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專訪市政協委員、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數字貨幣重塑下的商業銀行
來源:北京商報網
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運作將產生深遠變革,當浪潮襲來,轉型迫在眉睫,商業銀行該如何抓住機遇,搶占賽道?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接受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數字貨幣將重塑當前商業銀行信息系統,對發展數字經濟和零售支付、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貨幣金融穩定都會起到重要作用。針對科技戰略下一站布局,李民吉透露,將持續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將數字科技戰略作為全行第一戰略。
科技投入占比營收超過3%
當前,商業銀行面臨轉型發展、風險防控、盈利增長等多方面壓力,伴隨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已成為銀行業務的助推器。在上市銀行此前業績報告中,大中型銀行均對金融科技多有著墨。
“在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強高水平科技創新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科技人才保障機制等方面,華夏銀行是下了大功夫、大本錢的,不但將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視為立行之本,更是將金融科技戰略確定為全行第一戰略。”據李民吉介紹,目前科技投入已超過華夏銀行營業收入的3%,且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為加強組織與人才保障,華夏銀行成立了數字化轉型辦公室,為全行賦能業務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撐。
中國銀行(維權)業協會《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0》顯示,2019年國內大中型上市銀行平均科技投入占營收比例約為2%,平均科技人員占比約為4%。而華夏銀行2019年度報告顯示,該行當期信息科技投入26.56億元,同比增長36.91%,對照該行同期營收發現,當期華夏銀行信息科技投入占營收比例為3.13%。
銀行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是簡單的業務線上化,而是需要在內部提升認知、通過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營造適合創新的“土壤”。李民吉直言,華夏銀行已經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基金,支持全行創新孵化項目,涉及刷臉付、醫療等領域;設立創新風險準備金,允許試錯,鼓勵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突破;設立金融科技創新積分,鼓勵全行員工提出創新創意,并參與金融科技重點工程建設。
李民吉表示,“十四五”期間,華夏銀行將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將數字科技戰略作為全行第一戰略,推動產業數字金融和消費數字金融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惠及民生。“今年,我們將持續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釋放數字科技效能,積極服務內循環,以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為重點,支持首都經濟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
數字貨幣的考驗
作為未來數字金融發展基石,數字貨幣試點工作正在陸續鋪開。今年1月20日,繼羅湖區、福田區之后,深圳龍華區啟動了深圳第三輪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
根據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此前透露,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應采用“中央銀行-商業機構”的雙層運營模式,以賬戶松耦合的方式投放,并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由于央行數字貨幣在技術和業務架構上具有新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商業銀行的科技實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考驗。
對于數字貨幣的態度,李民吉直言:“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各自數字錢包的研發保持技術中性,通過市場力量自主選擇最優技術和技術標準,這非常考驗商業銀行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對市場需求的把握能力。
銀行流動性管理亦可能面臨挑戰。有觀點認為,法定數字貨幣可能會減少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或準備金。對此,李民吉也承認,銀行存款與M0(流通中現金)之間的轉化速度加快導致的一般存款穩定性降低,會對商業銀行的經驗管理帶來考驗。
重塑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與挑戰一同而來的,是更大的發展機遇。
李民吉認為,央行數字貨幣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對發展數字經濟和零售支付、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貨幣金融穩定都會起到重要作用,也將為商業銀行提高服務效率、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抓手。
例如,在打造開放場景、實現流量經營方面,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打破應用層的隔離,整合各類第三方支付和場景應用,連接各行各業。而在提高金融普惠性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數字人民幣可追溯的特點,通過流通中產生的數據,更加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經營信息、管理信息以及企業所在供應鏈的信息,形成數字化的企業信用,緩解信息不對稱,增強金融普惠性。
為此,李民吉透露,華夏銀行首先要加快業務流程改造和信息系統升級,按照數字貨幣運行要求,重塑當前商業銀行信息系統解決方案,重點加大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人才和資金的投入。同時,積極加強銀政、銀企合作,支持企業客戶軟硬件基礎設施改造,構建和融入基于數字貨幣的生態圈,推進華夏銀行開放銀行建設和全面數字化轉型。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