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劉維明
只有讓金融資產炒作的風險真正高于實體投資、只有讓投機的性價比低于實體投資、只有讓金融業的利潤和收入占比回歸正常、只有我們的政策不再鼓勵投機,資金才會脫虛向實。
郭樹清接管銀監會、劉士余召開記者會、一行三會就資管新規征求意見、住建部表態推進房地產稅……
這幾天最熱鬧的是金融領域,大消息、大動作不斷,這不但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兩會吹風,也意味著在當下的春天播下種子要在不久后的秋天要見到果子。
這些事件不是孤立的,有著強烈的內在聯系,一切指向強力“去杠桿”、“去泡沫”的金融目標,標志著中國金融體系的大轉向,也意味著一個粗放的金融周期將結束,更意味著“炒”時代的輝煌已難以復制。
一、你要改變的三大慣性思維
1、“炒”股
看一下2016年的公募、私募成績單,就不難發現在當前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下,賺錢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的尾巴就這么露出來了)。
機構尚且如此,散戶可想而知。
上周三在深圳與粉絲見面交流,我將劉士余的施政總結了四個字:“穩”、“嚴”、“趕”、“抓”;他自己在周末的記者會上總結了三個字:“穩”、“嚴”、“進”。
前兩個字一模一樣,不同的字是他自夸了一下,而我道出了實情。
對于嚴監管、增加供給、去杠桿、驅趕以及抓捕害人精、打通內地香港市場等等的目的和影響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經反復說明不再贅述,而“趕”字不僅指的是針對“害人精”們,還針對散戶----這一點之前我也多次提及。
毋庸諱言,低波動、估值向國際水平靠攏、收益正常化是未來A股的大方向。
這對于A股的散戶來說(當然也包括以機構面目忽悠人的大散戶)是很難適應的----聽消息、探內幕、跟莊家、炒短線……這些散戶所熟悉的方法現在正在、將來一定都會失靈。
“價值投資”將落到實處,這需要選股的專業能力和長線投資的耐力,這些是大多數散戶所不具備的,而對于在頻繁炒作中尋找“博弈”樂趣的人們就更難以忍受。
這是改變市場參與者結構的必由之路,也就是改變目前散戶主導的市場向機構主導轉變,通俗地講就是“趕走”散戶。
劉士余沒說這些,他強調的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此“掉幾根羽毛不算什么”,我替他翻譯了一下。
這樣做的短期效應是讓市場沉悶低迷,散戶很難賺到錢,所以看到網上有很多人在罵劉士余,但我也說句找罵的話----從長遠來說,讓散戶不入股市真的是為散戶好!
2、搶“理財”
資管新政的一系列準則,是在債市去杠桿并主動引爆信用風險后,對影子銀行開始痛下殺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做到了傳統銀行的60%,再不收住中國的下場會比次貸的美國還要慘烈。
新規有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打破剛兌”。
這個方針之前就有,但這次明確提出來就有著不同的意義,意味著要來真的了。
所謂“投資者教育”不僅指充分的風險揭示和知識普及,更是指現實教育,即固定收益產品違約形成實際損失從而令投資者真正了解風險----沒有被蜜蜂蟄過就不會真知道疼。
就像2016年的債券違約倍增一樣,信托、資管計劃等違約潮將在2017年出現。
投資者習慣了追逐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他們不懂、也不理會這些理財對應資產是什么、有什么風險,只關心收益考慮高幾個點。
而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有句話形容跑路P2P----你圖的是人家的高收益,人家圖的是你的本金,我們改一下----你追求的是高收益,獲得的可能是輸掉本金。
另外,不得從事表內資管、資管計劃不得對接銀行信貸、不得設置資金池、不得進行期限錯配、嚴控規模、明確杠桿上限等等,也從源頭和環節上扼制影子銀行膨脹,延續強制去杠桿。
其中,銀行喪失不良貸款出表的渠道或將未來銀行的表現產生影響。
總之,從現在起徹底改變追逐高收益率的固定收益類、債權類資管計劃、信托計劃、私募產品甚至是某些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習慣,特別是要甄別和提防偽裝成股權實則是債權的各類理財。
之前的剛兌固守產品,未來可能是最大風險來源,風險、風險、風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3、“炒”樓
中國的事情一定要聽政府的,政府的事情現在要聽能夠掌控全局的一把手的。
既然習大大都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就不要再幻想房價在未來還會大幅上漲。
有不少人存在一種奇怪的逆向思維,他們認為政府越不讓買、越調控,就越應該出手買。
之前可能是這樣,但今后則完全不同。
關于中國房地產的命運,同樣基于龐大的社會杠桿率和資產泡沫。
中國房地產是制造杠桿和泡沫的原發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壓不住房地產就不可能去杠桿。
住建部說:“即要抑制房地產泡沫,又要防止大起大落”,說的是價格的確太高要壓住,但不能立刻崩掉,更不能繼續大漲。
長效機制中的一大重點則是指向房地產稅。
因此,沒趕上過去數年的房價大漲周期,就不要在這個時候跳上車了,因為車子馬上將掉頭轉向。
前面炒樓的人已賺夠,現在進去只會是接盤俠-----
一則價格即使不跌也不會漲,無盈利;二則有持有期限限制及成交低迷很難脫手;第三是最重要的,在你持有一段時間之后、在我們的去杠桿和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之后,房地產稅將開征!
