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盡管全球經濟基本面并未明顯惡化,但是市場波動卻異常劇烈,大量資產價格相較于年初也大幅下跌。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從債務周期的角度,在剖析經濟與市場運作的基本規律后,給出了答案。
達利歐認為,從短期債務周期(通常為5-10年)的視角來看,目前全球正處于周期尾聲,此時的典型情況是經濟增長強勁,但是同時股票價格卻因為信貸收縮而下跌,尤其是此前的最熱門股票以及房地產價格。
而從長期債務周期(通常為50-75年)視角來看,達利歐認為,當前同樣也來到了周期尾聲,此時資產價格和經濟對緊縮政策非常敏感,而央行手中的彈藥已經降至1930年代末以來最低,未來面對危機想要扭轉局面,將難上加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達利歐強調,因為長期債務周期的關鍵轉擇點出現的頻率極低,一個人的一生才會遇到一次,因此市場對它的理解并不充分,通常會讓人措手不及。
以下為達利歐文章全文,華爾街見聞編譯,原文地址:
最近很多人來問我,市場和經濟到底怎么了。
你們可能已經知道,在我看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因果關系驅動下,像機器一樣運轉。為了理解其中奧秘,掌握好的思維模型,去探索這些機器的運轉模式,并利用合適的原則去加以處理,這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在我看來,市場和經濟就像機器那樣運轉,其中存在著基本的因果關系(包括人性),這些因果關系的相互交織,就驅動著市場和經濟的運行。而經濟本身則是由市場構成,因此要理解經濟如何運行,就要理解市場是怎么運作的。
我個人對于市場和經濟運行的思維模型,會在接下來的內容簡要介紹,你也可以從《經濟機器如何運行》(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這個30分鐘動畫中進行了解。
為了幫助你們理解現在到底在發生些什么,以及更重要的,讓你們自己掌握我個人所使用的模板,以便在沒有我的時候你們也一樣能用它來弄明白問題,我希望把它放在市場和經濟如何運行這個具體情境中呈現給你們。因為如果你們弄明白了這個情境,也就能獨自理解這些東西了。
市場和經濟機器是如何運作的
從最大的層面來看,有三大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互交織著驅動市場和經濟狀況演變:1、生產力增長;2、短期債務周期(通常為5-10年);長期債務周期(通常為50-75年)。這些因素還會對地緣政治帶來影響,既包括對一個國家內部的影響,也包括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影響,而它們反過來又會影響市場和經濟狀況。
生產力增長從長期來看是這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不過短期來看重要性則沒有那么高,這是因為它的短期波動太小。
生產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這是因為人們在不斷學習,效率在提高,因此每小時工作產出在提高。
在《生產力和結構改革:為何國家會成功與失敗,失敗的國家要成功需要做些什么》這份報告中,我對此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解釋。我在其中提到,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生產力增長的驅動因素既來自于競爭力,也來自于文化因素。
競爭力基本來自于一個國家所能提供的相對價值,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價值(這可以用他們相對于其他國家可比受教育人群的成本來衡量)。
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也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它會影響人們對工作的決策、儲蓄率、腐敗程度、可靠程度以及大量其他方面,而這些又對未來經濟增速起決定作用,或者與未來增速有很高的相關性。
這些因素疊加會影響這些要素的質量:1、人(通過教育體系以及家庭觀念受到影響);2、基礎設施;3、法制;4、市場體系。所有這些都是未來多年經濟增速的決定因素,或者與經濟增速高度相關。
至于近期到底發生了什么,從這一點來看,發達國家生產力的增長已經相對緩慢(不過依然和我們基于這些決定因素所作出的判斷一致),生產力的提升更加集中于在總人口中占比更小的一部分人,以及在不需要工人的自動化領域。
這些變化顯著影響了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擴大了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也提升了公司利潤率(可以詳見《我們面臨的最大經濟、社會與政治問題——雙重經濟體:頂層的40%與底層的60%》)。
