高調,別那么沒素質呢?本質不是你素質高了,只是因為你沒錢了,僅此而已。
至于很多人問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香港,這就分為兩個層面來看,姑且把購物這類的分開,這類群體沒有比較意義,著重考慮的是,為什么那么多人還移民香港。確切說,現在香港的趨勢是中低層人員都在回歸大陸,尤其本身都是大陸人的更是明顯,為什么?
因為大陸機會多,在香港出人頭地很難,而且生活狀態也很差,為什么?前面說了,房價太高,別看很多人年收入百萬,但是在香港也不太買得起房子,在香港所謂千尺豪宅,也就是一百平方而已,絕大多數人住房也就是五六十平,生活質量其實很低。
而且香港面積很小,呆久了不好玩,哪里有大陸熱鬧好玩,而且事實上我們必須承認一點,越是穩健社會,規則越是嚴格,而越嚴格的規則,必然騰挪的空間就很小,顯得單調而乏味,每個人其實剛工作了就可以知道自己死的時候的樣子,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個是很不好的事情,耐不住的年輕人也都回大陸加入到熱熱鬧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去了,即使失敗了,也是一場人生,多high。
之前我在美國演講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中國能治療抑郁癥,我開始不信,住了一段時間,覺得還真必須信,太無聊了。
后來看到一篇文章說在美抑郁癥大多因為實在無聊乏味且約束很多,過于壓抑,而來到大陸發現大陸才是真自由樂土,也沒啥約束,只要不殺人放火,愛罵娘罵娘,沒人管你。這里沒有種族禁忌,沒有性別禁忌,沒有宗教禁忌,喝酒隨便喝。不像美國,一杯啤酒喝一天,好山好水好無聊,前者容易抑郁,后者不容易也是真的。
所以,目前趨勢香港中產以下回流很明顯,但是都是相對的,適合年輕人的地方一定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好靜,不愛動,怕人多,更關鍵大陸有錢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香港是一個有錢人很少,但是有錢人扎堆把持話語權的地方,這個地方所有的政策就是保護自己的錢不被損失掉。
所以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政策制度,產權制度來保障各種有錢人的權益不受損失,所以,這樣的地方一定不適合屌絲逆襲,但是很適合有錢人養老,無形中給了大陸有錢人很好的選擇,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有點錢的人都期望來到香港,說白了,年輕人求生求變,老年人求穩求好,僅此而已。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