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毛軍華
中債登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年銀行理財規模達到23.5萬億,同比增長56.5%。理財整體信用風險可控,大資管信用風險將更多體現在信托、基金公司子公司。
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大資管快速發展,2015年余額達到59萬億。我們估計信托中9.4萬億、券商資管中10.3萬億、基金專戶和子公司中8.8萬億為通道業務。銀行理財資金和應收款項投資構成了主要的資金來源。此外,我們估計25%左右的理財產品為保本理財,已經合并到了銀行資產負債表中。
理財整體信用風險可控,大資管信用風險將更多體現在信托、基金公司子公司。理財資金中67%投向實體經濟,其中非標資產占比15.73%,信用債占比25.42%。支持實體經濟部分主要是投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相關行業,煤炭業占比約4.77%,黑色金屬相關行業1.82%,約占整個理財資產的4.4%。此外,信用債中約80%評級在AA+級以上。由于大部分銀行理財業務需要納入整體的信用評審體系,我們理解信用風險不大。相比理財,信托、基金公司子公司等主體業務更加激進。
低息環境下大資管行業風險偏好逐漸上升。商業銀行為了競爭資管業務市場份額,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下降幅度較慢,目前股份制銀行3個月期銀行理財收益率約為4.16%。在低息環境下,這對資管業務的收益能力帶來影響,迫使金融機構提升風險偏好,加大流動性較低的另類資產配置。這種風險偏好提升也反映在保險資管等機構上。
中小金融機構是薄弱環節,傳染效應值得關注。2015年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占比17%,但相比1月底增長約76%。這些機構風控能力相對較弱,如果出現兌付風險有可能出現傳染效應,影響公眾對理財產品這一資產類別的信心。理財業務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期限錯配,如果購買者信心下降,是否會帶來流動性風險值得警惕。
理財業務監管需要進一步嚴格。2015年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約為8.7%,其余為預期收益型產品。雖然從理論上銀行不對非保本理財產品承擔剛性兌付責任,但從聲譽風險角度銀行又需要提供本金和收益保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否需要對個人非保本理財產品提出撥備和資本金要求值得探討,特別是如何激勵銀行發展凈值型產品。
圖表1:理財規模/存款余額比例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CBRC, 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 資產管理業務構成
資料來源:CBRC, 中國信托業協會, 中國資管業協會, CIRC, CCDC, Wind,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 銀行理財是泛資管行業主要組成部分
資料來源:CBRC, 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 信托資產結構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5: 券商資管資產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資管業協會,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 主要上市銀行應收款項投資的構成
資料來源:公司數據, 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7: 理財資金投向結構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備注:其他資產包括互助基金、金融衍生工具、QDII、理財產品、直接融資工具等
圖表8: 理財資金中信用債評級分布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9: 理財資金中非標資產結構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0: 理財資金中非標投資評級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1 理財資金的行業投向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2: 理財產品收益率圖表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3: 銀行理財發行機構結構,股份行&城商行市場份額增加
資料來源:CCDC, 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文作者介紹: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對中國金融行業的研究。專欄微信公眾號:cicc_jw )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秦婷 SF165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