信貸/債務周期則會沿著生產力提升趨勢而制造波動,它的運作原理是,增加信貸就意味著給人們提供購買力,這會刺激在商品、服務以及投資資產上的支出,而這反過來又會促進經濟活動增強,以及這些要素價格走高。
在提供信貸的同時,也創造了債務,隨之而來的是償債負擔。而償債負擔則會拖累人們在商品、服務以及投資資產上的支出,從而導致經濟活動走弱,以及這些要素價格的下跌。
因此,信貸/債務在最開始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但是最后卻會對增長構成壓制。
央行則又會在經濟有很大閑置空間但是增速緩慢時“踩油門”提供信貸,而在經濟閑置空間較小且快速增長時“踩剎車”限制信貸。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信貸/債務對需求、產出,以及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價格的影響,都是周期性的,這也解釋了為何生產力上升趨勢中會出現信貸/債務的周期波動。
一般而言,這些周期會以兩種形式出現:短期債務周期,以及長期債務周期。
短期債務周期
短期債務周期一般持續5-10年,具體要看經濟從存在很大閑置空間到沒有多少閑置空間可以利用這個過程的轉變需要花費的時間,而這個轉變則又要依賴于最初的閑置空間有多大,以及需求的增長有多快。
對于我們目前所處的周期而言,擴張已經持續了很久,這是因為它起步于被壓制嚴重的水平(這是因為2008年下滑之深),而需求的增長則相對緩慢(這是因為債務危機余威陰影的影響,貧富差距擴大,富人花錢的傾向比窮人更低,以及其他一些結構性因素)。
在周期的早期,當經濟閑置空間減少,以及信貸支撐的支出增速比產能增速要快時,這就會導致價格的上行,直到支出的增速因央行收緊信貸而受到抑制為止,那時就是“周期尾聲”的末端(我們現在就處在這里)。
到那時,需求很強勁,產能受限,公司利潤增長強勁。同樣在那時,人們對信貸的需求強勁,價格和通脹在上揚,最終央行會收緊貨幣政策,對增長和通脹踩下“剎車”,導致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下跌。
他們的價格之所以下跌,是因為所有投資資產的定價都是基于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計算當前價格的折現率就是利率,因此更高的利率就意味著這些資產當前價格要更低。此外,貨幣政策收緊也會導致公司未來盈利增速放緩,這也會導致絕大多數資產價值降低。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經濟增長強勁的同時出現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下跌,就是正常現象。而人們通常會覺得這種情況難以理解,為什么經濟很好、公司盈利增長強勁,但是股票卻在下跌(因為他們不理解這種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在短期債務周期中,這就是我們當前所處的位置。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所處周期的擴張階段,央行創造了極低利率的環境,這刺激了公司借錢購買自己的股票以及其他公司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上漲,也導致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債務規模更大。
此外,美國公司稅率下調更進一步刺激了股價的上漲,也導致預算赤字擴大,而后者則又要求美國財政部進一步借錢。除了維持極低的利率之外,各國央行還大量印錢、大量購債,對市場帶來支持。
這些就是對市場和經濟的一次性刺激——起初是通過低利率以及央行購債進行,最近則是以降低公司稅率的形式(這里指的是美國)出現。這些刺激出現的時點,恰逢當前這一短期債務周期來到尾聲,此時產能受到限制,而刺激的結果反過來又導致美聯儲提高利率。
除此之外,這些因素也在導致利率走高:1、美聯儲拋售此前通過量化寬松(QE)買入的債券;2、公司的大量借貸。
因此,我們正在目睹這種典型的周期尾聲的情況:公司利潤增長強勁,經濟增長強勁,但是同時股票價格卻因為金融收縮而下跌。
這時系統中的“裂縫”就開始出現,絕大多數人從未預料到要發生的事情,也開始發生。
通常而言,在短期債務周期的這一階段(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最熱門股票以及在經濟增長強勁時那些類似股票的資產(比如私募股權以及房地產)價格就會下跌,公司信貸利差會走闊,信貸風險會開始上升。
這通常會出現在債務增長最多的領域,尤其是如果發生在基本未受監管的影子銀行體系(比如非銀行貸款體系)。
在上一周期,這發生在抵押貸款市場。在這一周期,會是公司和政府債務市場。