前面我們用房地產投資解決了地方財政問題,后面我們將繼續用繳稅來解決地方財政問題。
屆時你多余的房產不但不能給你帶來豐厚回報,反而可能成為你的負擔甚至是負資產。
從長遠來看,對于有著龐大人口的中國而言,房地產終將走上類似德國的道路。
靠炒房致富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不要再幻想著追最后一波了。
二、金融大監管將令風險得以緩釋
分業監管造成的搶地盤、護犢子、推責任、設障礙……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風險在股災中暴露的淋漓盡致,這使得金融統一監管、一行三會合并的呼聲日益高漲。
從近一年多的情況來看,這一進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尤其是在近期的去杠桿和監管的協作中,我們看到了有全面部署、有協同行動、有計劃、有技術含量的一系列動作。
郭樹清的回歸,是這一進程加速實現的一個標志。
顯而易見,未來的政策套利、監管套利、投機套利等行為實施將越來越難,而在債券市場、影子銀行、股本市場、保險市場、房地產市場的統一行動,基本覆蓋了當下中國的所有金融資產領域,將令去杠桿和去泡沫得以高效率實施。
由于是基于對風險的主動意識、主動規避、主動處置,因此,風險的釋放就會在可控的狀態下進行,杠桿會慢慢降下去而不是硬著陸,而泡沫也會慢慢癟下去而不是爆裂,這就使得風險得以緩釋,從而避免外界一直叫囂的“中國債務危機”。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局部傷害和犧牲,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要做的是及時從風險中抽身,而不是往里面沖。
三、金融后退實體才會振興
政策制定者、監管者總是抱怨資本不聽話、不能脫虛向實,這不是資本的錯,而是我們的政策令經濟結構和資源配置出了錯!
長期以來,我們的政策都在鼓勵投機,無論是房地產的漲價操縱、股市的指數維持、銀行信貸用于金融套利、債券的放松發行、影子銀行的剛性兌付……
這些都讓以廉價成本獲得的資金投資(機)于上述領域在承擔極低風險甚至無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極高利潤!
在此情形下,不出現全民炒樓、全民炒股、全民買理財才是不正常的,擔著風險、受著辛苦經營實業成為傻瓜。
金融業GDP占比接近10%、銀行利潤是制造業企業的數十倍、金融從業人員收入遠超其他行業、絕大多數億萬富豪由炒樓炒股造就……
這些都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經濟體應該有的現象。
令資金脫虛向實,不僅需要供給側結構改革、去杠桿、去泡沫,還需要進行資源的重新優化整合,將全社會經濟的風險和收益進行再平衡。
何時金融投機的風險遠遠高于投資實體經濟、何時金融投機的性價比甚至低于實體經濟、何時金融行業的利潤/收入占比回到合理水平……資本的脫虛向實才會真正到來!
不管怎樣,中國的金融大轉向已經來臨,靠簡單的資產炒作就能使財富急劇膨脹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粗放的金融發展周期行將結束且很久不會再來。
它將以信貸增長緩慢甚至貨幣收縮、資產價格穩定甚至回落、市場波動率下降甚至低迷、資金獲取成本上升以及風險暴露兌現為特征。
----看好你的錢袋!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金融市場專家,歷任中外資金融機構交易員、研究院、首席分析師等。)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