當“裂縫”開始出現時,不僅人們能夠預料到的問題會出現,那些人們預料不到的問題也會出現,因此快速識別問題并領先一步是尤其重要的。
當然心理問題,主要是恐懼和貪婪,在影響市場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絕大多數人會貪婪的追漲,在價格下跌時恐懼的轉為殺跌。
在短期債務周期的尾聲階段,如果上述的緊縮頂部成立,“裂縫”就會出現。屆時市場的走勢就會像揮向臉龐的一記重拳,而他們此前卻從未想象過這一重拳會到來。到那個時候,投資者心理就會改變,從而導致市場回撤,以及風險溢價走高(也就是價格更便宜)。
通常而言,信貸收縮會導致需求收縮,這又會自我強化,除非資產的定價以及央行政策改變,才能予以扭轉,而這通常會在需求增速跌至不及產能增速,導致經濟閑置空間增大時才可能出現。
在央行放松幾個百分點(通常是大約5%)之后,才會改變市場對股票和債券的預期收益,從而讓股票看起來便宜,以及對經濟提供刺激,進一步促進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上漲。
由于這些原因,通常來說在經濟非常疲弱時,就是買入股票的最好時點,這時產能過剩,利率也在下行。反之,則是賣出股票的時點。
因為這些周期的出現是相對頻繁的(大約每5-10年出現一次),有些人可能已經經歷了數輪,因此這種短期債務周期也是得到較大認可的。
長期債務周期
長期債務周期通常每50-75年出現一次,它的出現就是由于數個短期債務周期的疊加,導致債務水平和償債負擔穩步上升。央行的應對是降息,而如果無法繼續降息時,他們就會印錢以及購債。
因為人們總希望市場和經濟往上走,而達到這個目標的最好方式就是降息,讓信貸隨手可用。對于決策者來說,他們也會存在提供刺激的傾向,直到無計可施為止。在大型債務危機中,當他們能夠控制的無風險利率觸及0時,繼續降息就不會再起作用了。這就會導致他們印錢,以及購買金融資產。這在1929-33以及2008-09年都發生過。
這會導致金融資產價格和經濟活動上揚,1933-37以及2009年至今都是這種情況。在這兩個階段,這都導致短期債務周期的反彈,最終導致緊縮出現(分別是1937年和過去幾年),這背后的原因就是上面我在分析短期債務周期中所提到的。這一次,緊縮的形式不僅包括加息,還包括美聯儲減少對此前所購買債券的持倉。
鑒于上述這些情況,我們當前所處的階段就和1937年非常相似。
緊縮政策從來都不會實施的那么完美,所以都伴隨著市場下行。而在長期債務周期的尾聲,這種情況要想扭轉也更加困難,這是因為央行繼續降息以及通過購買來推升金融資產的能力已經相當受限。當央行無法繼續這樣做時,長期債務周期就要結束了。
而要觀察與終點的距離,需要權衡:1、利率與0的距離;2、央行還有多大能力印錢以及購買資產,這些資產還有多大升值空間。
對于央行印錢和購買資產來說,會受到這些因素的限制:1、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投資者對這些資產相對于現金的預期收益下降;2、央行對流通資產持有的占比過高,導致進一步購買很困難;3、政治上的障礙影響進一步購買。
我們將央行刺激貨幣和信貸增長的能力稱之為“油箱里的燃油”,到如今,全球主要央行的“燃油”水平已經降至1930年代末以來最低,因此已經處于長期債務周期的末尾。
因為長期債務周期的關鍵轉擇點出現的頻率極低(人的一生才會遇到一次),因此外界的理解并不充分,通常會讓人措手不及。要更全面理解典型的長期債務周期,可以參考《度過大型債務危機的原則》第一部分。
因此,在我看來,我們不僅處于短期債務周期的尾聲,同時還處于長期債務周期的尾聲。換句話說:1、我們處于短期債務周期的尾聲,此時公司盈利增長仍然強勁,但是信貸收縮導致資產價格下跌;2、我們處于長期債務周期尾聲,此時資產價格和經濟對緊縮政策非常敏感,而且央行還沒有多少放松信貸的空間。
政治
政治受到經濟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經濟——這是一種經典的雙向關系。我現在不打算全面地介紹它們,我只談談我認為與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最相關的那些。
如前所述,當利率低至0時,央行印錢并購買金融資產,推動資產價格上漲。相比于那些并不擁有金融資產的人,這固然更利好那些擁有金融資產的人(也就是富人),貧富差距也由此再被拉大。
其他因素,如科技和全球化(這些因素消除了低成本勞動力和高成本勞動力之間的壁壘),也推動擴大了各國內部的貧富差距,但同時縮小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
這導致了民粹主義的興起,也引起了各個國家內部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更大沖突。民粹主義可左可右;而沖突可能會傷害政府、經濟和民眾日常生活的有效運作(例如,通過罷工和示威)。
此情形的動態表現是自我強化:隨著民粹主義沖突破壞效率,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沖突和更極端的民粹主義,變得更具破壞力,以此往復循環。如果事態發展到最糟糕的時候,甚至可能會威脅到民主,因為大多數人會認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才能控制這場混亂,以便“讓火車準點到達”。(如果想要對這一部分更深入了解,請參閱《民粹主義:現象》。)
在此期間,由于民粹主義者本質上就更具對抗性和民族主義性等特點,加之國內風險壓力抬升,國家間對抗的風險也急劇上升。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增長。
發達國家民粹主義的興起通常發生在長期債務周期接近非常末期的時候,也就是當短期債務周期走下坡路的時候,這曾經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發生過,且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再次發生,可能就在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下次大選的結果將對幾乎一切資產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個與今天我們所討論的事情相關的地緣政治原則是修昔底德陷阱,這一概念是由偉大的美國政治學家Graham Allison(他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現在在該學院擔任教授)提出的,它與20世紀30年代(以及在這之前的許多其他時期)都有關聯。
簡而言之,這個概念是指一股新崛起的勢力以相當的力量挑戰現有勢力時,這些國家之間將不可避免地發生更大的沖突。這種沖突通常從經濟開始,而后發展到地緣政治;最典型的受影響領域包括貿易和資本流動、在哪里生產什么、以及軍事。
到底哪個國家在哪些領域和哪些地區(這些地區將成為熱點)能占據主導地位,各國之間關于這一點存在沖突,因此各種形式的“戰爭”由此爆發。
在過去的500年中,有16次新生勢力發展成為與現有勢力相當的力量,這其中有12次伴隨著真槍實彈的戰爭,戰爭決定了哪個國家占主導地位,哪個國家只能臣服。
戰爭自然伴隨著和平時期,因為當一個國家贏得戰爭之后,沒有人會立即與這個主導國開戰。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直到有一股新崛起的力量來挑戰現有主導力量,這是戰爭會再次發生,以確定哪股力量占據主導地位。
因此,歷史進程通常表現為戰爭-和平循環替代的周期,并且這個周期非常密切地跟蹤長期債務周期。
中國無疑是一股正在崛起的大國力量,能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就像當時德國和日本崛起之后挑戰日落西山的“大英帝國”一樣,也像其他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挑戰此前的霸主國一樣。
這種沖突會對經濟產生影響,基于對這種情況的預期,雙方都會采取一些行動,這會對貿易流動、資本流動和供應線都產生不利影響。這個問題現在在市場中發揮著重大影響,我們在未來幾年都會密切關注。
換而言之,正如我所觀察到的那樣,有許多類似這樣的永恒不變、宇宙通用的因果關系正在推動事態發展,正如它們在1935至1940年期間、以及在歷史上多次推動事態發展一樣;我們應該要注意到這一點。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之后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結局注定會走20世紀40年代的老路。通過杠桿作用或許可以產生更好的結果;不過最重要的是,是否有熟練和聰明的人可以掌握這些杠桿。
市場與經濟的聯系
為了了解市場和經濟中正在發生、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我們必須先要了解金融市場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金融體系和經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金融體系提供了貨幣和信貸,這是支出背后的關鍵。可以這么想,貨幣和信貸是改變社會需求的燃料。
市場通過相互作用找到均衡水平,由此推動形成了經濟活動。這就像在自然界,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的一種相對平衡的過程,這個過程永無止境。它們不斷調整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的供需,這個過程中任何一樣東西都無法長期保持盈利,也不會一直無利可圖。
如果一種商品、服務或金融資產在很長時間內都非常有利可圖,那么它被生產出來的數量、以及生產它的競爭對手將會增加,過剩的盈利將被消耗;反之亦然。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社會必須實現三個重要的均衡,否則重大變化將會發生,以引領事態向均衡狀態發展。
政府有兩個杠桿工具可以用來均衡——貨幣和財政政策。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個均衡和這兩個杠桿,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然后你便可以看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三個最重要的平衡分別是:
(1)債務增長與償還債務所需的收入和貨幣增長相一致。
債務增長本身并不是問題。具體來說,如果增加債務的目的是創造更多的凈現金流入,那么債務增長將會帶來凈收益;但如果剛好相反,債務資金的使用并不能帶來足以償還利息的正現金流,那么就會出現問題,這種負債將是不可持續的,需要作出重大改變。
為保證可持續發展,債務的增長必須以一種平衡的方式進行。借貸活動必須同時對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都有利。當債務增長過慢時,投資和支出不足以發揮經濟潛力;當債務增速遠高于償債所需的收入增速時,需求將不可持續,債務危機隨之而來。
因此,平衡的債務增長率,就是令債務增長與償債所需收入增長相一致的一個增長率。由于收入并不是不變的,不能夠精確地校準,因此擁有儲蓄格外重要(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就是它的外匯儲備)。
(2)對經濟能力的利用程度既沒有過高也沒有過低。
存在過多的閑置產能(大量失業工人、閑置工廠等)是一種痛苦的經濟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激發動蕩,也會刺激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動去改善這種狀況(通過下述的杠桿),并導致價格調整,直至閑置產能再次創造盈利。而過剩的產能太少將產生不良的通脹壓力,從而促使各國央行通過收緊信貸來限制需求增長。
(3)現金的預期收益率低于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又低于股票的基于適當風險溢價的預期收益率。
這些預期收益的利差對于資本市場和經濟的健康運行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創造了借貸和生產的動機。記住,經濟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人們拿他們所擁有的的東西去交換他們所想要的東西,這是基于商品之間的相對吸引力。
在金融資產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投資者會對風險較高的資產要求更高的回報,因為額外的風險降低了這些資產的相對吸引力。現金和風險資產預期收益之間差值的大小,將決定了有多少資本流向何處,并推動貨幣和信貸在整個系統中流動。
事實上,大多數金融決策都是由金融中介機構作出的,這些機構試圖抓住這種利差來獲利。因此,它也是信貸增長、資產組合回報和經濟增長的一大推動力。
若想使資本主義制度發揮作用,適當的利差是必需品。從本質上來說,一個人的回報就是另一個人的融資成本。這臺經濟機器由各大央行進行運作,有能力借錢的人由此獲得現金,并獲得比他們需要償還的利息更高的回報。這些利差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
其原因在于,利差過大將鼓勵過度借貸,過小則會導致借貸規模過少。由于短期利率通常低于長期資產回報率,人們就會以短期利率借款來買入長期資產,并借由利差獲利。這些長期資產包括企業、使這些企業良好運轉的資產(如工廠或設備等資本投資)以及股票等等。
在這一通“先借再買”的操作下,資產趨于走高,為借款人帶來回報。這就推動了資產價格上漲和大多數經濟活動,隨后就有了杠桿多頭頭寸。
相比之下,如果現金的預期回報率高于債券和/或股票的預期回報率,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就會得到回報,經濟緊縮也將隨著銀行放貸放緩而到來。
雖然股票與債券、債券與現金的預期回報率之間通常存在正利差,但情況并非總是如此。如果短期利率總是低于其他資產類別的回報率(比如利差永遠為正),那所有人都會瘋狂借入現金,隨后盡可能持有回報率更高的資產。
這一行為是不可持續的,因此,當情況打破常規,偶然就會出現一些“糟糕”時期。這時,持有杠桿多頭頭寸的人和經濟表現一樣差。正如下述所言,央行通常借由貨幣政策來影響利差,以此決定這段時期是好是壞。為了給經濟和市場踩剎車,他們最近就制造出了一段非常糟糕的時期。
首先列舉三個條件:
1. 債務償付義務相對于滿足它們所需的現金流;
2. 需求相對于能夠滿足它的產能
3. 對于想把錢拿去好好投資的人和試圖獲得資金的人來說,不同資本市場的相對吸引力以一種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均衡水平上下波動,其中之一力求均衡,另一個則致力于將前者推離均衡狀態。
若上述條件長期處于不均衡之中,不可容忍的情形將接踵而至,為走向均衡帶來改變。比如,如果經濟的產能使用(如勞動力和資本)長期處于較低水平,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和商業損失都將隨之而來。在達到均衡之前,這些問題都將帶來變化。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就是這一過程的典例:起初之時刺激措施為數過少,蕭條愈演愈烈;內憂推動羅斯福在危難時刻當選總統,他大舉印鈔令美元貶值以刺激經濟。
各國政府有兩大杠桿可以幫助實現上述均衡:
貨幣政策:
各大央行通過改變貨幣和信貸的數量和定價來影響經濟活動、資產價值和貨幣價值。這一行為主要通過購債來實現,由此向金融系統投入更多資金,并按上文所述影響投資資產預期回報率的利差。
當債務增長緩慢且產能利用率較低時,央行通常會向金融體系注入資金,由此壓低短期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之比,而債券收益率相對于股票的預期回報率也較低(如“風險溢價”較高)。
獲得了這種流動性的人隨后購入預期回報率更高的資產,從而推高資產價格并增加貸款。更高的資產價格讓人們更富有,又鼓勵了借貸和消費。
相反的是,當債務增長過快,產能過緊(通脹因此走高),央行則會采取相反的措施——比如從金融體系之中往外拿“錢”,讓現金比債券更具吸引力,這又導致債券的吸引力高于股票,最終致使資產價格下跌(或上漲勢頭減速),貸款和指出放緩。
現在,各大央行逐漸轉向三種貨幣政策:利率政策(我稱之為貨幣政策1)、量化寬松(貨幣政策2)和更直接針對消費者的貨幣刺激政策(貨幣政策3)。其中,利率政策對經濟有著廣泛影響,是最有效的一種政策。
通過降息,央行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刺激經濟:1、減少償債負擔;2、信用卡購物更為容易;3、產生積極的財富效應。如上文所述,當短期利率為0%,央行就是選擇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2),即通過“印鈔”來購債。這一政策通過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此舉可降低實際風險)和壓低債券相對于現金的利差來發揮作用,可以推動投資者/儲戶選擇風險更高的資產,并制造財富效應。
當風險和流動性溢價較大時,貨幣政策2最為有效,但當資產之間的利差較低時,其有效性則將降低。個中原因在于,央行無法在此刻繼續壓低利差以制造財富效應并誘使人們入市。此時,央行可以通過向消費者提供金錢、鼓勵消費來將刺激措施直接從投資者或儲戶轉向消費者(貨幣政策3)。關于這一點,更完整的解釋可參見《度過大型債務危機的原則》。
財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過商品和服務支出、稅收及(影響監管并進行)合法的結構性改革來影響經濟。央行決定金融體系中貨幣和信貸的總量,中央和地方政府則是影響具體分配方式。政府通過征稅和借款來獲得資金,并通過政府項目進行指出及再分配。
政府征了多少稅、借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以及他們獲得資金的方式(比如具體的征稅額和這筆錢的具體去處)也都會對經濟產生影響。政府增加支出和/或減少稅收,這將為經濟帶來刺激作用;若政府反其道而行之,經濟則會遭到抑制。
例如,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企業稅的行為就對市場價格和經濟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政府也會制定影響市場行為的法律(如制定影響安全和效率的法規、制定管理勞動力市場的法規)。當結構性改革消除壁壘并提高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這就有助于改善長期生產力增長。財政政策要么為經濟活動添磚加瓦,要么為其火上澆油。
在短期內,政策制定者可以使用這些杠桿來使經濟遠離均衡狀態(若他們行動太慢或決策不當),或是有助于加快調整步伐(若他們的行動及時又適當)。理解這些均衡和杠桿對于理解市場和經濟周期非常重要。若是看到失衡的具體部分,我們就可以借此預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會轉向何方;通過觀察其轉向,我們則可以預測這些條件將發生哪些變化。
我希望,上述對于我的模型和市場現狀的解釋能夠幫助大家客觀地看待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大家獨立地展望未來。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魏雨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